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自由行:神秘的印加古國 🇵🇪
前言來南美州,不得不去的一個地方,就是秘[bì]魯了。第一次聽說 秘魯 這個國家,還是小時候通過百科全書上看到的 納斯卡 線條瞭解到的。再到後來2007年評選出的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的 馬丘比丘 ,讓我有了一種長大後想去看一看的衝動。這次正好趁著里約奧運和殘奧期間兩周的空閑時間,去揭開期待已久神秘印加古國的面紗。
簽證自2016年9月21日起,持有6個月以上有效期的美簽,加簽, 申根 , 澳大利亞 , 英國 及 北愛爾蘭 簽證,即可免簽進入 秘魯 旅游,有效期為180天。其他情況入境 秘魯 都是需要辦理簽證的。
因此政策是在我去 秘魯 之後才實行,所以,還是辦了貼紙簽。很有趣的是,會收到一張郵票版收據。
價格:¥210 (不同國家價格略有不同)

簽證材料要求相對比較多
· 申請表
· 護照
· 美國 學生/工作簽證複印件
· 美國 駕照複印件
· 巴西 志願者簽證/工作證複印件
· 往返機票訂單
· 邀請函(酒店訂單)
· 3個月的銀行流水
· 1張照片
· 簽證費
· 拿資料面簽
面簽之前準備了當時所有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文件以免白跑, 面簽大部分用的是英語,得知我會一些西語和葡語後,問了我很多關於從 中國 來,在 美國 讀書工作和在 巴西 奧運會志願的問題,所以談的還蠻愉快,大概聊了有十幾分鐘時間,可能因為使館來的人太少了吧,平時也沒什麼人可以說話。有一些之前沒複印的資料簽證官也當場耐心的幫我印掉了。因為南美簽證辦起來都相對比較複雜一些,所以迫不得已,還是建議“免簽”去。
語言官方語言 西班牙 語,但是英語也通用。
匯率秘魯 貨幣 新索爾 Sol
人民幣:索爾 ≈ 1 :0.5
路線計劃路線: 利馬 → 納斯卡 → 庫斯科 ( 馬丘比丘 )→ 馬爾多納多港 (熱帶雨林)→ 普諾 (提提喀喀湖)
實際路線: 利馬 → 庫斯科 ( 馬丘比丘 )→ 馬爾多納多港 (熱帶雨林)→ 普諾 (提提喀喀湖)
↑秘魯 費用里約熱內盧 \- 利馬 往返機票 $393.24
利馬 \- 庫斯科 單程機票 $105.08
庫斯科 \- 馬丘比丘 大巴,火車,住宿 $230
庫斯科 \- 馬爾多納多港 大巴,熱帶雨林團 $220
庫斯科 \- 普諾 大巴 60 Sol = ¥30
提提喀喀湖 團費 90 Sol = ¥45
提提喀喀湖景住宿 民宿 $33
普諾 (胡麗亞卡) - 利馬 單程機票 $138.99
買 + 吃 約 ¥600
費用總計(2016年匯率) ≈ ¥8000
納斯卡由於預算的緣故,就沒有選擇去 納斯卡 ,額外的路費加上看神秘線條的飛機價格略高,所以以後有機會再來啦!
* Google map 可以自行看到喔~
↑納斯卡 利馬Lima
利馬 , 秘魯 的首都,同時也是最大的港口,轉機的必經之地。機場有10分鐘的免費WiFi,二樓的Starbucks也有WiFi,密碼的話,要買咖啡的小票上才會寫,如果不想花錢的話,隨便找個座位問別人的小票看一眼也不是不可以。
因為時間關係,這次行程並沒有安排在 利馬 停留。
↑利馬
*在 秘魯 旅行,如果不會西語,英語也不好的,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準備。我是坐的隔夜航班, 利馬 飛 庫斯科 ,早晨7點的飛機,因為凌晨無法辦理值機,工作人員讓我早晨5點來,我5點40去排隊值機,輪到我剛好6點,然後他們跟我說:起飛前一小時無法值機,沒行李也不行,這就也算了,最後他們還跟我說晚到值機要交罰款... 這真是活久見。至於罰款呢,我是肯定不會交的,然後在值機櫃臺和他們用西語撕逼,後來因為怕我影響到他們後面的值機旅客,答應給我免費改簽到後一趟航班。所以出門在外,不管語言通不通,吃虧的事情我們堅決不做!
庫斯科Cusco
庫斯科 ,在克丘亞語中意為“肚臍”,也是“世界的中心”,是印加帝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以及宗教的中心。古印加帝國的首都,位於安第斯山脈海拔3400米左右的山谷中。經歷過殖民部分被毀重建,後又因為地震被毀重建,經歷了歷年的波折,於1983年,古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登錄名為 庫斯科 古城。
↑庫斯科
因為算是高原地帶,提醒小伙伴們註意高反。
也因為這裡有著天生的高原紅,提醒大家註意防曬!
↑庫斯科
庫斯科 城的生活節奏很慢,游走在大街上,能見到很多好玩兒的東西,喜歡拍照的小伙伴可以捕捉到各種細節。
比如 這個寫著 “世界被瘋狂的資本家統治著” 的反 政標語。
↑庫斯科
還有很多牽著小羊羔和草泥馬在大街上拍照合影的,拍完照記得給小費。
↑庫斯科
↑庫斯科
還有很多有特色的餐館咖啡店,這篇游記暗藏了星巴克 看看細心的你們能不能找到它!
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 Cuzco
庫斯科 的市中心,重大會議聚集和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大教堂 庫斯科大教堂Cuzco Cathedral
在武器廣場上最顯眼的建築就是 庫斯科 大教堂了,是 西班牙 殖民於1550年為宣揚天主教而建在 庫斯科 的教堂,最有意思的就是裡面的《最後的晚餐了》,和達 芬奇 的不同,這個晚餐里,耶穌的盤中盛的是頗有 秘魯 風的考豚鼠。
↑大教堂
↑大教堂
↑大教堂 集市San Pedro Market
離市區不遠,有個叫 San Pedro 的集市,裡面有各種各樣當地特色的產品,紀念品,手工製品,當然還有美食。當然,最有意思還是用外語和當地人砍價了。
旁邊的街道也有地攤,到了晚上就成了小吃夜市。
↑庫斯科
諷刺漫畫
草(羊)泥(駝)馬 鑰匙鏈/冰箱貼
還淘到了一套1索爾的硬幣冊,硬幣背面為 秘魯 的各個省份代表建築及文化。
集市裡的鮮榨水果奶昔
7索爾 ≈ 3.5人民幣
Platano, papaya con leche (香蕉,木瓜 + 牛奶)現切水果塊很大,老闆看我喝完了,把多榨的奶昔全都給倒給我了,7索爾大概喝了三杯,超滿足。

