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東歐】捷克和斯洛伐克:山水相連總是情
瓦茨 拉夫聖東正教教堂 城堡炮台 城堡涼亭 路過小鎮 雨後彩虹 小教堂 晚霞 歐洲文化之都布拉格告別了 布爾諾 ,驅車兩個小時就來到 布拉格 (Praha)。 布拉格 是 捷克 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人口百十來萬,面積不到五百平方公里。它地處 歐洲 大陸中心,波希米亞中部的伏爾 塔瓦 河流域。地形波狀起伏,氣候溫潤宜人。這裡交通方便,恰巧坐落在 柏林 與 維也納 這兩個德語都市的中間。
布拉格 是著名的 歐洲 歷史名城。有意思的是, 捷克 和 斯洛伐克 這兩個已分開國家的首都城市在歷史上都曾作過他國之都, 斯洛伐克 的 布拉迪斯拉發 曾是 匈牙利 之都,而 布拉格 卻又曾為神聖 羅馬 帝國的首都。往事越千年, 布拉格 所在伏爾 塔瓦 河段一直為 中歐 交通要塞, 凱爾 特人,日耳曼人先後移居到這,而 捷克 民族的祖先斯拉夫人則大約是6世紀來此定居,便有了波希米亞地區。傳說 布拉格 的創建者是建立了霍什米索王朝(Přemyslid)的莉布絲公主和她丈夫培密索爾,最初此地就叫做培密索爾。無論傳說真假, 布拉格 確實是以9世紀建造的高堡(Vyšehrad)為核心而逐漸而成的。後來在河對岸建造了另一座城堡,就是今天的 布拉格 城堡。不久 布拉格 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由此吸引了許多猶太人,繼發展為區域貿易中心後,10世紀又成為了教區中心。至13世紀, 布拉格 終於正式立市。
14世紀 布拉格 達到鼎盛時期。1355年,隨著出生於 捷克 的 盧森堡 國王查理四世在 羅馬 加冕成為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 布拉格 也升格為帝國的京城。查理四世把歷代國王建造的城堡和宮殿聯結在一起,統稱為 布拉格 堡。他 大興 土木,在老城以南擴建 新城 ,併在兩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1348年他建立了中 東歐 的第一所大學查理大學,同時期還 新建 了許多教堂,其中最為顯赫的就是首次在 中歐 採用哥特式風格建起了宏偉的聖維特主教座堂。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歸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在位時繼續將帝國首都定在 布拉格 。那時的 布拉格 曾經是帝國最為輝煌的城市,成為了 歐洲 最大的都市之一。
然而,頻繁的戰亂嚴重阻礙了 布拉格 的發展。15世紀和17世紀,在 布拉格 先後由於宗教原因引發了胡斯戰爭和影響深遠的 歐洲 三十年戰爭。1648年, 布拉格 又遭到 瑞典 軍隊的攻占和洗劫,帝國首都被迫遷往 維也納 ,1689年的一場大火又燒毀了 布拉格 ,雖然災後得以重建,但此後 布拉格 一落千丈,進入蕭條時期,城市人口急劇下降到2萬。18世紀 中歐 局勢穩定後, 布拉格 才重獲發展,城堡區與老區等四個區鎮正式合併為一城,經濟恢復,人口增加,特別是不少有錢人來此興建了許多美輪美奐的巴 洛克 風格建築,讓它重新引起世界矚目。
19世紀,震撼 歐洲 的革命同樣也震撼了 布拉格 ,民族主義運動興起的同時城市繼續擴張,猶太區和高堡區也併入 布拉格 。期間,工業革命對 布拉格 產生了巨大影響,因為豐富煤礦資源的發現與開采,興建起大量鋼鐵及其他工廠,波希米亞一躍成為奧匈帝國境內最 富裕 的地方。1842年 布拉格 興建了第一條鐵路,1890年後又修建了電車。一戰結束時, 布拉格 成為新成立的 捷克 斯洛伐克 的首都,而 布拉格 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 布拉格 仍以工業發達聞名 歐洲 ,城市職能擴展,工業發展迅速,城市規模繼續擴大,1920年合併了周圍郊區,1922年又歸入了周邊37座自治城鎮,形成大 布拉格 ,居民驟增幾十萬,到1938年, 布拉格 人口已超過百萬。
