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九晚澳洲之旅---大火之後可能再也見不到的美景
↑悉尼 從聽說這趟澳洲之行到最終決定參加這趟行程,其間一共花了不到兩天時間。
一個無聊的夜晚,媳婦跟我說他們實驗室的老師在澳洲定居了邀請他們去玩,問我參不參加。作為一個無聊的家屬我就刷了一下東航官網看了看機票:嗯,直飛澳洲往返含稅不到3000塊。
3000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絲毫沒有猶豫我就決定了下來。所以在這裡勸大家平時多辦簽證,什麼三年五年十年簽搞起,有事沒事刷一刷航空公司的官網,說不定就多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行程篇老實講,一開始我對這趟行程還是有些擔心的。
定下來要去是去年十二月份,機票時間是三月底,但直到二月份我聽說團隊中還加了一個人。也就是說,行程根本沒有定下來。
同事問我去澳洲準備怎麼玩的時候,我只能告訴他我們準備 悉尼 進 墨爾本 出,中間就是一臉懵逼。
我在想,他們可能在等,等誰覺得機票浪費了可惜的時候誰就會去做攻略。就像做家務一樣,誰覺得髒的看不下去了誰做。
然而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只能呵呵一笑,Naive。
基於我一慣的出行原則:不飛廉航、不去拼命、不搜攻略、不提意見。尤其是後兩條,這麼多年出去玩,國內國外的跑我從來沒看過一毛攻略,還有誰能憋的過我?
果然,最終還是旋總和老幹部主動承擔了攻略的重任。
出行和住家一樣,關註的也就是衣食住行。美美的衣服自帶,美味的食物現場去找,剩下的只有住和行是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
這次我們在澳洲一共8天,前四天在 悉尼 住在熟人家裡,基本上不用操心。後四天自駕 大洋路 ,中間需要住兩個晚上。
旋總負責定住宿,老幹部負責租車。
此處有掌聲。
↑悉尼
▼ 悉尼
悉尼 給我的感覺跟 上海 差不多。如果不想長期感受風土人情的話,安排四天左右的行程也就差不多了。
一天給繁華,一天給歷史,一天給美食,一天給山區。
我們這次安排了三天半的行程。
到達的第一天晚上欣賞了一下 悉尼 歌劇院的夜景。海港大橋兩邊的高樓大廈就像外灘的夜景一樣時刻都會有一種時穿梭的感覺。
悉尼 的景點不像國內那樣人山人海,但 悉尼 歌劇院除外。因為只有 悉尼 歌劇院可以讓人一眼看出你在國外。
用旋總的話說就是這麼一個連她母上大人都認識的景點,怎麼可能不是打卡勝地。
↑悉尼歌劇院 第二天轉了轉 悉尼 最經典的徒步路線,起點是 悉尼 的海鮮市場(fish market),類似於國內的海鮮批發市場。選這樣一個地方作為行程的起點,酒足菜飽之後開始逛街,最為愜意不過。
從海鮮市場出來可以慢慢的壓馬路,感受 悉尼 的市區。沿著達令港(darling habour)一直往東走,一路可以路過, 維多利亞 女王大廈(Queen Victory Building),然後到達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海德公園,NSW州立美術館, 悉尼 皇家植物園,最後乘輪渡返回出發的地方,欣賞落日下的 悉尼 歌劇院。
總的感覺就跟在 上海 逛了一圈外灘兩岸 南京 路淮海路城隍廟一樣。這樣的景色可能天天逛沒什麼意思,但如果初到 上海 ,這一個圈可以在一日之內盡閱歷史和繁華。
第三天的行程相對簡單,先逛 悉尼 大學,然後去了庫 吉海 灘 (Coogee beach)。感覺上 悉尼 大學尤其是四方樓和 悉尼 歌劇院一樣,基本上已經成為各個旅行團必備的打卡點了。我們在裡面逛了一小會,滿眼看到的全是阿姨團。
到海灘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人不多,但下水已經能感受到明顯的涼意。所以如果在三月底四月初來海灘玩的話,還是建議能夠早點到海灘。
第四天去了藍山(blue mountain)。藍山是一片山,景點與景點離著很遠,通常需要駕車前往。藍山最有名的應該是它的紅葉,但我們去的稍早,山上的樹葉才剛剛泛黃,沒並有成片的紅葉給我們欣賞。而且那天的天氣不算好,站在觀景臺上,只看到山間雲霧繚繞,不由生起了一股“這是朕的 江山 ”的氣勢。
↑藍山 ▼ 墨爾本
從第五天開始我們就轉戰 墨爾本 ,開始 大洋路 自駕之旅。
從 悉尼 坐捷星航空到 墨爾本 的阿瓦隆(Avalon)機場。 墨爾本 一共有三個機場,從阿瓦隆出發可以最快的欣賞到 大洋路 的美景。行程一共也是四天,前兩天自駕 大洋路 ,第三天開始回程入住 墨爾本 ,第四天 墨爾本 市區一日游。
↑墨爾本 TIPS:捷星航空相當於國內的春秋這種廉航,拖運和隨身行李都有體積和重量要求,拖運的時候稱重見的多了,但登機的時候稱隨身行李還是頭一次見到。
原本以為這趟三天兩晚的自駕行程會有七八百公里,但行程結束之後一查,發現總共才500公里不到。如此在國內半天就能開完的路程在國外竟然花了三天時間,不免有些泄氣。
