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響看世界|繽紛關西之旅
↑宇治川 樹影晃動,河面有鸕鶿和白色的水鳥飛過,落在淺灘上張開翅膀,安靜小城慢慢來到中午。 ↑宇治川 再次回到平等院表參道,人流並沒有因為到了用餐時間而增加,參道起點的 石柱 淹沒在廣告和店鋪的角落,不仔細看就會錯過,我們邊走邊看,響響雖然喜歡冰淇淋,但對抹茶的味道確實敬而遠之,買了幾隻煎餃和麵包權作午餐,準備向 奈良 出發了。 ↑宇治川 |奈良|林深時見鹿如果說,嵐山是自然的無限包容,那麼, 奈良 就是一場美好的白日美夢。 ↑若草山 奈良 ,作為 日本 文明發祥地與歷史文化古都,這裡擁有唐招提寺、東大寺、 春日 大社 等眾多歷史遺跡和國寶,甚至一度被譽為“小唐朝”,可是,現在她最著名卻是 奈良 公園內成群的小鹿,很多人前往 奈良 不是為了看東大寺的宏偉、 春日 大社 的熱鬧、唐招提寺的盛唐風情,甚至不會爬上若草山俯瞰 奈良 ,只是為了與小鹿來一次親密接觸。 奈良 公園占地面積龐大,散養的鹿經過代代繁殖已經超過1000只,他們在草地和森林中自由往來,個別有性格的雄鹿還會氣勢洶洶的圍在身邊擋住道路,讓游客不知所措。
時至中午,我們到達了 奈良 公園。停車場距離公園還有一段距離,沿著這段上坡路走去,左手邊幾座小小的棕色房子,算是管理人員使用的,經過高大的青楓,左側赫然出現一片澄凈的湖水,白色的水鳥平展雙翼從湖面掠過,濺起一圈漣漪,湖周圍只有低矮的木質柵欄,我想起以前看過電影里 歐洲 的高山草甸,心突然就飛向了 瑞士 ……
導游帶著我們繼續向前,繞過一片草坪,就站在了東大寺的一側,他給我們介紹了 奈良 公園的基本情況,建議我們投喂小鹿可以走到公園深處,那裡生活的幼鹿更多,更溫順一些,能晃悠到公園外圍的都是些“滑頭”,膽子大脾氣壞不太好惹,一旦看到了鹿仙貝很可能就衝過來搶,要多多註意安全。響響第一次看到成群的小鹿在身邊散步,興奮的手舞足蹈,導游摘了幾根小草遞給她,說也可以嘗試逗引一下,沒想到這些小家伙都很精明,沒有一個上當的,不但不靠近,反而越追越遠了,只留下嘟嘴傷心的響響原地跳腳。 ↑奈良公園 導游建議我們先向公園深處走,喂喂小鹿,爬一爬若草山,然後返程正好可以仔細游覽一下東大寺,他會在停車場等我們,時間我們可以自行安排。
順著人流,我們走進了 奈良 公園,東大寺的門前,游人多,鹿也不少,遇到了鹿媽媽拖兒帶女的湊上來,眯著眼睛把頭湊了過來,年輕的小鹿還不懂媽媽的意圖,只是模仿著對我們點頭;也有不在意投喂的小鹿就跪卧在道路一側,任由膽小的游客接近也處變不驚。 ↑奈良公園 沒走多遠,就看到了販售鹿仙貝的攤位,150日元一包,買了兩包,藏在魏先生的腰包里,防止被小鹿一哄而上搶精光。繼續前行,左手是一方池塘,右手的“東大寺勸學院”門庭冷落,和大華嚴寺的熙熙攘攘不可同日而語,大部分的游客都目的明確的朝著 奈良 公園深處走去,沒有人停下來留意這裡還藏著一座美好的庭院,如果不是被小鹿攔住了去路,如果不是被一枝垂下的青楓吸引,大概,我也要錯過了。
大華嚴寺前人頭攢動,從冷清的 宇治 趕來的我,有點不習慣這樣的熱鬧。此處的大華嚴寺其實是東大寺的南門,東大寺也稱大華嚴寺,這座寬約50米、高約25米南大門是 鐮倉 時期重修的,也是真正的世界文化遺產。
看慣了修繕維護完好的三十三間堂、清水寺,這樣破舊的木造門樓才真正敲響了時間的鐘聲,時間沖刷下,原本的桐油早已剝落,露出斑駁的底色,在淺淡的紅里,夾著木材特有的、在風吹雨打後略帶乾枯的灰黃色,與北面遙望的鮮艷飽滿的東大寺環廊迥然相異。 ↑東大寺 走近這座門樓,一共由20根一抱粗細的柱子支撐,重檐廡殿頂,但是與明清時期的故宮不同,兩側殿頂之間增加了很多橫梁支撐,回想三大殿的樣子,這裡應該曾經有過裝飾或者雕刻,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消失了。如果沒有裝飾,那麼,這樣寬的橫梁間距到底又有什麼樣的目的呢?多重的榫卯結構總不會只是為了支撐起這個門樓的規模而設吧,還需要繼續考證。 ↑東大寺 因為對 奈良 公園並不熟悉,所以選擇跟著人流繼續前行,當時看到和我們逆向而來的人群,還詫異是否要原路返回,擔心爬山體力不支走不回來,事實證明,地球是個圈, 奈良 公園也是個圈,穿南大門、看 春日 神社、爬若草山、看二月堂、過鐘樓,最後一站到達東大寺,一路上,什麼都沒有錯過呢。
