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吉隆坡)的酒館對我(們)打了烊:姐妹們浪在大馬的快樂時光






一般酒店前臺會提供MARKING GEORGETOWN的地圖,裡面有20多幅壁畫及52個鐵塑漫畫的圖片及位置圖,壁畫分佈於 喬治 城各個角落,有些壁畫比較隱秘,要多花些心思去找到後,很有一種找到藏寶圖的喜悅感哦~ 卧佛寺濱城真是一個宗教文化混合的地方,所以在馬拉西亞這個伊斯蘭教國家也能看得到佛教寺廟。
這個景點純粹是迷路誤打誤撞進去的,如果去過 泰國 的卧佛寺,那這個卧佛寺真是小巫見大巫的既視感,不過宗教信仰,不能分大佛小佛。
建於19世紀的卧佛寺融合了 中國 、 泰國 和 緬甸 的建築風格,華麗且精雕細琢。寺內供奉著一尊長達33米,是排名世界第三大的卧佛像。
到達方式:
可選擇搭乘103路巴士至Wat ChaiyamangalaramBuddhist Temple站,下車後步行即可到達;或者選擇搭乘RapidPenang巴士10路或者103路均可到達,打車的話跟司機說去sleeping buddha即可。
開放時間:
7:00-18:00
門票:
免費。

寺廟的建築設計模仿了 泰國 佛殿的建築風格,寺門口還供奉著兩頭守護龍,是 馬來西亞 佛教徒必到來朝拜的一個宗教性旅游景點。



卧佛寺對面就是緬佛寺,緬佛寺是 馬來西亞 唯一的一座 緬甸 佛教系的寺院,緬族佛教徒稱為“大眾拜佛寺”。緬族佛教徒來 檳城 已經有200年的歷史,據說當時的政府依賴軍隊以維持治安,所以很多 緬甸 人都在那個時候帶著家屬飄洋過海到來 喬治 市,漸漸的, 緬甸 人在這裡落地生根,其人口數目也逐漸的龐大起來,因此他們覺得需要一個適當的膜拜場所來進行宗教活動,就建立了緬佛寺。

所謂的“橋”並不是指什麼橋梁,而是建於海上的木屋,以木柱架高,猶如幾個小村落,頗有濃濃甘榜風情。姓氏橋,根據姓氏分為不同的區域,包括姓周橋、姓林橋、姓陳橋等等。其中,姓周橋算是姓氏橋中保存比較完好的。姓氏橋的屋身外畫還塗上了 檳城 特有的創意壁畫,僑民絕大部門來自於 福建 一帶。 這裡以姓氏來劃分橋上住宅,原來有9座橋,現在拆得還剩6座,已經被列入世界遺產範圍內了。
橋上有很多分岔路,走進去別有一番水上人家的風景。


















有些人說,到了 檳城 如果沒有品嘗 檳城 的美食,就失去了來 檳城 的意義。由於 檳城 華人很多,又多以 福建 、 廣東 人為主,看了下許多攻略推薦的美食,有很多差不多類似於 潮汕 美食,對於從 廣東 過來的人來說,因為吃過太多,所以對所謂的網紅餐廳也降低了很多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