中土之約——2023四個太太之新西蘭(全文完結)
↑湖區博物館 參觀結束,從湖區博物館出來,沿 白金漢 街向南走過停車場,就可以看到 中國 淘金工生活區遺址。 ↑箭鎮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末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華人淘金者在 奧塔哥 -南部地區(Otago-Southland)建立了眾人多營地和住區, 箭鎮 華人住區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到了世紀之交時從多數營地和住區都已經被廢棄,簡陋的住所逐漸敗落。今天,重修的 箭鎮 華人住區遺址展示出 新西蘭 最早華人移民的生活與當時的風貌。
圖:亞華(Ah Wak)的木頭平房已於1900與1910年期間燒毀。這間應當是廁所。 ↑華人定居點 亞林Ah Lum商店,華人社區的中心。商店里銷售中西方貨物,包括 中國 茶、大米、腌檸檬、生薑、鴉片、賭具、煙具和藥品。店主亞林Ah Lum又稱老雷Lau Lei,是一位社區領袖,懂中英文,因此會做生產、當翻譯和代寫信。 中國 淘金者把這間商店當作非正式的銀行和社區聚會點,在這裡抽煙、賭博和閑聊,閣樓還為客人和旅人提供住宿。店主Ah Lum的兒子曾經在Shotover River救起過一名溺水的 歐洲 礦工,成為當地的英雄。亞林Ah Lum商店是 箭鎮 華人住區最後一家商店,1925年Ah Lum去世後商店關門,華人社區的中心就此消失。1986年這座建築被修複,是十九世紀南部淘金時代留下的唯一一家商店。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幾乎所有的淘金者都來自 廣東 。1871年,一名 廣東 勞工一年的收入相當於12-14 新西蘭 鎊,而在Otago地區一名普通華人金礦工人一年可以掙77 新西蘭 鎊,其中三分之二被省下來寄回家。絕大多數前來淘金的華人都是年輕男子,只有極少數的人讀過一點書。對他們而言, 美國 是金山, 澳大利亞 和 新西蘭 則是新金山。實際上,來到 新西蘭 淘金的華人,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死在了 新西蘭 。
圖為地圖上Kong Lum 和 Old Tom 的兩間小屋,空間極為狹窄。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淘金者習慣了 廣東 的火熱氣候,對Otago地區冬季的苦寒感到不適應,當地人對他們的敵意也讓他們感到焦慮不安。1865年,Otago地區最初的淘金熱已經結束,數千名 歐洲 淘金者奔赴西海岸的新金礦。到了1871年,在Wakatipu金礦區,華人的數量超過了 歐洲 礦工。他們沿著 箭鎮 的叢林溪Bush Cree建造了一個住區,逐漸成為華人礦工的中心。
起初當地人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了最早抵達的華人,然而隨著華人人數增多,移民面臨的矛盾也日益增多,有關華人放蕩多病的流言極大地助長了 歐洲 人的偏見,人們擔心 新西蘭 會成為“劣等種族”的殖民地。1881年起, 新西蘭 政府引入一系列法律阻止華人移民。華人為儘量避免麻煩,也基本遠離 歐洲 人的社區,自成體系、相依為命、相互支持。
到1890年,Otago地區易淘的金子淘光了,許多華人礦工離開了。他們大多數回到了家鄉,一些人則去了西海岸的金礦,收入有限的老年男子成為 箭鎮 華人住區的主要住戶。從1880年到1900年,華人住區有16-20名永久居民,實際人數則經常在變。
圖為地圖上Kong Kai 的小屋,以及小屋上方的岩棚。岩棚是作為倉庫使用的。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從陰暗低矮的華人淘金工生活區遺址參觀出來,轉個身就是潺潺的叢林溪Bush Cree。陽光從林蔭間斑駁地灑落,溪水依舊歡騰。只是幾步路而已,卻宛如隔世,只有從不停歇的溪水,似乎還在吟唱著當年游子的辛酸與鄉愁……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離開 箭鎮 ,我們在下午趕到了 皇后鎮 。時隔八年,終於再次相見。 ↑皇后鎮 ↑皇后鎮 ↑皇后鎮 下午,我們在商業街狂掃lululemon,晚上去了 皇后鎮 第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Rata用餐。他們家生意是真的好,我們只預約到了8:30的餐桌。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以下是四太太的專業美食點評 ↑Rata D7:皇后鎮首日(蒸汽船和上校之家)按計劃,我們在 皇后鎮 要住四天,其中有三項重要的活動——乘坐古老的TSS蒸汽船拜訪上校之家、去格林諾奇Glenorchy乘坐噴射快艇、跳傘。然而因為天氣原因,除了第一天天氣很好,後面三天都間或有雨,但是前兩項活動還是如約而行,只有跳傘是後來在庫 克山 Mount Cook完成的。