穿過南大門,一條不長路,兩側有很多石頭堆砌的檯子,種滿了松樹,遠處的空地上、道路兩旁的鹿群多了起來,相比在東大寺前溫順的母鹿,這裡集中了很多公鹿,儘管有些鹿角有明顯處理過的痕跡,但是性格明顯勇猛不少,警惕性也更高,一邊成群在游客身邊轉悠,抓住機會就啃食鹿仙貝,一邊保持距離、拒絕游客的撫摸,有些甚至還會因為爭搶用鹿角和頭頂撞人,魏先生就不幸中招,被一頭公鹿狠狠的撞了一下屁股。 ↑奈良公園 走過這條石板路,穿過一個小街口,風格突變,兩側的樹木變得緊密,高聳入雲的松樹枝椏相接,親親密密的擠在一起,陽光只能從樹葉的縫隙中漏出來。原本用石頭堆砌出的土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木頭圍欄,不足膝蓋的高度,木頭帶著點雨水滋潤過的潮氣,微微發黑,有些位置已經覆蓋了淺淺的一層青苔。圍欄內部不是草地,而是更適宜松樹的土質,那些今年出生的鹿寶寶們就藏在遠遠的樹叢中,帶著警惕、好奇望著我們。
掰開鹿仙貝,躲開擁擠的人群和莽撞的雄鹿,帶著響響小心的向一隻小鹿靠近,響響伸出手,她也有點緊張的微微顫抖,遠處的小鹿站在2米開外望著她,有點饞又有點怕,小聲提醒響響不要大幅度晃動手臂,會驚嚇到小鹿,眼看著它一步兩步慢慢靠近,停在大約半米的位置,用儘力氣伸長脖子叼走了鹿仙貝就快速後退,響響很開心,覺得自己被認可了,又翻出一塊鹿仙貝,這一次,她明顯多了耐心,伸出手小聲呼喚著小鹿,似乎小鹿也看懂了她懵懂善良的眼神,這一次,它沒有什麼猶豫,輕輕用嘴接住了響響手裡的鹿仙貝,人類幼崽與動物幼崽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和諧友愛。 ↑奈良公園 繼續向前,整個過程就是,喂鹿、喂鹿、被鹿包圍著喂鹿、抱起來喂鹿、跟小鹿鞠躬後喂鹿……各種花式喂鹿,有在樹林中遠遠看著我們的小鹿,有在表參道上悠閑散步的小鹿,有在 春日 社長夜燈後探出頭的小鹿…… ↑奈良公園 ↑奈良公園 繼續沿著表參道向前,很快就看到 春日 大社 。 春日 大社 始建於768年,最初是為當時的掌權者藤原家族的守護神而建造。作為全 日本 春日 社的主社, 春日 大社 與伊勢神宮、石清水八幡宮一起被稱為 日本 的三大神社。而 春日 山作為 春日 大社 的神山,千年以來都被禁止砍伐,鹿座位當初藤原家的氏神,也在這裡得到很好的照顧和繁衍,才逐漸形成如今綠意盎然與小鹿自由生活的景象。
和我期待的不太一樣,這裡到處都擠滿了游客, 春日 大社 雖然背靠 春日 山,但是占地並不算大,本殿由四個社殿組成,硃紅色的迴廊與這裡最負盛名的藤樹相映成輝。在本殿一側,吊著兩排燈籠,金色和青銅的材質,據說與社內的3000座石燈籠都是 春日 大社 的特點。但是,與之前去的伏見稻荷 大社 相比,這裡的迴廊十分狹窄,本殿前的參拜位置也很擁擠,廊下還擺放了繪馬出售,一個轉身孩子可能就會不見,一定要小心。 ↑春日大社 從 春日 大社 的另一側向山下走,游人明顯少了,山路平緩,山麓兩側都是綠色的植物,據說 春日 山現存超過300種不同植被,這也是能夠收錄進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因素。走在下山的一側, 奈良 鹿的身影漸漸少了,大概是游客的鹿仙貝幾乎消耗殆盡,沒有了美味的吸引,山林對它們只是棲身之地,並沒有太多的依戀。路上偶遇一隻雄鹿,從遠處望過去,這隻雄鹿在松樹林的深處,一對鹿角修長完整,延展出美好的曲線,鹿身線條緊實,毛色棕黑順滑,它低著頭,正在啃食朽木上的青苔,陽光打在它背後的空地上,勾勒出美好的畫面。還有幾隻母鹿帶著寶寶在另一側的樹叢中休息,看我們經過,也兀自相互梳理著毛髮,生命的的自然與美好撞在心頭,比起渾渾噩噩的城市生活,山川江河才是生命最蓬勃的地方。 ↑春日大社 終於走下 春日 山,也不過就是幾百米的路程,跨過一座小橋,跟著路牌的指引,步行200米,就會看到若草山。若草山海拔不高,只有342米,山底的草皮比較平緩,有幾棵孤獨的樹獨自茂盛,幾隻小鹿在樹下乘涼;第二層呈現一個斜面,遠遠望去草葉葳蕤;再向上去,被圍欄阻擋的後面是灌木叢生的山頂,只有一側有一個入口可以進入。站在山腳向上,三種不同的草色之間被黃色的土地硬生生分為三塊,難怪說若草山像是斜斜鋪開了三片草坪相連。
若草山是需要收取門票的,150日元每個人,也就大約10-15元人民幣,正當我高興的想要把硬幣花掉的時候,被售票員退回了一枚100元,嘟囔的日語聽不明白,趕緊補了一枚,進了門才發現,難怪退給了我,這枚硬幣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找回的零錢,居然是韓元,比日元更不值錢,當然不會收了,那就留個紀念吧。
若草山雖然不高,但是坡度卻比我想象的大,沒有扶手沒有依靠,甚至沒有樹木,只能依靠一雙腿一點一點的向上進發,大家都穿了運動鞋,可苦了為了臭美穿了尖頭皮鞋的我,走三步滑一步甚是艱難,到了半山腰只好脫了鞋子拎起走,果然輕鬆不少,只是要小心躲避鹿糞千萬不能中招。
