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Sea2Summit】單騎歐洲13國:穿越小不列顛(第9話)
第9話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今天的目標是湖區(Lake District),不算太遠,也就幾十公里,不過爬坡估計有點嗆。依舊十點出發, 在主路上騎著感覺還是挺危險的,不少貨車在這經過。路上行人不多,我就騎到人行道上,沒想到還得到了路人的認可,說這是wise choice(明智的選擇)。
騎著騎著,覺得後貨架晃動得有些厲害,下車一看,原來是貨架螺絲斷了。第一次騎這麼長的路程,沒啥長途經驗,所以備用螺絲也沒帶。我停下來,盯著車看了好會,看能不能在車架上把螺絲拆東補西,勉強在車把上拆下個看似結實的螺絲給換上。然而,斷掉的螺絲卡在孔里取不出來,好在原來的螺絲孔旁邊還有個備用孔,我就把貨架拆了,整個挪到那個備用孔的位置上。但另一個問題來了,車把的螺絲有點太長了,蹭飛輪。我定睛想了一會,把螺絲洗了一下牌,把它們弄在合適的位置上。
回想起來,如果不是Astolfo有兩對用於安裝後貨架的螺絲孔,這個問題就卡在那了,再怎麼把螺絲洗牌也沒用。我由衷覺得,是Astolfo帶著我環游世界,是他救了我這個笨主人;而我,除了增添劃痕以外,好像沒給他帶來過什麼。 進入湖區前的路有點無聊,湖區我已經來過五六次了,從遠處的山就認出來了。從谷歌地圖上看,去湖區的騎行路線只有一個選擇,必須穿過一條六車道的大路,到達對面後進入小路,然後上山。天啦嚕,我還不如爬個大坡嘞!這條大路真心嚇人,車流也很急,幾乎沒什麼過馬路的間隙。我在自行車道上來來回回徘徊好久,終於等到一個空隙,讓我在丁字路口過去了。雖然我有打手勢什麼的,但我覺得司機和我都覺得剛纔一幕很驚險。進了小路,就看到有些騎友剛從山上下來,估計都是本地的,輕裝上陣,讓我很是羡慕。 湖區有些路段沒有自行車道,但景區的車流量大,所以在路牌下方會看到一個小小的提示牌,提醒司機:超越騎友的安全距離是1.5米——而且事實上他們也是這麼 禮讓 的(雖然不一定會明顯地減速)。這大概就是真正意義的發達國家吧。 昨天淋了一上午的雨,今天卻被烈日炙烤得口乾舌燥。停在十字路口喝口水,順便選一下路。選正前方的長坡呢,還是右邊的短坡呢?這些英文單詞每個都認識,但放到現實場景中就讓人一頭霧水: 英國 人的邏輯和我們 中國 的邏輯是一樣的嗎?這個long和short到底是什麼意思?指得是距離還是耗時?長坡到底有多長?在 中國 ,長坡一般10公里或以上,這到底有多長?
