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化丨三朝古都
越過海雲嶺,便是 順化 。
順化 有「三朝古都」之稱,曾先後為阮主、西山朝、阮朝等封建王朝的京城。古越人曾有詩雲:「赴京之道十八曲,山青水綠如畫里」,由此可見 順化 之美。
碧水青山
一江碧水引青山,波光峰巒兩纏綿。這一江碧水便是 香江。
香江全長八十餘公里,發源於雄偉的長山山脈(即海雲嶺所在山脈),途經綿延的高山和森林,穿過 順化 並流入 三江 瀉湖,最終匯入南 中國 海。據說江的兩岸長滿繁密的石菖蒲,流經而過的江水總是帶有淡淡的清香,故此得名「香江」。
從海拔五百多米高處落下的香江原本洶涌湍急,卻被平原馴服,顯得異常溫順柔和,緩緩地穿城而過,將 順化 一分為二。北岸是青山掩映下的 順化 古城和阮朝皇陵,南岸是車流交織、霓虹閃爍的現代都市。
澄澈如鏡的江水澆灌著兩岸,把古老的亭台和嶄新的樓宇洗刷得清雅恬靜,古老與活力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息在這裡交融共生,自然和諧,毫無突兀之感。
蜆洲、嘉園洲等沙洲卧於江心,江上橋梁處處,舟舫點點,棹歌陣陣。
香江之美尤在夜裡。租一條龍船,泛舟江上,琵琶、月琴、古箏,絲竹陣陣,交匯成一曲曲悅耳的民歌,迎著皎潔星月,點亮兩岸繁燈,隨萬物映於這千頃碧波之上。遠處古剎鐘聲,沉厚悠揚,不絕於耳。
與香江纏綿的是 御 屏山 。
御 屏山 綠蔭覆蓋,松香陣陣。臨頂東望,可眺大海浩瀚,翹首北探,盡收市容百態。據史學家稱,以前的帝王在山上遍植松樹,四季皆青。遠觀之下,御 屏山 與其兩側的左 浮山 和右苾山形如鳳凰,就像拱衛帝王的天然屏障。
一江一山,便是 江山 。 順化 古城就位於這 江山 正中。
順化古城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受戰爭的影響,原本擁有160座房屋的 越南 最大規模古建築群 順化 古城,現在只剩下十餘間宮殿。
順化 古城坐對香江,背靠御 屏山 ,整體成四方形,四周開鑿溝渠引香江水為護城河。
這裡象徵著阮朝中央集權制度的權威,由外至內,共包括 順化 京城、 順化 皇城、紫禁城 三座城池。
1802年,阮福映推翻西山朝,建立了 越南 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阮朝,並遣使大清請求冊封,被大清嘉慶帝正式賜名為「 越南 」。
隨後,阮福映親自考察勘界,經兩年的籌劃後 大興 土木,動用數十萬勞工,耗時三十年,修建了 順化 皇城。
整座皇城和 北京 故宮極為相似,同樣是坐北朝南,沿南北垂直軸線依次對稱排列,採用一殿一廣場的漸進式格局。參觀 順化 皇城,仿佛走進華夏文明的倒影。
據說 順化 皇城就是參考明朝紫禁城的圖紙進行設計修建的,只是規模上小了許多。
皇城共有四座城門,其中 午門 為正門。旗台位於城南中心,居午門之前,巍然高聳,在城郊各地都可以看到。午門之上建有 五鳳閣,左右兩闕設有 待漏院。
1945年, 越南 最後一任皇帝保大帝在午門城樓舉行退位儀式。這位末代皇帝原本可以在 日本 的扶植下重建阮朝,卻振臂高呼:「願為獨立國之民,不做奴隸帝王!」結束了上千年的封建統治。
進入午門,首先見到的是 太液湖。湖上設有中道橋,橋上立有兩座銅製欞星門,南門題額為「正直蕩平」和「高明悠久」,北門題額為「居仁由義」和「中和位育」。
太液 湖北 即 太和 殿。 太和 殿分前後兩殿,面闊九間,進深七間,屋頂重檐,覆黃色琉璃瓦,並嵌有彩色瓷雕。其殿基高兩米,中闢七門,殿內有八十根木質立柱,均塗朱漆,飾有金漆 雲龍 浮雕。