來到接近山頂的位置,舒緩的秋風吹過,白雲慢慢流動,似乎觸手可及的藍天下,整個 奈良 市盡收眼底。 ↑若草山 響響拉著姥姥姥爺的手,一路撒歡兒似的衝下山,看著他們變得越來越小的身影,我獨自光著腳惆悵,這才發現若草山短小的嫩草太滑了,一不留神一個屁股蹲兒,乾脆也直接放飛了自我,拎起鞋子一路順著山勢沖了下去,自由奔跑的樣子,嗯,據說傻乎乎的。 ↑若草山 到了山下,穿好鞋子,一隻小鹿走向響響,可惜鹿仙貝早已經被魏先生和盧女士自己開心的喂完了,響響兩手空空,趕緊給她拿了點麵包,小鹿也能欣然接受,在這蔥綠山間,一娃一鹿相處融洽,互相致意。 ↑若草山 若草山的出口處貼心的設置了洗手池,沖洗過後,果然神清氣爽。若草山外,因為被圍欄阻擋的小鹿們聚集在商店周圍,仍然有游客忍不住再次購買鹿仙貝,響響再商店挑選了一隻小鹿造型的手機掛鏈,愛不釋手。洗手間門口的座位邊,一隻小鹿安穩靜卧,響響跟著姥爺走過去,一隻手輕輕撫摸小鹿,另一隻手撥弄著手裡的掛鏈,橙色的裙子與鹿身棕色的皮毛相得益彰,彷佛也成了一隻靈巧的鹿精靈。 ↑若草山 沿著山路繼續走,若草山下平整的石板路漸漸收窄,兩旁的青楓水杉開始增多,影影綽綽的樹影下,方向一轉,小路蜿蜒向上,又開始爬山,經過一排建築,門前豎立著密密麻麻的石燈籠,本以為只是民宅,並沒有放在心上,直到來到了二月堂前,看到路牌上的“手向山八幡宮”,還在納悶到底是左手向山還是右手呢,路牌怎麼能如此模糊,轉身一看,一座石牌坊上端端正正的刻著“手向山八幡宮”,原來,手向山是地名……剛纔錯過的那一排建築就是八幡宮,供奉的是 日本 的武神,但是如此冷清無人問津,似乎不像是尚武的大和民族作風。 ↑東大寺二月堂 穿過一道木門,就會看到二月堂,因為我們從左側進入,先看到的是三月堂,裡面有一些藝術品的展覽。二月堂作為東大寺的一個重要部分,一脈相承的木質結構,與東大寺相比,二月堂建在山麓一側較高的位置,分為兩層,每層面積不大,但是挑高的結構從下方望上去很有氣勢。主體建築的左側有一溜石階,依山勢而修有些坡度,石階一側都是一些捐贈者敬立的石碑,刻著名字和金額。來到二層閣樓,木梁上掛著一排銅燈籠,夜晚點燃,山間燈火一定很炫目,站在二層中央,涼風拂面,俯瞰寺廟與 奈良 的美景,又與若草山的遠眺不同,寺廟的灰瓦與綠樹層次更加分明, 奈良 的小而美也別有意趣。 ↑東大寺二月堂 順著人流,從二月堂的另一側下山,應該是建築上下兩層修築的廊橋,石階有些年頭了,已經磨出了光滑的錶面,反射出陽光,一不留神還可能會滑倒。石階兩側有木柱,頂部也是木頭鋪就,深沉的棕色泛著微微的木材香氣。響響站在樓梯中央,高興的回頭,裙擺飛揚。 ↑東大寺二月堂 二月堂右側有一條左大佛殿道,彎彎折折很像是 北京 的小衚衕,不多遠就會看到 鐮倉 時代的鐘樓和 奈良 時代的梵鐘,一對情侶坐在臺階上休息,一對外國游客正要離開,古樹參天,石徑清幽,在綠樹圍繞下寧靜和諧的感覺,讓人非常舒服。 ↑東大寺 梵鐘對面有一個小小的商店,販售一些泥陶小人偶,當時覺得不便攜帶,但是造型各異的傳統 日本 造型現在看來十分可愛,尤其是一組十二支的式神,非常靈動可愛,有點遺憾沒有收攏回家留個紀念。 ↑東大寺 過了梵鐘,又下了幾層樓梯,終於繞回了東大寺前的池塘,游客比中午時候還多,看了看時間,距離導游的約定還算充裕,肯定要去看看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東大寺了。
從外側白色的圍牆和硃紅色的木柱,我對東大寺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以為只是一座過譽的寺廟,畢竟故宮的規模、制式和氣派早已深刻印在國人心中,明清建築的輝煌是我對 中國 古建築唯一的認識,沒想到, 日本 的木質建築每一次都能讓我驚艷、驚嘆、驚呼。
作為最接近唐朝時期的建築,東大寺與故宮的衝擊絕然不同。故宮的高大、宏偉從午門和神武門早就展示的淋漓盡致,3400米長的圍牆更是將皇宮隔絕成一方獨立天地,漢 白玉 的陛階、金黃的琉璃瓦、排列整齊的檐獸、飛檐鬥拱的精巧設計、明朗開闊的庭院……只會覺得天朝盛世自當如此。可我一直忘記了,在明清之前,漢唐才是最恢弘的時代,從唐朝一脈相承的東大寺又怎麼會平凡。東大寺的建造起源於武則天在 洛陽 建造的天堂和 龍門 石窟的盧舍那大佛, 中國 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曾在這裡設壇授戒,也是 日本 國內60餘所佛寺的總寺院,從遠處望去,大佛殿高度遠超故宮的三大殿,可以想像唐代長安、 洛陽 由國家所建巨剎的規模氣勢。
