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麗江:遇見一場昨日的理想愛
屋檐下的鈴兒響起一串多米諾音符,空中的花傘在石板路上灑下一片炫目的光斑,紙風車的影子在斑駁的紅牆上一會兒深,一會兒淺,一會兒隨風轉起來……
↑麗江古城 四方街上執勤的小保安對我說,這就是 麗江 古城最美的三條街。
“謝謝你,多美的鈴鐺,花傘和風車,我上次來的時候它們可還都沒有。”
↑麗江古城 “咦?原來您來過,剛剛看到您在路口發獃,我還以為您迷路了。”
“呵呵,我的確是迷路了,因為我雖然來過,卻從未見過這樣的 麗江 。”
↑麗江古城 “那您這次來,是想去什麼地方?說說景點或者街名,或許我可以指給你。”
“嗯……哪裡都好,隨遇而安。”
↑麗江古城 11年後,回到 麗江 ,我只是想看看客棧老闆和他們的狗狗,還有那喜歡坐在織布機前做夢發獃的年輕姑娘。 熟悉的麗江憑藉著導航軟件,我走進客棧的小院,在庭院的花花草草中,尋覓那隻最喜歡扎在我懷裡睡覺的小沙皮狗。
這是我11年前住過的客棧,位置不算好,設備也比較簡陋,我記憶最深的,是經營客棧的老闆和老闆娘,還有他們的一大群孩子——5只大大小小的貓貓狗狗。
“您好,歡迎入住大花貓!” 一個戴眼鏡的男人從茶房裡走出來,五官精緻,帶著典型的 廣東 潮汕 口音。
“您好……我記得上次來的時候,客棧老闆是一對 北京 的年輕夫婦……” 我努力掩飾著自己失望的情緒。
“那得很多年了吧,這客棧我是去年剛接過來的,上個老闆應該是…… 江蘇 人。”
“呵呵,好吧,無所謂了,不過這裡的格局……好像沒怎麼變。” 我看到一樓院里的榻榻米,還有盤纏在二樓護欄上的月季花。
↑麗江古城 “沒辦法,古城裡的老房子都做了文物鑒定,不能隨便動的,不過室內都已經重新裝修了,今天就你一個客人,房間你隨便挑,我給你免費升級。”
“謝謝老闆,那我還住我上次住過的那間,二樓。”
正如老闆說的,房間里的設施已經更新換代了,樓梯不再搖搖欲墜,地板也不再鏗鏘作響,衛生間的設備從簡陋變成了精良,窗前還做了一個長長的觀景吧台。
↑麗江古城 我以為今天,我需要的仍然只是一張床,結果現在,整個一棟樓都是我的了。
我伸了個懶腰,掏出濾紙袋,給自己做了一杯手沖咖啡,獨自坐在觀景走廊的藤椅上,想起11年前,在同一個地方,喝著一壺老闆親自沏泡的 普洱 ,抱著一隻小狗,幾個人操起久違的京腔。
↑麗江古城 我還記得,夫妻倆說: 麗江 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甭管賺不賺錢,我們都要在這裡終老,度過餘生。
我說:你們等著我,等我攢夠了盤纏,就回來跟你們做鄰居。
↑麗江古城
我咽了口咖啡,拍了拍走廊梁柱上的新漆。我想,他們至今應該還沒有很老,只是不知道他們帶著“孩子們”遷徙去了哪裡—— 西藏 或是 印度 ? 紐約 ,還是 北京 。 陌生的麗江夜晚8點多,走在古城主街的石板路上,曾經一間挨著一間的 麗江 圍巾店都被取代了,那些曾經坐在小店織布機前織圍巾的年輕姑娘,大概也都嫁人了吧。
↑麗江古城 曾幾何時,在 麗江 置業成了多少文青的嚮往。過了幾年,上網時無意中發現,崛起的新生代網絡大軍,已將“ 麗江 開客棧”與“辭職去 西藏 ”,“城裡開咖啡館”和“騎行318”併列成為了新時代四大俗,曾經的情懷最終演變成了一個個黑色的幽默。
今天的 麗江 ,標準化、主題化的商業街成為亮點,主路兩邊的民宅大多都已翻新,裝修精緻的輕奢服裝店與精品紀念品專賣替代了多年前野蠻生長的路邊小本生意。人們不再熱衷於在圍巾店里和老闆討價還價,年輕的少年穿著著風度翩翩的的漢服,在石橋邊的小溪邊輕聲細語。
↑麗江古城 新冠疫情尚未結束,相對於往日里游客的摩肩接踵,今天的 麗江 難得冷清,縱然古貌早已無存,而今天的古城倒也裝扮得整潔 大方 、清雅雋秀。
↑麗江古城 對著夜晚山頂上燈火通明的觀景台,我長呼一口氣:這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我從未來過的 麗江 。
↑麗江古城 很多商鋪尚未復工營業,大門緊鎖,只有門上的牌匾依然亮麗,把牌匾上的字連起來,便可以寫成很多故事,總有一款適合你來對號入座。
↑麗江古城 我分不清方向,也懶得研究路口的指示牌,只是朝著人多燈明的地方走,聽見前方街角傳來了歌聲。
↑麗江古城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如今你四海為家……”
迄今為止,我還以為一切印象都已經被顛覆,卻沒想到, 麗江 古城,她竟然還唱著11年前的那首歌。
↑麗江古城 被疫情耽誤了的娛樂場,把原本在酒吧駐場樂隊變成了高水平的街邊流浪樂團。對我來說,坐在小橋流水邊的臺階上聽一把不插電的木吉他,代入感遠遠超過午夜酒吧里的燈紅酒綠群魔亂舞。
↑麗江古城 “曾讓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無蹤影,愛情總讓你渴望,曾讓你遍體鱗傷……”
麗江 的夜晚,多少人在歌唱,多少人在療傷,多少人尋找著昨天逝去的回憶……
↑麗江古城 隨著大眾品味的提升, 麗江 似乎不再把“艷遇”當作炒作的重點,歌手們更多地投入到每一個吉他譜上的音符中,他們活得依舊瀟灑,卻不再僅僅熱衷於叛逆的外形。他們唱得如此動聽,如此認真。
