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人在旅途打卡時
↑自由女神像 通過窗口向外遠眺,東邊可見有“鋼鐵巴比倫”之稱的 曼哈頓 島 上高 樓大廈林立;南邊的 紐約 灣一望無際,波光船影相映;北邊的哈得遜河逶迤伸向遠方。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 自由島現在屬於 美國 國家公園系統管理,他們在島上設計製作了不少方便游客的介紹標牌,有時間讀一下能獲得不少的相關的背景知識。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最初進入 美國 的新移民都要從愛麗絲島入關。當年滿 懷希 望來 美國 尋找自由與機會的移民,都在這裡面臨著通過或拒絕的命運安排,因此愛麗絲島被稱為“希望之島”和“淚水之島”。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1892年-1954年的60年移民熱潮中,大約1200萬移民從這裡進入 美國 。在這當年的移民大廳里高峰期中,每天有5000人左右接受詢問和健康檢查。據估計,現在40%的 美國 公民中,至少有一位祖先是從愛麗絲島進入 美國 的。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數不清的移民在愛麗絲島上踏出 美國 夢的第一步,其中著名的包括著名喜劇演員鮑勃·霍普、知名作曲家歐文· 柏林 等人。連知名 中國 文學家林語堂從 美國 到 德國 進修,回到 美國 時,也被送到愛麗絲島接受檢查。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自由女神像 如果要選擇 紐約 的象徵,答案一定是自由女神,如果要選擇 美國 的象徵,答案仍然是自由女神,自由女神 (Statue of Liberty) 作為 法國 為 美國 獨立100周年送的賀禮,由 美國 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1966年通過的法律確定自由女神像、自由島和愛麗絲島一起加入 美國 國家史跡名錄。
格林威治村,是 美國 紐約 市西區的一個地名,住在這裡的多半是作家、藝術家等。格林威治村代表著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是 美國 的反文化。格林威治村是在1910年前後在 美國 形成的,那裡聚集著各種各樣的藝術工作者、理想主義者甚至工聯分子,他們大都行為乖張、和世俗格格不入。在戰後,成為了 美國 現代思想的重要來源。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是 巴黎 左岸的 美國 翻版,所以咖啡屋自然也是它不可缺少的傳統所在。在格林威治村,有各式各樣的咖啡、茶、飲料,也有簡單的飯菜和各式蛋糕,供那些想長坐或聊天,或讀書看報的顧客享用。像酒吧一樣,它們得有自己的風格、氣氛和魅力,否則就不可能長存。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位於 紐約 華盛頓 廣場西邊,原是城裡人逃避黃熱病的臨時住所,這一塊地區道路錯綜複雜,迥異於棋盤式的規劃,自從1831年 華盛頓 廣場建立後,開始出現轉機,許多藝術工作者陸續進駐於此,從艾倫坡、馬克·吐溫、惠特曼到鮑伯迪倫等,這裡的高租金只有混得開的藝術家才住得起。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的文化檔次不比百老匯劇場集中的時報廣場商業區低,反而更為高雅。文化人通常認為時報廣場是外地外國旅游者看熱鬧的地方,而 格林尼治 村和上西區那一帶才是真正有格調的文化區域。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 在格林威治村出現過的“垮掉的一代”,作為一個流派,在 美國 文學史上是一個比較短暫而奇特的文學現象。它前後只不過30年時間。70年代以後,隨著 美國 社會生活情況的變化,“垮掉的一代”逐漸曲終人散。 ↑SOHO蘇豪區 ↑格林威治村 林威治村的標準風景從窄小的街道,到人群不斷的 華盛頓 廣場;從親密情調的咖啡屋、酒吧,到賣古怪物品的小店,從小型書店,到價錢便宜的小餐館.從搖破樂吧,到爵士俱樂部。然而,基本上,垮掉派們進出過往的60年代,已是格林威治西村波西米亞生活方式的最後一波。如今的格林威治村雖然風貌依舊,但這裡的許多建築都成了富人住宅區,其繁華程度也不如當年了。
SOHO 是 South of Houston 的縮寫,它是和西村、格林威治村以及小 意大利 合在一起成為 曼哈頓 島的第二區。1960年代,一代藝術憤青在 曼哈頓 下城的 SOHO 划出了他們的版圖,把廢棄的廠區改造成精神與肉體的共同居所。然後,商業不期而至,藝術退出了曾經的舞臺。 ↑SOHO蘇豪區 ↑SOHO蘇豪區 這裡很久以前曾是一片農田,由於開發初期地價不高,曾一度成為藝術家們與貨倉的集合地,最盛時期應該是 50-60 年代。進入了 70 年代,地價高漲,藝術家們承受不起,逐漸遷出,商鋪進入,慢慢成為了名店街,游客的購物區。 ↑SOHO蘇豪區 ↑SOHO蘇豪區 與其他時代氣色比較濃厚的購物區相比,蘇豪可以說是非常特別的。它既有古典的優雅(建築,氛圍),也有前衛的一面(藝術,潮流)。儘管,現在的蘇豪除了少數的幾位已經成名的藝術家們還能待得下去以外,幾乎都已商業化,但很多時代的青年人,特別喜愛蘇豪。 ↑SOHO蘇豪區 ↑SOHO蘇豪區 蘇豪的變遷,幾乎與世界上很多名區的發展的模式都是一致的,從藝術走向商業。往後的蘇豪究竟會是怎麼一個模樣?大概沒有人知道,但目前來說,蘇豪還是人們心目中的蘇豪,藝術已不是它的形式,而是氣氛。