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瑞旅行系列——重頭戲“意大利”(下)
“比薩”與“維亞雷焦”半天時間, 佛羅倫薩 的游覽結束了。午餐安排在 佛羅倫薩 鬧市區一家著名的牛排店就餐,8個人點了2.5公斤的牛排,兩份披薩和蔬菜 沙拉 ,餐館還贈送了當地的葡萄酒,真是一頓豐盛的大餐,價格252歐元,也不算太貴,是出行以來賞美景與品美食完美結合的一個上午,雖有些疲累但十分充實。
下午繼續向北,驅車約100公里到達 比薩 ,參觀著名的 比薩 斜塔,到達時已近黃昏,太陽也出來了,美麗的夕陽下為我們拍攝增色不少。 ↑比薩斜塔 比薩 斜塔全景圖。 比薩 洗禮堂、 比薩 大教堂、 比薩 鐘樓(即 比薩 斜塔)
“ 比薩 斜塔”建造於1173年8月,是 意大利 比薩 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 意大利 托斯卡納 省 比薩 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
奇跡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佈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 比薩 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 大理 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 羅馬 式建築風格。 比薩 斜塔位於 比薩 大教堂的後面。 ↑比薩斜塔 比薩 大教堂與鐘樓 ↑比薩斜塔 比薩 鐘樓——以傾斜近千年不倒著稱於世的“ 比薩 斜塔”
意大利 比薩 斜塔修建於1173年,它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它位於 比薩 羅馬 式大教堂後面右側,是 比薩 城的標誌。
開始時,塔高設計為100米左右,但動工五六年後,塔身從三層開始傾斜,直到完工還在持續傾斜,在其關閉之前,塔頂已南傾(即塔頂偏離垂直線)3.5米。1990年, 意大利 政府將其關閉,開始進行整修工作。
比薩 斜塔之所以會傾斜,是由於它地基下麵土層的特殊性造成的。 比薩 斜 塔下 有好幾層不同性質的土層,各種軟質粉土的沉澱物和非常軟的粘土相間形成,而在深約一米的地方則是地下水層。這個結論是在對地基土層成份進行觀測後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鐘樓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邊緣,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
根據現有的文字記載, 比薩 斜塔在幾個世紀以來的傾斜是緩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層實際上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平衡。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導致了 比薩 斜塔突然加速傾斜,人們不得不採取緊急維護措施。當時建築師Alessandro della Gherar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圍進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態,揭示圓柱柱礎和地基臺階是否與設想的相同。這一行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開始開裂,最嚴重的是發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現象。這次工程後的勘測結果表明傾斜加劇了20釐米,而此前267年的傾斜總和不過5釐米。
1838年的工程結束以後, 比薩 斜塔的加速傾斜又持續了幾年,然後又趨於平穩,減少到每年傾斜約0.1釐米,塔身偏離自然姿勢已有5米多。
從事觀測該塔的專家蓋里教授根據 比薩 斜塔近幾年來傾斜的速度推測出,斜塔將於250年後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緣而傾倒。但是公共事務部 比薩 斜塔服務局的有關人員,針對蓋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駁,認為只按數學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 比薩 斜塔是一個由多種事實交織成的綜合性問題。
