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牛津出名相,劍橋出大家(2019)
▲ 劍河 撐篙的大學生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名氣太大了 ,連撐篙的大學生,也能結結巴巴「吟詩」幾句: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徐志摩在上世紀20年代留學 英國 ,1928年再訪 英國 ,歸途中,寫下這首著名的《再別康橋》。 ▲《人間四月天》黃磊飾演的徐志摩 ▲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是 劍橋 大學城 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擁有約600名學生,30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同時,它也擁有全 劍橋 大學中最優美的建築與庭院。
「三一學院」的歷史就四個字——群星燦爛。
16世紀末, 大名 鼎鼎的培根,就讀於「三一學院」,然後在 劍橋 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後來擔任皇室大臣,主張學校教育應傳授百科全書式的知識。
牛頓 ,1661年進「三一學院」學習,26歲成為數學教授。
由於 牛頓 的天才成就,「三一學院」的數學領域進入最輝煌的時期,他和 德國 數學家萊布尼茲各自獨立發明的微積分學,是整個高等數學的基石;他在力學方面的貢獻,包括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力學三定律,使他成為經典力學的偉大奠基人。為了紀念 牛頓 的豐功偉績,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顯著位置,嵌有 牛頓 的陵墓。 ▲不看標牌,真不敢相信這居然是三一學院的側門!這麼有錢的學院也不註重"面子工程"。 ▲蘋果樹
「三一學院」是 牛頓 就學和教學的地方,許多游客以訛傳訛,說這棵小蘋果樹就是當年掉下蘋果砸到 牛頓 頭上的那棵蘋果樹,引得眾多人在樹下拍照紀念。
▲ 牛頓 老家——伍爾索普莊園
牛頓 出生於 英格蘭 林肯 郡,1661年進入了「三一學院」求學,24歲時因躲避瘟疫回到家鄉,夏末一個的傍晚, 牛頓 坐在家中花園裡的一棵蘋果樹下讀書,不巧,歷史上最著名的一顆蘋果落下砸在他的頭上,《萬有引力定律》誕生了!
上述內容曾進入 中國 小學課本,現在看來都被大文豪「伏爾泰」忽悠了。
法國 大文豪、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參加了 牛頓 的葬禮,伏爾泰當時感慨道:
「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們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的人物建立的紀念碑,這便是 英國 人民對於才能的尊敬」。
牛頓 的葬禮結束後,伏爾泰採訪 牛頓 的一個外甥女,這個外甥女跟他講了那個著名的段子——樹上一個熟透的蘋果掉下恰好打到 牛頓 的頭, 牛頓 靈光一現,發明瞭「萬有引力定律」。
伏爾泰聽後信以為真,回 法國 就把這個故事整理後發表出去,經過大文豪妙筆生花的渲染,「 蘋果掉下打到頭, 牛頓 發明瞭萬有引力定律」 這個故事迅速傳遍了 歐洲 ,也傳到了 亞洲
可以確認的是,蘋果樹後面的屋子是 牛頓 曾住過的卧室,小蘋果樹是20世紀50年代從 牛頓 老果園移栽過來的。
「三一學院」出了 牛頓 這個科學巨匠,成為近代科學的奠基人,終生未娶,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科學。
三一學院是 劍橋 各學院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擁有約600名大學生,30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學院共培養出了32名諾貝爾獎得主。 ▲凱斯學院
「凱斯學院」全名——岡維爾與凱斯學院在 劍橋 大學城 資歷排第四,富有程度排第三。
該學院師生學術成就卓越,出現1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列“牛劍”( 牛津 大學、 劍橋 大學的簡稱)所有學院的第二位( 劍橋 大學三一學院居第一位)。
該學院著名校友包括:
弗朗西斯·克裡克——發現DNA結構
詹姆斯·查德威克爵士——發現中子
霍華德 ·弗洛里爵士——發現盤尼 西林
史蒂芬·霍金——世界著名天文學家、物理學家 ▲拜倫潭
在 劍河 上游,參天古樹之間,有一眼小潭,潭水清澈見底。
拜倫(1788—1824), 英國 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當年讀書時最喜歡來此玩耍,在潭中游泳、洗澡,還有沉思,故名「拜倫潭」。
當年還是學生的哲學家羅素、經濟學家 凱恩斯 就常常來「拜倫潭」小憩,在果樹下探討學術問題。久而久之,果園的茶點聞名遐爾,而果實卻遭主人冷落,客人可以隨便摘吃。
據說,徐志摩的名篇《再別康橋》第四節中「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便是指「拜倫潭」。 ▲小鎮 劍橋
如今,這個只有十萬人的城市,依靠教育產業的推動,在生物製藥等「暴利」行業實現了「產學研」相結合的強勢升級, 劍橋 的GDP增長達到了7%! ▲ 劍橋 學生學習自覺刻苦,整個小鎮瀰漫著濃重的尊師重教的風尚。
學生入學要宣誓:“我現在已成為 劍橋 大學的一名學生,我要刻苦學習,致力於 劍橋 的發展,以 劍橋 為榮……。”