購票從中門一側進入東大寺內部,沿著迴廊走進去,寬闊的甬道並不輸給 太和 門廣場,與橫亘廣場的金水橋不同,大佛殿前的步道兩側遍植草木,讓本來古樸的佛寺多了勃 勃生 機。沿著步道向大佛殿走去,由外而內有四種地磚,依次是 印度 磚、 中國 磚、 朝鮮 磚和 日本 磚,代表佛教傳入 日本 的路線,主殿正前方有一座金童八角燈籠,最早可追溯到 奈良 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主殿結構是有別於故宮重檐廡頂的雙檐重拱結構,白體青瓦金角,顧盼生姿、卓爾不群。大佛殿的屋檐微微翹起,雖然沒有檐獸坐鎮,但是在屋頂有一對金色的鴟吻,也是沿用了 中國 古代為木製建築避火的寓意。 ↑東大寺 東大寺又稱大華嚴寺,是 日本 寺院的總寺,公元752年聖武天皇為了祀奉大佛而建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歷史上兩次火災燒毀了建築,現在的建築是1692年重建,只有原有建築的三分之二大。東大寺建成後,唐鑒真和尚東渡 日本 ,就是在大佛殿前向 日本 僧俗傳授佛法。
遠看東大寺,只覺得視野空曠、天空明朗,視覺的偏差一定程度看低了這座建築的規模,直到緩緩走近才發現,主殿的高度遠超故宮三大殿,相比明清時代追求的裝飾精美和金碧輝煌,古樸、低調、大氣、簡單的結構和配色更顯出內在的底氣和文化的豐沛,並不需要借助裝飾抬高自己。站在主殿前,木結構建築的震撼衝擊更大,不愧為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磅礴宏偉,遠眺華美端莊,近觀壯麗肅穆。作為與唐朝同時期的建築,雖然也是屢遭損毀,但依然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著實不易。
大殿里供奉著一尊16米高的盧舍那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佛像,兩側有 菩薩 和金剛護法佛像,在佛像左側擺放了寺廟和大殿的模型,右側柱子下麵有個洞,據說從洞里穿過的孩子,會聰明伶俐身體健康,很多游客帶著孩子在排隊嘗試,響響也去鑽了一下,果然順利,十分開心。佛像背後有一張桌子,放置了東大寺的印章,游客可以自行蓋印留念,大概國內那些刷印章也是從 日本 流行過去的。 ↑東大寺 在主殿內參觀之後,時間明顯有些緊張了,來不及到後面的展覽館詳細瞭解東大寺的歷史,只能有點不舍的向停車場的位置返回。迴首再留戀一眼東大寺,日已向晚,厚厚的雲層里,藍天成了點綴的亮色,烏鴉正在盤旋,耳邊的人聲漸漸落下,大殿屋頂的金色裝飾泛起點點的光,香爐里沒有香灰,應該也是許久不用了,只是青銅還沒有剝落,仍是燦爛的青綠色。 ↑東大寺 離開東大寺,還好停車場並不遠,再次途徑來時吸引我的湖泊草甸,響響對自然風光沒有興趣,嘗試想翻過木欄走到湖邊,卻沒有 成功 ,一直白色的水鳥落在岸邊,安靜梳理著自己的尾羽,同車的男士遠遠的也朝著停車場趕來。我斜倚在欄桿旁,風吹起了發梢,是多麼美好又放鬆的一瞬間啊…… ↑奈良公園 |大阪|從海洋到天空♥♥♥ 大阪 海游館♥♥♥
行程的最後一天,不再急匆匆奔波在不同景點,而是選擇了帶孩子到 大阪 久負盛名的海游館游玩,海游館附近的天 保山 摩天輪和樂高樂園也是期待已久的。為了節省排隊時間,提前在網上買好了海游館的門票,四大一小690元人民幣,只需要手機驗證就可以輕鬆過閘。
依然是從容的出發,從南森町乘坐堺筋線到達堺筋本町換成中央線至 大阪 港,出站後順著指示牌和人流步行約650米即可到達。
大阪 海游館和我想象的有很大不同,整個場館位於 大阪 港的一個廣場一側,主體結構建在廣場的二層,沒有恢弘的氣勢,跟摩天輪相比反而多了點迷你袖珍的可愛。過了閘機,很快就來到入口處,一隻碩大的鯊魚模型張著沒了牙齒的血盆大口迎接游客,響響高興的沖了過去,假裝鑽進了鯊魚的嘴巴。從一側的欄桿望出去,湛藍的天空中飄著淡淡的雲,遠處的斜拉橋直衝雲霄,港口白色的集裝箱在陽光下乾凈清涼,一艘紅色的貨船正拉響汽笛準備出港,熱鬧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大阪海游館 大阪 海游館據稱是世界上最大級別的海游館,個人以為,最大的特點是水槽的設計別具一格。與一般的海洋館從一樓向上不同, 大阪 海游館是從頂樓出發,穿過隧道型水槽的“水門”,到達最頂層的“ 日本 森林”,由此順行走螺旋狀坡道而下參觀水槽,隨著步道不斷向下,巨大的圓形水槽始終保持在視野之中,免去了在每一個站台擠擠挨挨看不到的情況,也展現了從淺海到深海的震撼體驗。在這個水深9米、最大長度34米、水量5400噸的巨型水槽中鯨鯊從容遨游,宛若一艘潛水艇,可愛的魚群始終在我們的視線中上下游動、翩然嬉戲。