大洋路 行程的選擇可以很多變,走多遠走多快都可以根據實際的時間 來安 排。我們落地阿瓦隆是早上十點多,從這裡租車出發,第一天晚上入住阿波羅貝(Apollo Bay)。中間停了 吉朗 (Geelong),Anglesea幾個地方補給和看風景。這一段開車不用趕,很適合新手自駕適應 大洋路 的路況。
迎著海風,搖下車窗,打開音樂,向著陽光。一車五六個人,可以聊天談心,可以嬉笑怒罵,最好的朋友坐在後邊,最愛的人就坐在身旁。告別城市熙攘的車流,輕輕的擺動方向盤,心中沒有一絲焦慮和慌張。
美好的旅程,由此開始。 ↑吉朗 Geelong給人的感覺和 悉尼 完全不一樣。這裡沒有高樓也不繁華,有的只是各種顏色的小房子。真的是各種顏色,大紅,大綠,大黃,整個建築就一個顏色,感覺建造的時候房屋主人實在有點不太走心。
第六天我們從Apollo Bay向上去了Otway,感受了雨林風光。這裡有一個林間漫步值得一玩(treetop adventures),這也是一路上唯數不多的需要門票的景點。
雨林之後就是 大洋路 上最副勝名的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然後晚上入住Campbell港的Hostel。
Hostel相當於國內的青旅。我們定的是一個六人間,房間比想象中的乾凈,兩個上下鋪一個大床。夜晚此起彼伏的鼾聲,別有一翻風味。
嗯,真的有味。 ↑大洋路 Treetop Adventures
行走在遮天蔽日的樹林半空,向下看那些巨大無比的灌木叢中仿佛隨時可能跳出一隻史前生物。
兩天走完了這麼多路,一路上走走停停,累了就把車停在路邊(一定要停在能停車的地方, 大洋路 很窄,很多地方不能隨便停)休息一會,看到美麗的風景就把車停下來拍拍照。
大洋路 的美不在某一個景點,要說海灘它比不上 三亞 ,要說雨林也比不上 西雙版納 ,要說草場和羊群更比不上 內蒙古 。但這裡的好處在於一天之內就可以欣賞到所有這些美景,領略 中國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風光。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
這些岩石原本是石灰岩的一部分,經過長年累月的巨浪拍打而形成。因為它們的數量恰巧似耶穌的十二使徒,人們就以聖經故事里的十二使徒為之命名。但也是因為在海水的拍打侵蝕下,許多岩石正在逐漸變小,有的已經倒下。其實現在已經看不到十二塊石頭。我們走到景點的時候,當地人就跟我們說:Don't care about the number.
第七天開始回程,基本上沒有什麼壓力。一路上開開停停,很是歡樂。中間旋總終於體驗了一把抖音小視頻的樂趣。下午到達 墨爾本 ,逛了當地的Outlets和Chemist warehouse,開啟了買買買的欲望大門。不要以為買買買是妹子們的專利,我們有些老同志出門前列的清單足有五六頁紙那麼厚,從第一天買到第二天差點連晚飯都沒有吃上,當天朋友圈排行榜步數第一。
我們住在南十字星車站旁邊(South cross station),周邊並沒有太多的風景可以看。吃完晚飯沿著雅拉河(Yarra River)岸邊走走,河的一邊是商場和賭場,另一邊是酒吧和飯館。
燈紅酒綠,紙醉金迷。
我們住公寓旁邊有一些Striper Club,路過的時候並沒有在意,只覺得門口的保安長得真霸氣。等覺得不太對勁卻Google那幾個酒吧名字的時候已經是回國的飛機上,後悔不已。
八天行程,輾轉兩地,張弛有度,動靜適宜 。 ↑大洋路 在treetop adventures 出來的邊上看到的一片草場,一邊已經泛黃,一邊仍然青蔥,蒲公英的花朵滿地都是。除草的人就在旁邊,搶在他破壞這一美景之前拍下
自駕篇這趟出行對我最大的吸引之處就在於右舵自駕。
澳洲的自駕流程是比較簡單的,國內的駕照加上翻譯件應該能夠駕駛絕大多數可能用到的車型(拖掛式房車不行)。
TIPS:翻譯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辦理,支付寶,攜程什麼的都支持,而且幾乎免費。
通常機場的出口就會有許多租車公司的辦公櫃臺。事先在網上訂好車型,然後出示護照,駕照(翻譯件)和信用卡,不多的時間就可以拿到所定的車輛(或者同類型的車)。
Tips: 在澳洲租車有可能租車公司提供給你的不是你需要的那輛車,而是跟它同級別的另外一款車。好比你在網上定了一個凱美瑞,但到的時候租車公司正好沒有這輛車,提供一輛雅閣也是可以的。我們這次在 悉尼 租車就遇到這樣的事情,定好的是一輛卡羅拉,但最終拿到手的是一輛日產某小車。 ↑大洋路 別人家的房車
澳洲這邊取車比國內要豪放很多。工作人員把鑰匙給你,告訴你車在哪個位置,但並不會帶過去。然後按照他說的位置找過去,不停的按鑰匙,哪個亮了哪個就是訂的車。
取車的時候需要註意的事情跟國內差不多,一看車輛是不是滿油,二看車身有沒有損壞,如果有問題趕緊跟租車公司說。如果沒有就上車熟悉一下車輛,看看有哪些功能。
我們在 悉尼 租的車就是個丐中丐的版本,沒有車載藍牙,沒有倒車雷達,在國內聽習慣了倒車時滴滴的聲音,在這邊好幾次差點撞到後面的車。
還車的時候建議提早一些時間過去,尤其是趕飛機的時候。一來需要找個地方加滿油,二來如果是在機場還車那邊的路況不會特別好,需要預留一些時間用來找還車點。
我會說我們這次在機場轉了三圈才找到Hertz的還車點麽?