穿過 太和 殿,便是 紫禁城。紫禁城前朝後寢,均為黃色外牆,沿中軸線由南至北,前為皇帝平時處理政務的 勤政殿,後為皇帝居住的 乾成殿、皇后居住的 坤泰宮。
中軸線兩側,東西對稱佈置皇太子居住的 光明殿、后妃居住的 順輝院 等宮殿,外圍則是內務府、尚膳所、御醫院等內廷服務機構。
除此之外, 太和 殿兩側為 太廟、世廟,紫禁城東設有 馬廠、象廠等機構,城西則建有 長生宮、 延壽 宮等宮殿。
古城內的建築大多毀於越法戰爭和南北戰爭,政府僅對重要的宮殿進行了修繕,其它的至今仍為一片廢墟,只是在旁邊立了繪有複原圖的牌匾。
順化 古城整體看上去破敗不堪,青苔匍匐,牆面斑駁,矗立於殘垣斷壁之中。只有草木煥新,蓬勃向陽,生長在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
夢游天姥
虎 頭城 向江心起,龍脈泉從地底來。從 順化 古城溯香江而上,忽而西折,江水變得蜿蜒起來,隱隱之間似是龍行。江邊山峰連綿,雲幕輕捲,宛若神龍蜷卧。這裡便是 越南 傳說中的 龍穴 所在。
很久以前,曾有一位婆婆身著紅襖,經常出現於此地,逢人就道:「將來會有一位真命天子來到這裡,接回遺失已久的龍脈,重 建昌 榮盛世。」
阮潢到此,聽聞此言,便認為自己就是傳說中的真主,但遍尋婆婆不著,於是在此地修寺建廟,命為天姥寺,以表感念。
這位阮潢便是 廣南 阮主的第一代領袖,後被阮福映追尊廟號「太祖」。到嗣德帝時,因遭 法國 侵略,且天災不斷,世人認為是天姥寺之「天」觸怒上天,於是改名為 靈姥寺。
穿過香江岸邊的山路,第一眼望見的便是 福緣塔。
福緣 塔塔 高二十一米,為八角樓閣式七層寶塔,造型凝重,代表佛的七種化身。從遠處眺望,福緣塔猶如一把寶劍插在臨岸突崖之上,緊緊鎖住龍首風水。塔內原本供奉三十二尊金身佛像,不幸於 法國 殖民時期遭竊,至今蹤影不明。
塔前有一池荷花潭水,荷花清秀,塔影綽綽,雋美異常。塔的右側,座一小閣,內有石龜馱負一塊高約2.5米的碑石,上面記載著天姥寺對於宣揚佛教的貢獻。
塔的左側是一座 鐘樓,內有石鐘重達數噸,鐘聲可傳十公里之遠。
塔後便是天姥寺的寺門,門前兩尊神將分立左右。
整座天姥寺仍是 中國 古代宮殿建築樣式,沿軸線對稱佈局。其正殿 大雄寶殿為鬥拱結構,高約十五米,供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佛。
正殿兩廂,南為 聖僧殿,北為 觀音殿。兩廂各有耳房,南側耳房為 地藏殿,北側耳房為 方丈室。
寺院後身建有花園,內設 舍利塔,藏開山祖師紀修和尚真身。
天姥寺最獨特之處在於無憂花。無憂花形似荷花,有手掌般大小,由內至外依次呈現出淡橘色、紅色、粉紅色。
據說佛祖釋伽牟尼便是在無憂樹下誕生,上天入地,唯我獨尊。天姥寺內的無憂樹全年盛開,清香陣陣,恬淡素雅。
結語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概括 順化 ,我只能說這個城市太像 中國 了。置身於黃牆褐瓦掩映下的巷弄,似乎未曾離開過 中國 半步。
如果你問,她像 中國 的哪個城市,我可能會說「 南京 」。她們都飽經戰火的摧殘,逐漸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也遠離了後來的經濟中心。
和世界上大多數的古都一樣,如今的 順化 早已不復繁華,唯有香江緩緩東流入海,夕陽依舊。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便是 順化 最真實的寫照。
