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走過俄羅斯
紅場衛兵換崗
無名烈士墓(The 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位於紅場 西北 側克裡姆林宮紅牆外的 亞歷山大 花園的最北端。二戰期間,在遼闊的 俄羅斯 原野上,留下了數不清的紅軍戰士合葬冢。1967年,人們將 莫斯科 城外克留科沃村一處合葬冢中的一位不知名紅軍戰士遺骨遷葬。
墓前一隻凸起的青銅五角星構成的火炬台,長明火炬從五星中央冉冉而出,不滅的火焰從建成時一直燃燒到現在,從未熄滅。無名烈士墓的聖火永不熄滅,它象徵著烈士的精神永遠光照人間。
火炬前方青色 大理 石地面上鐫刻著一行銘文: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永世長存!”
烈士墓的兩側玻璃崗亭,左右各有一名身穿禮服、手扶長槍、神情莊重的哨兵默然肅立,24小時不間斷站崗,為烈士守靈,這便是 俄羅斯 婦孺皆知的“全國第一崗”。這“第一崗”原來設在列寧墓前,蘇聯解體後1993年挪到了這裡。
每天早8:00到晚20:00,每到整點時刻,無名烈士墓衛兵都要舉行換崗儀式。衛兵身穿白襯衣、藍軍服,戴大檐帽、登長筒靴,帽徽、肩章閃閃金光。換崗時,接崗衛兵高高抬腿,步步為營,抬腿高度前所未見,兩腿夾角超90度,每一步都擲地有聲,很有氣勢。每次換崗儀式時,游客都從四周蜂擁而至,團團圍住烈士墓,爭看國家一號崗的換崗儀式,近距離一睹衛士風采。 “聖瓦西里大教堂”位於紅場的南端,緊傍克裡姆林宮。由 俄羅斯 建築師“巴爾馬”和“波斯特尼克”根據伊凡雷帝和都主教馬卡裡之命主持設計修建,於1555年動工,1560年建成。它是 莫斯科 的象徵,曾叫聖母大教堂,又名 波克 羅夫大教堂。教堂共有九個金色洋蔥頭狀的教堂頂,由9座相連的八邊形塔樓巧妙地組合為一體,中心塔從地基到頂尖高47.5米,其餘8個較低的塔樓極巧妙地排列在中心塔樓的周圍。這9個教堂頂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後來分別加上去的
教堂非常漂亮,每個角度拍攝都是美景。特別推薦,一定要待到紅場的亮燈時分,極美的夜景更會讓你愛上紅場和聖瓦西里大教堂。
無名烈士墓(The 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位於紅場 西北 側克裡姆林宮紅牆外的 亞歷山大 花園的最北端。二戰期間,在遼闊的 俄羅斯 原野上,留下了數不清的紅軍戰士合葬冢。1967年,人們將 莫斯科 城外克留科沃村一處合葬冢中的一位不知名紅軍戰士遺骨遷葬。
墓前一隻凸起的青銅五角星構成的火炬台,長明火炬從五星中央冉冉而出,不滅的火焰從建成時一直燃燒到現在,從未熄滅。無名烈士墓的聖火永不熄滅,它象徵著烈士的精神永遠光照人間。
火炬前方青色 大理 石地面上鐫刻著一行銘文: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永世長存!”
烈士墓的兩側玻璃崗亭,左右各有一名身穿禮服、手扶長槍、神情莊重的哨兵默然肅立,24小時不間斷站崗,為烈士守靈,這便是 俄羅斯 婦孺皆知的“全國第一崗”。這“第一崗”原來設在列寧墓前,蘇聯解體後1993年挪到了這裡。
每天早8:00到晚20:00,每到整點時刻,無名烈士墓衛兵都要舉行換崗儀式。衛兵身穿白襯衣、藍軍服,戴大檐帽、登長筒靴,帽徽、肩章閃閃金光。換崗時,接崗衛兵高高抬腿,步步為營,抬腿高度前所未見,兩腿夾角超90度,每一步都擲地有聲,很有氣勢。每次換崗儀式時,游客都從四周蜂擁而至,團團圍住烈士墓,爭看國家一號崗的換崗儀式,近距離一睹衛士風采。 “聖瓦西里大教堂”位於紅場的南端,緊傍克裡姆林宮。由 俄羅斯 建築師“巴爾馬”和“波斯特尼克”根據伊凡雷帝和都主教馬卡裡之命主持設計修建,於1555年動工,1560年建成。它是 莫斯科 的象徵,曾叫聖母大教堂,又名 波克 羅夫大教堂。教堂共有九個金色洋蔥頭狀的教堂頂,由9座相連的八邊形塔樓巧妙地組合為一體,中心塔從地基到頂尖高47.5米,其餘8個較低的塔樓極巧妙地排列在中心塔樓的周圍。這9個教堂頂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後來分別加上去的
教堂非常漂亮,每個角度拍攝都是美景。特別推薦,一定要待到紅場的亮燈時分,極美的夜景更會讓你愛上紅場和聖瓦西里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