還車的時候老外也很豪放。因為我們是全險,所以把車停到固定位置後,只問有沒有加滿油。如果回答Yes,那基本上就可以走人了,不像國內要查這查那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 ↑大洋路 到澳洲自駕最大的擔心應該是怕右舵車不好開。一開始我們也是這樣,但開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完全沒必要。
右舵車適應起來並不難,拿到手之後在停車場拐幾個彎,直行、倒車多試幾次基本上就能上路。正常行車路段左轉右轉都有箭頭,到路口的時候只要帶著小心,基本上都不會出什麼問題。
最不適應的是一些已經成為習慣的東西, 比如 轉向燈和雨刮器的轉換。所以大晴天的時候在澳洲路上看到前面一個人突然打開了雨刮器,不一定是一個要轉彎的女司機,也可能是從 中國 來的老司機。
另外一個容易出差錯的就是開右舵車特別容易往左偏,尤其是在直線路段放鬆警惕的時候,經常會壓到左邊的線。 ↑藍山 澳洲的道路上經常會看到一些顏色特別騷包的汽車
澳洲開車總體比較謙讓,並不用擔心轉彎慢了有人在後面滴。相反倒是老司機加塞和強行變道這些習慣在那邊會遭白眼。不過正常開車的時候該快還是得快。我這次去就鬧了笑話。右舵車超車道在最右邊,因為我剛開右舵不太敢提速,就習慣性的待在我認為是慢車道的右邊。結果過往的車子不停的滴我,超車的時候還會比個中指。
嗯,真的會比中指。
開 大洋路 的時候我們本來想租輛房車,一來房車價錢偏貴二來需要五天起租,思量再三還是決定租一輛七座。七座車相對於房車體積小很多,即便一下子改成右舵開起來也沒有那麼困難。 ↑大洋路 本來擔心七座後面空間太小裝不下六個人的行李,但真正拿到車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什麼叫完美。嘉華的行李箱,底下四個24的箱子,上面兩個20的,最上面兩個60L的登小包。
大洋路 幾乎全程雙向兩車道,偶爾有地方會多出一條道用來停車或者超車。S彎比較多,但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難開,路邊不定時的有限速提醒,只要按照那個速度來開,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過 大洋路 上有一點比較坑的就是經常會有修路的路段,往往會占掉雙車道中的一條,就變成了單車道。澳洲人的做法是在路的兩頭各設一個紅綠燈,估計好通過這段路的正常時間,然後以一個間隔時間加上通過時間設置紅綠燈的啟停間隔。 比如 AB段是單車道,正常通過時間為30秒,A點放一個紅綠燈,B點放一個。然後A點綠燈亮,準進;B點紅點亮,逆向不准進。然後A這邊的車就慢慢進去,一段時間之後A這邊綠轉紅,不准進。30秒之後AB段里的車全部走出,B段紅轉綠,逆向開始行車。
這個想法挺好的,但我們開車的時候就遇到一個尷尬的事情。我們前面有一個在紅燈的時候進去了,然後跟相向而來的車堵到了一塊,然後後面所有的時間關係就錯亂了。我們綠燈進去,遇到對面開來的車。幸好有一個小缺口可以錯一輛車,然後老外還問我們:
Did you see the traffic light?
我只好跟他說:Yes, it's green! I don't know what happened! ↑大洋路 大洋路 的起點
另外還需要註意有一些路段剛剛修好,路面小石子非常多。車速快的時候容易失控。我們這次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當時我正在車裡打瞌睡,突然感覺車子劇烈的晃動,幾乎飛出路面。還好有老幹部臨危不亂和牛逼的車技,要不然就沒有這條了。
這次的事故還導致了後面一個小插曲。可能是石子路上開過之後有東西飛到剎車片裡面了,在進入十二使徒岩停車場的時候我們聽到了特別刺耳的划過金屬的聲音。當時我們一群人能判斷出是右後車輪的問題,但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怎麼辦。打道路救援電話,人家說只要你不是爆胎我們就不會救援,留下我們一臉懵逼。還好後來找到了旁邊一個飛行員哥哥,他看了一下給的建議就是把車胎頂起來,然後使勁搖晃車身,看能不能把石子搖下來。
這裡感謝二阿哥的車震神功,晃了兩分鐘之後果然就一切如常了。祝早日能把此功用在該用的地方。 ↑大洋路 這是一隻很會擺Pose的袋鼠,大長腿,自帶假睫毛,袋鼠中的網紅。
澳洲自駕的費用並不高。租車比國內稍貴一點,我們一輛七座嘉華三 天全 險一共1800+。不過在這邊除了租車人之外如果想要加第二個駕駛員可能需要加錢,價錢還不便宜,每天20刀左右。
澳洲的高速公路絕大多數是不收費的(高速公司通常以M+數字表示),但也有特殊收費路段。 我們這次遇到了兩回,一次是在 悉尼 玩的時候經過一條隧道(具體名字我忘了),當時開著湯老師的車,進去的時候聽到了“滴”的一聲,然後就湯老師信用卡就收到了32刀的賬單,真是血貴。另外一次就是進 墨爾本 的時候有一條Citylink也是收費的。不過價錢還行,全程開了差不多20分鐘,最後看了一下賬單,8刀。
如果不想走收費的路段,可以在Google Maps里設置一下。 ↑大洋路 相較於國內,澳洲停車非常方便。就算是在 悉尼 的市區,路邊也有很多可以停車的地方。但這些地方通常標有1P或者2P的字樣,意思就是這裡可以免費停1個小時或者2個小時。還有一些標著1P ticket,就是說需要收費,但就算收費也只能停一個小時。
澳洲的停車收費通常是沒有人的,停車場周圍會有一個小設備,車停下之後預估要停多長時間,然後刷卡付費。機器會給你一個小票,把小費放在前檔玻璃上就行,全程自助,基本全靠自覺。
但如果進了商場或者機場,停車場的費用就血貴了。通常會在8-12AUD一小時,而且沒有免費時間。我們在機場的時候不小心誤入,一進一齣,9刀沒了。
總的來講,到澳洲推薦自駕。一來自駕難度並不高,只需要提著小心,尤其是做那些習以為常的動作的時候。二來好處多多,方便快捷而且性價比極高。最重要的一點是開以體驗那般自由自在的感覺。
