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普】會安古城,500年曆史的貿易港,竟然是天地會的藏身之地??
初識會安會安 (Hoi An),一座位於 越南 中部的歷史古鎮,有500多年的歷史,是 越南 16世紀-19世紀對外通商貿易的港口城市。
我去過 會安 古城兩次,初識 會安 是在2017年國慶,我和女朋友以及兩對朋友一起去的 會安 峴港 游玩,在 會安 待過半天和一個晚上。
走在古城裡,隱隱約約感覺穿越回 中國 的一個古城,古城上的建築風格非常中式,從房子的框架設計,到屋檐雕刻的細節,門窗的雕 花都 和 中國 的古鎮一個模樣。而且小鎮上約莫看到4-5家牌匾上寫著繁體國字的 中國 會館,如中華會館, 潮州 會館, 福建 會館等。與 中國 古城唯一不同的是, 會安 古城對色彩的運用更加前衛大膽一些,整個古城的牆體都刷成明黃色, 非常吸睛。
註: 會安 潮州 會館的牌匾
註: 潮州 會館廟宇屋檐的雕刻
註:均勝舊居(Quan Thang) 窗戶的雕花 會安歷史河流孕育了生命,同時也給 會安 帶來了商業文明。流經 會安 的秋盆河(Thu Bon River),不久便來到出 海口 。
註:秋盆河夜景,依舊非常熱鬧,只不過昔日堤岸停泊的船隻由商船變成了游船。昔日接待的客人由世界各地的商人變成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會安 作為貿易港的歷史,起於公元兩世紀的占婆(Champa)王國,興於16世紀的 越南 南北朝的分裂時期。當時, 會安 所在的 廣南 國(阮氏政權)不論在人口和土地上都遜於北部的鄭氏政權,難以長期跟鄭氏抗衡。幸好他們擁有一處良好的港灣,也就是 會安 。 廣南 國於是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積累原始資本,以便向南擴張。 會安 也憑著地理優勢,一躍發展為 東南亞 的貿易港,接收來自來自 中國 、 日本 、 東南亞 各國以及 歐洲 的貿易船,16世紀的 會安 ,是海上 絲綢之路 的一站,百貨匯聚,貿易最盛。
註:來遠橋,最初由 日本 建造。 日本 神話中有一條巨龍,只要一發怒就會造成 日本 地震,而這條巨龍的尾巴就在 會安 。最初 日本 人在 會安 造這座橋的目的是用來鎮壓巨龍的尾部,以此來減少地震災害。 來遠橋:見證朱印船貿易說到 會安 古城最著名的地標,非來遠橋莫屬,也就是游客們口中的 日本 橋。然而,來遠橋曾屢毀屢建,現時所見的木橋可追溯至1763年。在16世紀末, 日本 人和 中國 人各自在 會安 河岸上建立兩個市街,以便進行貿易。但為何兩國千里迢迢來到 越南 經商呢?
註:被 中國 人修繕後的 日本 橋,改名來遠橋,取自於“有朋自遠方來”。
註:如今的來遠橋成為 會安 的一個地標,也是 越南 盾2萬幣值的背景圖,成為了游客來 會安 旅游必打卡的地點。
自明朝立國以來,因倭寇為患而斷斷續續地實施海禁, 日本 方面,豐臣秀吉結束連接戰亂,看中海上貿易帶來的巨大利潤,於是在1592年批准朱印船渡航海外。儘管中、日貿易仍被中斷,但兩國商人仍可在 東南亞 的港口,包括 會安 、 馬尼拉 等進行商貿。
會安 不僅有跟隨朱印船而來的 日本 商人,也有日僑商人居住在港口內,併在16世紀末形成一條 日本 人町。這些日僑主要從事中介商、買辦和通事,靠著熟悉當地語言和風俗,為同胞和他國商人服務,掌握當地的對外貿易。
然而,隨著1635年德川家康禁止 日本 人出國,中斷了朱印船貿易,而 會安 的 日本 町也漸漸沒落,與 越南 人同化。
註: 日本 商人和 中國 商人隔著來遠橋而居,形成各地特點的聚落。由於 日本 商人的勢力遠弱於 中國 商人,被 中國 商人擠在了狹小的Nguyen Thi Minh Hkai 街,而 中國 商人獨占Tran Phu (陳富街)和Nguyen Thai Hoc(阮太學街 )
註:沒落的 日本 街依稀可見的 日本 元素
走過來遠橋,與失落的 日本 人町相比, 會安 倒是帶有不少華人的色彩,如陳富街上有5大華人會館、關帝廟,連 會安 這個名字也是來自漢語。 會安 開埠以來,除了 日本 人在此建立 日本 人町, 中國 商人也在港口建立華人聚落,兩國商人各自居住在所屬的市街,各依原有的習俗生活。然而,到底華人從何時來到 會安 ?
下南洋,淘金還是逃命?會安 的興盛正值國內明末清初之時,這時期來南下 會安 的人分兩種,一種是沿海各省下南洋淘金的生意人,其中以 廣東 , 福建 , 海南 人為主。另一種是明朝遺臣,為了躲避清朝的追殺,逃匿到 會安 的。關於16-17世紀在 會安 的 中國 人並沒有太多的史料記載,只能通過古城的會館一探究竟。
據史書記載,中華會館收藏一件五百年遺鼎,據說鼎上提及江浙會館(中華會館的前身)及成化年號。由此推測,在15世紀時,大明華人來到 會安 從事傳教或經商,而早期的華商可能來自江浙地區。
會安五大會館1\. 歷史最久遠的中華會館
中華會館是 會安 歷史最久遠的會館,也是 會安 華人的總會館。作為當地華人供奉神祗和集結議事之處。會館供奉著海上女神-媽祖。
註:中華會館的庭院
註:中華會館牌匾,寫著天下為公。
註:中華會館供奉的海上女神-媽祖
福建 閩商緊接江浙商人來到 會安 ,在此建造一座寺廟,在60年後他們於1757年重修為 金山 寺,也就是今天的 福建 會館。
2\. 福建 會館- 會安 最大的會館
福建 會館建於1757年,前身是 金山 寺,是 會安 最大的會館。
福建 會館游客供奉的香火,香火上的黃色紙條寫著各種語言的祝福語,有中文, 越南 文,泰文,甚至還有英文的。看來 歐洲 美國 那邊也有不少佛教信徒(偷笑)
註: 福建 會館供奉的神靈仙位。
其後,粵商建立廣肇會館, 潮州 商人成立 潮州 會館, 海南 商人創立瓊府會館。隨著華商陸續到來,他們在1741年成立洋商會館(中華會館前身),作為華商們的總館。
3\. 海南 會館
瓊府會館為 會安 海南 商人建造的會館,是 會安 五大會館中最秀氣精緻的會館。會館建在陳富街上,牌樓由磚塊砌成,牆體刷成硃紅色,顯得非常有個性而且活力十足。牆壁上赫然寫著瓊府會館,大門附上一副對聯:瓊林禮士,府眾崇賢。會館裡面有一座昭應殿,供奉著1851年慘遭海盜劫殺的180位下南洋經商的瓊僑。
註:穿“ 越南 旗袍”的 韓國 女子參觀瓊府會館
註:瓊府會館的昭應殿,悼念1851年慘遭海盜劫殺的180位瓊僑。
註:瓊府會館的昭應殿,供奉商船,祈禱平安
4\. 潮州 會館
潮州 會館的牌樓顯得特別耀眼,牌匾上的 潮州 會館四個朱紅的題字非常奪目。大門的立柱上寫著一副對聯: 潮地春常在景茂枝榮,州人德不孤啟後承先。最具特色的是 潮州 會館的屋檐,雕刻著雙龍戲珠,極具 中國 特色,盡顯細節之美。
潮州 會館供奉的是漢朝的“伏波將軍”馬援,“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便是出於此人。馬援將軍漢朝是曾出征 交趾郡(今 越南 ),鎮壓二徵起義。
註: 潮州 會館的幾位元老在議事,全程都在用 越南 語交流。
註:廟裡供奉著伏波將軍馬援,“馬革裹屍”的成語就是出於此人。
5\. 廣肇會館
廣肇會館,供奉著關公和媽祖。
會安華人古宅,見證會安貿易港的興衰1\. 均勝古宅(Quan Thanh)
建於光緒五年(1880年)的均勝古宅,至今已經是第六代傳人。曾經的商業巨賈已經沒落,留下的豪宅收門票也夠養活世世代代。
古宅採用前商鋪後住宅的格局設計,中間有一個小庭院隔開。從房間的框架設計和裝修可以看出,這是一間極具 中國 特色的建築。走進大門,映入眼帘的是一塊牌匾,寫著均勝二字。
牌匾的背景牆有著非常精美古典的雕刻。走進庭院,斑駁的側牆上有一副石頭雕刻,雖然雕刻的顏色已經褪去,但是細細一看,雕刻花草的紋路非常清晰,於細節處盡顯藝術之美。