運氣不錯,我們剛好遇到了清理水槽的工作人員,不斷有魚群從他身旁經過,兩隻胖胖的魚仔一直註目觀察,人與自然如此和諧。 ↑大阪海游館 海游館除了按照不同地域展示了魚群的奇妙,還能看到 北極 熊、海豹、海獅、海豚等,尤其是當我們來到一層,抬頭望去,一隻可愛的海豹趴在圓弧型的玻璃上,對著我們露出微笑。 ↑大阪海游館 海游館臨近出口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花瓣形淺水池,原來是體驗區,每位游客可以在凈手後觸摸池中的鯊魚、魟魚、海星和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魚,切記洗手一定不能用肥皂,會破壞魚的生存環境,洗手和觸摸的過程無人監督,由此可見 日本 國民素質之高、游客的自覺性之好。響響害怕怎麼也不願意嘗試,我倒是好不容易發現一條沒有藏在遠處角落的鯊魚,它的背脊微微拱起,看得到幾節骨頭樣的突起,背部十分光滑,仿佛是塗了一層膠質,手感極好,不過還是要按照說明指示觸摸,千萬不要碰觸敏感位置,防止鯊魚攻擊哦。
時至中午,我們到達了 奈良 公園。停車場距離公園還有一段距離,沿著這段上坡路走去,左手邊幾座小小的棕色房子,算是管理人員使用的,經過高大的青楓,左側赫然出現一片澄凈的湖水,白色的水鳥平展雙翼從湖面掠過,濺起一圈漣漪,湖周圍只有低矮的木質柵欄,我想起以前看過電影里 歐洲 的高山草甸,心突然就飛向了 瑞士 ……
導游帶著我們繼續向前,繞過一片草坪,就站在了東大寺的一側,他給我們介紹了 奈良 公園的基本情況,建議我們投喂小鹿可以走到公園深處,那裡生活的幼鹿更多,更溫順一些,能晃悠到公園外圍的都是些“滑頭”,膽子大脾氣壞不太好惹,一旦看到了鹿仙貝很可能就衝過來搶,要多多註意安全。響響第一次看到成群的小鹿在身邊散步,興奮的手舞足蹈,導游摘了幾根小草遞給她,說也可以嘗試逗引一下,沒想到這些小家伙都很精明,沒有一個上當的,不但不靠近,反而越追越遠了,只留下嘟嘴傷心的響響原地跳腳。 ↑奈良公園 導游建議我們先向公園深處走,喂喂小鹿,爬一爬若草山,然後返程正好可以仔細游覽一下東大寺,他會在停車場等我們,時間我們可以自行安排。
順著人流,我們走進了 奈良 公園,東大寺的門前,游人多,鹿也不少,遇到了鹿媽媽拖兒帶女的湊上來,眯著眼睛把頭湊了過來,年輕的小鹿還不懂媽媽的意圖,只是模仿著對我們點頭;也有不在意投喂的小鹿就跪卧在道路一側,任由膽小的游客接近也處變不驚。 ↑奈良公園 沒走多遠,就看到了販售鹿仙貝的攤位,150日元一包,買了兩包,藏在魏先生的腰包里,防止被小鹿一哄而上搶精光。繼續前行,左手是一方池塘,右手的“東大寺勸學院”門庭冷落,和大華嚴寺的熙熙攘攘不可同日而語,大部分的游客都目的明確的朝著 奈良 公園深處走去,沒有人停下來留意這裡還藏著一座美好的庭院,如果不是被小鹿攔住了去路,如果不是被一枝垂下的青楓吸引,大概,我也要錯過了。
大華嚴寺前人頭攢動,從冷清的 宇治 趕來的我,有點不習慣這樣的熱鬧。此處的大華嚴寺其實是東大寺的南門,東大寺也稱大華嚴寺,這座寬約50米、高約25米南大門是 鐮倉 時期重修的,也是真正的世界文化遺產。
看慣了修繕維護完好的三十三間堂、清水寺,這樣破舊的木造門樓才真正敲響了時間的鐘聲,時間沖刷下,原本的桐油早已剝落,露出斑駁的底色,在淺淡的紅里,夾著木材特有的、在風吹雨打後略帶乾枯的灰黃色,與北面遙望的鮮艷飽滿的東大寺環廊迥然相異。 ↑東大寺 走近這座門樓,一共由20根一抱粗細的柱子支撐,重檐廡殿頂,但是與明清時期的故宮不同,兩側殿頂之間增加了很多橫梁支撐,回想三大殿的樣子,這裡應該曾經有過裝飾或者雕刻,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消失了。如果沒有裝飾,那麼,這樣寬的橫梁間距到底又有什麼樣的目的呢?多重的榫卯結構總不會只是為了支撐起這個門樓的規模而設吧,還需要繼續考證。 ↑東大寺 因為對 奈良 公園並不熟悉,所以選擇跟著人流繼續前行,當時看到和我們逆向而來的人群,還詫異是否要原路返回,擔心爬山體力不支走不回來,事實證明,地球是個圈, 奈良 公園也是個圈,穿南大門、看 春日 神社、爬若草山、看二月堂、過鐘樓,最後一站到達東大寺,一路上,什麼都沒有錯過呢。
穿過南大門,一條不長路,兩側有很多石頭堆砌的檯子,種滿了松樹,遠處的空地上、道路兩旁的鹿群多了起來,相比在東大寺前溫順的母鹿,這裡集中了很多公鹿,儘管有些鹿角有明顯處理過的痕跡,但是性格明顯勇猛不少,警惕性也更高,一邊成群在游客身邊轉悠,抓住機會就啃食鹿仙貝,一邊保持距離、拒絕游客的撫摸,有些甚至還會因為爭搶用鹿角和頭頂撞人,魏先生就不幸中招,被一頭公鹿狠狠的撞了一下屁股。 ↑奈良公園 走過這條石板路,穿過一個小街口,風格突變,兩側的樹木變得緊密,高聳入雲的松樹枝椏相接,親親密密的擠在一起,陽光只能從樹葉的縫隙中漏出來。原本用石頭堆砌出的土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木頭圍欄,不足膝蓋的高度,木頭帶著點雨水滋潤過的潮氣,微微發黑,有些位置已經覆蓋了淺淺的一層青苔。圍欄內部不是草地,而是更適宜松樹的土質,那些今年出生的鹿寶寶們就藏在遠遠的樹叢中,帶著警惕、好奇望著我們。
