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6.】羅馬:許願池、聖母純潔柱、西班牙廣場

3:30,我們由南往北進入 西班牙 廣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非常漂亮的柯林斯式圓柱紀念碑


聖母純潔之柱
Column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於1777年,在Campo Marzio附近的S. Maria出土了一個高大的雲母 大理 石圓柱;
當時在位的 羅馬 教皇庇護六世考慮將其置於 意大利 眾議院,
但其最終還是選擇了在那裡樹一塊古老式的方尖碑;
在1856年, 羅馬 教皇庇護九世決定,
用該出土的雲母 大理 石圓柱來紀念聖母 瑪利亞 ,
以贊頌聖母 瑪利亞 的聖靈感孕,
這是他於1854年12月8日頒佈的信條。
該紀念碑的落成儀式於1857年的9月舉行(見柱腳處每年的12月8日舉行的紀念典禮)。
因 瑪利亞 處女時受聖靈感應而懷孕,
生下耶穌,故這聖母柱也稱為聖靈感孕柱。

基座上是摩西、艾賽亞、大衛、伊齊基爾的雕像。

高達二十七米,建於一八五七年。
圓柱的基石上,刻有意薩意阿、埃澤基埃萊、摩 西和 大衛等四位猶太人先知以及宗教性的浮雕。
在柱之頂端立有一尊聖母像。
還有一種譯名,“聖母無染原罪 石柱 ”(The stone without stain of original sin)。
每年十二月八日, 梵蒂岡 教宗都會親臨此處向聖母像獻花、祈禱。

密格那內利廣場 Piazza Mignanelli 密格那內利廣場

與 西班牙 廣場南段相連並融為一體。

——聖母聖潔之柱
Column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位於 意大利 羅馬 聖三一教堂
(Trinita dei Monta)所在的山丘下,
從廣場上登上教堂的階梯,名為 西班牙 階梯。

西班牙 廣場從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以來一直是 羅馬 文化和旅游的中心地帶,
沿著 西班牙 臺階向上可通往1495年查理八世命 法國 人建造的三一教堂,
臺階下方的盡頭是貝爾尼尼創作的船型噴泉,
臺階上建築修飾多呈現法式風格,
而廣場四周則有很多18世紀建成的 英國 式茶館,
這裡曾經被取名為 英國 人的猶太區,
司湯達、巴爾扎克、瓦格納、李斯特、勃朗寧等大文豪和藝術家們都在這一帶居住過,
英國 詩人濟慈就是在大臺階靠右邊的那間屋子裡與世長辭的,
是文學愛好者必去瞻仰的地方。
廣場另一端的康多提大道是 羅馬 最時髦的購物街。

方尖碑的後面是山上聖三一教堂,俯瞰整個廣場。
這座教堂乃1495年查理八世VIII命 法國 人建造,
階梯共有137階,名稱取自附近的 西班牙 大使館,


這裡地下水壓力低,難以形成壯觀的噴泉氣勢;
於是貝尼尼就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隻行將沉沒的破船,
讓涓涓細流的泉水從船板上溢出,十分生動。
這是貝尼尼最為傑出的噴泉作品——破船噴泉
(按意文音譯,又稱 巴爾卡 奇亞噴泉)。

廣場上是一些 英國 咖啡館,
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