開往山區的路上,偶爾駛過的一塵不染的大貨車和各種奇怪顏色的老爺車,有一種當年玩NSF的感覺。
飲食篇出行,唯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也。
當然,還有美人。
落地 悉尼 已經中午十一點多,排隊過關取行李取車花了一個多小時 ,然後又花了近一個小時開回湯老師家。
到家快下午兩點。
迎接我們的是湯老師家後院的自助燒烤,大塊大塊的新鮮牛肉,整條整條的鯧魚,炭烤的紅薯和土豆。對於嗷嗷待哺的我們,每一道菜都寫著大大的“好吃”兩個字。
湯老師家的房子就在山邊上,從我們燒烤的露臺看去,仰頭見山林,低頭青草地,俯仰之間儘是遠離塵囂的愜意。
湯老師說,不好意思,後院有點小,要不然可以放個大點的桌子。
我看著後院那個游泳池,心裡千萬頭神獸奔騰而過。
↑墨爾本 個人並不喜歡西餐,吃 漢堡 的那種。早餐吃個麵包還能湊合,但如果午餐或者晚餐吃 漢堡 我基本上會選擇抗拒。如果兩餐都是,那就是生不如死。
好在這次有湯老師全程招待,出去吃的機會並不多。在 悉尼 住了四天吃的都是地道的中餐。也就在逛街累了的時候吃了一次捲餅和一次M記。
由於要做中餐,我們逛超市的機率倒是多了很多。 悉尼 比較大的兩家超市是Coles和Woolworth,後來聽說還有BigW,不過當時沒見著。這邊的物價基本上跟國內一樣,把貨幣換成AUD就行。礦泉水2塊一瓶,可樂3塊一聽。值的一提的是,這裡2L的脫脂奶2刀就可以買到,真是比水都便宜,令人髮指。
牛肉絕對便宜,一塊牛排國內70-80的,這邊只要40左右,單位人民幣。在 墨爾本 的最後一頓我們吃的就是烤肉,六個人吃到撐人均也就100左右。雞肉和豬肉跟國內一個價錢,8對雞翅30塊錢多一點,但跟國內一樣,都是速成的肉,口感惡劣。
蔬菜不愛吃所以基本上沒關註。但最後一天為了做湯買了一小盒蔥(是的,一小盒,切成相當的長度碼的整整齊齊)花了3刀。更民不潦生的地方是中餐配料,25刀一公斤的蒜和35刀一公斤和生薑,可謂名副其實的蒜你狠和薑你軍了。那天在超市看到這個價錢的時候,我想起前一天晚上在湯老師家裡做中餐的時候,為了吃兩個茄子而拍掉一頭蒜時她那心疼的眼神。
現在忽然明白了。 來 悉尼 必吃海鮮,吃海鮮必去Fish market,各種海產品應用盡有。可以買了帶走,也可以現場加工,不過加工費不便宜(15AUD/kg)。市場外面就是一排一排的桌椅可以供點完餐後慢慢享用。
Tips:逛海鮮市場最好是上午去,一來東西比較新鮮,二來這個市場下午早早就關門了。建議早點起不吃早飯真接來逛。我們這次是吃完早飯來的,好些東西看著想著,但又吃不下,真是失策。 ↑Peter's Fish Market 在 墨爾本 的風格跟 悉尼 完全不同, 悉尼 有湯老師養著,完全不用愁吃的問題。但到 墨爾本 之後就從家養變成散養,很多問題都需要考慮周全, 比如 :早飯吃什麼,午飯吃什麼,晚飯吃什麼。
好在 大洋路 的沿途並不荒蕪,隔不遠就會有一些小鎮,不用擔心吃飯和補給問題。而且相比國內比較好的一點,這些小鎮的價錢並沒有因為是景點而與時俱進。
一般來講,當地最簡單的早飯(兩片麵包,兩個荷包蛋,幾塊培根再加一杯咖啡)在15-20刀之間, 漢堡 、披薩也差不多在15-25刀左右。吃一個基本能吃飽,人均一頓飯跟國內的晚餐消費差不多,但滿足感相差千里。 ↑Apollo Bay Aviation Apollo Bay 小鎮的早飯
兩個雞蛋,兩片麵包(在雞蛋下麵),三塊培根,14 AUD。咖啡4AUD。
澳洲的酒精管制的比較嚴格,18歲以下是不能買酒的。一般的小超市也沒有酒賣,大超市裡酒精飲品會放在一個獨立的區域,跟其它貨物分開賣。價錢跟國內KTV差不多,小瓶百威下來差15-20RMB一瓶。我們在Campbell的時候去過一個小酒吧,科羅娜8刀一瓶,絕對良心。
墨爾本 的餐飲更是多樣,我們所住的地方不遠就是China Town,中餐到處都是,而且連外賣都有。白色的電驢,橙色的餐箱,黃色的衣服,背後五個大字, 墨爾本 送餐。
嗯,真的是中文。
不過不管喜不喜歡西餐,我建議去到一個城市還是吃幾頓正宗的當地菜。一來感受一下當地人的飲食習慣算是風土人情的一部分,也當練習英語,完全是書本 和平 時對話中鮮有的交流。
二來,當地餐飲很多服務生都是大學生兼職的,很漂亮。
結語我是前年去的澳洲,本來只是寫了個草稿,事隔兩年又拿出來完善。
也許是擔心這場大火之後再也看不到這樣的美景。
總的來說,這趟行程非常不錯,機票便宜,行程充實,吃的舒服,玩的開心。
除了同行的某位小伙伴知道他的機票價錢比我們貴一倍之後那一聲哀號。
知道卻不能改變,世間大多的苦惱都來於此。
一個無聊的夜晚,媳婦跟我說他們實驗室的老師在澳洲定居了邀請他們去玩,問我參不參加。作為一個無聊的家屬我就刷了一下東航官網看了看機票:嗯,直飛澳洲往返含稅不到3000塊。
3000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絲毫沒有猶豫我就決定了下來。所以在這裡勸大家平時多辦簽證,什麼三年五年十年簽搞起,有事沒事刷一刷航空公司的官網,說不定就多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行程篇老實講,一開始我對這趟行程還是有些擔心的。
定下來要去是去年十二月份,機票時間是三月底,但直到二月份我聽說團隊中還加了一個人。也就是說,行程根本沒有定下來。
同事問我去澳洲準備怎麼玩的時候,我只能告訴他我們準備 悉尼 進 墨爾本 出,中間就是一臉懵逼。
我在想,他們可能在等,等誰覺得機票浪費了可惜的時候誰就會去做攻略。就像做家務一樣,誰覺得髒的看不下去了誰做。
然而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只能呵呵一笑,Naive。
基於我一慣的出行原則:不飛廉航、不去拼命、不搜攻略、不提意見。尤其是後兩條,這麼多年出去玩,國內國外的跑我從來沒看過一毛攻略,還有誰能憋的過我?