在 皇后鎮 ,我們入住的Rees酒店就在湖邊,所以,一早起來便是如此美景——
圖:亞華(Ah Wak)的木頭平房已於1900與1910年期間燒毀。這間應當是廁所。 ↑華人定居點 亞林Ah Lum商店,華人社區的中心。商店里銷售中西方貨物,包括 中國 茶、大米、腌檸檬、生薑、鴉片、賭具、煙具和藥品。店主亞林Ah Lum又稱老雷Lau Lei,是一位社區領袖,懂中英文,因此會做生產、當翻譯和代寫信。 中國 淘金者把這間商店當作非正式的銀行和社區聚會點,在這裡抽煙、賭博和閑聊,閣樓還為客人和旅人提供住宿。店主Ah Lum的兒子曾經在Shotover River救起過一名溺水的 歐洲 礦工,成為當地的英雄。亞林Ah Lum商店是 箭鎮 華人住區最後一家商店,1925年Ah Lum去世後商店關門,華人社區的中心就此消失。1986年這座建築被修複,是十九世紀南部淘金時代留下的唯一一家商店。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幾乎所有的淘金者都來自 廣東 。1871年,一名 廣東 勞工一年的收入相當於12-14 新西蘭 鎊,而在Otago地區一名普通華人金礦工人一年可以掙77 新西蘭 鎊,其中三分之二被省下來寄回家。絕大多數前來淘金的華人都是年輕男子,只有極少數的人讀過一點書。對他們而言, 美國 是金山, 澳大利亞 和 新西蘭 則是新金山。實際上,來到 新西蘭 淘金的華人,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死在了 新西蘭 。
圖為地圖上Kong Lum 和 Old Tom 的兩間小屋,空間極為狹窄。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淘金者習慣了 廣東 的火熱氣候,對Otago地區冬季的苦寒感到不適應,當地人對他們的敵意也讓他們感到焦慮不安。1865年,Otago地區最初的淘金熱已經結束,數千名 歐洲 淘金者奔赴西海岸的新金礦。到了1871年,在Wakatipu金礦區,華人的數量超過了 歐洲 礦工。他們沿著 箭鎮 的叢林溪Bush Cree建造了一個住區,逐漸成為華人礦工的中心。
起初當地人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了最早抵達的華人,然而隨著華人人數增多,移民面臨的矛盾也日益增多,有關華人放蕩多病的流言極大地助長了 歐洲 人的偏見,人們擔心 新西蘭 會成為“劣等種族”的殖民地。1881年起, 新西蘭 政府引入一系列法律阻止華人移民。華人為儘量避免麻煩,也基本遠離 歐洲 人的社區,自成體系、相依為命、相互支持。
到1890年,Otago地區易淘的金子淘光了,許多華人礦工離開了。他們大多數回到了家鄉,一些人則去了西海岸的金礦,收入有限的老年男子成為 箭鎮 華人住區的主要住戶。從1880年到1900年,華人住區有16-20名永久居民,實際人數則經常在變。
圖為地圖上Kong Kai 的小屋,以及小屋上方的岩棚。岩棚是作為倉庫使用的。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從陰暗低矮的華人淘金工生活區遺址參觀出來,轉個身就是潺潺的叢林溪Bush Cree。陽光從林蔭間斑駁地灑落,溪水依舊歡騰。只是幾步路而已,卻宛如隔世,只有從不停歇的溪水,似乎還在吟唱著當年游子的辛酸與鄉愁…… ↑華人定居點 ↑華人定居點 離開 箭鎮 ,我們在下午趕到了 皇后鎮 。時隔八年,終於再次相見。 ↑皇后鎮 ↑皇后鎮 ↑皇后鎮 下午,我們在商業街狂掃lululemon,晚上去了 皇后鎮 第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Rata用餐。他們家生意是真的好,我們只預約到了8:30的餐桌。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Rata 以下是四太太的專業美食點評 ↑Rata D7:皇后鎮首日(蒸汽船和上校之家)按計劃,我們在 皇后鎮 要住四天,其中有三項重要的活動——乘坐古老的TSS蒸汽船拜訪上校之家、去格林諾奇Glenorchy乘坐噴射快艇、跳傘。然而因為天氣原因,除了第一天天氣很好,後面三天都間或有雨,但是前兩項活動還是如約而行,只有跳傘是後來在庫 克山 Mount Cook完成的。
在 皇后鎮 ,我們入住的Rees酒店就在湖邊,所以,一早起來便是如此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