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c Journey - Exploring Peru (1)Cuzco
此段古道每天限入4500人,帶著我的門票向著起點走去。
印加古道是印加帝國在1438-1532年期間沿著安第斯山脈修建的山路,以 庫斯科 城邊的薩克 薩瓦 曼圓形古堡為起點,全長二、三千公里,是當時統治者傳達政令、印加人生產生活和進行貿易的交通動脈,其中大部分古道存在於 秘魯 境內。在 秘魯 的牽頭下,古道沿線的 阿根廷 、 玻利維亞 、 智利 、 厄瓜多爾 和 哥倫比亞 等5個國家共同進行遺產申報。我們走的此段古道10英里,一共要翻過3座大山,海拔2千到2750米,終點是馬丘比丘,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馬丘比丘:馬丘比丘建於1450年前後,第九代印加王Pachacuti國力最強盛時期修建的標誌性建築。隨著末代印加王曼科被刺殺,輝煌一時的印加帝國宣告滅亡,民間流傳著無數關於“失落古城”威卡邦巴的傳說,這是曼科最後的根據地,1911年 美國 人在尋找威卡邦巴的過程中喚醒了這座600年沒有人踏足的印加古城遺跡,這就是現在的“馬丘比丘”。這座石頭結構的城寨巧妙地利用山根和地面凹凸不平的地勢,達到了自然與建築的完美協調。馬丘比丘曾是印加時代的政治和商業中心,代表這印加文明的巔峰時代,然而當 西班牙 殖民者橫掃整個帝國的時候,卻從未到達過這個與世隔絕的城市。印加古國從15世紀起由於軍事擴張修建了四通八達,翻山越嶺的道路,史稱“印加古道”,這一次我們將用雙腳前往這片神秘的土地。
站在印加古道的入口,翻過這三座大山就可以到馬丘比丘了。
石牆後就是我們要翻過的第一座高山,chachabamba, 海拔2150米。
從這裡開始了我們徵程,山上有很多的竹蘭,正是竹蘭盛開的季節,一踏上trail就看見了。
印加古道建於5百多年前,沿路是曲折陡峭石階。偶爾可以看到游人雇的搬運工,幫著搬背包,垃圾,如果露營,還有帳篷等等。 因為我的體力是最差的,慚愧,為了不影響團隊的進度,我就儘量地減少用在照相的時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徒步,眼前的風景也漸漸從山腳的綠植變成山腰再到了對面的山尖和環繞的雲。這時候當然要記錄一下艱苦“行軍”的足跡。
幾乎是繞過了第一座山後,就看到了我們要翻過的第二座山, Winay Wayna mountain (緯納韋納山脈), 海拔2650米。
和第三座山machu picchu mountain (馬丘比丘山脈), 海拔2400米。
一步一步往前走,漸漸地離第二座山越來越近了,已經可以清晰地看維納韋納遺址的輪廓了。
經過這瀑布和指示牌就踏入了第二座大山了。
經過路標後就看見了遺址的石梯,小憩片刻,欣賞周圍的風景再拾級而上。
緯納韋納遺跡建在陡峭的半山腰,俯瞰著烏魯班巴河(Urabamba),由上下兩處的房屋群及之間一大片相連的農業梯田和石階組成。房屋和梯田的地基都是由大塊大塊的石頭堆砌而成,即使在幾百年後的今天來看也非常的壯觀。
在遺址中逗留了一陣,在導游的不斷催促下,到了午飯時間。
到馬丘比丘徒步是參團的,一行8人配一位嚮導,而午餐是由該旅行社的其他工作人員安排,有人負責搭建帳篷,有人負責將新鮮的食材由山下背上來,有人煮菜。沒想到在這大山深處竟然能吃到現做的熱氣騰騰的飯菜和新鮮的果蔬,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吃過午飯,整裝啟程。
我們進入了亞熱帶雲霧林,這時太陽也出來了,望向對面,山腰上一條細線就是我們一路過來的足跡。幸好午後我們走進林里太陽才出來,要不然什麼防曬都無濟於事,天公作美......