果然,最終還是旋總和老幹部主動承擔了攻略的重任。
出行和住家一樣,關註的也就是衣食住行。美美的衣服自帶,美味的食物現場去找,剩下的只有住和行是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
這次我們在澳洲一共8天,前四天在 悉尼 住在熟人家裡,基本上不用操心。後四天自駕 大洋路 ,中間需要住兩個晚上。
旋總負責定住宿,老幹部負責租車。
此處有掌聲。
↑悉尼
▼ 悉尼
悉尼 給我的感覺跟 上海 差不多。如果不想長期感受風土人情的話,安排四天左右的行程也就差不多了。
一天給繁華,一天給歷史,一天給美食,一天給山區。
我們這次安排了三天半的行程。
到達的第一天晚上欣賞了一下 悉尼 歌劇院的夜景。海港大橋兩邊的高樓大廈就像外灘的夜景一樣時刻都會有一種時穿梭的感覺。
悉尼 的景點不像國內那樣人山人海,但 悉尼 歌劇院除外。因為只有 悉尼 歌劇院可以讓人一眼看出你在國外。
用旋總的話說就是這麼一個連她母上大人都認識的景點,怎麼可能不是打卡勝地。
↑悉尼歌劇院 第二天轉了轉 悉尼 最經典的徒步路線,起點是 悉尼 的海鮮市場(fish market),類似於國內的海鮮批發市場。選這樣一個地方作為行程的起點,酒足菜飽之後開始逛街,最為愜意不過。
從海鮮市場出來可以慢慢的壓馬路,感受 悉尼 的市區。沿著達令港(darling habour)一直往東走,一路可以路過, 維多利亞 女王大廈(Queen Victory Building),然後到達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海德公園,NSW州立美術館, 悉尼 皇家植物園,最後乘輪渡返回出發的地方,欣賞落日下的 悉尼 歌劇院。
總的感覺就跟在 上海 逛了一圈外灘兩岸 南京 路淮海路城隍廟一樣。這樣的景色可能天天逛沒什麼意思,但如果初到 上海 ,這一個圈可以在一日之內盡閱歷史和繁華。
第三天的行程相對簡單,先逛 悉尼 大學,然後去了庫 吉海 灘 (Coogee beach)。感覺上 悉尼 大學尤其是四方樓和 悉尼 歌劇院一樣,基本上已經成為各個旅行團必備的打卡點了。我們在裡面逛了一小會,滿眼看到的全是阿姨團。
到海灘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人不多,但下水已經能感受到明顯的涼意。所以如果在三月底四月初來海灘玩的話,還是建議能夠早點到海灘。
第四天去了藍山(blue mountain)。藍山是一片山,景點與景點離著很遠,通常需要駕車前往。藍山最有名的應該是它的紅葉,但我們去的稍早,山上的樹葉才剛剛泛黃,沒並有成片的紅葉給我們欣賞。而且那天的天氣不算好,站在觀景臺上,只看到山間雲霧繚繞,不由生起了一股“這是朕的 江山 ”的氣勢。
↑藍山 ▼ 墨爾本
從第五天開始我們就轉戰 墨爾本 ,開始 大洋路 自駕之旅。
從 悉尼 坐捷星航空到 墨爾本 的阿瓦隆(Avalon)機場。 墨爾本 一共有三個機場,從阿瓦隆出發可以最快的欣賞到 大洋路 的美景。行程一共也是四天,前兩天自駕 大洋路 ,第三天開始回程入住 墨爾本 ,第四天 墨爾本 市區一日游。
↑墨爾本 TIPS:捷星航空相當於國內的春秋這種廉航,拖運和隨身行李都有體積和重量要求,拖運的時候稱重見的多了,但登機的時候稱隨身行李還是頭一次見到。
原本以為這趟三天兩晚的自駕行程會有七八百公里,但行程結束之後一查,發現總共才500公里不到。如此在國內半天就能開完的路程在國外竟然花了三天時間,不免有些泄氣。
大洋路 行程的選擇可以很多變,走多遠走多快都可以根據實際的時間 來安 排。我們落地阿瓦隆是早上十點多,從這裡租車出發,第一天晚上入住阿波羅貝(Apollo Bay)。中間停了 吉朗 (Geelong),Anglesea幾個地方補給和看風景。這一段開車不用趕,很適合新手自駕適應 大洋路 的路況。
迎著海風,搖下車窗,打開音樂,向著陽光。一車五六個人,可以聊天談心,可以嬉笑怒罵,最好的朋友坐在後邊,最愛的人就坐在身旁。告別城市熙攘的車流,輕輕的擺動方向盤,心中沒有一絲焦慮和慌張。
美好的旅程,由此開始。 ↑吉朗 Geelong給人的感覺和 悉尼 完全不一樣。這裡沒有高樓也不繁華,有的只是各種顏色的小房子。真的是各種顏色,大紅,大綠,大黃,整個建築就一個顏色,感覺建造的時候房屋主人實在有點不太走心。