“Di li li li Di li li li den da……Di li li li Di li li li da da……”
↑麗江古城 熟悉的歌聲,迷人的夜色,在一串空靈的Solo中,我回到從前,遇見了11年前的那個自己,還有那場自己心中的理想愛。 死去的麗江“紫紅色帶 金邊 的給我媽,墨綠色加厚的給我爸,好了,就幫我拿這兩條吧。”
“不給自己買一條嗎,納西族特色的圍巾,你是今天一大早第一個客人,可以給你個開張價呦?”
“不用了,旅游購物,多庸俗的事情。”
“這是民族藝術品,不比一般旅行團的購物。”
“你是納西族麽?”
“不是……”
“你的老闆是麽?”
“最早是,後來換了……”
“所以,這裡跟民族文化沒毛關係了,整個 麗江 也是。”
↑麗江古城 “這很重要嗎?”
“對我來說很重要。”
“那早知道我就說我是納西族,反正都是賣東西。”
“呵呵,你知道滿大街都是商店,我為啥會來你家?”
“別說因為我長得漂亮。”
“不,因為只有你誠實。”
11年前, 麗江 原本只是我為了前往 迪慶 (我不喜歡使用 香格裡拉 這個名字)和 梅里雪山 時,中途路過的一站。
↑麗江古城 麗江 已死——是我在出發前,便已經根據攻略和他人的游記中對她的描述而做出的判斷。
批判古城的商業化,是那個年代的文青無限熱衷的話題之一。吵鬧的街市,充滿銅臭氣的店鋪,艷俗的景觀設置,是我等愛聽搖滾的那一屆所謂的文青把 麗江 判決死亡的幾條板上釘釘的罪證。
↑麗江古城 雖然我從未見過商業化之前的 麗江 ,但卻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對她已被金元政策收割的痛斥和惋惜。
↑白沙古鎮 “漢族商人已經占領和瓜分了古城裡的所有角落,他們趕走了原住民,把老商鋪變成旅游專賣,把老宅改造成酒吧之後,那個茶馬古道上的千年古鎮早已萬劫不復。勾結在一起的當地官員和商人就是毀滅 麗江 的罪魁禍首!” 把每個字眼都說的鏗鏘有力,是那時候知識分子的時代氣質。
↑白沙古鎮 “我沒想過那麼多”,小姑娘有點委屈地說:“事實上,兩年前我剛來的時候,她就已經這個樣了。”
“啊,不好意思,我不是在說你,你只是給老闆打工的小姑娘而已,而且你不像其他人那麼虛偽,明明是漢族,還要偽造一張納西人的身份證。”
“是麽,可我還一直夢想著將來當老闆,自己開店呢。”
“這麼說,你很喜歡這種商業化的套路了?”
“談不上喜歡不喜歡,我只關心我能做到的事情。”
“保持思考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我沒時間思考自己改變不了的問題,對了,你怎麼知道我們這些人虛偽?”
“我讀過一些相關的文章,還有我的客棧老闆也說賣圍巾的……都是假的。當然,我不是說你……”
當我的批判對象面對面站在我面前的時候,我常常還是會收斂一些自己的措辭。
“沒錯,你很聰明,但你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比如 我不是漢族,我家大 涼山 的,彞族。如果你討厭燈紅酒綠,那還不如去我家那邊看看。”
“大 涼山 ?我有幾個朋友去那邊支過教。”
“你去過麽?”
“我……很想去,但是沒時間,我要上班的,我要先養活自己才行。”
“說得好,誰不是要養活自己,否則我幹嘛要從父母身邊跑到這麼遠的地方來打工。” 小姑娘幫我打包好了兩條圍巾,氣呼呼地丟在了門口的織布機上:“兩條80”。
我遞給小姑娘一張一百元,小姑娘打開掛在胸前的織布包,找了我20,織布包上繡著金色的“ 麗江 古城”。
“謝謝”,我邁出老屋的大門檻:“祝你早日成為老闆!”
“謝謝,您慢走,希望您早日找到您的夢中情人。” 小姑娘拉好了小包的拉鎖,重新坐回了門口的織布機前。
↑麗江古城 我走了很遠的時候,回頭看她,發現她並沒有繼續織布,而是獨自坐在那裡,對著天空發獃。
今夜賣圍巾的小姑娘沒有按照套路在圍巾口袋里塞一張名片,也許是她忘了,也許她覺得我不可能再回來。
↑麗江古城 可如今我回來了,卻不可能再遇到她了。
↑麗江古城 曾經代表 麗江 民族文化的圍巾,如今變成了廉價的地攤貨,曾經簡陋的一座座小店已被“豪華裝修”,賣起了民族裝飾品和輕奢服裝,而我,也再記不得那個姑娘的模樣。
↑麗江古城 夜晚回到客棧,老闆問我感覺怎麼樣,有沒有艷遇?
我說——超乎期待。 第16名游客第二天一大早,我把行李寄存在客棧,吃了一碗改良的米粉,便驅車前往周邊的另外兩座古鎮。
我們常說的 麗江 古城,一般指的都是位於 麗江 市的大研古鎮,而聯合國認定的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 麗江 古城,實際上還包含了除大研外的其他兩個古鎮—— 束河 和 白沙 。
↑麗江古城 多年前,當我還沒去過 麗江 的時候,就有很多文青就給我灌輸:我跟你說, 麗江 (大研)已死,要去就去 束河 ,那裡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納西古城。
↑麗江古城 為了敘述方便,下文中仍將以 麗江 指代大研古鎮。
於是第一次去 麗江 ,當我攢夠了足夠用來分(xuan)享(yao)的相片和圍巾,我便打車來到了幾公裡外的 束河 ,在小橋流水旁邊找了一間帶閣樓的酒吧和餐館。而把我吸引來的,正是酒吧里彈奏的那首許巍的《曾經的你》。