一個不太起眼的,卻十分舒適的商業區。 ↑SOHO蘇豪區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 自由島現在屬於 美國 國家公園系統管理,他們在島上設計製作了不少方便游客的介紹標牌,有時間讀一下能獲得不少的相關的背景知識。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最初進入 美國 的新移民都要從愛麗絲島入關。當年滿 懷希 望來 美國 尋找自由與機會的移民,都在這裡面臨著通過或拒絕的命運安排,因此愛麗絲島被稱為“希望之島”和“淚水之島”。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1892年-1954年的60年移民熱潮中,大約1200萬移民從這裡進入 美國 。在這當年的移民大廳里高峰期中,每天有5000人左右接受詢問和健康檢查。據估計,現在40%的 美國 公民中,至少有一位祖先是從愛麗絲島進入 美國 的。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數不清的移民在愛麗絲島上踏出 美國 夢的第一步,其中著名的包括著名喜劇演員鮑勃·霍普、知名作曲家歐文· 柏林 等人。連知名 中國 文學家林語堂從 美國 到 德國 進修,回到 美國 時,也被送到愛麗絲島接受檢查。 ↑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 ↑自由女神像 如果要選擇 紐約 的象徵,答案一定是自由女神,如果要選擇 美國 的象徵,答案仍然是自由女神,自由女神 (Statue of Liberty) 作為 法國 為 美國 獨立100周年送的賀禮,由 美國 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1966年通過的法律確定自由女神像、自由島和愛麗絲島一起加入 美國 國家史跡名錄。
格林威治村,是 美國 紐約 市西區的一個地名,住在這裡的多半是作家、藝術家等。格林威治村代表著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是 美國 的反文化。格林威治村是在1910年前後在 美國 形成的,那裡聚集著各種各樣的藝術工作者、理想主義者甚至工聯分子,他們大都行為乖張、和世俗格格不入。在戰後,成為了 美國 現代思想的重要來源。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是 巴黎 左岸的 美國 翻版,所以咖啡屋自然也是它不可缺少的傳統所在。在格林威治村,有各式各樣的咖啡、茶、飲料,也有簡單的飯菜和各式蛋糕,供那些想長坐或聊天,或讀書看報的顧客享用。像酒吧一樣,它們得有自己的風格、氣氛和魅力,否則就不可能長存。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位於 紐約 華盛頓 廣場西邊,原是城裡人逃避黃熱病的臨時住所,這一塊地區道路錯綜複雜,迥異於棋盤式的規劃,自從1831年 華盛頓 廣場建立後,開始出現轉機,許多藝術工作者陸續進駐於此,從艾倫坡、馬克·吐溫、惠特曼到鮑伯迪倫等,這裡的高租金只有混得開的藝術家才住得起。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的文化檔次不比百老匯劇場集中的時報廣場商業區低,反而更為高雅。文化人通常認為時報廣場是外地外國旅游者看熱鬧的地方,而 格林尼治 村和上西區那一帶才是真正有格調的文化區域。 ↑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 在格林威治村出現過的“垮掉的一代”,作為一個流派,在 美國 文學史上是一個比較短暫而奇特的文學現象。它前後只不過30年時間。70年代以後,隨著 美國 社會生活情況的變化,“垮掉的一代”逐漸曲終人散。 ↑SOHO蘇豪區 ↑格林威治村 林威治村的標準風景從窄小的街道,到人群不斷的 華盛頓 廣場;從親密情調的咖啡屋、酒吧,到賣古怪物品的小店,從小型書店,到價錢便宜的小餐館.從搖破樂吧,到爵士俱樂部。然而,基本上,垮掉派們進出過往的60年代,已是格林威治西村波西米亞生活方式的最後一波。如今的格林威治村雖然風貌依舊,但這裡的許多建築都成了富人住宅區,其繁華程度也不如當年了。
SOHO 是 South of Houston 的縮寫,它是和西村、格林威治村以及小 意大利 合在一起成為 曼哈頓 島的第二區。1960年代,一代藝術憤青在 曼哈頓 下城的 SOHO 划出了他們的版圖,把廢棄的廠區改造成精神與肉體的共同居所。然後,商業不期而至,藝術退出了曾經的舞臺。 ↑SOHO蘇豪區 ↑SOHO蘇豪區 這裡很久以前曾是一片農田,由於開發初期地價不高,曾一度成為藝術家們與貨倉的集合地,最盛時期應該是 50-60 年代。進入了 70 年代,地價高漲,藝術家們承受不起,逐漸遷出,商鋪進入,慢慢成為了名店街,游客的購物區。 ↑SOHO蘇豪區 ↑SOHO蘇豪區 與其他時代氣色比較濃厚的購物區相比,蘇豪可以說是非常特別的。它既有古典的優雅(建築,氛圍),也有前衛的一面(藝術,潮流)。儘管,現在的蘇豪除了少數的幾位已經成名的藝術家們還能待得下去以外,幾乎都已商業化,但很多時代的青年人,特別喜愛蘇豪。 ↑SOHO蘇豪區 ↑SOHO蘇豪區 蘇豪的變遷,幾乎與世界上很多名區的發展的模式都是一致的,從藝術走向商業。往後的蘇豪究竟會是怎麼一個模樣?大概沒有人知道,但目前來說,蘇豪還是人們心目中的蘇豪,藝術已不是它的形式,而是氣氛。一個不太起眼的,卻十分舒適的商業區。 ↑SOHO蘇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