第六天我們從Apollo Bay向上去了Otway,感受了雨林風光。這裡有一個林間漫步值得一玩(treetop adventures),這也是一路上唯數不多的需要門票的景點。
雨林之後就是 大洋路 上最副勝名的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然後晚上入住Campbell港的Hostel。
Hostel相當於國內的青旅。我們定的是一個六人間,房間比想象中的乾凈,兩個上下鋪一個大床。夜晚此起彼伏的鼾聲,別有一翻風味。
嗯,真的有味。 ↑大洋路 Treetop Adventures
行走在遮天蔽日的樹林半空,向下看那些巨大無比的灌木叢中仿佛隨時可能跳出一隻史前生物。
兩天走完了這麼多路,一路上走走停停,累了就把車停在路邊(一定要停在能停車的地方, 大洋路 很窄,很多地方不能隨便停)休息一會,看到美麗的風景就把車停下來拍拍照。
大洋路 的美不在某一個景點,要說海灘它比不上 三亞 ,要說雨林也比不上 西雙版納 ,要說草場和羊群更比不上 內蒙古 。但這裡的好處在於一天之內就可以欣賞到所有這些美景,領略 中國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風光。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
這些岩石原本是石灰岩的一部分,經過長年累月的巨浪拍打而形成。因為它們的數量恰巧似耶穌的十二使徒,人們就以聖經故事里的十二使徒為之命名。但也是因為在海水的拍打侵蝕下,許多岩石正在逐漸變小,有的已經倒下。其實現在已經看不到十二塊石頭。我們走到景點的時候,當地人就跟我們說:Don't care about the number.
第七天開始回程,基本上沒有什麼壓力。一路上開開停停,很是歡樂。中間旋總終於體驗了一把抖音小視頻的樂趣。下午到達 墨爾本 ,逛了當地的Outlets和Chemist warehouse,開啟了買買買的欲望大門。不要以為買買買是妹子們的專利,我們有些老同志出門前列的清單足有五六頁紙那麼厚,從第一天買到第二天差點連晚飯都沒有吃上,當天朋友圈排行榜步數第一。
我們住在南十字星車站旁邊(South cross station),周邊並沒有太多的風景可以看。吃完晚飯沿著雅拉河(Yarra River)岸邊走走,河的一邊是商場和賭場,另一邊是酒吧和飯館。
燈紅酒綠,紙醉金迷。
我們住公寓旁邊有一些Striper Club,路過的時候並沒有在意,只覺得門口的保安長得真霸氣。等覺得不太對勁卻Google那幾個酒吧名字的時候已經是回國的飛機上,後悔不已。
八天行程,輾轉兩地,張弛有度,動靜適宜 。 ↑大洋路 在treetop adventures 出來的邊上看到的一片草場,一邊已經泛黃,一邊仍然青蔥,蒲公英的花朵滿地都是。除草的人就在旁邊,搶在他破壞這一美景之前拍下
自駕篇這趟出行對我最大的吸引之處就在於右舵自駕。
澳洲的自駕流程是比較簡單的,國內的駕照加上翻譯件應該能夠駕駛絕大多數可能用到的車型(拖掛式房車不行)。
TIPS:翻譯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辦理,支付寶,攜程什麼的都支持,而且幾乎免費。
通常機場的出口就會有許多租車公司的辦公櫃臺。事先在網上訂好車型,然後出示護照,駕照(翻譯件)和信用卡,不多的時間就可以拿到所定的車輛(或者同類型的車)。
Tips: 在澳洲租車有可能租車公司提供給你的不是你需要的那輛車,而是跟它同級別的另外一款車。好比你在網上定了一個凱美瑞,但到的時候租車公司正好沒有這輛車,提供一輛雅閣也是可以的。我們這次在 悉尼 租車就遇到這樣的事情,定好的是一輛卡羅拉,但最終拿到手的是一輛日產某小車。 ↑大洋路 別人家的房車
澳洲這邊取車比國內要豪放很多。工作人員把鑰匙給你,告訴你車在哪個位置,但並不會帶過去。然後按照他說的位置找過去,不停的按鑰匙,哪個亮了哪個就是訂的車。
取車的時候需要註意的事情跟國內差不多,一看車輛是不是滿油,二看車身有沒有損壞,如果有問題趕緊跟租車公司說。如果沒有就上車熟悉一下車輛,看看有哪些功能。
我們在 悉尼 租的車就是個丐中丐的版本,沒有車載藍牙,沒有倒車雷達,在國內聽習慣了倒車時滴滴的聲音,在這邊好幾次差點撞到後面的車。
還車的時候建議提早一些時間過去,尤其是趕飛機的時候。一來需要找個地方加滿油,二來如果是在機場還車那邊的路況不會特別好,需要預留一些時間用來找還車點。
我會說我們這次在機場轉了三圈才找到Hertz的還車點麽?