還是一路的崎嶇不平。
最後到了到達馬丘比丘前最陡的石階了,60度角左右吧,看著有點嚇人,其它團隊的人已經有開始手腳並用的了。
但是當我們第二天爬上huayna picchu (華納比丘)後,這也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這是後話了。
印加古道是印加帝國在1438-1532年期間沿著安第斯山脈修建的山路,以 庫斯科 城邊的薩克 薩瓦 曼圓形古堡為起點,全長二、三千公里,是當時統治者傳達政令、印加人生產生活和進行貿易的交通動脈,其中大部分古道存在於 秘魯 境內。在 秘魯 的牽頭下,古道沿線的 阿根廷 、 玻利維亞 、 智利 、 厄瓜多爾 和 哥倫比亞 等5個國家共同進行遺產申報。我們走的此段古道10英里,一共要翻過3座大山,海拔2千到2750米,終點是馬丘比丘,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馬丘比丘:馬丘比丘建於1450年前後,第九代印加王Pachacuti國力最強盛時期修建的標誌性建築。隨著末代印加王曼科被刺殺,輝煌一時的印加帝國宣告滅亡,民間流傳著無數關於“失落古城”威卡邦巴的傳說,這是曼科最後的根據地,1911年 美國 人在尋找威卡邦巴的過程中喚醒了這座600年沒有人踏足的印加古城遺跡,這就是現在的“馬丘比丘”。這座石頭結構的城寨巧妙地利用山根和地面凹凸不平的地勢,達到了自然與建築的完美協調。馬丘比丘曾是印加時代的政治和商業中心,代表這印加文明的巔峰時代,然而當 西班牙 殖民者橫掃整個帝國的時候,卻從未到達過這個與世隔絕的城市。印加古國從15世紀起由於軍事擴張修建了四通八達,翻山越嶺的道路,史稱“印加古道”,這一次我們將用雙腳前往這片神秘的土地。
站在印加古道的入口,翻過這三座大山就可以到馬丘比丘了。
石牆後就是我們要翻過的第一座高山,chachabamba, 海拔2150米。
從這裡開始了我們徵程,山上有很多的竹蘭,正是竹蘭盛開的季節,一踏上trail就看見了。
印加古道建於5百多年前,沿路是曲折陡峭石階。偶爾可以看到游人雇的搬運工,幫著搬背包,垃圾,如果露營,還有帳篷等等。 因為我的體力是最差的,慚愧,為了不影響團隊的進度,我就儘量地減少用在照相的時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徒步,眼前的風景也漸漸從山腳的綠植變成山腰再到了對面的山尖和環繞的雲。這時候當然要記錄一下艱苦“行軍”的足跡。
幾乎是繞過了第一座山後,就看到了我們要翻過的第二座山, Winay Wayna mountain (緯納韋納山脈), 海拔2650米。
和第三座山machu picchu mountain (馬丘比丘山脈), 海拔2400米。
一步一步往前走,漸漸地離第二座山越來越近了,已經可以清晰地看維納韋納遺址的輪廓了。
經過這瀑布和指示牌就踏入了第二座大山了。
經過路標後就看見了遺址的石梯,小憩片刻,欣賞周圍的風景再拾級而上。
緯納韋納遺跡建在陡峭的半山腰,俯瞰著烏魯班巴河(Urabamba),由上下兩處的房屋群及之間一大片相連的農業梯田和石階組成。房屋和梯田的地基都是由大塊大塊的石頭堆砌而成,即使在幾百年後的今天來看也非常的壯觀。
在遺址中逗留了一陣,在導游的不斷催促下,到了午飯時間。
到馬丘比丘徒步是參團的,一行8人配一位嚮導,而午餐是由該旅行社的其他工作人員安排,有人負責搭建帳篷,有人負責將新鮮的食材由山下背上來,有人煮菜。沒想到在這大山深處竟然能吃到現做的熱氣騰騰的飯菜和新鮮的果蔬,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吃過午飯,整裝啟程。
我們進入了亞熱帶雲霧林,這時太陽也出來了,望向對面,山腰上一條細線就是我們一路過來的足跡。幸好午後我們走進林里太陽才出來,要不然什麼防曬都無濟於事,天公作美......
還是一路的崎嶇不平。
最後到了到達馬丘比丘前最陡的石階了,60度角左右吧,看著有點嚇人,其它團隊的人已經有開始手腳並用的了。
但是當我們第二天爬上huayna picchu (華納比丘)後,這也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這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