二戰結束時, 布拉格 在蘇軍幫助下獲得解放,由此戰後共產黨接管了 布拉格 政權。客觀的說,捷共執政期間, 布拉格 的城市建築得到重建,歷史古跡得以保護,全市重新規劃為10個行政區,整個城市建設都得到一定發展。只是在蘇聯僵硬式的經濟體制下,人民生活水平始終難以從根本上提高,因而才引發了1968年的“ 布拉格 之春”改革,儘管很快被蘇聯撲滅,但為後來的 東歐 巨變埋下了引線。 布拉格 天鵝絨革命後, 捷克 與 斯洛伐克 分道揚鑣, 布拉格 從此再度回歸為 捷克 的首都。
如此悠久而坎坷的歷史必然給這座城市增添出多姿的色彩和無窮的魅力,今天的 布拉格 已是 歐洲 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相隔多年到此,我仍如初此踏足般興奮。來到老城,儘管歲月更迭,街區還是保持著中世紀的模樣,巷道依舊以整齊的卵石鋪砌,街燈仍然用古老的煤氣燈罩,一切充滿著寧靜悠遠的韻味。放眼望去, 布拉格 市內各區佈滿了數之不清的古建築,各個歷史時期和各種風格的都有,從氣派的 羅馬 式到宏偉的哥特式,從典雅的文藝復興風格到美麗的巴 洛克 或洛可可式建築,可謂多姿多彩,精彩紛呈。其中古跡尤多,僅國家重點保護的歷史文物就達2000多處。幾乎遍及了老城區的每一條大街小巷,可能不經意間,你身旁路過的就是一處上千年的文物古跡。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聞名遐邇的 布拉格 廣場和廣場上的古老鐘樓,始建於1344年的宗教建築的典範聖維特教堂,聖像林立飽經滄桑的查理 大石橋 ,歷久彌新的查理大學最古老的建築卡羅利努姆宮以及金碧輝煌的 布拉格 宮和歷史悠久的民族劇院等。這些古建築無一不是出類拔萃,各具風采,且具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建築頂部的變化比較豐富多彩,色彩明亮,極為絢麗奪目,因而 布拉格 又擁有“千塔之城”和“金色城市”等美稱,號稱為 歐洲 最美麗的城市,也是全球第一個整座城都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布拉格 最吸引游客的地方無疑是老廣場,有多少震古爍今的事件和改天換地的革命都發生在這裡。廣場上那座建於1410年的古老鐘樓尤其讓人側目,儘管飽經風霜,鐘樓外牆已疤痕纍纍,斑斑駁駁,但它那聲名遠揚的鐘聲仍然一如往日般吸引著世人,不僅當地的居民經常以它的鳴響來校正自己的時間,更有無數的外埠游客為了能夠耳聞目睹它而不辭辛勞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古老鐘樓的自鳴鐘也確實具有特點,它是由15世紀中期的工匠全部用手工精心打造的一套機械機蕊,外面飾以玩偶造型,每逢鳴鐘就會像木偶劇一樣演出一次。一到整點,只見鐘樓上的小窗門準時自動打開,鐘聲齊鳴,扮作耶穌十二門徒的木偶依次輪番出現在窗口向人們致意,並伴隨著死神牽動的銅鈴聲以及結束時的雞鳴聲,整個過程精彩動人。雖歷經五百年歲月,演出卻始終如一,延續至今,已經成為這個廣場上乃至於這座老城最為珍貴的旅游保留節目。數年前曾有幸到此觀此一幕,迄今記憶猶新。
布拉格 還是 歐洲 知名的一座文化都市。當地尊重文化的傳統由來已久,哈布斯堡王朝的魯道夫二世在位時,他酷愛藝術,追求時尚,培養並吸引了大批藝術家、畫家、文學家聚集,創造了不少優秀文化藝術作品,使得 布拉格 成為當時 歐洲 的文化之都。歷史上 布拉格 曾培肓出不少音樂、文學等諸多領域的傑出人物,如作曲家莫扎特,作家 卡夫 卡、 米蘭 ·昆德拉及後來的詩人總統 瓦茨 拉夫· 哈維爾 等等。不知道是由於這裡的人本來就是如此多才多藝,還是因為 布拉格 這個地方容易讓人多愁善感,總之千百年來這裡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又創造出了多少傳世萬古的藝術作品。這裡是夢想開始的地方,更是藝術飛揚的天堂。這裡有莫扎特和維瓦爾第的音樂,有 卡夫 卡和 米蘭 昆德拉的小說,也有蔡依琳街頭演唱的蹤影。難得的是,今天這裡依舊保持了濃郁的文化氣氛,走在街巷,路過那一座座歌劇院、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電影院等文化機構,讓你無法忘記正置身於一個藝術和夢想交織的地方。也許這正是 布拉格 的魅力吧。 共和 國廣場 護城河街 捷克 國家銀行
