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歐洲環游記(15)——意大利篇






前三張:餐酒館——眼前的凹洞是櫃臺上加熱食物的地方,店家會把食物裝在陶罐里,再放入這個凹洞中待客人上門,櫃臺上甚至發現了一些 羅馬 的銀幣。後面牆上的神龕是 羅馬 的商業、酒神、家神。屋子後面是供客人用餐的露天庭院。
後三張:烘焙師的家——地板上的各式花草動物 馬賽 克裝飾就好像一張地毯一樣,房間中間還有一個蓄水池顯示出屋主的地位,甚至還有階梯可以上二樓。

市苑浴場是 龐貝 最古老的浴場遺址,建立於約公元前2世紀。進入浴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環繞中庭如運動場的浴池,有男池、女池及游泳池。男池和女池各有更衣室、桑拿室,熱氣通過地板環繞整個浴場,室內保持恆溫,足見古代 羅馬 人對洗浴的熱愛。
第二張圖浴場邊的壁龕是給人放衣服的,設計的十分貼心呀!
第三、第四兩張圖展現了當年的“地暖”裝置,浴室的地板設計成雙層結構,地下冒出的蒸汽能夠保持浴場內的溫度。

龐貝 與 羅馬 其他城市一樣,盛行娼妓文化。一座人口稠密、商旅雲集的小城,更是一個色情業極為發達的“欲望之都”。從18世紀中葉考古學家發現 龐貝 古城遺址開始,到目前為止至少發掘出25家妓院,最正規的一家妓院設在市中心以東一片較為密集的中下層居民區,妓院樓上樓下共10間房。
第一張照片展示了畫在牆上的春宮圖,聽介紹說每個妓女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第二張圖是當年妓院的床鋪,妓院特意將床設計的很小,不能平躺,這樣可以加快“翻台”的次數。

斯戴法奴斯洗衣店是 龐貝 唯一的一間漂洗作坊。洗衣店的中庭內,接水的承雨池被改建成了洗滌池,四周加砌了一圈不高的池壁。中庭的屋頂也不像通常的房頂那樣有兩個坡面和一個大的進水口,而是一個平頂,上面開了一個天窗,是為了有更多晾曬衣服的空間。用來洗滌衣物的藥劑是:人尿和牲畜尿 ,洗衣店在附近放一些尿缸尿桶收集來往過路人的小便,用來洗去衣物上的油性污漬。

這裡曾經是 龐貝 的政治、經濟、宗教中心,廣場上的方形會堂還殘留著一些磚砌的圓柱底座,此處是以前的法院與商業交易場所。會堂的對面是一座阿波羅神殿,裡面的48根 科林斯 式圓柱保存完好,還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廣場北側有一座背對著維蘇威火山的丘比特神殿,可以清楚的眺望維蘇威火山,也是游覽的重點之一。
廣場上近代 波蘭 雕塑家伊格爾·米托拉吉的作品。

這裡曾經是 龐貝 人的宗教中心,雖然現在只能看到幾根柱子,但仍可以想象神廟曾經壯觀的模樣。

公元前2世紀的 龐貝 就建有食品市場,還依然能夠看到出售商品時的遺跡。城中有一個尚在建設中的糧食市場,還沒等到建成就被火山岩漿吞沒,裡面堆放著許多大型陶罐、石碾等。圖1是 龐貝 的糧市,坐在石頭上的人是一個奴隸,在火山爆發的時候因為被鐵鏈鎖著無法逃生,只能以這個姿勢死去,此外這裡還有一些考古挖掘的文物。

這是考古學家依據出土的人體硬殼製作的人體塑像,當時很多死者的屍體被火山灰裹住了,時間長了以後屍體都腐爛了,但是包裹的火山灰留下了很硬的空殼,他們用石膏灌註進去,這樣很容易複製出來死者的遺體雕像。





1\. 羅馬 鬥獸場
古 羅馬 鬥獸場是 羅馬 最具地標性的建築,曾是角鬥士們性命相搏、死囚們與餓獅苦鬥的地方。這座圓形競技場採用混凝土、泥炭和磚塊建成,高達 50 米,可容納超過五萬名觀眾。鬥獸場共有四層,目前僅一層的一部分和第二層向游客開放。在二層可以看到整個鬥獸場的內部結構,是拍照的好地方。





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在公元312年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大獲全勝而建立的。由於建築時間比較倉促,它的很多裝飾部分都是從以往其他皇帝的建築物上拆卸而來的,例如頂端的八塊長方形浮雕,就來自於奧理略皇帝紀念碑,現在原件已被珍藏在 羅馬 首都博物館。君士坦丁凱旋門也是 羅馬 現存的凱旋門中最新的一座。

這是由 羅馬 寺廟、廣場 和政 府大樓組成的龐大考古挖掘區。這裡曾是古 羅馬 帝國的經濟 和政 治中心,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