猶猶豫豫了半天,在Instagram上發了個即時故事,讓大家幫我選。結果,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狐朋狗友們幫我選了long,好像谷歌也是這麼選的。既然這樣,就認命吧。
結果,命運希望我推車。來 英國 騎車之前,我還是比較倔的,基本上沒怎麼推過車,不到極端情況我都不推。在 青海 扎哈公路那會推過,因為來自 廣東 的我當時還適應不了高原;在 臺灣 武嶺快登頂那會推過,因為騎不動了,騎一小會就要休息好久,還不如推車,再不走天就黑了,山上霧大下去很危險。來了 英國 之後,天天對我來說都是“極端情況”,坡度20%起,每時每刻都在刷新“推車榜”的紀錄。
每個全程推車的坡,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個坡大概也就三公里左右,但已足以躋身於我走過的變態坡的前五,路窄彎多,汽車不好上去,但偶爾還是看到一兩輛用生命擠過去的小車。拐彎處看到有兩個輕車下坡的騎友,他們看起來車技很好地樣子,卻還要全神貫註地捏住剎車,無法分神和我打招呼。
過了這坡就相對正常了,接下來的起伏都屬於正常範圍,就是景區的車多,而且路面感覺有點被壓壞了,騎起來沒有在Yorkshire那麼爽。 我在 英國 的終點站是 愛丁堡 ,訂了十天之後去 塔林 的飛機。從湖區到 愛丁堡 ,不繞路的話也就250公里,如果Z字形走過去,頂了也就四五百。時間還算寬裕,打算在湖區住個兩三天,反正也沒事可乾。今天的落腳點是YHA Hawkshead,還算是比較大的一個,人不算太多。在門口碰到兩個從 瑞士 Basil過來的哥們,他們也是長途的裝備,準備騎到 蘇格蘭 的Isle of Skye。
聽他們這麼說我就後悔了:我來之前為啥不好好做功課?! 蘇格蘭 地貌那麼壯觀,而且在 蘇格蘭 野營是合法的呀,我為啥要執著在 英格蘭 騎車, 威爾士 還說得過去, 英格蘭 ……哎!
登記入住之後,我騎車兩公里到鎮上的一個超市買菜。超市門口堆放著幾輛Marin,和我家Astolfo的架子是一個牌子。我曾經想過,一輛自行車的靈魂是什麼?是車架嗎?如果我把Astolfo的車架換了,他還叫Astolfo嗎?如果換的是輪組呢? 買了一大堆食材,興高采烈回到旅館。然而,不幸的事情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旅館門口有個很小很小的坡(也許都不值得被稱之為坡),我上去的時候變了一下速,沒變到位,鏈條斷了。這還是原裝的鏈條哪,而且這麼一路這麼多坡都扛過來了,居然在旅店門口也能斷。不過萬幸的是,鏈條是在門口斷的,我騎的還是輕車,如果帶著重裝在鳥不拉屎的地方斷鏈條,那才是真正的悲慘。
出趟遠門,不倒點霉還能叫出過遠門嗎?我淡定地有點出奇:我把鏈條拆下來,用紙巾包起來,再把車推到樓下,去廚房放好食物,回到前臺打聽附近有什麼車店。Hawkshead沒有車店,前臺小姐姐幫我找了個最近的車店,差不多10公里左右,在Ambleside,可以步行兩公里去Hawkshead,再坐公交車去Ambleside。這時碰到位帶娃的男士,他給我推薦了另外兩個選項,一個是附近有個叫Grizedale的小森林,上面有個山地車店,大概離這有5公里;另一個是,Grizedale這家車店的一個前員工正好在這旅館打工,如果我運氣好,說不定可以碰到他,如果我表現得友好一點話(if you are really nice with him,聽起來怪怪的),也許他會願意幫我一把。
這下就更不擔心了,好歹有三個選項呢!好在訂了三晚住宿,解決問題的時間應該是足夠的。先去洗澡,做飯吃飽了,明天再說。