比薩 斜塔在建築的過程中就已出現傾斜,原本是一個建築敗筆,卻因禍得福成為世界建築奇觀,伽利略的自由落體試驗更使其蜚聲世界,成為世界著名旅游觀光聖地,每天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因而它也是 比薩 市的經濟支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斜塔傾斜角度的逐漸加大,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已瀕於倒塌。1990年1月7日 意大利 政府關閉對游人的開放,1992年成立 比薩 斜塔拯救委員會,向全球徵集解決方案。
斜塔的拯救,歷經的很多的方案,但都未見效。最終拯救 比薩 斜塔的,是一項看似簡單的新技術
\--地基應力解除法。其原理是,在斜塔傾斜的反方向(北側)塔基下麵掏土,利用地基的沉降,使塔體的重心後移,從而減小傾斜幅度。該方法於1962 年,由 意大利 工程師Terracina針對 比薩 斜塔的傾斜惡化問題提出,當時稱為掏土法,由於顯得不夠深奧而遭長期擱置,直到該法在 墨西哥城 主教堂的糾偏中 成功 應用,又被重新得到認識和採納。 比薩 斜塔拯救工程於1999年10月開始,採用斜向鑽孔方式,從斜塔北側的地基下緩慢向外抽取土壤,使北側地基高度下降,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漸向北側移動。2001年6月,傾斜角度回到安全範圍之內,關閉了十年的 比薩 斜塔又重新開放。 ↑比薩斜塔 我們在 比薩 短暫停留,拍照留念後,繼續趕往當天目的地“ 維亞雷焦 ”。
從 比薩 乘車70公里到達海濱城市 維亞雷焦 , 維亞雷焦 是 盧卡 那的第三 大城 市,典型的旅游休閑度假城市,人口僅6萬人,到達時天色已晚,明天一天就在 維亞雷焦 欣賞這個海濱城市,沒有具體游覽項目,導游小劉說明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出門已經6天了,是該調整一下了。 維亞雷焦 入住的酒店非常有特色,是一家近百年曆史的酒店(建於1926年)。每一房間具有不同的風格,還有一部與酒店同齡的電梯依然在忠實的運行。拍了一些酒店的照片。 老伴在酒店門前拍照留念 酒店內的迷你酒吧 酒店內的老電梯,幾乎成了“古董” ↑維亞雷焦 維亞雷焦 街景
今天沒有乘車出行,全天安排在 維亞雷焦 市內活動。體會一下 歐洲 人, 意大利 人的休閑度假生活。天氣格外晴朗,由於風大,海上掀起大浪。 維亞雷焦 的海灘是細沙,所以海邊掀起一陣陣沙塵。上午安排在酒店對面的海岸邊活動,拍了一些沿岸的風光,特別是拍了一些海上帆板滑翔傘運動的照片,沒有這樣的天氣配合,恐怕還看不到這樣的場景。午餐後休息一小時,然後到一處深入大海的棧橋上拍照,一波接一波的浪濤撲面而來,騰起一片水霧,棧橋上幾乎站不住人,耳邊聽到的是呼呼的風的怒號,看到的是拍岸的驚濤,場面十分震撼。但是這樣的天氣依然有當地人悠閑的在海邊、在棧橋閑坐,牽著狗逛街,不可思議。 悠閑散步的當地人 ↑維亞雷焦 維亞雷焦 街景 ↑維亞雷焦 ↑維亞雷焦 另類的輪滑 海邊漫步者 衝浪——勇敢者的游戲
這種使用滑翔傘衝浪的方式還是第一次見到 ↑維亞雷焦 海浪衝擊著棧橋,感覺的到棧橋的晃動。 狂風呼嘯依然閑坐的老人 意大利——五漁村五漁村 是 意大利 北部沿海而建的五個漁村,特點是建在懸崖邊上,且建築五顏六色,被聯合國評為世界自然景觀遺產。景色沒有想像的那麼美,且旅途辛苦。一早9點到 維亞雷焦 火車站,乘11:20火車向 西北 行駛約70多公里(如果乘汽車,需要繞路且危險),然後再換乘另外一趟列車,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觀賞、游覽。中間要換乘5次車。直到晚8點多才返回到 維亞雷焦 。 維亞雷焦 火車站,一個不大的火車站。依然是無人值守,旅客自由上下車,車上有工作人員檢票。
在火車站候車時遇到一位開朗的 意大利 老人,與我滔滔不絕的聊了大約20分鐘,我一句話聽不懂,只是沖他微笑,他卻非常開心,爽朗的大笑,最後揮手告別。 ↑五漁村 五漁村 位於 意大利 利古里亞大區(Liguria) 拉斯佩齊亞 省 地中海 沿岸地區。
五漁村 是五個依山傍海的小村莊,俯瞰著 地中海 的北岸。 意大利 語中“terra”是土地的意思,而這片土地,恍若隔世小島。她們的名字分別是:里奧馬喬列(Riomaggiore)、 馬納羅拉 (Manarola)、 克裡日亞 (Corniglia)、 韋爾納扎 (Vernazza)、蒙特 羅索 (Monterosso) 。 ↑五漁村 游覽“ 五漁村 ”,最特別的是把五個村莊串起的徒步線路,沿著海岸而建,是世界上最美的徒步路線,約15-20公里,需5至7個小時走完,路的一邊是 地中海 ,另一邊是山脈,而前面則是 意大利 漁村,是諸多徒步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勝地。
如果嫌走完全程的徒步線路過長,可以選擇行走連結蒙特 羅索 和里奧馬焦雷的線路,只要20多分鐘,最適合情侶漫步,因此被冠名為“愛之路”。
火車至今仍是村莊之間交通的最佳方式。因為兩個站之間只有幾分鐘的路程,因此很容易打瞌睡或走神忘記下車,這時,錯過站的人們只好在下一站下車,一路大笑著跑回家。 ↑五漁村 “ 五漁村 ”著名的“愛情路”,因為道路維修已經封閉起來,無緣嘗試走在“愛情路”上的感受。 五漁村 大都是懸掛在懸崖邊上,有狹窄的道路通往海邊。 五漁村 火車站,火車把五個漁村連接起來,我們由於時間倉促,採取乘火車的方式,游覽了五個漁村。 五漁村 美麗的海濱沙灘,雖然已經過了旅游的黃金季節,海灘上的游客依然不少。
