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 vacances de Noël ——從羅馬到米蘭

作為 托斯卡納 大區的首府, 意大利 文藝復興啟蒙的城市,這裡並不想 羅馬 那麼輝煌。相比於 羅馬 , 佛羅倫薩 就是一個小清新。在幾個小時的車程後,我們來到這裡。跟 羅馬 的冬日暖陽不一樣,這裡灰濛蒙的,略微有一絲冷清。不愧有翡冷翠這麼個文藝的別稱。
到達已是中午,在安置好後我們外出覓食。 佛羅倫薩 不大,隨處一走就能走到市中心附近,我們隨意選了一家餐廳,開啟我們的聖誕節大餐。
前菜:







之後我們來了聖誕節也開門的景點-美第奇家族的房子。說起美第奇家族,熟悉 歐洲 歷史的人就不會陌生。美第奇家族是 佛羅倫薩 的實際掌權者。美第奇家族出了兩任 法國 皇后—Catherine de Médicis 和Maria de Médicis,還有教皇,大公等等。文藝復興也跟他們家族有關。如果不是他們對藝術的資助,文藝復興的啟蒙也不可能發生在 佛羅倫薩 了。
美第奇家族房屋的舞廳(奢華的巴 洛克 風格):

購買的皮製品小零錢包:

紀念品之冰箱貼:

斜塔的本身其實是教堂的鐘樓。伽利略在斜塔上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自由落體實驗,使斜塔聞名世界。至於斜塔為什麼會這麼歪?科學家們對此很感興趣,研究了幾個世紀。
火車還沒到 比薩 就開始下雨了。聖誕節剛過,小鎮的路上幾乎沒有人。坐在去斜塔的公交車上,沿路看著 比薩 的風景,感覺沒過多久就到了斜塔附近。到了景點,終於不是人煙稀少了。雖然是雨天,來看斜塔的人還是很多。我們只在這安排了半天
時間,所以開始乾游客該乾的事,抓緊一切時間拍照。
意大利 風格的教堂:






五漁村 ,其實就是五個連在一起的小漁村,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很多人都會選擇來這裡,徒步或者坐火車。小漁村裡的居民就地取材,房子色彩鮮艷,陽光下更是明媚動人。在這裡感受 意大利 鄉村生活的美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在暴雨中我們趕上了去 五漁村 附近的城市的火車,在火車站吃飽後,我們坐上了開往 五漁村 的小火車,準備感受小村莊的美。
到達 五漁村 後,天空漸漸放晴,夕陽餘暉,小漁村像披上了金色的外衣,陽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真的很美。
烏雲下的 五漁村 :




來到 米蘭 ,必然要去 米蘭 的中心—— 米蘭 大教堂。這個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我們之前學過藝術史,大概知道這種風格,而且也略知是建於技術比較成熟的時期。
作為 米蘭 的名片,游覽大教堂的人超級多。從地鐵站出來,沿著一條購物的街一直走,就能走到大教堂。雖然我已是第二次來到這裡,但感覺還是一樣。在我剛來讀書的那個春假,去 布拉格 看到了聖維特主教堂後,受到了震撼,以至於再看其他教堂的感覺都一般般。大教堂的外觀真的很驚艷,但是裡面在我看來著實一般。所以在小伙伴們準備去參觀教堂的時候,我正好看到旁邊的有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的畫展。於是大家分頭行動。
雨中的大教堂:

這個展在我第一次來 意大利 玩的時候在 都靈 就看到過。那時候沒有時間就沒有去看。現在正好有時間就去了。由於展內不能拍照,只好買一些紀念品紀念一下啦
明信片:


因為莎翁,世人都知道了羅密歐與朱麗葉。他們的悲劇令人惋惜。但是我從小就不喜歡看悲劇,所以只知道大概故事情節,不知道他們是發生在 維羅納 。
到達 維羅納 ,開始下矇矇小雨。小鎮很小,但是慕名而來的人很多。在 維羅納 的老城,一進故居就能看到二樓的陽臺,好像是書中那最經典的一幕就要浮現在眼前。庭院里豎立著朱麗葉的塑像,傳聞手摸朱麗葉的右胸能有桃花運,會收穫愛情。所以朱麗葉被人群層層包圍,胸也被摸光滑了。我擠過層層人群,手抱與朱麗葉合照,心想希望能有桃花運,收貨愛情。現在看來,可能只是個美好願望,不一定就會實現。
朱麗葉故居的二樓陽臺:





維羅納 小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