布拉格 是著名的 歐洲 歷史名城。有意思的是, 捷克 和 斯洛伐克 這兩個已分開國家的首都城市在歷史上都曾作過他國之都, 斯洛伐克 的 布拉迪斯拉發 曾是 匈牙利 之都,而 布拉格 卻又曾為神聖 羅馬 帝國的首都。往事越千年, 布拉格 所在伏爾 塔瓦 河段一直為 中歐 交通要塞, 凱爾 特人,日耳曼人先後移居到這,而 捷克 民族的祖先斯拉夫人則大約是6世紀來此定居,便有了波希米亞地區。傳說 布拉格 的創建者是建立了霍什米索王朝(Přemyslid)的莉布絲公主和她丈夫培密索爾,最初此地就叫做培密索爾。無論傳說真假, 布拉格 確實是以9世紀建造的高堡(Vyšehrad)為核心而逐漸而成的。後來在河對岸建造了另一座城堡,就是今天的 布拉格 城堡。不久 布拉格 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由此吸引了許多猶太人,繼發展為區域貿易中心後,10世紀又成為了教區中心。至13世紀, 布拉格 終於正式立市。
14世紀 布拉格 達到鼎盛時期。1355年,隨著出生於 捷克 的 盧森堡 國王查理四世在 羅馬 加冕成為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 布拉格 也升格為帝國的京城。查理四世把歷代國王建造的城堡和宮殿聯結在一起,統稱為 布拉格 堡。他 大興 土木,在老城以南擴建 新城 ,併在兩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1348年他建立了中 東歐 的第一所大學查理大學,同時期還 新建 了許多教堂,其中最為顯赫的就是首次在 中歐 採用哥特式風格建起了宏偉的聖維特主教座堂。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歸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在位時繼續將帝國首都定在 布拉格 。那時的 布拉格 曾經是帝國最為輝煌的城市,成為了 歐洲 最大的都市之一。
然而,頻繁的戰亂嚴重阻礙了 布拉格 的發展。15世紀和17世紀,在 布拉格 先後由於宗教原因引發了胡斯戰爭和影響深遠的 歐洲 三十年戰爭。1648年, 布拉格 又遭到 瑞典 軍隊的攻占和洗劫,帝國首都被迫遷往 維也納 ,1689年的一場大火又燒毀了 布拉格 ,雖然災後得以重建,但此後 布拉格 一落千丈,進入蕭條時期,城市人口急劇下降到2萬。18世紀 中歐 局勢穩定後, 布拉格 才重獲發展,城堡區與老區等四個區鎮正式合併為一城,經濟恢復,人口增加,特別是不少有錢人來此興建了許多美輪美奐的巴 洛克 風格建築,讓它重新引起世界矚目。
19世紀,震撼 歐洲 的革命同樣也震撼了 布拉格 ,民族主義運動興起的同時城市繼續擴張,猶太區和高堡區也併入 布拉格 。期間,工業革命對 布拉格 產生了巨大影響,因為豐富煤礦資源的發現與開采,興建起大量鋼鐵及其他工廠,波希米亞一躍成為奧匈帝國境內最 富裕 的地方。1842年 布拉格 興建了第一條鐵路,1890年後又修建了電車。一戰結束時, 布拉格 成為新成立的 捷克 斯洛伐克 的首都,而 布拉格 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 布拉格 仍以工業發達聞名 歐洲 ,城市職能擴展,工業發展迅速,城市規模繼續擴大,1920年合併了周圍郊區,1922年又歸入了周邊37座自治城鎮,形成大 布拉格 ,居民驟增幾十萬,到1938年, 布拉格 人口已超過百萬。
二戰結束時, 布拉格 在蘇軍幫助下獲得解放,由此戰後共產黨接管了 布拉格 政權。客觀的說,捷共執政期間, 布拉格 的城市建築得到重建,歷史古跡得以保護,全市重新規劃為10個行政區,整個城市建設都得到一定發展。只是在蘇聯僵硬式的經濟體制下,人民生活水平始終難以從根本上提高,因而才引發了1968年的“ 布拉格 之春”改革,儘管很快被蘇聯撲滅,但為後來的 東歐 巨變埋下了引線。 布拉格 天鵝絨革命後, 捷克 與 斯洛伐克 分道揚鑣, 布拉格 從此再度回歸為 捷克 的首都。