下午繼續向北,驅車約100公里到達 比薩 ,參觀著名的 比薩 斜塔,到達時已近黃昏,太陽也出來了,美麗的夕陽下為我們拍攝增色不少。 ↑比薩斜塔 比薩 斜塔全景圖。 比薩 洗禮堂、 比薩 大教堂、 比薩 鐘樓(即 比薩 斜塔)
“ 比薩 斜塔”建造於1173年8月,是 意大利 比薩 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 意大利 托斯卡納 省 比薩 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
奇跡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佈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 比薩 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 大理 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 羅馬 式建築風格。 比薩 斜塔位於 比薩 大教堂的後面。 ↑比薩斜塔 比薩 大教堂與鐘樓 ↑比薩斜塔 比薩 鐘樓——以傾斜近千年不倒著稱於世的“ 比薩 斜塔”
意大利 比薩 斜塔修建於1173年,它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它位於 比薩 羅馬 式大教堂後面右側,是 比薩 城的標誌。
開始時,塔高設計為100米左右,但動工五六年後,塔身從三層開始傾斜,直到完工還在持續傾斜,在其關閉之前,塔頂已南傾(即塔頂偏離垂直線)3.5米。1990年, 意大利 政府將其關閉,開始進行整修工作。
比薩 斜塔之所以會傾斜,是由於它地基下麵土層的特殊性造成的。 比薩 斜 塔下 有好幾層不同性質的土層,各種軟質粉土的沉澱物和非常軟的粘土相間形成,而在深約一米的地方則是地下水層。這個結論是在對地基土層成份進行觀測後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鐘樓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邊緣,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
根據現有的文字記載, 比薩 斜塔在幾個世紀以來的傾斜是緩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層實際上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平衡。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導致了 比薩 斜塔突然加速傾斜,人們不得不採取緊急維護措施。當時建築師Alessandro della Gherar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圍進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態,揭示圓柱柱礎和地基臺階是否與設想的相同。這一行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開始開裂,最嚴重的是發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現象。這次工程後的勘測結果表明傾斜加劇了20釐米,而此前267年的傾斜總和不過5釐米。
1838年的工程結束以後, 比薩 斜塔的加速傾斜又持續了幾年,然後又趨於平穩,減少到每年傾斜約0.1釐米,塔身偏離自然姿勢已有5米多。
從事觀測該塔的專家蓋里教授根據 比薩 斜塔近幾年來傾斜的速度推測出,斜塔將於250年後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緣而傾倒。但是公共事務部 比薩 斜塔服務局的有關人員,針對蓋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駁,認為只按數學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 比薩 斜塔是一個由多種事實交織成的綜合性問題。
比薩 斜塔在建築的過程中就已出現傾斜,原本是一個建築敗筆,卻因禍得福成為世界建築奇觀,伽利略的自由落體試驗更使其蜚聲世界,成為世界著名旅游觀光聖地,每天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因而它也是 比薩 市的經濟支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斜塔傾斜角度的逐漸加大,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已瀕於倒塌。1990年1月7日 意大利 政府關閉對游人的開放,1992年成立 比薩 斜塔拯救委員會,向全球徵集解決方案。