敬請關註「玖藍文志」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順化 有「三朝古都」之稱,曾先後為阮主、西山朝、阮朝等封建王朝的京城。古越人曾有詩雲:「赴京之道十八曲,山青水綠如畫里」,由此可見 順化 之美。
碧水青山
一江碧水引青山,波光峰巒兩纏綿。這一江碧水便是 香江。
香江全長八十餘公里,發源於雄偉的長山山脈(即海雲嶺所在山脈),途經綿延的高山和森林,穿過 順化 並流入 三江 瀉湖,最終匯入南 中國 海。據說江的兩岸長滿繁密的石菖蒲,流經而過的江水總是帶有淡淡的清香,故此得名「香江」。
從海拔五百多米高處落下的香江原本洶涌湍急,卻被平原馴服,顯得異常溫順柔和,緩緩地穿城而過,將 順化 一分為二。北岸是青山掩映下的 順化 古城和阮朝皇陵,南岸是車流交織、霓虹閃爍的現代都市。
澄澈如鏡的江水澆灌著兩岸,把古老的亭台和嶄新的樓宇洗刷得清雅恬靜,古老與活力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息在這裡交融共生,自然和諧,毫無突兀之感。
蜆洲、嘉園洲等沙洲卧於江心,江上橋梁處處,舟舫點點,棹歌陣陣。
香江之美尤在夜裡。租一條龍船,泛舟江上,琵琶、月琴、古箏,絲竹陣陣,交匯成一曲曲悅耳的民歌,迎著皎潔星月,點亮兩岸繁燈,隨萬物映於這千頃碧波之上。遠處古剎鐘聲,沉厚悠揚,不絕於耳。
與香江纏綿的是 御 屏山 。
御 屏山 綠蔭覆蓋,松香陣陣。臨頂東望,可眺大海浩瀚,翹首北探,盡收市容百態。據史學家稱,以前的帝王在山上遍植松樹,四季皆青。遠觀之下,御 屏山 與其兩側的左 浮山 和右苾山形如鳳凰,就像拱衛帝王的天然屏障。
一江一山,便是 江山 。 順化 古城就位於這 江山 正中。
順化古城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受戰爭的影響,原本擁有160座房屋的 越南 最大規模古建築群 順化 古城,現在只剩下十餘間宮殿。
順化 古城坐對香江,背靠御 屏山 ,整體成四方形,四周開鑿溝渠引香江水為護城河。
這裡象徵著阮朝中央集權制度的權威,由外至內,共包括 順化 京城、 順化 皇城、紫禁城 三座城池。
1802年,阮福映推翻西山朝,建立了 越南 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阮朝,並遣使大清請求冊封,被大清嘉慶帝正式賜名為「 越南 」。
隨後,阮福映親自考察勘界,經兩年的籌劃後 大興 土木,動用數十萬勞工,耗時三十年,修建了 順化 皇城。
整座皇城和 北京 故宮極為相似,同樣是坐北朝南,沿南北垂直軸線依次對稱排列,採用一殿一廣場的漸進式格局。參觀 順化 皇城,仿佛走進華夏文明的倒影。
據說 順化 皇城就是參考明朝紫禁城的圖紙進行設計修建的,只是規模上小了許多。
皇城共有四座城門,其中 午門 為正門。旗台位於城南中心,居午門之前,巍然高聳,在城郊各地都可以看到。午門之上建有 五鳳閣,左右兩闕設有 待漏院。
1945年, 越南 最後一任皇帝保大帝在午門城樓舉行退位儀式。這位末代皇帝原本可以在 日本 的扶植下重建阮朝,卻振臂高呼:「願為獨立國之民,不做奴隸帝王!」結束了上千年的封建統治。
進入午門,首先見到的是 太液湖。湖上設有中道橋,橋上立有兩座銅製欞星門,南門題額為「正直蕩平」和「高明悠久」,北門題額為「居仁由義」和「中和位育」。
太液 湖北 即 太和 殿。 太和 殿分前後兩殿,面闊九間,進深七間,屋頂重檐,覆黃色琉璃瓦,並嵌有彩色瓷雕。其殿基高兩米,中闢七門,殿內有八十根木質立柱,均塗朱漆,飾有金漆 雲龍 浮雕。
