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游記+922張圖片!】出發吧愛情—從愛琴海到阿爾卑斯山,從盧浮魅影到凡爾賽的甜蜜(下)











實際上去了以後才知道,之前帶的很多衣服都派不上用場。因為當地的氣溫對於我來說,好冷啊,簡直是南方冬轉春時又濕又凍的節奏。
巴黎 的早晚溫差很明顯,再加上5月中旬的時間點,陰天、下雨比較多,下了雨的街頭更顯濕冷。但是!當我穿著薄羽絨,厚棉襪還在叫冷的時候,周圍的 巴黎 女生們竟都是這樣的打扮——無論70歲滿頭銀絲的儒雅奶奶,還是30歲知性上班族,20歲青春無敵小靚妹,全部是,長款卡其色風衣+絲巾+黑色絲襪+高跟鞋!在馬路邊,她們有的一邊握手哈氣取暖,一邊在抖腳,但是,那架勢卻好像在宣誓,姐無論再冷都只會穿絲襪和高跟!這種勇氣我真心只能敬佩!
古老的 巴黎 地鐵可不是每個人都頂得順哦
也許在 中國 ,地鐵被賦予了很多標簽, 比如 地鐵應該是明亮的,乾凈的,站務員隨找隨有,總體環境比公車略勝一籌。 大城 市地鐵站還有各種商鋪,隨時買東西,服務員待人態度很好。但在這裡,我算是被原始地如此真實的面貌驚獃了。沒有站廳層,進站後就直接是候車站台。一個站務員都找不到。特別朴素的水泥地,毫無裝飾感的紙質海報,裸貼在拱形牆壁上,沒有內嵌燈片,沒有燈箱包裹,有的地鐵站甚至連廣告海報旁的 日光 管打燈都省了。整個站台沒有明亮的光線,在毫無 光澤 感的水泥地襯托下顯得很昏暗。偶爾有零丁幾台自助售貨機。你好,這裡請一切自助,謝謝。
之前早聞115年的 巴黎 老地鐵,擁有濃烈的藝術氛圍和主題站,滿心期待地鐵站的華麗麗,然而現在看到的,就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地方。即使在今天,地鐵已經成為整個 巴黎 人們出行最日常的交通工具,但地鐵並沒有因此上升到多麼重要的市政門面位置,也不會改變太多原來的構造和麵貌。我倒是為這樣一種態度感到放鬆。因為這裡沒有擁擠,沒有匆忙,每個搭車的人都很悠閑,快樂,地鐵在大家眼裡僅僅只是一種交通工具,沒有太多其他附屬功能,挺純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