牆壁懸掛的三顧茅廬字畫。
庭院的牆體雕刻,色彩雖然已褪去,但是從雕刻的細節可以看出,這一定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藝術品。
2\. 進記古宅(Tan Ky)
進記古宅(Tan Ky Old House)是 會安 最古老,保留最完整的古宅之一。該建築興建於19世紀初期,至今已逾200年曆史。作為 會安 歷史最悠久的古宅,進記古宅是一個瞭解 會安 200年前當地商人巨賈的居住和生活的窗口,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該古宅也曾經接待過 越南 前國家主席。房子前面是商鋪,位於阮太學街(Nguyen Tai Hoc )街,後面是生活區,面向秋盆河。
古宅的大門幾經刷新,但是依舊難掩歲月在木牆下留下的斑駁痕跡。大門懸掛著類似約燈箱的牌匾,赫然寫著“進記”兩個字。走進廳堂,牆壁和立柱換掛著極具 中國 特色的字畫和雕刻,製作精美的椅子已封存為一件藝術藏品,前面成列的塑料板凳,供游客休憩。
最具考古價值的是,古宅成列的一些用品,作為鋪面的大堂陳列著的檀香和桂皮,表明古宅的主人曾經是一位木材香料的商人,後面的廂房的玻璃柜子陳列著熨斗和各種材質的水壺,可見19世紀的古宅主人是非常註重生活品質的。