掰開鹿仙貝,躲開擁擠的人群和莽撞的雄鹿,帶著響響小心的向一隻小鹿靠近,響響伸出手,她也有點緊張的微微顫抖,遠處的小鹿站在2米開外望著她,有點饞又有點怕,小聲提醒響響不要大幅度晃動手臂,會驚嚇到小鹿,眼看著它一步兩步慢慢靠近,停在大約半米的位置,用儘力氣伸長脖子叼走了鹿仙貝就快速後退,響響很開心,覺得自己被認可了,又翻出一塊鹿仙貝,這一次,她明顯多了耐心,伸出手小聲呼喚著小鹿,似乎小鹿也看懂了她懵懂善良的眼神,這一次,它沒有什麼猶豫,輕輕用嘴接住了響響手裡的鹿仙貝,人類幼崽與動物幼崽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和諧友愛。 ↑奈良公園 繼續向前,整個過程就是,喂鹿、喂鹿、被鹿包圍著喂鹿、抱起來喂鹿、跟小鹿鞠躬後喂鹿……各種花式喂鹿,有在樹林中遠遠看著我們的小鹿,有在表參道上悠閑散步的小鹿,有在 春日 社長夜燈後探出頭的小鹿…… ↑奈良公園 ↑奈良公園 繼續沿著表參道向前,很快就看到 春日 大社 。 春日 大社 始建於768年,最初是為當時的掌權者藤原家族的守護神而建造。作為全 日本 春日 社的主社, 春日 大社 與伊勢神宮、石清水八幡宮一起被稱為 日本 的三大神社。而 春日 山作為 春日 大社 的神山,千年以來都被禁止砍伐,鹿座位當初藤原家的氏神,也在這裡得到很好的照顧和繁衍,才逐漸形成如今綠意盎然與小鹿自由生活的景象。
和我期待的不太一樣,這裡到處都擠滿了游客, 春日 大社 雖然背靠 春日 山,但是占地並不算大,本殿由四個社殿組成,硃紅色的迴廊與這裡最負盛名的藤樹相映成輝。在本殿一側,吊著兩排燈籠,金色和青銅的材質,據說與社內的3000座石燈籠都是 春日 大社 的特點。但是,與之前去的伏見稻荷 大社 相比,這裡的迴廊十分狹窄,本殿前的參拜位置也很擁擠,廊下還擺放了繪馬出售,一個轉身孩子可能就會不見,一定要小心。 ↑春日大社 從 春日 大社 的另一側向山下走,游人明顯少了,山路平緩,山麓兩側都是綠色的植物,據說 春日 山現存超過300種不同植被,這也是能夠收錄進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因素。走在下山的一側, 奈良 鹿的身影漸漸少了,大概是游客的鹿仙貝幾乎消耗殆盡,沒有了美味的吸引,山林對它們只是棲身之地,並沒有太多的依戀。路上偶遇一隻雄鹿,從遠處望過去,這隻雄鹿在松樹林的深處,一對鹿角修長完整,延展出美好的曲線,鹿身線條緊實,毛色棕黑順滑,它低著頭,正在啃食朽木上的青苔,陽光打在它背後的空地上,勾勒出美好的畫面。還有幾隻母鹿帶著寶寶在另一側的樹叢中休息,看我們經過,也兀自相互梳理著毛髮,生命的的自然與美好撞在心頭,比起渾渾噩噩的城市生活,山川江河才是生命最蓬勃的地方。 ↑春日大社 終於走下 春日 山,也不過就是幾百米的路程,跨過一座小橋,跟著路牌的指引,步行200米,就會看到若草山。若草山海拔不高,只有342米,山底的草皮比較平緩,有幾棵孤獨的樹獨自茂盛,幾隻小鹿在樹下乘涼;第二層呈現一個斜面,遠遠望去草葉葳蕤;再向上去,被圍欄阻擋的後面是灌木叢生的山頂,只有一側有一個入口可以進入。站在山腳向上,三種不同的草色之間被黃色的土地硬生生分為三塊,難怪說若草山像是斜斜鋪開了三片草坪相連。
若草山是需要收取門票的,150日元每個人,也就大約10-15元人民幣,正當我高興的想要把硬幣花掉的時候,被售票員退回了一枚100元,嘟囔的日語聽不明白,趕緊補了一枚,進了門才發現,難怪退給了我,這枚硬幣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找回的零錢,居然是韓元,比日元更不值錢,當然不會收了,那就留個紀念吧。
若草山雖然不高,但是坡度卻比我想象的大,沒有扶手沒有依靠,甚至沒有樹木,只能依靠一雙腿一點一點的向上進發,大家都穿了運動鞋,可苦了為了臭美穿了尖頭皮鞋的我,走三步滑一步甚是艱難,到了半山腰只好脫了鞋子拎起走,果然輕鬆不少,只是要小心躲避鹿糞千萬不能中招。
來到接近山頂的位置,舒緩的秋風吹過,白雲慢慢流動,似乎觸手可及的藍天下,整個 奈良 市盡收眼底。 ↑若草山 響響拉著姥姥姥爺的手,一路撒歡兒似的衝下山,看著他們變得越來越小的身影,我獨自光著腳惆悵,這才發現若草山短小的嫩草太滑了,一不留神一個屁股蹲兒,乾脆也直接放飛了自我,拎起鞋子一路順著山勢沖了下去,自由奔跑的樣子,嗯,據說傻乎乎的。 ↑若草山 到了山下,穿好鞋子,一隻小鹿走向響響,可惜鹿仙貝早已經被魏先生和盧女士自己開心的喂完了,響響兩手空空,趕緊給她拿了點麵包,小鹿也能欣然接受,在這蔥綠山間,一娃一鹿相處融洽,互相致意。 ↑若草山 若草山的出口處貼心的設置了洗手池,沖洗過後,果然神清氣爽。若草山外,因為被圍欄阻擋的小鹿們聚集在商店周圍,仍然有游客忍不住再次購買鹿仙貝,響響再商店挑選了一隻小鹿造型的手機掛鏈,愛不釋手。