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西部 | 帕米爾高原邂逅一場人文與花事



這裡的大街小巷四通八達
這裡的茶館熱情的載歌載舞
走在古城都不用擔心迷路
條條大路通 羅馬 可隨意穿梭
如果說它是最浪漫的旅行地之一我想沒人會不同意吧,那我單方面宣佈了。


還有必走的巴扎,感覺體驗到了小時候趕集的樂趣。
巴扎(集市)是 喀什 古城的靈魂所在,讓古城充滿生機的正是巴扎的手工藝者。這裡集合了數百家民族樂器店、手工藝品店、美食攤子...等各種琳琅滿目的特色店鋪,毫無保留的展示著 喀什 人的市井生活。






我們第一次在 新疆 趕集以為都是早上上午的時間趕集,八點多就到了發現除了早餐鋪其它的都在慢悠悠的收拾整理,機智的我們選擇早點來正好在集市吃早餐,各種烤包子羊肉串面〜 吃完早餐大家還在不急不慢的慢慢入場。





曾經,在古 絲綢之路 上,往來商賈在 新疆 各地巴扎上兜售絲綢、瓷器或者香料、寶石,巴扎充當著東西方貨物交匯的樞紐。 如今,幾乎 南疆 的每個鄉鎮都有巴扎,一般每周一次,輪流在各鄉鎮舉辦。從四里八鄉趕來的鄉親們除了能在巴扎上買賣食品、服裝等,還能品嘗特色美食,和友人交往、游玩。







星期一: 疏附 縣烏帕爾鄉
星期二: 疏勒 縣雅普泉鄉
星期三: 喀什 市 阿瓦提 鄉, 疏附 縣布拉克蘇鄉
星期四: 疏勒 縣巴格其鄉, 阿合奇 鄉
星期五: 疏附 縣木什鄉
星期六: 喀什 市柏什克然木鄉, 疏附 縣禾工
為給買賣雙方提供最大便利和時空選擇的餘地, 南疆 各地巴扎日相互錯開、互不重疊,一縣範圍內日日有巴扎。趕巴扎的人們每周穿梭於不同巴扎間,在時間流淌中,體會著買與賣的樂趣。
如今,形形色色、商品豐富的巴扎正成為 新疆 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發展農村商貿物流、促進農村產業興旺的重要載體。
喀什 西鄰“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東近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乾沙漠,這一地區維吾爾族人世代聚居之地,民族風情令人迷醉,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名勝古跡,足以令遠道而來的客人流連忘返。
對於來了 新疆 三次,加起來獃了快半年的我來說, 喀什 是我會一直留在旅行清單上的地方,不管是吃住玩總是讓人待不夠。這裡也是去帕米爾的必經之地。 白沙湖,一半白沙一半湖水喀什 到塔縣的三百公里第一站,一個美麗的湖泊—— 白沙 湖。
很多年前的 白沙 湖水域面積並沒有這麼大,柯爾克孜族的老鄉們三三兩兩的帳篷扎在周邊,湖水的面積被零散地分割著,一汪一汪的,像散落著的大小不一的明鏡。然而當時的 白沙 湖也不是湖,而是兩條河水交匯形成的沼澤地。今天看到的 白沙 湖,老百姓已集中連片定居,當年小水泡子似的分割湖水已連成一片,同時建了水庫將兩大水系存儲起來,集中調控,也造就了這一美麗的景色! 白沙 湖也像一塊明鏡照耀著群山。




由於千百年來高原風沙的侵襲,使得沙湖周圍的山遭受侵蝕風化成灰白色的沙子,形成了沙山。這裡湖面如鏡, 白沙 如雪,景觀令人震撼。冬季時,湖面還會結冰,運氣好還可以看到冰下藍泡泡哦。

如同造物主遺留在帕米爾高原的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