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單戀雙城』走進檳城,一個港劇迷的巡禮歷程(附超全美食+巡禮指南)

然後,就來了這家店。

全靠自己找位置坐下,然後點餐。
看得出伙計都很忙碌的樣子,多問一句都有些不耐煩。

這個帝王包聽說是推薦菜品。
我們要了一個,伙計會用剪刀幫你把包子剪成4小塊,
味道感覺跟肉包差不多,沒有很驚艷。

但整體味道還是可以的。店內支持使用支付寶。
若是生活在大 廣東 的,建議這家可以不用嘗試,味道不如大 廣東 。
不如給胃騰出空間嘗試其他美食。

檳城 出了名是榴蓮的故鄉。
每年的6-7月都是榴蓮盛產的季節,也是最好吃的時候。
而在眾多榴蓮中,
貓上王算是上乘之品。也就是D197.

女主重返 馬來西亞 到棕櫚園找男主,發現他沒有回去,往宿舍也找不到男主。
女主獨自去吃榴連,從小就厭惡榴蓮的她,連她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在離開家2400公里的城市,
吃生怕最怕、最討厭的臭臭果,但自己卻一點也不覺得難受,只覺得苦中有甜,
如果為了一個人,連口味都可以改變的,這種是不是就是愛情的味道?

大馬的榴蓮與 泰國 的還是有所差別的。
這裡的榴蓮是自然掉落後,新鮮運到市場上賣的。
而 泰國 的金枕頭,是在未成熟的時候摘下,併在運輸過程中催熟的。
所以,如果你在6.7月的時候前往 檳城 ,一定要試下這裡的榴蓮。
即便不是當季,也值得一試。
特別是在榴蓮盛產的季節,大馬許多餐館還會推出榴蓮自助餐。
想要品嘗不同品種的榴蓮,一定不能錯過。

殼底部有一個五角星形狀,刺比較肥大且圓錐體狀。
果肉很黃,肉厚,榴蓮肉像奶油。
味道甜中帶苦。
貓山王的殼核很小。

由於翎MM不吃榴蓮,而我自己一人吃一個又太多了。
最後跟同在挑選榴蓮的游客拼了一個貓山王。
老闆現場幫我們開榴蓮。

40馬幣一公斤。(後來在仙本還有25馬幣一公斤的貓山王買)
這一盒,算下來30馬幣。(也就是50元人民幣)
我自己,吃了這,一整盒。
超大的滿足感。

甜中稍微帶點苦。
剛開始沒查閱資料,以為是這個榴蓮放太久了,所以有苦味。
後來到了 仙本那 ,看到介紹,才知道原來正宗的貓山王都是甜中帶苦的。 豆蔻汁推薦指數:

我們被這特別的果實吸引了過來。

這家店的豆蔻汁很特別,在汁內加了酸梅湯,
中和了豆蔻榨出來後的苦澀味。
一杯4馬幣。

翎:“老闆娘,我們可以試下沒有加酸梅的豆蔻汁嗎?”
老闆娘:“可以啊。”
然後又倒了三分一杯給我們。
一入口,澀味很重,還是加了酸梅的好喝些。 煎蕊推薦指數:
在 檳城 的這個檳榔律馳名 潮州 煎蕊,據說是他家的煎蕊是整個 檳城 最好吃的糖水。
而我個人卻不太喜歡這個煎蕊。
覺得味道很一般。

以及在 檳城 擦肩而過的餘小姐。
所以說,口味這東西真的因人而異。


時隔快1個月的時間,素有魚的記憶之稱的我表示還能想起這些細枝末節,可謂是不容易啊。



前天晚上在娘惹菜館喝了一杯豆蔻汁,那味道實在是難以形容。
就在豆蔻汁在我心中就此留下不好印象的時候,在壁畫藝術區域有家門口放著新鮮豆蔻的店鋪改變了我的看法。
我:“這家賣的豆蔻汁怎麼跟昨晚喝的不太一樣,你說要不要試下?”
翎:“試下咯!”
於是,我們進內堂坐下,怕不好喝的我們只要了一杯。
只見老闆手腳利索把果子放進榨汁機,攪拌過後去渣,把汁倒入杯中,順手加入一勺酸梅汁,便把豆蔻汁端到了我們面前。
翎MM喝後,開始點評起來。

翎MM一本正經的端起豆蔻汁,又品嘗了起來,
翎:“剛喝有點青澀,稍微有點甘,然後會有很濃烈的豆蔻味。”
嗯,於是,我在印象筆記里記下了她的點評,完了在把記下的文字念一遍讓她確認。
翎:“哎呀,我剛纔不是這麼說的。”


看了下榴蓮,有些不解的問道;
我:“老闆,為什麼你的榴蓮都是小的,沒有大的?”
老闆:“大的一個200多(摺合人民幣350元以上),還沒開,人已經走到對面去了。”
瞬間恍然 大悟 !


得知原來圖中看到的車,都是 中國 的共享單車,這些單車是公司倒閉後才賣到大馬這邊來。
我們跟老闆說國內的OFO好像也倒閉,他家的車好騎。老闆讓我們幫忙牽線賣過來。
我:“老闆,2個人租一天,可不可以便宜點啊?”
老闆:“可以啊,你幫我找單車來,我免費給你騎哦~”
一看就知道是個生意人。 猜植物名

我湊過去端詳了半天,差點沒忍住笑。
我:“翎,你猜猜這是什麼植物。”
翎:“摁~ ~ ~ 雞蛋花?”
我:“雞蛋花是長這樣子的?”
翎:“好像不是。 ”
我:“是人家把雞蛋殼挖個洞直接插在植物上罷了~”
翎:“額~ ~ ~” 坐夜巴

車上的空調,那個冷吖~ 至今還記得。
怕在車裡睡死過去,我把貴重物品都放小書包內,然後放在肚子上面,並蓋上外套。這樣就萬無一失了吧,哈哈。
沒想到,這一幕被偷拍了。
翎MM把照片遞給我,說了句 “像不像大肚婆,哈哈”
我:“額~ ~ ~”
最佳損友說的就是這款吧。


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在行人綠燈亮起時,如果人要到對角線那邊的話,
可以直接走斜的斑馬線,而不用向前走過一條斑馬線,在向右走一條斑馬線。
機智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