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單戀雙城』走進檳城,一個港劇迷的巡禮歷程(附超全美食+巡禮指南)

雞肉上的薑蔥我很喜歡。


喝過之後,也分辨不出來,後來問了服務員才知道,左邊的是白咖啡,右邊的是鴛鴦。
單喝,一杯太甜,一杯太苦。後來我們把2杯混合在一起。
發現,味道還不錯哦~ 甜澀適中。 權記鴨粥粿汁權記鴨粥粿汁
推薦指數:
推薦菜品:鴨粥粿汁
這家店賣的鴨粥粿汁被稱為 潮汕 街四大天王美食之一。當之無愧!!

一到飯點,門口鐵定排長隊。
好在他家的材料都已經是準備好的~
因此排隊時間也不至於很長。

付款後,即可進店享用美味。
我們要了一碗中的,10馬幣一碗,看著肉很多,分量很足。
別看湯頭很黑會很咸,其實不會。
鴨肉入口後很容易就能嚼爛。
鴨肉配上粿汁再加上湯頭,一口吃下去超有滿足感。


推薦指數:
推薦菜品:四果湯
他家的四果湯也是 潮汕 街四大天王之一。原本是想給5星來著,但是四果湯內的蓮子仍有苦味,所以減了1星。


有種透心涼,心飛揚的感覺。
糖水不甜不膩,冰塊在嘴裡融化的感覺,那股涼爽勁,沁人心脾。

推薦餐廳:天天來飲食中心
強烈推薦的美食——炒粿條。在 檳城 ,吃了3家店的炒果條,發現 潮汕 街的炒粿條,竟然還不如我在天天來飲食中心吃到的美味。
感覺天天來飲食中心吃到的更有“鑊氣”。


就像,這樣 ↓↓↓



但是,作為 潮汕 街的美食代表,感覺有些言過於實。

我表示,忘記了...

翎:“吃完就忘了,說明味 道真 的一般哈哈哈”
得到的原話是這麼說的。

還不如她自己做的。


【單戀雙城】——椰漿飯片段
男主與女主合作帶團,男主向團友介紹椰漿飯。
椰漿飯是馬來的一道很傳統的菜式。中文直譯過來就是“辣死你媽”。
馬來文是Nasi Lemak。Nasi 是飯,Lemak 是脂肪,指的是椰漿。

這裡是好幾家檔主共同經營,中間是公共用餐區域。
在每家檔口前點完餐食後,可直接在公共用餐區域就坐。
傳統的椰漿飯,是什麼都不加的,就像上面這樣,
後來也逐漸有在傳統椰漿飯上加雞腿、咖喱等其他元素。

以蝦頭、蝦殼和豬骨頭熬制而成的香濃辣湯,是整個面的精髓。

一碗 福建 面就此完成。
豬骨肉很好嚼,這跟湯頭熬制時間長有關係,而且入味。

馬來西亞 的國民美食,叻沙分為2大派系,一個是咖喱叻沙,另一個是偏海味湯頭的亞參叻沙。
而 檳城 吃到的叻沙大多是亞參叻沙。


檳城 的豬腸粉有別於別的地方,其特色就在於蝦膏。
好的豬腸粉,應該是很薄的那種,
蒸熟後,捲成長條形,切成小段,在淋上蝦膏、甜醬後,最後在撒上芝麻。

吃多會膩。這麼小小一盤就要6馬幣(大概10元。),有點小貴。

蚝煎在 福建 地區多見,而 檳城 的味道跟我在 福建 廈門 吃到的,稍微有些區別。
不知道是不是這家的木薯粉放太多,
整頓吃下來,沒有吃出蚝的味道。
只有雞蛋和木薯粉的味道。

我覺得味道一般吧。
但餘小姐卻覺得很好吃。
或許是我們吃的這家不行吧。

大東酒樓,一家能喝早茶的餐廳。有種老 香港 的感覺。
店內仍有推車售賣早點還有粥粉面的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