“謝謝你,多美的鈴鐺,花傘和風車,我上次來的時候它們可還都沒有。”

“呵呵,我的確是迷路了,因為我雖然來過,卻從未見過這樣的 麗江 。”

“嗯……哪裡都好,隨遇而安。”

這是我11年前住過的客棧,位置不算好,設備也比較簡陋,我記憶最深的,是經營客棧的老闆和老闆娘,還有他們的一大群孩子——5只大大小小的貓貓狗狗。
“您好,歡迎入住大花貓!” 一個戴眼鏡的男人從茶房裡走出來,五官精緻,帶著典型的 廣東 潮汕 口音。
“您好……我記得上次來的時候,客棧老闆是一對 北京 的年輕夫婦……” 我努力掩飾著自己失望的情緒。
“那得很多年了吧,這客棧我是去年剛接過來的,上個老闆應該是…… 江蘇 人。”
“呵呵,好吧,無所謂了,不過這裡的格局……好像沒怎麼變。” 我看到一樓院里的榻榻米,還有盤纏在二樓護欄上的月季花。

“謝謝老闆,那我還住我上次住過的那間,二樓。”
正如老闆說的,房間里的設施已經更新換代了,樓梯不再搖搖欲墜,地板也不再鏗鏘作響,衛生間的設備從簡陋變成了精良,窗前還做了一個長長的觀景吧台。

我伸了個懶腰,掏出濾紙袋,給自己做了一杯手沖咖啡,獨自坐在觀景走廊的藤椅上,想起11年前,在同一個地方,喝著一壺老闆親自沏泡的 普洱 ,抱著一隻小狗,幾個人操起久違的京腔。

我說:你們等著我,等我攢夠了盤纏,就回來跟你們做鄰居。

我咽了口咖啡,拍了拍走廊梁柱上的新漆。我想,他們至今應該還沒有很老,只是不知道他們帶著“孩子們”遷徙去了哪裡—— 西藏 或是 印度 ? 紐約 ,還是 北京 。 陌生的麗江夜晚8點多,走在古城主街的石板路上,曾經一間挨著一間的 麗江 圍巾店都被取代了,那些曾經坐在小店織布機前織圍巾的年輕姑娘,大概也都嫁人了吧。

