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丨邂一場南寧電瓶車盛宴,逅一江桂林甲天下之水


既然來了 南寧 ,除了海鮮,還有一樣必須得嘗嘗,那就是老友粉。
我之前只知道 桂林 米粉,這次來了才知道有 南寧 老友粉、 柳州 螺螄粉、 桂林 米粉。這三個城市有三種代表性的粉。
後來去了 桂林 ,和導游司機聊天才知道, 柳州 、 桂林 的語系和 湖南 湖北 那一帶是一樣的,所以他們說的話並不是白話,即便說當地方言,我們也多少聽得懂。也再才知道,為什麼螺螄粉和米粉是辣的,因為他們本生就吃辣,不像 南寧 那邊喜食甜。

味道確實不錯,有股酸酸的味道,這個味道之前吃到過,但完全想不起來是在哪吃到的那個酸味。確實不錯,以後再來還會去吃。
後來和同事去吃了甘家界牌檸檬鴨,聽說是 南寧 很受歡迎的一個牌子,檸檬鴨的味道深入人心。

檸檬鴨必不可少,兩人點了小份。但是也很大,兩個人吃得飽飽的。
講真,味道可以,但並不是特別入味。鴨子都是統一處理過的半成品,之後再配檸檬和其他佐料入鍋炒的,所以並不是很進味。如果是自己家裡做,現燒的活鴨,應該會更好吃。


最後,以一段延時攝像告別 南寧 吧。這座城市,有緣再會。 南寧民族大道無論哪個城市,都有屬於它自己的夜。 桂林:一座純粹的旅游城市南寧 到 桂林 動車兩個半小時。過了 柳州 就可以看到各種岩石山。至於具體學名,就交給各位科普大神了。我只是覺得好看。順便,沿路都是甘蔗地。好久沒看到這種景色了。
不幸的是,剛到這座城市,就碰上了下雨。滴滴司機倒是樂觀,說雨天的景色更美。
不得不說, 桂林 就是一座純粹意義上的旅游城市。基本上只要是景點,都要收門票才能進入。為了不遮擋景色,市內不允許建高層。
桂林 在之前是 廣西 壯族自治區的首府,猜測後來被撤掉了首府,想發展旅游業也是原因之一吧。但是,純粹靠旅游業發展的城市,似乎總缺少了點什麼。
在 桂林 入住了紅璞禮遇酒店。這個酒店確實不錯,酒店公寓。住起來特別舒服。



在做攻略的時候,只知道兩江四湖,但具體有些什麼並不清楚,因此就是閑逛。但是,要去打卡書本上的象鼻,倒是很明確。
象鼻,在小學就知道的景點,也就是象鼻山。我們冒著雨走到門口,打算買門票進去。買之前想具體咨詢一下,但是工作人員的態度真的不怎麼樣,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說實話, 桂林 的景點沒話說,但管理和服務真的有待提高。城市名片不僅僅是自然景點,還有人文氣息。



市內還有其他的景點,但是我們並不想去看了,能看到象鼻已經滿足。其他景點,和其它地方的並沒什麼多大不同,不值得花那個錢。如果想把市內的其他景點都走一遍,建議買通票,划算。 繼續逛吃:正陽步行街和雙子塔又到一個城市,步行街又成了必去的景點。 正陽 步行街、尚水街、東西巷和雙子塔在一起,一次性就可以走完。
我們先去找了小紅帽糯米飯,一開始我的同事是拒絕的,後來他說那個味道確實不錯。後來我們再次去步行街那,才晚上八點,卻已經賣完準備收攤了。





在步行街上,到崇善米粉總店點了一份米粉。既然到了 桂林 ,怎能不嘗嘗米粉的味道,聽說這家比較正宗。

米粉說不上好吃到哪,畢竟是一個地方特色。就像我在 南京 秦淮河邊聽到旁人說的那樣:我去過 武漢 ,嘗了下熱乾面,真難吃。但我從小吃到大,就是喜歡那個味道。所謂味道,更多的來源於記憶,記憶中的味覺,引導著我們對味道的辨識。
再之後繞去了雙子塔,值得一看的夜景。聽說兩個塔是相連的,水下麵有 通道 可以穿過去,當然要買門票了。進去就覺得沒意思,所以就在外面看了看。



當然了,既然是來工作的,就不得不去學校了。 桂林 理工和 桂林 電子的新校區好偏遠,滴滴回來真不容易啊。




自駕可以直接開到景區裡面,就在梯田腳下停車,然後沿著石板臺階走上頂。小團也是可以直接開到裡面。如果報了大團,坐的大巴,需要在購票處換乘景區的大巴車,人少還好,人多了排隊都夠嗆。如果人多,剛好一輛小車可以裝下,租個車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們在金佛頂上,見到了一個在拍延時攝影的小伙子,凍得手腳亂抖,但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拍了一個小時,佩服他的毅力。我猜放出的效果肯定不錯,但我沒那時間,就以一小段視頻作為 龍脊梯田 的收尾吧。 龍脊梯田如果要我說,我覺得梯田比 漓江 好看。
去 漓江 游覽的時候,也是一直在下雨,一片煙雨矇矇。



嗯,因為很划算,所以我覺得“侮辱”了我對人民幣的敬仰之情,所以沒有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