如此悠久而坎坷的歷史必然給這座城市增添出多姿的色彩和無窮的魅力,今天的 布拉格 已是 歐洲 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相隔多年到此,我仍如初此踏足般興奮。來到老城,儘管歲月更迭,街區還是保持著中世紀的模樣,巷道依舊以整齊的卵石鋪砌,街燈仍然用古老的煤氣燈罩,一切充滿著寧靜悠遠的韻味。放眼望去, 布拉格 市內各區佈滿了數之不清的古建築,各個歷史時期和各種風格的都有,從氣派的 羅馬 式到宏偉的哥特式,從典雅的文藝復興風格到美麗的巴 洛克 或洛可可式建築,可謂多姿多彩,精彩紛呈。其中古跡尤多,僅國家重點保護的歷史文物就達2000多處。幾乎遍及了老城區的每一條大街小巷,可能不經意間,你身旁路過的就是一處上千年的文物古跡。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聞名遐邇的 布拉格 廣場和廣場上的古老鐘樓,始建於1344年的宗教建築的典範聖維特教堂,聖像林立飽經滄桑的查理 大石橋 ,歷久彌新的查理大學最古老的建築卡羅利努姆宮以及金碧輝煌的 布拉格 宮和歷史悠久的民族劇院等。這些古建築無一不是出類拔萃,各具風采,且具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建築頂部的變化比較豐富多彩,色彩明亮,極為絢麗奪目,因而 布拉格 又擁有“千塔之城”和“金色城市”等美稱,號稱為 歐洲 最美麗的城市,也是全球第一個整座城都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布拉格 最吸引游客的地方無疑是老廣場,有多少震古爍今的事件和改天換地的革命都發生在這裡。廣場上那座建於1410年的古老鐘樓尤其讓人側目,儘管飽經風霜,鐘樓外牆已疤痕纍纍,斑斑駁駁,但它那聲名遠揚的鐘聲仍然一如往日般吸引著世人,不僅當地的居民經常以它的鳴響來校正自己的時間,更有無數的外埠游客為了能夠耳聞目睹它而不辭辛勞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古老鐘樓的自鳴鐘也確實具有特點,它是由15世紀中期的工匠全部用手工精心打造的一套機械機蕊,外面飾以玩偶造型,每逢鳴鐘就會像木偶劇一樣演出一次。一到整點,只見鐘樓上的小窗門準時自動打開,鐘聲齊鳴,扮作耶穌十二門徒的木偶依次輪番出現在窗口向人們致意,並伴隨著死神牽動的銅鈴聲以及結束時的雞鳴聲,整個過程精彩動人。雖歷經五百年歲月,演出卻始終如一,延續至今,已經成為這個廣場上乃至於這座老城最為珍貴的旅游保留節目。數年前曾有幸到此觀此一幕,迄今記憶猶新。
布拉格 還是 歐洲 知名的一座文化都市。當地尊重文化的傳統由來已久,哈布斯堡王朝的魯道夫二世在位時,他酷愛藝術,追求時尚,培養並吸引了大批藝術家、畫家、文學家聚集,創造了不少優秀文化藝術作品,使得 布拉格 成為當時 歐洲 的文化之都。歷史上 布拉格 曾培肓出不少音樂、文學等諸多領域的傑出人物,如作曲家莫扎特,作家 卡夫 卡、 米蘭 ·昆德拉及後來的詩人總統 瓦茨 拉夫· 哈維爾 等等。不知道是由於這裡的人本來就是如此多才多藝,還是因為 布拉格 這個地方容易讓人多愁善感,總之千百年來這裡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又創造出了多少傳世萬古的藝術作品。這裡是夢想開始的地方,更是藝術飛揚的天堂。這裡有莫扎特和維瓦爾第的音樂,有 卡夫 卡和 米蘭 昆德拉的小說,也有蔡依琳街頭演唱的蹤影。難得的是,今天這裡依舊保持了濃郁的文化氣氛,走在街巷,路過那一座座歌劇院、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電影院等文化機構,讓你無法忘記正置身於一個藝術和夢想交織的地方。也許這正是 布拉格 的魅力吧。 共和 國廣場 護城河街 捷克 國家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