還車的時候老外也很豪放。因為我們是全險,所以把車停到固定位置後,只問有沒有加滿油。如果回答Yes,那基本上就可以走人了,不像國內要查這查那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 ↑大洋路 到澳洲自駕最大的擔心應該是怕右舵車不好開。一開始我們也是這樣,但開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完全沒必要。
右舵車適應起來並不難,拿到手之後在停車場拐幾個彎,直行、倒車多試幾次基本上就能上路。正常行車路段左轉右轉都有箭頭,到路口的時候只要帶著小心,基本上都不會出什麼問題。
最不適應的是一些已經成為習慣的東西, 比如 轉向燈和雨刮器的轉換。所以大晴天的時候在澳洲路上看到前面一個人突然打開了雨刮器,不一定是一個要轉彎的女司機,也可能是從 中國 來的老司機。
另外一個容易出差錯的就是開右舵車特別容易往左偏,尤其是在直線路段放鬆警惕的時候,經常會壓到左邊的線。 ↑藍山 澳洲的道路上經常會看到一些顏色特別騷包的汽車
澳洲開車總體比較謙讓,並不用擔心轉彎慢了有人在後面滴。相反倒是老司機加塞和強行變道這些習慣在那邊會遭白眼。不過正常開車的時候該快還是得快。我這次去就鬧了笑話。右舵車超車道在最右邊,因為我剛開右舵不太敢提速,就習慣性的待在我認為是慢車道的右邊。結果過往的車子不停的滴我,超車的時候還會比個中指。
嗯,真的會比中指。
開 大洋路 的時候我們本來想租輛房車,一來房車價錢偏貴二來需要五天起租,思量再三還是決定租一輛七座。七座車相對於房車體積小很多,即便一下子改成右舵開起來也沒有那麼困難。 ↑大洋路 本來擔心七座後面空間太小裝不下六個人的行李,但真正拿到車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什麼叫完美。嘉華的行李箱,底下四個24的箱子,上面兩個20的,最上面兩個60L的登小包。
大洋路 幾乎全程雙向兩車道,偶爾有地方會多出一條道用來停車或者超車。S彎比較多,但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難開,路邊不定時的有限速提醒,只要按照那個速度來開,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過 大洋路 上有一點比較坑的就是經常會有修路的路段,往往會占掉雙車道中的一條,就變成了單車道。澳洲人的做法是在路的兩頭各設一個紅綠燈,估計好通過這段路的正常時間,然後以一個間隔時間加上通過時間設置紅綠燈的啟停間隔。 比如 AB段是單車道,正常通過時間為30秒,A點放一個紅綠燈,B點放一個。然後A點綠燈亮,準進;B點紅點亮,逆向不准進。然後A這邊的車就慢慢進去,一段時間之後A這邊綠轉紅,不准進。30秒之後AB段里的車全部走出,B段紅轉綠,逆向開始行車。
這個想法挺好的,但我們開車的時候就遇到一個尷尬的事情。我們前面有一個在紅燈的時候進去了,然後跟相向而來的車堵到了一塊,然後後面所有的時間關係就錯亂了。我們綠燈進去,遇到對面開來的車。幸好有一個小缺口可以錯一輛車,然後老外還問我們:
Did you see the traffic light?
我只好跟他說:Yes, it's green! I don't know what happened! ↑大洋路 大洋路 的起點
另外還需要註意有一些路段剛剛修好,路面小石子非常多。車速快的時候容易失控。我們這次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當時我正在車裡打瞌睡,突然感覺車子劇烈的晃動,幾乎飛出路面。還好有老幹部臨危不亂和牛逼的車技,要不然就沒有這條了。
這次的事故還導致了後面一個小插曲。可能是石子路上開過之後有東西飛到剎車片裡面了,在進入十二使徒岩停車場的時候我們聽到了特別刺耳的划過金屬的聲音。當時我們一群人能判斷出是右後車輪的問題,但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怎麼辦。打道路救援電話,人家說只要你不是爆胎我們就不會救援,留下我們一臉懵逼。還好後來找到了旁邊一個飛行員哥哥,他看了一下給的建議就是把車胎頂起來,然後使勁搖晃車身,看能不能把石子搖下來。
這裡感謝二阿哥的車震神功,晃了兩分鐘之後果然就一切如常了。祝早日能把此功用在該用的地方。 ↑大洋路 這是一隻很會擺Pose的袋鼠,大長腿,自帶假睫毛,袋鼠中的網紅。
澳洲自駕的費用並不高。租車比國內稍貴一點,我們一輛七座嘉華三 天全 險一共1800+。不過在這邊除了租車人之外如果想要加第二個駕駛員可能需要加錢,價錢還不便宜,每天20刀左右。
澳洲的高速公路絕大多數是不收費的(高速公司通常以M+數字表示),但也有特殊收費路段。 我們這次遇到了兩回,一次是在 悉尼 玩的時候經過一條隧道(具體名字我忘了),當時開著湯老師的車,進去的時候聽到了“滴”的一聲,然後就湯老師信用卡就收到了32刀的賬單,真是血貴。另外一次就是進 墨爾本 的時候有一條Citylink也是收費的。不過價錢還行,全程開了差不多20分鐘,最後看了一下賬單,8刀。
如果不想走收費的路段,可以在Google Maps里設置一下。 ↑大洋路 相較於國內,澳洲停車非常方便。就算是在 悉尼 的市區,路邊也有很多可以停車的地方。但這些地方通常標有1P或者2P的字樣,意思就是這裡可以免費停1個小時或者2個小時。還有一些標著1P ticket,就是說需要收費,但就算收費也只能停一個小時。