5塊錢一碗面,7塊錢一份雞腿套餐 + 秘魯 獨有的 印加可樂,價格實惠,味道極佳。

還有一個都麵包夾雞排牛油果的,忘記叫什麼了 但是特別好吃。一塊錢一個,出遠門乾糧必備!
薩克賽瓦曼古堡Sacsayhuaman
薩克賽瓦曼,發音類似於英文 Sexy woman 的諧音。坐標在 庫斯科 城北部的小山上,是除 馬丘比丘 外,在 庫斯科 最壯觀的印加遺址了。 西班牙 殖民時期,動用了很多石頭為建造 庫斯科 城的建築,導致現存面積僅為鼎盛時期的20%左右。
↑薩克賽瓦曼
↑薩克賽瓦曼 基督像Statue of Christ
在薩克塞瓦曼古堡旁邊的山上,有一個於 秘魯 版的 巴西 基督像,俯瞰著整個個 庫斯科 城。
是觀賞全景和夜景的好地方。

因此政策是在我去 秘魯 之後才實行,所以,還是辦了貼紙簽。很有趣的是,會收到一張郵票版收據。
價格:¥210 (不同國家價格略有不同)


簽證材料要求相對比較多
· 申請表
· 護照
· 美國 學生/工作簽證複印件
· 美國 駕照複印件
· 巴西 志願者簽證/工作證複印件
· 往返機票訂單
· 邀請函(酒店訂單)
· 3個月的銀行流水
· 1張照片
· 簽證費
· 拿資料面簽
面簽之前準備了當時所有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文件以免白跑, 面簽大部分用的是英語,得知我會一些西語和葡語後,問了我很多關於從 中國 來,在 美國 讀書工作和在 巴西 奧運會志願的問題,所以談的還蠻愉快,大概聊了有十幾分鐘時間,可能因為使館來的人太少了吧,平時也沒什麼人可以說話。有一些之前沒複印的資料簽證官也當場耐心的幫我印掉了。因為南美簽證辦起來都相對比較複雜一些,所以迫不得已,還是建議“免簽”去。
語言官方語言 西班牙 語,但是英語也通用。
匯率秘魯 貨幣 新索爾 Sol
人民幣:索爾 ≈ 1 :0.5
路線計劃路線: 利馬 → 納斯卡 → 庫斯科 ( 馬丘比丘 )→ 馬爾多納多港 (熱帶雨林)→ 普諾 (提提喀喀湖)
實際路線: 利馬 → 庫斯科 ( 馬丘比丘 )→ 馬爾多納多港 (熱帶雨林)→ 普諾 (提提喀喀湖)

