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遺失的印加文明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0)神聖廣場的三窗寺,很好地說明瞭印加建築工程師使用的方石建築技術(ashlar method) - 精確切割的石塊(在這種情況下是花崗岩塊),與相鄰的岩塊相配合,不需要砂漿。

這些石頭被精確切割,並且緊密地楔在一起,嚴絲合縫,以至於不能在它們之間插入一張紙。 這種建築風格除了明顯的美學效益外,還有工程技術優勢。

秘魯 是一個地震活躍、不穩定的國家 –------ 秘魯 首都 利馬 和印加帝國首都 庫斯科 都曾被地震夷為平地 ------- 馬丘比丘 本身就是在兩條斷層線上建造的。 當地震發生時,印加建築物中的石頭會“跳舞”,也就是說,它們會在震顫中反彈後再回到原位。 如果沒有這種建築方法,許多 馬丘比丘 著名的建築物很久以前早就倒塌了。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1)這堵石牆令人想起張開大嘴的猛獸,其實是木頭放置的一端,用於裝上房門的。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2)木頭放置的另一端。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3)神聖廣場:羊駝也來湊熱鬧。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4)一頭小羊駝正在專心致志地吃草。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5) 馬丘比丘 的北面,旁邊就是華納比丘的入口處。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6) 馬丘比丘 城堡外圍是層層梯田形成的農業區。臺階上加以竹片和稻草等物質填充以防止山體滑坡和水土流失。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7)這是一個著名的精心雕刻的石頭房間,其中地板是兩個岩石露頭,雕刻成圓形,裡面含有砂漿,據說用來磨碎穀物。 有些人認為它們充滿了水,可以反射天上的星星。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8)泉水井。我問導遊水能喝嗎?導遊說能,但是我最好不喝,因為我沒有喝習慣。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39)廟宇和房屋的屋頂是向東面傾瀉的。那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0)神鷹殿里地面的鷹圖案。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1)神鷹殿里地面的鷹圖案。神鷹圖案後面的兩塊巨石相當於展翅高飛的翅膀。印加人在原有的巨石上壘加上石塊,使之更加形象。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2) 馬丘比丘 南面的梯田垂直高度有200米。一級一級臺階,順勢而上,非常壯觀。但是專家說,僅靠這些梯田不可能維持當地的估計人口(450-750人),所以農業耕作很可能也發生在周圍的山區。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3)農業區:由農業梯田組成,位於南部。 農業梯田看起來像建在山坡上的大臺階。 由石牆和不同層的填充材料組成,便於排水,防止水浸泡形成泥石流或崩塌。 這種類型的梯田,即使在在二十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前也是適合耕種的。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4)歷經500多年的風霜雪雨,很多印加時代的古城堡已經轟然倒塌,留下殘垣斷壁,仿佛在低聲訴說著沒有文字的歷史。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5)照片的左面有五座建築物,它們是分佈在梯田旁邊的倉庫。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6)我們依依不捨的往回走。有學者認為A: 馬丘比丘 是一個印加據點——即用來控制新征服地區經濟的據點;也有學者認為B: 是整個印加帝國境內最美麗的一處「據點」,在遭受進攻時用來保護印加貴族皇室的;還有人認為這裡是C: 印加的「安息地」---印加皇室的陵墓和「觀測站」----天文和占星;還有人認為這裡是D: 在被 西班牙 征服後,成了印加反抗軍的要塞。

總之,理論很多,但是都是假設,因為印加沒有文字記載,所以很難證明那種理論是真實無誤的。

意大利 考古天文學家Giulio Magli提出的一項新理論認為,從 庫斯科 前往 馬丘比丘 的旅程本可以起到宗教禮儀目的:響應天體之旅。

據傳說,當他們離開 的的喀喀湖 中的 太陽島 時,印加人就建造了不切實際但視覺上令人驚嘆的印加古道(Inca Trail),而不是簡單地沿著烏魯班巴河(Urubamba River)沿岸的一條更為明智的道路。

根據他的說法,朝聖者進入 馬丘比丘 (Machu Picchu)後, 朝聖的最後一站將以攀登主要遺址中最高點(栓日石)Intihuatana Stone而結束的。

INKA BRIDGE(印加小橋)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7)去INKA BRIDGE 的木牌。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8) 馬丘比丘 (“古老的山”之意),位於海拔2450多米處。 岩石構成幾乎是圓錐形的花崗岩塊,是二疊紀-三疊紀的Vilcabamba岩基的一部分。 岩石是一種淺色的黑雲母花崗岩,其成分通常為60%的長石,30%的石英、其他是黑雲母和附屬礦物。 在結構上,它是一個由 馬丘比丘 斷層(南面)和華納比丘Huayna Picchu斷層(北面)控制的斷層塊―――地塹,這兩個斷層一直延伸到城堡的南部和北部。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49) 馬丘比丘 全景。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0)馬丘比丘遺址西面:同心半圓形結構和其他直線結構的梯田。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1) 馬丘比丘 遺址其實是一個由斷層控制而形成槽狀地塹構造斷陷盆地。北面的山體叫華納比丘,而南面的山體叫 馬丘比丘 , 馬丘比丘 遺址位於之間的斷陷盆地,雖說是斷陷盆地,但也只是一個長約530米,最寬處約200米的一個夷平面上。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2)近乎垂直的懸崖大約有600米高。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3)通往INKA BRIDGE 的大門。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4)烏魯班巴河蜿蜒流淌在崇山峻嶺之中,這些山脈是 秘魯 安第斯山脈的組成部分。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5)這就是INCA BRIDGE,一座緊貼在90°的峭壁上的一座小橋,現在我們只能遠眺,不讓游客接近。但即使給我100個膽子,我也不敢過。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6)在INKA BRIDGE入口處有一個記錄進出人員名單的花名冊。上面登記的有來自澳洲、 阿根廷 、 美國 、 哥斯達黎加 、 智利 、 泰國 和 中國 香港 的游客。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7)從INKA 橋回來時,一個來自 蘇格蘭 的小伙BRIAN和羊駝的親密合照。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8)我也來張和羊駝的合照。拍攝:BRIAN
秘魯自助遊攻略
(圖59) 馬丘比丘 遺址由空地、廣場、寺廟、墓葬、儲藏食物的房間、石漕、石梯及平臺組成,分佈在山脊地形上,採用獨特的城市設計方式。超過700個臺地,種植玉米和土豆,發展農業生產,同時在廣泛的水流分配和農田灌溉方面,以及在陡坡上保護水土流失方面都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