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倫敦
從地鐵站出來後,步行穿過羅素廣場(Russell Sqare),再往東就是 大英 博物館。在沒有開館之前我們就進入了 大英 博物館,坐等開館。3、 大英 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館藏超過800萬件,石器時代到二十世紀皆有收藏,幾乎涵蓋整個人類文明史。 大英 博物館有一個混稱——“ 大英 臟物館”,因為博物館里的展品大都是帝國主義時代通過戰爭或殖民,大量掠奪其它國家、地區的歷史文物而來。因時間有限,出發前我做了功課,事先瞭解重點館藏文物的歷史與所在藏館的位置,規劃好了觀賞路線,儘管這樣,所能看到的文物也只是一小部分,但已是大開眼界! 大英 博物館大中庭(Great Court):位於 大英 博物館中心,於2000年12月對外開放,目前是 歐洲 最大的有頂廣場,廣場的頂部是用2436塊三角形的玻璃片組成的,非常壯觀。中央是 大英 博物館閱覽室,馬克思曾在此苦讀20多年。大中庭由著名的 福斯特 合伙人公司設計,與貝聿銘設計的 法國 盧浮宮前廣場上的玻璃金字塔有異曲同工之妙。 羅塞塔 石碑(Rosetta Stone):4號展廳,是 大英 博物館鎮館之寶,世界級文物,石碑上同時刻有古 埃及 像形文、 埃及 草書以及古 希腊 文三種文本的玄武岩石碑,它是解密古 埃及 的鑰匙。石碑高1.14米,寬0.73米,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刻有古 埃及 國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用三種文字刻了同樣的內容,這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 埃及 像形文之意義與結構。 《亞尼的死者之書》(The Book of the dead Janine):63號展廳,是 大英 博物館鎮館之寶。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200年,距今3200年前,畫在草紙上的畫。亞尼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他是新王朝第19王朝時代的,這幅畫作為陪葬品,放在亞尼的墓中,全長24公尺,用長達60章的篇幅,描繪死者在來世獲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事項。本書截取亞尼在死者之國接受生前善行和惡行審判的一段,為整捲畫作中最精彩的部分,於1887年在尼羅河中游克索西亞的墓室中發現,是眾多以草紙記錄的死者之書當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稱為古 埃及 美術中“極致”的作品。 《女史箴圖》(Admonitions of the Instructress to Court Ladies):33號展廳,是我國東晉畫家顧愷之流傳於世的代表畫作,是 中國 美術史上具有極高地位的作品,被譽為 中國 美術史上的開卷之圖。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僅存9段,為娟本設色。作品描繪得是漢代馮媛以身擋熊,保護漢元帝的故事。曾經是乾隆案頭的心愛之物,八國聯軍入侵 北京 時被一位 英國 軍官趁亂盜走,幾經轉手,於1903年進入 大英 博物館。 神之右手:53號展廳,阿拉伯銅手,來自 也門 ,公元100年~300年, 大英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手背上刻著古老的銘文~古 也門 文字,記錄手的主人叫瓦哈比•塔拉布(Wahab Ta'lab),生活在距今1700多年前,他把這隻手奉獻給一名叫塔拉布•利 亞姆 (Ta'lab Riyam)的神,以祈求神的庇護。由能工巧匠以此手為模,用失蠟法用銅鑄成供奉給神。這個大小如同真人的手掌,五指自然伸展,指關節褶皺刻畫精細,連同手背凸起的神經都分佈的如此合理。 元至正青花龍紋大瓶:95號展廳,又名大維德花瓶(The David Vases), 大英 博物館鎮館之寶。1351年產自 中國 玉山縣 ,曾流浪失散,後被“ 中國 瓷器通”— 英國 人波西瓦爾•大衛爵士收藏,是他所有藏品中的最愛,故被學者昵稱為“大衛對瓶”。瓷瓶的確切紀年直接寫在瓶頸上,一目瞭然;紋飾豐富,幾乎囊括了除人物之外元青花繪畫的全部元素,堪稱元代青花瓷紋樣大全;沒有這對瓷瓶,收藏家和學者們都還不知道世界上存在“元青花”。以上三點奠定了它的“瓷王”地位。 波特蘭 瓶(Portland Vase):70號展廳, 大英 博物館又一件鎮館之寶,製作於奧古斯都(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時期,距今2000多年前。藍色玻璃瓶先被吹到3毫米這麼薄,然後覆蓋上一層同樣薄的白色玻璃,然後開始精心雕刻。1845年9月被一個 愛爾蘭 精神病人砸碎,碎成200多片,經過多次修複後再次展出,仔細看瓶身上的裂縫依稀可見,但它依然是 羅馬 時代幸存下來的最好的玻璃器皿之一。 33號展廳是專門陳列 中國 文物的永久性展廳,在 中國 廳中央牆上有17.2平方米的壁畫,畫上有來自 五台山 下 河北 省 行唐 縣清涼寺的壁畫,壁畫上有三尊雍容華貴、神采各異的 菩薩 ,儘管年代已久,依稀可以看出當年的絢麗色彩。據說,1926年秋冬, 英國 人勾結當時的縣政府,買走了三 菩薩 壁畫。 壁畫前端坐在 高臺 上的是著名的 河北 易縣 遼代三彩羅漢,其藝術價值不亞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傑作。 埃及 木乃伊:62、63展廳, 大英 博物館鎮館之寶。 大英 博物館的木乃伊種類豐富,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 埃及 的博物館。 雙頭蛇:27號展廳,公元15~16世紀 墨西哥 阿茲特克人藝術的代表性傑作,這件引人駐足的藝術品通常是在祭司場合佩戴胸前或高抬著。由 西班牙 杉木雕刻而成,蛇體由2000多顆綠松石 馬賽 克精心排列組成,張開的口部各有兩顆海菊蛤,獠牙由一種帶刺的牡蠣製成,牙齦和鼻孔用鮮紅的貝殼片裝飾。蛇在古代中美洲有孕育和重生的象徵,蛇能在陸地、水域、叢林里來去自由,被認為是神靈和世間生命的媒體。 雅典 帕特農神廟雕塑(The Sculptures of the Parthenon):17、18號展廳, 希腊 館的鎮館之寶, 大英 博物館的“看家”收藏,製作於公元前447年~公元前438年世紀,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古 希腊 最偉大的藝術家菲狄亞斯(Pheidias)的傑作。該神廟原本坐落於 雅典 衛城核心建築群的中心,用於祭祀守護神 雅典 娜。該神廟規模宏大,裝飾豪華,凸顯了當時帝國的繁榮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