洗手間門口的座位邊,一隻小鹿安穩靜卧,響響跟著姥爺走過去,一隻手輕輕撫摸小鹿,另一隻手撥弄著手裡的掛鏈,橙色的裙子與鹿身棕色的皮毛相得益彰,彷佛也成了一隻靈巧的鹿精靈。 ↑若草山 沿著山路繼續走,若草山下平整的石板路漸漸收窄,兩旁的青楓水杉開始增多,影影綽綽的樹影下,方向一轉,小路蜿蜒向上,又開始爬山,經過一排建築,門前豎立著密密麻麻的石燈籠,本以為只是民宅,並沒有放在心上,直到來到了二月堂前,看到路牌上的“手向山八幡宮”,還在納悶到底是左手向山還是右手呢,路牌怎麼能如此模糊,轉身一看,一座石牌坊上端端正正的刻著“手向山八幡宮”,原來,手向山是地名……剛纔錯過的那一排建築就是八幡宮,供奉的是 日本 的武神,但是如此冷清無人問津,似乎不像是尚武的大和民族作風。 ↑東大寺二月堂 穿過一道木門,就會看到二月堂,因為我們從左側進入,先看到的是三月堂,裡面有一些藝術品的展覽。二月堂作為東大寺的一個重要部分,一脈相承的木質結構,與東大寺相比,二月堂建在山麓一側較高的位置,分為兩層,每層面積不大,但是挑高的結構從下方望上去很有氣勢。主體建築的左側有一溜石階,依山勢而修有些坡度,石階一側都是一些捐贈者敬立的石碑,刻著名字和金額。來到二層閣樓,木梁上掛著一排銅燈籠,夜晚點燃,山間燈火一定很炫目,站在二層中央,涼風拂面,俯瞰寺廟與 奈良 的美景,又與若草山的遠眺不同,寺廟的灰瓦與綠樹層次更加分明, 奈良 的小而美也別有意趣。 ↑東大寺二月堂 順著人流,從二月堂的另一側下山,應該是建築上下兩層修築的廊橋,石階有些年頭了,已經磨出了光滑的錶面,反射出陽光,一不留神還可能會滑倒。石階兩側有木柱,頂部也是木頭鋪就,深沉的棕色泛著微微的木材香氣。響響站在樓梯中央,高興的回頭,裙擺飛揚。 ↑東大寺二月堂 二月堂右側有一條左大佛殿道,彎彎折折很像是 北京 的小衚衕,不多遠就會看到 鐮倉 時代的鐘樓和 奈良 時代的梵鐘,一對情侶坐在臺階上休息,一對外國游客正要離開,古樹參天,石徑清幽,在綠樹圍繞下寧靜和諧的感覺,讓人非常舒服。 ↑東大寺 梵鐘對面有一個小小的商店,販售一些泥陶小人偶,當時覺得不便攜帶,但是造型各異的傳統 日本 造型現在看來十分可愛,尤其是一組十二支的式神,非常靈動可愛,有點遺憾沒有收攏回家留個紀念。 ↑東大寺 過了梵鐘,又下了幾層樓梯,終於繞回了東大寺前的池塘,游客比中午時候還多,看了看時間,距離導游的約定還算充裕,肯定要去看看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東大寺了。
從外側白色的圍牆和硃紅色的木柱,我對東大寺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以為只是一座過譽的寺廟,畢竟故宮的規模、制式和氣派早已深刻印在國人心中,明清建築的輝煌是我對 中國 古建築唯一的認識,沒想到, 日本 的木質建築每一次都能讓我驚艷、驚嘆、驚呼。
作為最接近唐朝時期的建築,東大寺與故宮的衝擊絕然不同。故宮的高大、宏偉從午門和神武門早就展示的淋漓盡致,3400米長的圍牆更是將皇宮隔絕成一方獨立天地,漢 白玉 的陛階、金黃的琉璃瓦、排列整齊的檐獸、飛檐鬥拱的精巧設計、明朗開闊的庭院……只會覺得天朝盛世自當如此。可我一直忘記了,在明清之前,漢唐才是最恢弘的時代,從唐朝一脈相承的東大寺又怎麼會平凡。東大寺的建造起源於武則天在 洛陽 建造的天堂和 龍門 石窟的盧舍那大佛, 中國 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曾在這裡設壇授戒,也是 日本 國內60餘所佛寺的總寺院,從遠處望去,大佛殿高度遠超故宮的三大殿,可以想像唐代長安、 洛陽 由國家所建巨剎的規模氣勢。
購票從中門一側進入東大寺內部,沿著迴廊走進去,寬闊的甬道並不輸給 太和 門廣場,與橫亘廣場的金水橋不同,大佛殿前的步道兩側遍植草木,讓本來古樸的佛寺多了勃 勃生 機。沿著步道向大佛殿走去,由外而內有四種地磚,依次是 印度 磚、 中國 磚、 朝鮮 磚和 日本 磚,代表佛教傳入 日本 的路線,主殿正前方有一座金童八角燈籠,最早可追溯到 奈良 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主殿結構是有別於故宮重檐廡頂的雙檐重拱結構,白體青瓦金角,顧盼生姿、卓爾不群。大佛殿的屋檐微微翹起,雖然沒有檐獸坐鎮,但是在屋頂有一對金色的鴟吻,也是沿用了 中國 古代為木製建築避火的寓意。 ↑東大寺 東大寺又稱大華嚴寺,是 日本 寺院的總寺,公元752年聖武天皇為了祀奉大佛而建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歷史上兩次火災燒毀了建築,現在的建築是1692年重建,只有原有建築的三分之二大。東大寺建成後,唐鑒真和尚東渡 日本 ,就是在大佛殿前向 日本 僧俗傳授佛法。