回到房間,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根筋不大對,也可能是這一路和別人聊天聊習慣了吧。我開始撩我的室友聊天了。有個是本地人,在湖區這邊做服務行業的,估計公司是包住的,她平時和同事住一起,她說不想上班下班都和她黏在一起,所以周末自己過來旅店住著透透氣。 後來聊到我的鏈條斷了,她也替我出謀劃策,討論了好一會,最後還是建議我去Ambleside的車店求助。
這還有另一個室友,一開始不怎麼搭理我們,後來聽到我們聊自行車的事,也開始加入了。她來自 波蘭 ,是Bristol大學的交換生,她是過來湖區找朋友玩的,把自行車也帶來了,順便騎一段。她讓我建議一下明天的路線,我問她車的配置,最後還是建議她不要離鐵路沿線太遠,萬一累了還可以坐火車。
第一個女生洗完澡回來了,說她洗澡的時候幫我認真想了一會,想起她以前有個室友給她留了輛自行車,也許我可以把它拆下來看用不用得上。我說,我車是11速的齒,不知道鏈條能不能配,但還是謝謝她,如果明天去車店搞不定,我就去找她幫忙。 第二天一睜眼, 波蘭 女生已經出發了,給我留了一條紙條,說謝謝我昨天給她的建議,讓我在Facebook加她,到了 波蘭 可以找她。 按照原計劃,走了兩公里去到Hawkshead鎮上的巴士站。去Ambleside的巴士一個小時才一趟,而且價格也漲了不少,來回一共不到20公里,日票就要8.5英鎊(約75元人民幣)。但就像昨晚室友們說的那樣:It's London price here, but what choice do you have? (湖區的物價和 倫敦 物價一樣高,但你沒有選擇的餘地。)
除了像Manchester那樣的 大城 市,Ambleside應該是我見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了。輾轉找到了大家推薦的那家自行車店,把鏈條拿出來,店家幫我取下斷掉的那截鏈條,買了個快拆扣,花了5鎊,是國內價格的四五倍。再買了個截鏈器,以防未來的幾千公里再出什麼幺蛾子。走之前,店家還叮囑我,自己裝鏈條的時候一定要大力點把它扣緊。
到處閑逛,湖區物價的確賊高,唯一買得起的就是下下圖的這本修車指南了。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馬上坐車回到Hawkshead,再徒步兩公里回到旅社。做了午飯,泡好一杯下午茶,拿出書來研究研究,打算裝好鏈條之後,學學把這變速調一下。說到調變速就有點慚愧了,騎車這麼多年我自己沒怎麼學,但我這輩子一定會記住遇到一位車店技師。他是我心目中最優秀的技師沒有之一。
2017年9月我從 上海 坐飛機去 神農架 騎車,沒想到 神農架 連續多天濃霧,我在 武漢 轉機時被航空公司扔在了那裡,無奈之下,只好從 武漢 坐車去 荊州 ,再從 荊州 開始騎,終點是 恩施 。經過 宜昌 的時候,因為山腳雨中扎胎在那住了一晚,第二天想找個車店調調變速再上山,在西陵區找到了一家捷安特,技師幫我調變速調了15分鐘,還幫我補了兩條胎,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細心的師傅,比在 臺灣 遇到的更好( 臺灣 車店總體比較貼心)。再想想家附近的那幾家車店,腦仁都疼了。他們忙活了半天,最後也沒跟我收錢。出門在外有貴人無私相助,很是感動。 湖北 加油!疫情過後我再來玩。
話說回來,就在我研究怎麼調變速的時候,旅館的一個女員工發現了我,主動過來問我要不要幫忙。我全盤如實相告,也沒有期待什麼,但她居然把那位傳說中的旅館兼職修理師傅帶過來了!!估計是剛纔我做飯的時候,這兩個人剛好在那幹活,廚房沒什麼客人,所以我在他們面前刷夠了存在感。
師傅很熱心地幫我安裝好了鏈條,還教我用力把它扣緊的小技巧,告訴我怎麼檢查。
我又假巴意思地試探:“我可以問一個問題嗎?”
師傅:“當然。”
我:“您知道怎麼調變速嗎?”
話一齣口,我真的好想扇自己兩嘴巴。這麼蠢的問題都問得出口,簡直羞辱對方的智商。人家在車店幹了十幾年,能不知道嗎?!