利馬 \- 庫斯科 單程機票 $105.08
庫斯科 \- 馬丘比丘 大巴,火車,住宿 $230
庫斯科 \- 馬爾多納多港 大巴,熱帶雨林團 $220
庫斯科 \- 普諾 大巴 60 Sol = ¥30
提提喀喀湖 團費 90 Sol = ¥45
提提喀喀湖景住宿 民宿 $33
普諾 (胡麗亞卡) - 利馬 單程機票 $138.99
買 + 吃 約 ¥600
費用總計(2016年匯率) ≈ ¥8000
納斯卡由於預算的緣故,就沒有選擇去 納斯卡 ,額外的路費加上看神秘線條的飛機價格略高,所以以後有機會再來啦!
* Google map 可以自行看到喔~

利馬 , 秘魯 的首都,同時也是最大的港口,轉機的必經之地。機場有10分鐘的免費WiFi,二樓的Starbucks也有WiFi,密碼的話,要買咖啡的小票上才會寫,如果不想花錢的話,隨便找個座位問別人的小票看一眼也不是不可以。
因為時間關係,這次行程並沒有安排在 利馬 停留。
*在 秘魯 旅行,如果不會西語,英語也不好的,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準備。我是坐的隔夜航班, 利馬 飛 庫斯科 ,早晨7點的飛機,因為凌晨無法辦理值機,工作人員讓我早晨5點來,我5點40去排隊值機,輪到我剛好6點,然後他們跟我說:起飛前一小時無法值機,沒行李也不行,這就也算了,最後他們還跟我說晚到值機要交罰款... 這真是活久見。至於罰款呢,我是肯定不會交的,然後在值機櫃臺和他們用西語撕逼,後來因為怕我影響到他們後面的值機旅客,答應給我免費改簽到後一趟航班。所以出門在外,不管語言通不通,吃虧的事情我們堅決不做!
庫斯科Cusco
庫斯科 ,在克丘亞語中意為“肚臍”,也是“世界的中心”,是印加帝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以及宗教的中心。古印加帝國的首都,位於安第斯山脈海拔3400米左右的山谷中。經歷過殖民部分被毀重建,後又因為地震被毀重建,經歷了歷年的波折,於1983年,古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登錄名為 庫斯科 古城。

因為算是高原地帶,提醒小伙伴們註意高反。
也因為這裡有著天生的高原紅,提醒大家註意防曬!

庫斯科 城的生活節奏很慢,游走在大街上,能見到很多好玩兒的東西,喜歡拍照的小伙伴可以捕捉到各種細節。
比如 這個寫著 “世界被瘋狂的資本家統治著” 的反 政標語。

還有很多牽著小羊羔和草泥馬在大街上拍照合影的,拍完照記得給小費。


還有很多有特色的餐館咖啡店,這篇游記暗藏了星巴克 看看細心的你們能不能找到它!

庫斯科 的市中心,重大會議聚集和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



在武器廣場上最顯眼的建築就是 庫斯科 大教堂了,是 西班牙 殖民於1550年為宣揚天主教而建在 庫斯科 的教堂,最有意思的就是裡面的《最後的晚餐了》,和達 芬奇 的不同,這個晚餐里,耶穌的盤中盛的是頗有 秘魯 風的考豚鼠。



離市區不遠,有個叫 San Pedro 的集市,裡面有各種各樣當地特色的產品,紀念品,手工製品,當然還有美食。當然,最有意思還是用外語和當地人砍價了。
旁邊的街道也有地攤,到了晚上就成了小吃夜市。

諷刺漫畫

草(羊)泥(駝)馬 鑰匙鏈/冰箱貼

還淘到了一套1索爾的硬幣冊,硬幣背面為 秘魯 的各個省份代表建築及文化。

集市裡的鮮榨水果奶昔
7索爾 ≈ 3.5人民幣
Platano, papaya con leche (香蕉,木瓜 + 牛奶)現切水果塊很大,老闆看我喝完了,把多榨的奶昔全都給倒給我了,7索爾大概喝了三杯,超滿足。


5塊錢一碗面,7塊錢一份雞腿套餐 + 秘魯 獨有的 印加可樂,價格實惠,味道極佳。


還有一個都麵包夾雞排牛油果的,忘記叫什麼了 但是特別好吃。一塊錢一個,出遠門乾糧必備!

薩克賽瓦曼,發音類似於英文 Sexy woman 的諧音。坐標在 庫斯科 城北部的小山上,是除 馬丘比丘 外,在 庫斯科 最壯觀的印加遺址了。 西班牙 殖民時期,動用了很多石頭為建造 庫斯科 城的建築,導致現存面積僅為鼎盛時期的20%左右。


在薩克塞瓦曼古堡旁邊的山上,有一個於 秘魯 版的 巴西 基督像,俯瞰著整個個 庫斯科 城。
是觀賞全景和夜景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