每次頒發獎學金,即使獎金數額很少,也要舉行盛大的發獎儀式。畢業典禮完成後,由校長率領全體得到學位的學生在 劍橋 鎮“游行”,接受市民的夾道祝賀。 誰也說不清 劍橋 這座不大的小城吸引的地方在哪裡,或許是因為濃厚的學術氣息,或許是因為一座座爬滿青藤的建築物,也或許是因為夕陽下波光粼粼的湖面…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名氣太大了 ,連撐篙的大學生,也能結結巴巴「吟詩」幾句: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徐志摩在上世紀20年代留學 英國 ,1928年再訪 英國 ,歸途中,寫下這首著名的《再別康橋》。 ▲《人間四月天》黃磊飾演的徐志摩 ▲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是 劍橋 大學城 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擁有約600名學生,30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同時,它也擁有全 劍橋 大學中最優美的建築與庭院。
「三一學院」的歷史就四個字——群星燦爛。
16世紀末, 大名 鼎鼎的培根,就讀於「三一學院」,然後在 劍橋 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後來擔任皇室大臣,主張學校教育應傳授百科全書式的知識。
牛頓 ,1661年進「三一學院」學習,26歲成為數學教授。
由於 牛頓 的天才成就,「三一學院」的數學領域進入最輝煌的時期,他和 德國 數學家萊布尼茲各自獨立發明的微積分學,是整個高等數學的基石;他在力學方面的貢獻,包括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力學三定律,使他成為經典力學的偉大奠基人。為了紀念 牛頓 的豐功偉績,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顯著位置,嵌有 牛頓 的陵墓。 ▲不看標牌,真不敢相信這居然是三一學院的側門!這麼有錢的學院也不註重"面子工程"。 ▲蘋果樹
「三一學院」是 牛頓 就學和教學的地方,許多游客以訛傳訛,說這棵小蘋果樹就是當年掉下蘋果砸到 牛頓 頭上的那棵蘋果樹,引得眾多人在樹下拍照紀念。
▲ 牛頓 老家——伍爾索普莊園
牛頓 出生於 英格蘭 林肯 郡,1661年進入了「三一學院」求學,24歲時因躲避瘟疫回到家鄉,夏末一個的傍晚, 牛頓 坐在家中花園裡的一棵蘋果樹下讀書,不巧,歷史上最著名的一顆蘋果落下砸在他的頭上,《萬有引力定律》誕生了!
上述內容曾進入 中國 小學課本,現在看來都被大文豪「伏爾泰」忽悠了。
法國 大文豪、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參加了 牛頓 的葬禮,伏爾泰當時感慨道:
「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們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的人物建立的紀念碑,這便是 英國 人民對於才能的尊敬」。
牛頓 的葬禮結束後,伏爾泰採訪 牛頓 的一個外甥女,這個外甥女跟他講了那個著名的段子——樹上一個熟透的蘋果掉下恰好打到 牛頓 的頭, 牛頓 靈光一現,發明瞭「萬有引力定律」。
伏爾泰聽後信以為真,回 法國 就把這個故事整理後發表出去,經過大文豪妙筆生花的渲染,「 蘋果掉下打到頭, 牛頓 發明瞭萬有引力定律」 這個故事迅速傳遍了 歐洲 ,也傳到了 亞洲
可以確認的是,蘋果樹後面的屋子是 牛頓 曾住過的卧室,小蘋果樹是20世紀50年代從 牛頓 老果園移栽過來的。
「三一學院」出了 牛頓 這個科學巨匠,成為近代科學的奠基人,終生未娶,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科學。
三一學院是 劍橋 各學院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擁有約600名大學生,30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學院共培養出了32名諾貝爾獎得主。 ▲凱斯學院
「凱斯學院」全名——岡維爾與凱斯學院在 劍橋 大學城 資歷排第四,富有程度排第三。
該學院師生學術成就卓越,出現1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列“牛劍”( 牛津 大學、 劍橋 大學的簡稱)所有學院的第二位( 劍橋 大學三一學院居第一位)。
該學院著名校友包括:
弗朗西斯·克裡克——發現DNA結構
詹姆斯·查德威克爵士——發現中子
霍華德 ·弗洛里爵士——發現盤尼 西林
史蒂芬·霍金——世界著名天文學家、物理學家 ▲拜倫潭
在 劍河 上游,參天古樹之間,有一眼小潭,潭水清澈見底。
拜倫(1788—1824), 英國 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當年讀書時最喜歡來此玩耍,在潭中游泳、洗澡,還有沉思,故名「拜倫潭」。
當年還是學生的哲學家羅素、經濟學家 凱恩斯 就常常來「拜倫潭」小憩,在果樹下探討學術問題。久而久之,果園的茶點聞名遐爾,而果實卻遭主人冷落,客人可以隨便摘吃。
據說,徐志摩的名篇《再別康橋》第四節中「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便是指「拜倫潭」。 ▲小鎮 劍橋
如今,這個只有十萬人的城市,依靠教育產業的推動,在生物製藥等「暴利」行業實現了「產學研」相結合的強勢升級, 劍橋 的GDP增長達到了7%! ▲ 劍橋 學生學習自覺刻苦,整個小鎮瀰漫著濃重的尊師重教的風尚。
學生入學要宣誓:“我現在已成為 劍橋 大學的一名學生,我要刻苦學習,致力於 劍橋 的發展,以 劍橋 為榮……。”
每次頒發獎學金,即使獎金數額很少,也要舉行盛大的發獎儀式。畢業典禮完成後,由校長率領全體得到學位的學生在 劍橋 鎮“游行”,接受市民的夾道祝賀。 誰也說不清 劍橋 這座不大的小城吸引的地方在哪裡,或許是因為濃厚的學術氣息,或許是因為一座座爬滿青藤的建築物,也或許是因為夕陽下波光粼粼的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