但師傅不僅帥氣會修車,還善解人意,說了句“沒問題”,就幫我把變速搗鼓了十幾二十分鐘。雖然因為那顆螺絲,變速最後沒有調得很完美,但已經是這種狀況下的最佳方案了。
我千恩萬謝之後,目送他們下班了。
湖區的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驗了兩個書本上的哲理:
第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旅館大門斷掉的鏈條,在旅館的後門修好了。我花了點小錢,跑了點路,什麼技術活都沒乾。
第二,守株待兔是真的存在的——即便我沒有那個想法。 在湖區的第三天,我漫無目的,騎著輕車亂逛。雖有25%的坡,但心情輕鬆愉悅。本來想去翻個大山,無奈中間路斷了,只剩下徒步的小徑,加上烏雲密佈,就提早打道回府,補補游記,計劃一下接下來的路線。 【未完待續】
騎著騎著,覺得後貨架晃動得有些厲害,下車一看,原來是貨架螺絲斷了。第一次騎這麼長的路程,沒啥長途經驗,所以備用螺絲也沒帶。我停下來,盯著車看了好會,看能不能在車架上把螺絲拆東補西,勉強在車把上拆下個看似結實的螺絲給換上。然而,斷掉的螺絲卡在孔里取不出來,好在原來的螺絲孔旁邊還有個備用孔,我就把貨架拆了,整個挪到那個備用孔的位置上。但另一個問題來了,車把的螺絲有點太長了,蹭飛輪。我定睛想了一會,把螺絲洗了一下牌,把它們弄在合適的位置上。
回想起來,如果不是Astolfo有兩對用於安裝後貨架的螺絲孔,這個問題就卡在那了,再怎麼把螺絲洗牌也沒用。我由衷覺得,是Astolfo帶著我環游世界,是他救了我這個笨主人;而我,除了增添劃痕以外,好像沒給他帶來過什麼。 進入湖區前的路有點無聊,湖區我已經來過五六次了,從遠處的山就認出來了。從谷歌地圖上看,去湖區的騎行路線只有一個選擇,必須穿過一條六車道的大路,到達對面後進入小路,然後上山。天啦嚕,我還不如爬個大坡嘞!這條大路真心嚇人,車流也很急,幾乎沒什麼過馬路的間隙。我在自行車道上來來回回徘徊好久,終於等到一個空隙,讓我在丁字路口過去了。雖然我有打手勢什麼的,但我覺得司機和我都覺得剛纔一幕很驚險。進了小路,就看到有些騎友剛從山上下來,估計都是本地的,輕裝上陣,讓我很是羡慕。 湖區有些路段沒有自行車道,但景區的車流量大,所以在路牌下方會看到一個小小的提示牌,提醒司機:超越騎友的安全距離是1.5米——而且事實上他們也是這麼 禮讓 的(雖然不一定會明顯地減速)。這大概就是真正意義的發達國家吧。 昨天淋了一上午的雨,今天卻被烈日炙烤得口乾舌燥。停在十字路口喝口水,順便選一下路。選正前方的長坡呢,還是右邊的短坡呢?這些英文單詞每個都認識,但放到現實場景中就讓人一頭霧水: 英國 人的邏輯和我們 中國 的邏輯是一樣的嗎?這個long和short到底是什麼意思?指得是距離還是耗時?長坡到底有多長?在 中國 ,長坡一般10公里或以上,這到底有多長?
猶猶豫豫了半天,在Instagram上發了個即時故事,讓大家幫我選。結果,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狐朋狗友們幫我選了long,好像谷歌也是這麼選的。既然這樣,就認命吧。
結果,命運希望我推車。來 英國 騎車之前,我還是比較倔的,基本上沒怎麼推過車,不到極端情況我都不推。在 青海 扎哈公路那會推過,因為來自 廣東 的我當時還適應不了高原;在 臺灣 武嶺快登頂那會推過,因為騎不動了,騎一小會就要休息好久,還不如推車,再不走天就黑了,山上霧大下去很危險。來了 英國 之後,天天對我來說都是“極端情況”,坡度20%起,每時每刻都在刷新“推車榜”的紀錄。
每個全程推車的坡,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個坡大概也就三公里左右,但已足以躋身於我走過的變態坡的前五,路窄彎多,汽車不好上去,但偶爾還是看到一兩輛用生命擠過去的小車。拐彎處看到有兩個輕車下坡的騎友,他們看起來車技很好地樣子,卻還要全神貫註地捏住剎車,無法分神和我打招呼。
過了這坡就相對正常了,接下來的起伏都屬於正常範圍,就是景區的車多,而且路面感覺有點被壓壞了,騎起來沒有在Yorkshire那麼爽。 我在 英國 的終點站是 愛丁堡 ,訂了十天之後去 塔林 的飛機。從湖區到 愛丁堡 ,不繞路的話也就250公里,如果Z字形走過去,頂了也就四五百。時間還算寬裕,打算在湖區住個兩三天,反正也沒事可乾。今天的落腳點是YHA Hawkshead,還算是比較大的一個,人不算太多。在門口碰到兩個從 瑞士 Basil過來的哥們,他們也是長途的裝備,準備騎到 蘇格蘭 的Isle of Skye。
聽他們這麼說我就後悔了:我來之前為啥不好好做功課?! 蘇格蘭 地貌那麼壯觀,而且在 蘇格蘭 野營是合法的呀,我為啥要執著在 英格蘭 騎車, 威爾士 還說得過去, 英格蘭 ……哎!