註:進記古宅的廳堂,牆壁和立柱換掛著極具 中國 特色的字畫和雕刻,製作精美的椅子已封存為一件藝術藏品,前面成列的塑料板凳,供游客休憩。
明香社,越南的“天地會”當然,並非所有在 會安 皆是經商的華人,也有一批華人背負滅國飲恨的包袱,他們是明鄉人。
在關帝廟不遠處有一座明鄉萃先堂,約建於18世紀末期。有別於華人廟宇及會館,萃先堂內供奉並非天后和關帝等神明,而是十大老及三大家等明鄉人的祖先。
我去過 會安 古城兩次,初識 會安 是在2017年國慶,我和女朋友以及兩對朋友一起去的 會安 峴港 游玩,在 會安 待過半天和一個晚上。
走在古城裡,隱隱約約感覺穿越回 中國 的一個古城,古城上的建築風格非常中式,從房子的框架設計,到屋檐雕刻的細節,門窗的雕 花都 和 中國 的古鎮一個模樣。而且小鎮上約莫看到4-5家牌匾上寫著繁體國字的 中國 會館,如中華會館, 潮州 會館, 福建 會館等。與 中國 古城唯一不同的是, 會安 古城對色彩的運用更加前衛大膽一些,整個古城的牆體都刷成明黃色, 非常吸睛。




會安 作為貿易港的歷史,起於公元兩世紀的占婆(Champa)王國,興於16世紀的 越南 南北朝的分裂時期。當時, 會安 所在的 廣南 國(阮氏政權)不論在人口和土地上都遜於北部的鄭氏政權,難以長期跟鄭氏抗衡。幸好他們擁有一處良好的港灣,也就是 會安 。 廣南 國於是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積累原始資本,以便向南擴張。 會安 也憑著地理優勢,一躍發展為 東南亞 的貿易港,接收來自來自 中國 、 日本 、 東南亞 各國以及 歐洲 的貿易船,16世紀的 會安 ,是海上 絲綢之路 的一站,百貨匯聚,貿易最盛。



自明朝立國以來,因倭寇為患而斷斷續續地實施海禁, 日本 方面,豐臣秀吉結束連接戰亂,看中海上貿易帶來的巨大利潤,於是在1592年批准朱印船渡航海外。儘管中、日貿易仍被中斷,但兩國商人仍可在 東南亞 的港口,包括 會安 、 馬尼拉 等進行商貿。
會安 不僅有跟隨朱印船而來的 日本 商人,也有日僑商人居住在港口內,併在16世紀末形成一條 日本 人町。這些日僑主要從事中介商、買辦和通事,靠著熟悉當地語言和風俗,為同胞和他國商人服務,掌握當地的對外貿易。
然而,隨著1635年德川家康禁止 日本 人出國,中斷了朱印船貿易,而 會安 的 日本 町也漸漸沒落,與 越南 人同化。