斜塔的拯救,歷經的很多的方案,但都未見效。最終拯救 比薩 斜塔的,是一項看似簡單的新技術
\--地基應力解除法。其原理是,在斜塔傾斜的反方向(北側)塔基下麵掏土,利用地基的沉降,使塔體的重心後移,從而減小傾斜幅度。該方法於1962 年,由 意大利 工程師Terracina針對 比薩 斜塔的傾斜惡化問題提出,當時稱為掏土法,由於顯得不夠深奧而遭長期擱置,直到該法在 墨西哥城 主教堂的糾偏中 成功 應用,又被重新得到認識和採納。 比薩 斜塔拯救工程於1999年10月開始,採用斜向鑽孔方式,從斜塔北側的地基下緩慢向外抽取土壤,使北側地基高度下降,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漸向北側移動。2001年6月,傾斜角度回到安全範圍之內,關閉了十年的 比薩 斜塔又重新開放。 ↑比薩斜塔 我們在 比薩 短暫停留,拍照留念後,繼續趕往當天目的地“ 維亞雷焦 ”。
從 比薩 乘車70公里到達海濱城市 維亞雷焦 , 維亞雷焦 是 盧卡 那的第三 大城 市,典型的旅游休閑度假城市,人口僅6萬人,到達時天色已晚,明天一天就在 維亞雷焦 欣賞這個海濱城市,沒有具體游覽項目,導游小劉說明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出門已經6天了,是該調整一下了。 維亞雷焦 入住的酒店非常有特色,是一家近百年曆史的酒店(建於1926年)。每一房間具有不同的風格,還有一部與酒店同齡的電梯依然在忠實的運行。拍了一些酒店的照片。 老伴在酒店門前拍照留念 酒店內的迷你酒吧 酒店內的老電梯,幾乎成了“古董” ↑維亞雷焦 維亞雷焦 街景
今天沒有乘車出行,全天安排在 維亞雷焦 市內活動。體會一下 歐洲 人, 意大利 人的休閑度假生活。天氣格外晴朗,由於風大,海上掀起大浪。 維亞雷焦 的海灘是細沙,所以海邊掀起一陣陣沙塵。上午安排在酒店對面的海岸邊活動,拍了一些沿岸的風光,特別是拍了一些海上帆板滑翔傘運動的照片,沒有這樣的天氣配合,恐怕還看不到這樣的場景。午餐後休息一小時,然後到一處深入大海的棧橋上拍照,一波接一波的浪濤撲面而來,騰起一片水霧,棧橋上幾乎站不住人,耳邊聽到的是呼呼的風的怒號,看到的是拍岸的驚濤,場面十分震撼。但是這樣的天氣依然有當地人悠閑的在海邊、在棧橋閑坐,牽著狗逛街,不可思議。 悠閑散步的當地人 ↑維亞雷焦 維亞雷焦 街景 ↑維亞雷焦 ↑維亞雷焦 另類的輪滑 海邊漫步者 衝浪——勇敢者的游戲
這種使用滑翔傘衝浪的方式還是第一次見到 ↑維亞雷焦 海浪衝擊著棧橋,感覺的到棧橋的晃動。 狂風呼嘯依然閑坐的老人 意大利——五漁村五漁村 是 意大利 北部沿海而建的五個漁村,特點是建在懸崖邊上,且建築五顏六色,被聯合國評為世界自然景觀遺產。景色沒有想像的那麼美,且旅途辛苦。一早9點到 維亞雷焦 火車站,乘11:20火車向 西北 行駛約70多公里(如果乘汽車,需要繞路且危險),然後再換乘另外一趟列車,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觀賞、游覽。中間要換乘5次車。直到晚8點多才返回到 維亞雷焦 。 維亞雷焦 火車站,一個不大的火車站。依然是無人值守,旅客自由上下車,車上有工作人員檢票。
在火車站候車時遇到一位開朗的 意大利 老人,與我滔滔不絕的聊了大約20分鐘,我一句話聽不懂,只是沖他微笑,他卻非常開心,爽朗的大笑,最後揮手告別。 ↑五漁村 五漁村 位於 意大利 利古里亞大區(Liguria) 拉斯佩齊亞 省 地中海 沿岸地區。
五漁村 是五個依山傍海的小村莊,俯瞰著 地中海 的北岸。 意大利 語中“terra”是土地的意思,而這片土地,恍若隔世小島。她們的名字分別是:里奧馬喬列(Riomaggiore)、 馬納羅拉 (Manarola)、 克裡日亞 (Corniglia)、 韋爾納扎 (Vernazza)、蒙特 羅索 (Monterosso) 。 ↑五漁村 游覽“ 五漁村 ”,最特別的是把五個村莊串起的徒步線路,沿著海岸而建,是世界上最美的徒步路線,約15-20公里,需5至7個小時走完,路的一邊是 地中海 ,另一邊是山脈,而前面則是 意大利 漁村,是諸多徒步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勝地。
如果嫌走完全程的徒步線路過長,可以選擇行走連結蒙特 羅索 和里奧馬焦雷的線路,只要20多分鐘,最適合情侶漫步,因此被冠名為“愛之路”。
火車至今仍是村莊之間交通的最佳方式。因為兩個站之間只有幾分鐘的路程,因此很容易打瞌睡或走神忘記下車,這時,錯過站的人們只好在下一站下車,一路大笑著跑回家。 ↑五漁村 “ 五漁村 ”著名的“愛情路”,因為道路維修已經封閉起來,無緣嘗試走在“愛情路”上的感受。 五漁村 大都是懸掛在懸崖邊上,有狹窄的道路通往海邊。 五漁村 火車站,火車把五個漁村連接起來,我們由於時間倉促,採取乘火車的方式,游覽了五個漁村。 五漁村 美麗的海濱沙灘,雖然已經過了旅游的黃金季節,海灘上的游客依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