遠看東大寺,只覺得視野空曠、天空明朗,視覺的偏差一定程度看低了這座建築的規模,直到緩緩走近才發現,主殿的高度遠超故宮三大殿,相比明清時代追求的裝飾精美和金碧輝煌,古樸、低調、大氣、簡單的結構和配色更顯出內在的底氣和文化的豐沛,並不需要借助裝飾抬高自己。站在主殿前,木結構建築的震撼衝擊更大,不愧為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磅礴宏偉,遠眺華美端莊,近觀壯麗肅穆。作為與唐朝同時期的建築,雖然也是屢遭損毀,但依然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著實不易。
大殿里供奉著一尊16米高的盧舍那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佛像,兩側有 菩薩 和金剛護法佛像,在佛像左側擺放了寺廟和大殿的模型,右側柱子下麵有個洞,據說從洞里穿過的孩子,會聰明伶俐身體健康,很多游客帶著孩子在排隊嘗試,響響也去鑽了一下,果然順利,十分開心。佛像背後有一張桌子,放置了東大寺的印章,游客可以自行蓋印留念,大概國內那些刷印章也是從 日本 流行過去的。 ↑東大寺 在主殿內參觀之後,時間明顯有些緊張了,來不及到後面的展覽館詳細瞭解東大寺的歷史,只能有點不舍的向停車場的位置返回。迴首再留戀一眼東大寺,日已向晚,厚厚的雲層里,藍天成了點綴的亮色,烏鴉正在盤旋,耳邊的人聲漸漸落下,大殿屋頂的金色裝飾泛起點點的光,香爐里沒有香灰,應該也是許久不用了,只是青銅還沒有剝落,仍是燦爛的青綠色。 ↑東大寺 離開東大寺,還好停車場並不遠,再次途徑來時吸引我的湖泊草甸,響響對自然風光沒有興趣,嘗試想翻過木欄走到湖邊,卻沒有 成功 ,一直白色的水鳥落在岸邊,安靜梳理著自己的尾羽,同車的男士遠遠的也朝著停車場趕來。我斜倚在欄桿旁,風吹起了發梢,是多麼美好又放鬆的一瞬間啊…… ↑奈良公園 |大阪|從海洋到天空♥♥♥ 大阪 海游館♥♥♥
行程的最後一天,不再急匆匆奔波在不同景點,而是選擇了帶孩子到 大阪 久負盛名的海游館游玩,海游館附近的天 保山 摩天輪和樂高樂園也是期待已久的。為了節省排隊時間,提前在網上買好了海游館的門票,四大一小690元人民幣,只需要手機驗證就可以輕鬆過閘。
依然是從容的出發,從南森町乘坐堺筋線到達堺筋本町換成中央線至 大阪 港,出站後順著指示牌和人流步行約650米即可到達。
大阪 海游館和我想象的有很大不同,整個場館位於 大阪 港的一個廣場一側,主體結構建在廣場的二層,沒有恢弘的氣勢,跟摩天輪相比反而多了點迷你袖珍的可愛。過了閘機,很快就來到入口處,一隻碩大的鯊魚模型張著沒了牙齒的血盆大口迎接游客,響響高興的沖了過去,假裝鑽進了鯊魚的嘴巴。從一側的欄桿望出去,湛藍的天空中飄著淡淡的雲,遠處的斜拉橋直衝雲霄,港口白色的集裝箱在陽光下乾凈清涼,一艘紅色的貨船正拉響汽笛準備出港,熱鬧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大阪海游館 大阪 海游館據稱是世界上最大級別的海游館,個人以為,最大的特點是水槽的設計別具一格。與一般的海洋館從一樓向上不同, 大阪 海游館是從頂樓出發,穿過隧道型水槽的“水門”,到達最頂層的“ 日本 森林”,由此順行走螺旋狀坡道而下參觀水槽,隨著步道不斷向下,巨大的圓形水槽始終保持在視野之中,免去了在每一個站台擠擠挨挨看不到的情況,也展現了從淺海到深海的震撼體驗。在這個水深9米、最大長度34米、水量5400噸的巨型水槽中鯨鯊從容遨游,宛若一艘潛水艇,可愛的魚群始終在我們的視線中上下游動、翩然嬉戲。
運氣不錯,我們剛好遇到了清理水槽的工作人員,不斷有魚群從他身旁經過,兩隻胖胖的魚仔一直註目觀察,人與自然如此和諧。 ↑大阪海游館 海游館除了按照不同地域展示了魚群的奇妙,還能看到 北極 熊、海豹、海獅、海豚等,尤其是當我們來到一層,抬頭望去,一隻可愛的海豹趴在圓弧型的玻璃上,對著我們露出微笑。 ↑大阪海游館 海游館臨近出口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花瓣形淺水池,原來是體驗區,每位游客可以在凈手後觸摸池中的鯊魚、魟魚、海星和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魚,切記洗手一定不能用肥皂,會破壞魚的生存環境,洗手和觸摸的過程無人監督,由此可見 日本 國民素質之高、游客的自覺性之好。響響害怕怎麼也不願意嘗試,我倒是好不容易發現一條沒有藏在遠處角落的鯊魚,它的背脊微微拱起,看得到幾節骨頭樣的突起,背部十分光滑,仿佛是塗了一層膠質,手感極好,不過還是要按照說明指示觸摸,千萬不要碰觸敏感位置,防止鯊魚攻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