今天的 麗江 ,標準化、主題化的商業街成為亮點,主路兩邊的民宅大多都已翻新,裝修精緻的輕奢服裝店與精品紀念品專賣替代了多年前野蠻生長的路邊小本生意。人們不再熱衷於在圍巾店里和老闆討價還價,年輕的少年穿著著風度翩翩的的漢服,在石橋邊的小溪邊輕聲細語。





迄今為止,我還以為一切印象都已經被顛覆,卻沒想到, 麗江 古城,她竟然還唱著11年前的那首歌。


麗江 的夜晚,多少人在歌唱,多少人在療傷,多少人尋找著昨天逝去的回憶……

“Di li li li Di li li li den da……Di li li li Di li li li da da……”

“不給自己買一條嗎,納西族特色的圍巾,你是今天一大早第一個客人,可以給你個開張價呦?”
“不用了,旅游購物,多庸俗的事情。”
“這是民族藝術品,不比一般旅行團的購物。”
“你是納西族麽?”
“不是……”
“你的老闆是麽?”
“最早是,後來換了……”
“所以,這裡跟民族文化沒毛關係了,整個 麗江 也是。”

“對我來說很重要。”
“那早知道我就說我是納西族,反正都是賣東西。”
“呵呵,你知道滿大街都是商店,我為啥會來你家?”
“別說因為我長得漂亮。”
“不,因為只有你誠實。”
11年前, 麗江 原本只是我為了前往 迪慶 (我不喜歡使用 香格裡拉 這個名字)和 梅里雪山 時,中途路過的一站。

批判古城的商業化,是那個年代的文青無限熱衷的話題之一。吵鬧的街市,充滿銅臭氣的店鋪,艷俗的景觀設置,是我等愛聽搖滾的那一屆所謂的文青把 麗江 判決死亡的幾條板上釘釘的罪證。



“啊,不好意思,我不是在說你,你只是給老闆打工的小姑娘而已,而且你不像其他人那麼虛偽,明明是漢族,還要偽造一張納西人的身份證。”
“是麽,可我還一直夢想著將來當老闆,自己開店呢。”
“這麼說,你很喜歡這種商業化的套路了?”
“談不上喜歡不喜歡,我只關心我能做到的事情。”
“保持思考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我沒時間思考自己改變不了的問題,對了,你怎麼知道我們這些人虛偽?”
“我讀過一些相關的文章,還有我的客棧老闆也說賣圍巾的……都是假的。當然,我不是說你……”
當我的批判對象面對面站在我面前的時候,我常常還是會收斂一些自己的措辭。
“沒錯,你很聰明,但你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比如 我不是漢族,我家大 涼山 的,彞族。如果你討厭燈紅酒綠,那還不如去我家那邊看看。”
“大 涼山 ?我有幾個朋友去那邊支過教。”
“你去過麽?”
“我……很想去,但是沒時間,我要上班的,我要先養活自己才行。”
“說得好,誰不是要養活自己,否則我幹嘛要從父母身邊跑到這麼遠的地方來打工。” 小姑娘幫我打包好了兩條圍巾,氣呼呼地丟在了門口的織布機上:“兩條80”。
我遞給小姑娘一張一百元,小姑娘打開掛在胸前的織布包,找了我20,織布包上繡著金色的“ 麗江 古城”。
“謝謝”,我邁出老屋的大門檻:“祝你早日成為老闆!”
“謝謝,您慢走,希望您早日找到您的夢中情人。” 小姑娘拉好了小包的拉鎖,重新坐回了門口的織布機前。

今夜賣圍巾的小姑娘沒有按照套路在圍巾口袋里塞一張名片,也許是她忘了,也許她覺得我不可能再回來。



我說——超乎期待。 第16名游客第二天一大早,我把行李寄存在客棧,吃了一碗改良的米粉,便驅車前往周邊的另外兩座古鎮。
我們常說的 麗江 古城,一般指的都是位於 麗江 市的大研古鎮,而聯合國認定的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 麗江 古城,實際上還包含了除大研外的其他兩個古鎮—— 束河 和 白沙 。


於是第一次去 麗江 ,當我攢夠了足夠用來分(xuan)享(yao)的相片和圍巾,我便打車來到了幾公裡外的 束河 ,在小橋流水旁邊找了一間帶閣樓的酒吧和餐館。而把我吸引來的,正是酒吧里彈奏的那首許巍的《曾經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