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首緬甸,佛光中一朵微笑的藍蓮花…


籠基上身更能體現出他們的“婀娜多姿”
跟在後面抓拍有一種“忍俊不禁”的笑點畫面。

來我懷裡,住你心裡……

緬甸 人稱大 金塔 為“瑞大光塔”,“瑞”在緬語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 仰光 的古稱, 緬甸 人把大 金塔 視為自己的驕傲。


打著傘,赤著腳。一圈又一圈圍著大 金塔 轉,大 金塔 上面那搖曳著的風鈴迎合著心的跳動,在愈來愈迷離的夜,似乎在夜色中聽到了花開的聲音。

大 金塔 卻在夜色中越來奪目。那種驚魂的美
似乎有一種要撕破蒼穹的力量。
我找到旁邊一個 小金 塔進去避雨。坐在 小金 塔里 面,隔著檐註視著外面的大 金塔 。看著雨滴滴答答的落在塔檐上,雨滴夾雜著風鈴聲似乎是天那邊傳過來的的梵音,有一種攝入心扉的寧靜。就這樣靜靜的發獃,放空自己。
正坐著,進來了一對 緬甸 夫婦。他們帶了自己的食物,然後盤膝坐下。面朝大 金塔 ,虔誠的閉上雙眼,手合掌,把臉頰貼在掌心。就這樣做著禱告。看著他們那張黝黑的面孔,可是眼裡閃爍的卻是安詳幸福的光芒。信仰帶給他們的是一種力量和溫暖。 大 金塔 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巨鐘,用磚砌成,塔身高 112 米,塔基為 115平方米。塔身貼有 1000 多張純金箔,所用黃金有 7 噸多重。塔的四周掛著1.5 萬多個金、銀鈴鐺,風吹鈴響,清脆悅耳,聲傳四方。塔頂全部用黃金鑄成,上有 1260 公斤重的金屬寶傘,周圍嵌有紅寶石 664 顆,翡翠 551 顆,金剛石 443 顆。整座 金塔 寶光閃爍,雍榮華貴,雄偉壯觀。




仰光 喬達基卧佛寺供奉著 緬甸 最大的卧佛像,始建於1970年,經歷了各種天災後,1960年正式成為現在的大型卧佛像。卧佛神態安詳,眼睛由玻璃鑲嵌而成,特別美麗。卧佛右手輕輕托著頭部,眼睛慈悲註視芸芸眾生。

喵星人的卧姿跟卧佛有異曲同工之妙。
禁不住上去逗逗喵星人,誰知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睡聖閑覺。

希望給自己帶來好運
穿的這身黃裙咋有點像“龍袍”加身的感覺啊

神啊,
讓所有我愛的和愛我的人
都幸福,健康,平安。


生怕給神發現了不待見她。

願中緬 友誼 長存。 讓我記住這個 緬甸 小哥的背影: 在去 仰光 大 金塔 途中遇大雨,替我打的士等了半個小時,卻把自己整個背都淋濕的背影……這一畫面將永遠定格在我 緬甸 之行,最溫暖的那個角落。

時光的隧道,穿過你眼底的繁華和悲涼,只不過是你眼底的那一柱香,裊裊飄過……人生終究是一場幻覺。


當車輪滾滾而過,就猶如滑過眼底的沙。
眼前的所有都在車輪的轟轟聲中拋向後方。在窗戶的一格格中跳躍……隨後又有新的影像,又跳躍然後再消失。就是在這樣一個又一個輪迴中,火車完成了它的生命軌跡。
圖為 仰光 火車的一個工作人員 緬甸 小哥,在火車即將停下來的時候,在探頭看車外的狀況。


穿梭而過的 緬甸 小商小販,在車箱內走動叫賣手上的食物。女人臉上無一例外的都塗上了“ 特納 卡”, 特納 卡下麵是一種“與世無爭”的溫暖而知足的笑臉。那種光芒也只有在 緬甸 才能 豐潤 而成,鮮活動人。

眼睛里散髮的是那種母性的光輝。


眼神中透露著歲月的滄桑感又不失對生活的希冀和渴望。



火車上的青春,是一個旅行的筆記本。
那些走過的路,路過的風景,哼過的曲調,淋過的小雨,受過的委屈,熬過的黑夜,感受過的溫暖,驚艷過的大片……所有所有這一切都將在你青春的扉頁上,用或濃或淡,或張揚或輕薄的印記寫下最真實的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