走過來遠橋,與失落的 日本 人町相比, 會安 倒是帶有不少華人的色彩,如陳富街上有5大華人會館、關帝廟,連 會安 這個名字也是來自漢語。 會安 開埠以來,除了 日本 人在此建立 日本 人町, 中國 商人也在港口建立華人聚落,兩國商人各自居住在所屬的市街,各依原有的習俗生活。然而,到底華人從何時來到 會安 ?
下南洋,淘金還是逃命?會安 的興盛正值國內明末清初之時,這時期來南下 會安 的人分兩種,一種是沿海各省下南洋淘金的生意人,其中以 廣東 , 福建 , 海南 人為主。另一種是明朝遺臣,為了躲避清朝的追殺,逃匿到 會安 的。關於16-17世紀在 會安 的 中國 人並沒有太多的史料記載,只能通過古城的會館一探究竟。
據史書記載,中華會館收藏一件五百年遺鼎,據說鼎上提及江浙會館(中華會館的前身)及成化年號。由此推測,在15世紀時,大明華人來到 會安 從事傳教或經商,而早期的華商可能來自江浙地區。
會安五大會館1\. 歷史最久遠的中華會館
中華會館是 會安 歷史最久遠的會館,也是 會安 華人的總會館。作為當地華人供奉神祗和集結議事之處。會館供奉著海上女神-媽祖。



福建 閩商緊接江浙商人來到 會安 ,在此建造一座寺廟,在60年後他們於1757年重修為 金山 寺,也就是今天的 福建 會館。
2\. 福建 會館- 會安 最大的會館
福建 會館建於1757年,前身是 金山 寺,是 會安 最大的會館。



其後,粵商建立廣肇會館, 潮州 商人成立 潮州 會館, 海南 商人創立瓊府會館。隨著華商陸續到來,他們在1741年成立洋商會館(中華會館前身),作為華商們的總館。
3\. 海南 會館
瓊府會館為 會安 海南 商人建造的會館,是 會安 五大會館中最秀氣精緻的會館。會館建在陳富街上,牌樓由磚塊砌成,牆體刷成硃紅色,顯得非常有個性而且活力十足。牆壁上赫然寫著瓊府會館,大門附上一副對聯:瓊林禮士,府眾崇賢。會館裡面有一座昭應殿,供奉著1851年慘遭海盜劫殺的180位下南洋經商的瓊僑。



4\. 潮州 會館
潮州 會館的牌樓顯得特別耀眼,牌匾上的 潮州 會館四個朱紅的題字非常奪目。大門的立柱上寫著一副對聯: 潮地春常在景茂枝榮,州人德不孤啟後承先。最具特色的是 潮州 會館的屋檐,雕刻著雙龍戲珠,極具 中國 特色,盡顯細節之美。
潮州 會館供奉的是漢朝的“伏波將軍”馬援,“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便是出於此人。馬援將軍漢朝是曾出征 交趾郡(今 越南 ),鎮壓二徵起義。



5\. 廣肇會館


會安華人古宅,見證會安貿易港的興衰1\. 均勝古宅(Quan Thanh)
建於光緒五年(1880年)的均勝古宅,至今已經是第六代傳人。曾經的商業巨賈已經沒落,留下的豪宅收門票也夠養活世世代代。
古宅採用前商鋪後住宅的格局設計,中間有一個小庭院隔開。從房間的框架設計和裝修可以看出,這是一間極具 中國 特色的建築。走進大門,映入眼帘的是一塊牌匾,寫著均勝二字。
牌匾的背景牆有著非常精美古典的雕刻。走進庭院,斑駁的側牆上有一副石頭雕刻,雖然雕刻的顏色已經褪去,但是細細一看,雕刻花草的紋路非常清晰,於細節處盡顯藝術之美。



2\. 進記古宅(Tan Ky)
進記古宅(Tan Ky Old House)是 會安 最古老,保留最完整的古宅之一。該建築興建於19世紀初期,至今已逾200年曆史。作為 會安 歷史最悠久的古宅,進記古宅是一個瞭解 會安 200年前當地商人巨賈的居住和生活的窗口,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該古宅也曾經接待過 越南 前國家主席。房子前面是商鋪,位於阮太學街(Nguyen Tai Hoc )街,後面是生活區,面向秋盆河。
古宅的大門幾經刷新,但是依舊難掩歲月在木牆下留下的斑駁痕跡。大門懸掛著類似約燈箱的牌匾,赫然寫著“進記”兩個字。走進廳堂,牆壁和立柱換掛著極具 中國 特色的字畫和雕刻,製作精美的椅子已封存為一件藝術藏品,前面成列的塑料板凳,供游客休憩。
最具考古價值的是,古宅成列的一些用品,作為鋪面的大堂陳列著的檀香和桂皮,表明古宅的主人曾經是一位木材香料的商人,後面的廂房的玻璃柜子陳列著熨斗和各種材質的水壺,可見19世紀的古宅主人是非常註重生活品質的。



在關帝廟不遠處有一座明鄉萃先堂,約建於18世紀末期。有別於華人廟宇及會館,萃先堂內供奉並非天后和關帝等神明,而是十大老及三大家等明鄉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