澳洲的停車收費通常是沒有人的,停車場周圍會有一個小設備,車停下之後預估要停多長時間,然後刷卡付費。機器會給你一個小票,把小費放在前檔玻璃上就行,全程自助,基本全靠自覺。
但如果進了商場或者機場,停車場的費用就血貴了。通常會在8-12AUD一小時,而且沒有免費時間。我們在機場的時候不小心誤入,一進一齣,9刀沒了。
總的來講,到澳洲推薦自駕。一來自駕難度並不高,只需要提著小心,尤其是做那些習以為常的動作的時候。二來好處多多,方便快捷而且性價比極高。最重要的一點是開以體驗那般自由自在的感覺。
開往山區的路上,偶爾駛過的一塵不染的大貨車和各種奇怪顏色的老爺車,有一種當年玩NSF的感覺。
飲食篇出行,唯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也。
當然,還有美人。
落地 悉尼 已經中午十一點多,排隊過關取行李取車花了一個多小時 ,然後又花了近一個小時開回湯老師家。
到家快下午兩點。
迎接我們的是湯老師家後院的自助燒烤,大塊大塊的新鮮牛肉,整條整條的鯧魚,炭烤的紅薯和土豆。對於嗷嗷待哺的我們,每一道菜都寫著大大的“好吃”兩個字。
湯老師家的房子就在山邊上,從我們燒烤的露臺看去,仰頭見山林,低頭青草地,俯仰之間儘是遠離塵囂的愜意。
湯老師說,不好意思,後院有點小,要不然可以放個大點的桌子。
我看著後院那個游泳池,心裡千萬頭神獸奔騰而過。
↑墨爾本 個人並不喜歡西餐,吃 漢堡 的那種。早餐吃個麵包還能湊合,但如果午餐或者晚餐吃 漢堡 我基本上會選擇抗拒。如果兩餐都是,那就是生不如死。
好在這次有湯老師全程招待,出去吃的機會並不多。在 悉尼 住了四天吃的都是地道的中餐。也就在逛街累了的時候吃了一次捲餅和一次M記。
由於要做中餐,我們逛超市的機率倒是多了很多。 悉尼 比較大的兩家超市是Coles和Woolworth,後來聽說還有BigW,不過當時沒見著。這邊的物價基本上跟國內一樣,把貨幣換成AUD就行。礦泉水2塊一瓶,可樂3塊一聽。值的一提的是,這裡2L的脫脂奶2刀就可以買到,真是比水都便宜,令人髮指。
牛肉絕對便宜,一塊牛排國內70-80的,這邊只要40左右,單位人民幣。在 墨爾本 的最後一頓我們吃的就是烤肉,六個人吃到撐人均也就100左右。雞肉和豬肉跟國內一個價錢,8對雞翅30塊錢多一點,但跟國內一樣,都是速成的肉,口感惡劣。
蔬菜不愛吃所以基本上沒關註。但最後一天為了做湯買了一小盒蔥(是的,一小盒,切成相當的長度碼的整整齊齊)花了3刀。更民不潦生的地方是中餐配料,25刀一公斤的蒜和35刀一公斤和生薑,可謂名副其實的蒜你狠和薑你軍了。那天在超市看到這個價錢的時候,我想起前一天晚上在湯老師家裡做中餐的時候,為了吃兩個茄子而拍掉一頭蒜時她那心疼的眼神。
現在忽然明白了。 來 悉尼 必吃海鮮,吃海鮮必去Fish market,各種海產品應用盡有。可以買了帶走,也可以現場加工,不過加工費不便宜(15AUD/kg)。市場外面就是一排一排的桌椅可以供點完餐後慢慢享用。
Tips:逛海鮮市場最好是上午去,一來東西比較新鮮,二來這個市場下午早早就關門了。建議早點起不吃早飯真接來逛。我們這次是吃完早飯來的,好些東西看著想著,但又吃不下,真是失策。 ↑Peter's Fish Market 在 墨爾本 的風格跟 悉尼 完全不同, 悉尼 有湯老師養著,完全不用愁吃的問題。但到 墨爾本 之後就從家養變成散養,很多問題都需要考慮周全, 比如 :早飯吃什麼,午飯吃什麼,晚飯吃什麼。
好在 大洋路 的沿途並不荒蕪,隔不遠就會有一些小鎮,不用擔心吃飯和補給問題。而且相比國內比較好的一點,這些小鎮的價錢並沒有因為是景點而與時俱進。
一般來講,當地最簡單的早飯(兩片麵包,兩個荷包蛋,幾塊培根再加一杯咖啡)在15-20刀之間, 漢堡 、披薩也差不多在15-25刀左右。吃一個基本能吃飽,人均一頓飯跟國內的晚餐消費差不多,但滿足感相差千里。 ↑Apollo Bay Aviation Apollo Bay 小鎮的早飯
兩個雞蛋,兩片麵包(在雞蛋下麵),三塊培根,14 AUD。咖啡4AUD。
澳洲的酒精管制的比較嚴格,18歲以下是不能買酒的。一般的小超市也沒有酒賣,大超市裡酒精飲品會放在一個獨立的區域,跟其它貨物分開賣。價錢跟國內KTV差不多,小瓶百威下來差15-20RMB一瓶。我們在Campbell的時候去過一個小酒吧,科羅娜8刀一瓶,絕對良心。
墨爾本 的餐飲更是多樣,我們所住的地方不遠就是China Town,中餐到處都是,而且連外賣都有。白色的電驢,橙色的餐箱,黃色的衣服,背後五個大字, 墨爾本 送餐。
嗯,真的是中文。
不過不管喜不喜歡西餐,我建議去到一個城市還是吃幾頓正宗的當地菜。一來感受一下當地人的飲食習慣算是風土人情的一部分,也當練習英語,完全是書本 和平 時對話中鮮有的交流。
二來,當地餐飲很多服務生都是大學生兼職的,很漂亮。
結語我是前年去的澳洲,本來只是寫了個草稿,事隔兩年又拿出來完善。
也許是擔心這場大火之後再也看不到這樣的美景。
總的來說,這趟行程非常不錯,機票便宜,行程充實,吃的舒服,玩的開心。
除了同行的某位小伙伴知道他的機票價錢比我們貴一倍之後那一聲哀號。
知道卻不能改變,世間大多的苦惱都來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