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悉尼)
昨天是從聖瑪麗大教堂往西邊走,今天往東邊走去 悉尼 皇家植物園。
經 新南威爾士 美術館,古 希腊 風格建築。
穿過一個小公園,裡面好多大鳥,也不知道叫啥,一點也不怕人,不過好像澳洲的動物都不怕人,真是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啊。
過一個馬路橋就到了 悉尼 皇家植物園了,像 墨爾本 皇家植物園一樣,超級大。
悉尼 皇家植物園面積30公頃,於1816年在當時總督Macquarie主持下建立,占地24 公頃,原是澳洲的第一個農場,緊鄰 悉尼 歌劇院和中心商務區。當地適宜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於植物園的植物收集。植物園收集展示了熱帶和亞熱帶植物7000多種,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時期從國外引進的,如柑橘,有些是在國內和太平洋地區考察引進的,有的甚至是植物園前身第一農場時期通過種子交換而來。植物標牌提供植物收集的歷史信息,特色的園區更是植物園歷史的寫照。 植物園靠近海港邊還有旅游小火車穿梭。 從植物園這邊看 悉尼 歌劇院位置也是超級好,因為可以同時看到歌劇院和海港大橋。 還有CBD的高樓 植物園的盡頭就是麥考利夫人石椅。
麥考利夫人石椅是為紀念麥考利夫人而由工匠雕刻的,關於麥考利夫人,有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她是17世紀的總督夫人, 英國 人拉 克倫 ·麥考利先生被任命為澳洲第四任總督 (1810-1821年),漂洋過海帶著妻子來到 澳大利亞 生活。麥考利總督每五年要回 英國 彙報一次澳洲的情況,由於路途遙遠,當時海上交通又不發達,往返一次竟然需要28個月。
麥考利先生每天忙於公務,麥考利夫人就每天到這裡來畫 悉尼 海港的景色。每次麥考利總督回 英國 述職,孤獨的麥考利夫人就在這裡翹首盼望,等待船隊的回航,在日復一日的等待中把友善帶給了周圍的民眾。
又是一次拉 克倫 ·麥考里返回 英國 ,可再也沒回來,孤獨的麥考里夫人思念故鄉,盼望丈夫歸來,每天坐在這裡靜靜等待船隊的回航。 悉尼 人為了紀念麥考利夫人,工匠們在海角的岩石上雕刻了這把巨大的石椅。 下一站我們打算去有名的魚市場看看,google顯示在附近乘坐441在QVB( 維多利亞 女王大廈)換乘389就可以。
441換乘389,第二趟屬於換乘沒有收費,一共2.15澳幣。
魚市場真是人滿為患啊,不過大部分都是 亞洲 面孔,應該是國內的導游帶團光顧的地方。 海鮮拼盤,三個蝦三個生蚝13.5澳幣 大拼盤36.5澳幣。
經 新南威爾士 美術館,古 希腊 風格建築。
穿過一個小公園,裡面好多大鳥,也不知道叫啥,一點也不怕人,不過好像澳洲的動物都不怕人,真是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啊。
過一個馬路橋就到了 悉尼 皇家植物園了,像 墨爾本 皇家植物園一樣,超級大。
悉尼 皇家植物園面積30公頃,於1816年在當時總督Macquarie主持下建立,占地24 公頃,原是澳洲的第一個農場,緊鄰 悉尼 歌劇院和中心商務區。當地適宜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於植物園的植物收集。植物園收集展示了熱帶和亞熱帶植物7000多種,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時期從國外引進的,如柑橘,有些是在國內和太平洋地區考察引進的,有的甚至是植物園前身第一農場時期通過種子交換而來。植物標牌提供植物收集的歷史信息,特色的園區更是植物園歷史的寫照。 植物園靠近海港邊還有旅游小火車穿梭。 從植物園這邊看 悉尼 歌劇院位置也是超級好,因為可以同時看到歌劇院和海港大橋。 還有CBD的高樓 植物園的盡頭就是麥考利夫人石椅。
麥考利夫人石椅是為紀念麥考利夫人而由工匠雕刻的,關於麥考利夫人,有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她是17世紀的總督夫人, 英國 人拉 克倫 ·麥考利先生被任命為澳洲第四任總督 (1810-1821年),漂洋過海帶著妻子來到 澳大利亞 生活。麥考利總督每五年要回 英國 彙報一次澳洲的情況,由於路途遙遠,當時海上交通又不發達,往返一次竟然需要28個月。
麥考利先生每天忙於公務,麥考利夫人就每天到這裡來畫 悉尼 海港的景色。每次麥考利總督回 英國 述職,孤獨的麥考利夫人就在這裡翹首盼望,等待船隊的回航,在日復一日的等待中把友善帶給了周圍的民眾。
又是一次拉 克倫 ·麥考里返回 英國 ,可再也沒回來,孤獨的麥考里夫人思念故鄉,盼望丈夫歸來,每天坐在這裡靜靜等待船隊的回航。 悉尼 人為了紀念麥考利夫人,工匠們在海角的岩石上雕刻了這把巨大的石椅。 下一站我們打算去有名的魚市場看看,google顯示在附近乘坐441在QVB( 維多利亞 女王大廈)換乘389就可以。
441換乘389,第二趟屬於換乘沒有收費,一共2.15澳幣。
魚市場真是人滿為患啊,不過大部分都是 亞洲 面孔,應該是國內的導游帶團光顧的地方。 海鮮拼盤,三個蝦三個生蚝13.5澳幣 大拼盤36.5澳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