穿過 太和 殿,便是 紫禁城。紫禁城前朝後寢,均為黃色外牆,沿中軸線由南至北,前為皇帝平時處理政務的 勤政殿,後為皇帝居住的 乾成殿、皇后居住的 坤泰宮。
中軸線兩側,東西對稱佈置皇太子居住的 光明殿、后妃居住的 順輝院 等宮殿,外圍則是內務府、尚膳所、御醫院等內廷服務機構。
除此之外, 太和 殿兩側為 太廟、世廟,紫禁城東設有 馬廠、象廠等機構,城西則建有 長生宮、 延壽 宮等宮殿。
古城內的建築大多毀於越法戰爭和南北戰爭,政府僅對重要的宮殿進行了修繕,其它的至今仍為一片廢墟,只是在旁邊立了繪有複原圖的牌匾。
順化 古城整體看上去破敗不堪,青苔匍匐,牆面斑駁,矗立於殘垣斷壁之中。只有草木煥新,蓬勃向陽,生長在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
夢游天姥
虎 頭城 向江心起,龍脈泉從地底來。從 順化 古城溯香江而上,忽而西折,江水變得蜿蜒起來,隱隱之間似是龍行。江邊山峰連綿,雲幕輕捲,宛若神龍蜷卧。這裡便是 越南 傳說中的 龍穴 所在。
很久以前,曾有一位婆婆身著紅襖,經常出現於此地,逢人就道:「將來會有一位真命天子來到這裡,接回遺失已久的龍脈,重 建昌 榮盛世。」
阮潢到此,聽聞此言,便認為自己就是傳說中的真主,但遍尋婆婆不著,於是在此地修寺建廟,命為天姥寺,以表感念。
這位阮潢便是 廣南 阮主的第一代領袖,後被阮福映追尊廟號「太祖」。到嗣德帝時,因遭 法國 侵略,且天災不斷,世人認為是天姥寺之「天」觸怒上天,於是改名為 靈姥寺。
穿過香江岸邊的山路,第一眼望見的便是 福緣塔。
福緣 塔塔 高二十一米,為八角樓閣式七層寶塔,造型凝重,代表佛的七種化身。從遠處眺望,福緣塔猶如一把寶劍插在臨岸突崖之上,緊緊鎖住龍首風水。塔內原本供奉三十二尊金身佛像,不幸於 法國 殖民時期遭竊,至今蹤影不明。
塔前有一池荷花潭水,荷花清秀,塔影綽綽,雋美異常。塔的右側,座一小閣,內有石龜馱負一塊高約2.5米的碑石,上面記載著天姥寺對於宣揚佛教的貢獻。
塔的左側是一座 鐘樓,內有石鐘重達數噸,鐘聲可傳十公里之遠。
塔後便是天姥寺的寺門,門前兩尊神將分立左右。
整座天姥寺仍是 中國 古代宮殿建築樣式,沿軸線對稱佈局。其正殿 大雄寶殿為鬥拱結構,高約十五米,供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佛。
正殿兩廂,南為 聖僧殿,北為 觀音殿。兩廂各有耳房,南側耳房為 地藏殿,北側耳房為 方丈室。
寺院後身建有花園,內設 舍利塔,藏開山祖師紀修和尚真身。
天姥寺最獨特之處在於無憂花。無憂花形似荷花,有手掌般大小,由內至外依次呈現出淡橘色、紅色、粉紅色。
據說佛祖釋伽牟尼便是在無憂樹下誕生,上天入地,唯我獨尊。天姥寺內的無憂樹全年盛開,清香陣陣,恬淡素雅。
結語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概括 順化 ,我只能說這個城市太像 中國 了。置身於黃牆褐瓦掩映下的巷弄,似乎未曾離開過 中國 半步。
如果你問,她像 中國 的哪個城市,我可能會說「 南京 」。她們都飽經戰火的摧殘,逐漸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也遠離了後來的經濟中心。
和世界上大多數的古都一樣,如今的 順化 早已不復繁華,唯有香江緩緩東流入海,夕陽依舊。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便是 順化 最真實的寫照。
敬請關註「玖藍文志」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