登記入住之後,我騎車兩公里到鎮上的一個超市買菜。超市門口堆放著幾輛Marin,和我家Astolfo的架子是一個牌子。我曾經想過,一輛自行車的靈魂是什麼?是車架嗎?如果我把Astolfo的車架換了,他還叫Astolfo嗎?如果換的是輪組呢? 買了一大堆食材,興高采烈回到旅館。然而,不幸的事情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旅館門口有個很小很小的坡(也許都不值得被稱之為坡),我上去的時候變了一下速,沒變到位,鏈條斷了。這還是原裝的鏈條哪,而且這麼一路這麼多坡都扛過來了,居然在旅店門口也能斷。不過萬幸的是,鏈條是在門口斷的,我騎的還是輕車,如果帶著重裝在鳥不拉屎的地方斷鏈條,那才是真正的悲慘。
出趟遠門,不倒點霉還能叫出過遠門嗎?我淡定地有點出奇:我把鏈條拆下來,用紙巾包起來,再把車推到樓下,去廚房放好食物,回到前臺打聽附近有什麼車店。Hawkshead沒有車店,前臺小姐姐幫我找了個最近的車店,差不多10公里左右,在Ambleside,可以步行兩公里去Hawkshead,再坐公交車去Ambleside。這時碰到位帶娃的男士,他給我推薦了另外兩個選項,一個是附近有個叫Grizedale的小森林,上面有個山地車店,大概離這有5公里;另一個是,Grizedale這家車店的一個前員工正好在這旅館打工,如果我運氣好,說不定可以碰到他,如果我表現得友好一點話(if you are really nice with him,聽起來怪怪的),也許他會願意幫我一把。
這下就更不擔心了,好歹有三個選項呢!好在訂了三晚住宿,解決問題的時間應該是足夠的。先去洗澡,做飯吃飽了,明天再說。
回到房間,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根筋不大對,也可能是這一路和別人聊天聊習慣了吧。我開始撩我的室友聊天了。有個是本地人,在湖區這邊做服務行業的,估計公司是包住的,她平時和同事住一起,她說不想上班下班都和她黏在一起,所以周末自己過來旅店住著透透氣。 後來聊到我的鏈條斷了,她也替我出謀劃策,討論了好一會,最後還是建議我去Ambleside的車店求助。
這還有另一個室友,一開始不怎麼搭理我們,後來聽到我們聊自行車的事,也開始加入了。她來自 波蘭 ,是Bristol大學的交換生,她是過來湖區找朋友玩的,把自行車也帶來了,順便騎一段。她讓我建議一下明天的路線,我問她車的配置,最後還是建議她不要離鐵路沿線太遠,萬一累了還可以坐火車。
第一個女生洗完澡回來了,說她洗澡的時候幫我認真想了一會,想起她以前有個室友給她留了輛自行車,也許我可以把它拆下來看用不用得上。我說,我車是11速的齒,不知道鏈條能不能配,但還是謝謝她,如果明天去車店搞不定,我就去找她幫忙。 第二天一睜眼, 波蘭 女生已經出發了,給我留了一條紙條,說謝謝我昨天給她的建議,讓我在Facebook加她,到了 波蘭 可以找她。 按照原計劃,走了兩公里去到Hawkshead鎮上的巴士站。去Ambleside的巴士一個小時才一趟,而且價格也漲了不少,來回一共不到20公里,日票就要8.5英鎊(約75元人民幣)。但就像昨晚室友們說的那樣:It's London price here, but what choice do you have? (湖區的物價和 倫敦 物價一樣高,但你沒有選擇的餘地。)
除了像Manchester那樣的 大城 市,Ambleside應該是我見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了。輾轉找到了大家推薦的那家自行車店,把鏈條拿出來,店家幫我取下斷掉的那截鏈條,買了個快拆扣,花了5鎊,是國內價格的四五倍。再買了個截鏈器,以防未來的幾千公里再出什麼幺蛾子。走之前,店家還叮囑我,自己裝鏈條的時候一定要大力點把它扣緊。
到處閑逛,湖區物價的確賊高,唯一買得起的就是下下圖的這本修車指南了。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馬上坐車回到Hawkshead,再徒步兩公里回到旅社。做了午飯,泡好一杯下午茶,拿出書來研究研究,打算裝好鏈條之後,學學把這變速調一下。說到調變速就有點慚愧了,騎車這麼多年我自己沒怎麼學,但我這輩子一定會記住遇到一位車店技師。他是我心目中最優秀的技師沒有之一。
2017年9月我從 上海 坐飛機去 神農架 騎車,沒想到 神農架 連續多天濃霧,我在 武漢 轉機時被航空公司扔在了那裡,無奈之下,只好從 武漢 坐車去 荊州 ,再從 荊州 開始騎,終點是 恩施 。經過 宜昌 的時候,因為山腳雨中扎胎在那住了一晚,第二天想找個車店調調變速再上山,在西陵區找到了一家捷安特,技師幫我調變速調了15分鐘,還幫我補了兩條胎,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細心的師傅,比在 臺灣 遇到的更好( 臺灣 車店總體比較貼心)。再想想家附近的那幾家車店,腦仁都疼了。他們忙活了半天,最後也沒跟我收錢。出門在外有貴人無私相助,很是感動。 湖北 加油!疫情過後我再來玩。
話說回來,就在我研究怎麼調變速的時候,旅館的一個女員工發現了我,主動過來問我要不要幫忙。我全盤如實相告,也沒有期待什麼,但她居然把那位傳說中的旅館兼職修理師傅帶過來了!!估計是剛纔我做飯的時候,這兩個人剛好在那幹活,廚房沒什麼客人,所以我在他們面前刷夠了存在感。
師傅很熱心地幫我安裝好了鏈條,還教我用力把它扣緊的小技巧,告訴我怎麼檢查。
我又假巴意思地試探:“我可以問一個問題嗎?”
師傅:“當然。”
我:“您知道怎麼調變速嗎?”
話一齣口,我真的好想扇自己兩嘴巴。這麼蠢的問題都問得出口,簡直羞辱對方的智商。人家在車店幹了十幾年,能不知道嗎?!
但師傅不僅帥氣會修車,還善解人意,說了句“沒問題”,就幫我把變速搗鼓了十幾二十分鐘。雖然因為那顆螺絲,變速最後沒有調得很完美,但已經是這種狀況下的最佳方案了。
我千恩萬謝之後,目送他們下班了。
湖區的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驗了兩個書本上的哲理:
第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旅館大門斷掉的鏈條,在旅館的後門修好了。我花了點小錢,跑了點路,什麼技術活都沒乾。
第二,守株待兔是真的存在的——即便我沒有那個想法。 在湖區的第三天,我漫無目的,騎著輕車亂逛。雖有25%的坡,但心情輕鬆愉悅。本來想去翻個大山,無奈中間路斷了,只剩下徒步的小徑,加上烏雲密佈,就提早打道回府,補補游記,計劃一下接下來的路線。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