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祇園祭前祭(宵山+山鉾巡行)全程大揭秘!
盛夏的橘配綠
又是另外一種享受
同樣容易發現驚喜
之前秋天來了好幾次,這棵枝垂櫻都是只剩下了軀幹
春天的枝垂櫻呢雖然這棵沒見過,但畢竟其他地方還是可以類比一下
沒想到啊沒想到
盛夏的枝垂櫻原來是這樣的!
則是另外一片美
這裡就是毘沙門堂秋日最經典的地方
不由得擔心這棵大櫻花的承重能力
來到最美麗的地方
幾個月後就是醉心的紅葉地毯
大自然的美真心是無與倫比的財富
自然有不少想要更為親密接觸的朋友
這不
一隊中老年散策團就從遠方走來
理論上這條路可以直接走到南禪寺去
夏日的毘沙門堂
達成 祇園祭科普貼來一發~ ···問題1,祇園祭,你讀對了麽?首先先來科普一個最搞笑的。。。
祇園祭
這詞兒應該怎麼讀啊?

嗯
理論上
絕大多數國人都熟悉的那個“zhi yuan”,其實應該是“qi yuan”的。。。。
有沒有很666 ···問題2,祇園祭大概是個啥?anyway
無論它應該讀什麼,也無論大家都在讀什麼
我們來正經說說祇園祭
祇園祭
與 大阪 的天神祭和 東京 的神田祭一起,並稱為 日本 三大祭
而且在三大祭中,祇園祭其實最為古老
最早一次的祇園祭始於公元869年,至今已有接近1100年的歷史
當時 日本 東北 發生了大地震, 富士山 又大噴發, 京都 還瘟疫肆虐
於是大家舉行了祇園御靈會來祈福
這就是祇園祭的由來
時光荏苒
祇園祭流傳到了現在
變成了一個幾乎貫穿整的7月份的盛大的祭典活動

整個祇園祭,真的是從7月1號開始,一直到7月31號,基本每一天都有事情
當然,其中會有幾天相對更出名一些
主要包括如下這幾個:
1、7.17,前祭山鉾巡行
在這裡需要額外解釋下
為了尊重傳統,自2014年起,祇園祭恢復了古時的傳統,就是把最重要的祭典恢覆成了兩天舉行,分別在7.17和7.24,並分別稱為前祭、後祭
前祭後祭有類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
雖然整個祇園祭中有很多活動,但實際上游客興趣和參與度最高的,應該可以算是山鉾巡行了
嗯?你問山鉾是什麼?好吧這是下一個問題,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2、7.14-7.16,宵山
其實14、15、16這三天還分別有個細分的名字,分別是宵宵宵山、宵宵山、宵山。。。
在這三天,為了準備17號的山鉾巡行,各山鉾町都會開始在路上搭建山鉾
基本上在14號下午左右就差不多都能搭好了
這時候,各個山鉾町就會在山鉾附近售賣一些各類商品,包括有些山鉾還可以允許登車參觀
而且每晚6點以後,整個保存山鉾的這一大片區域,都會禁止任何車輛通過,直接變身步行街,稱為”步行者天國“,大家可以在下班以後(畢竟每年不見得能趕上周末)穿著美美的浴衣來參觀山鉾and買買買吃吃吃
3、7.21-7.24,後祭
與前祭類似,後祭這4天也分別是宵宵宵山、宵宵山、宵山,還有後祭山鉾巡行 。具體內容和前祭很類似,只是山鉾車的數量有所不同,前祭較多,後祭少些。不過後祭除了山鉾巡行以外,還多了花傘巡行,倒也是另外一種體驗~
4、7.10、7.28,神輿洗,其實貌似就是把神車在河裡洗洗洗洗洗,傳說很熱鬧的樣子,不過實在是研究不多。。。
所以了,整個祇園祭中,相對最值得看的就是宵山那幾天,以及山鉾巡行了~至於前祭還是後祭嘛,主要是看你能趕上哪個了
···問題3,山鉾是什麼?嗯
來簡單解讀一下“山鉾”
實際上,“山鉾”可以細分成“山車”和“鉾車”,就是宵山和巡行期間的主角
無論是山車還是鉾車,全部都是純木質、單純用粗繩拴結拼成,全車沒有釘子和榫頭一類的存在,而且會在純人力的情況下完成前進、轉彎等動作
其中“鉾車”普遍比較大,大部分的鉾車都是高高的,二層可以坐人(演奏),而且在宵山期間也可以允許游客登上鉾車二層的內部進行參觀
而“山車”則要稍小一些,除極個別(如岩戶山)以外都沒有可以“登車”的功能,就只是單純在二層有相應的擺設存在
無 論山 車還是鉾車,重量都是很沉的。山車的重量大約在0.5-1噸,鉾車則會在7-9噸
而且在山鉾巡行過程中,因為鉾車上還會坐人,所以連車帶人算在一起,鉾車的重量大約在8.5-12噸的範圍左右
這樣重的山車和鉾車,需要在純人力的拉動、推動、抬動下完成前進(當然普通的前進是靠車輪的)和轉彎(這個是山鉾巡行的最大看點),想想真的是個很壯觀也很神奇的事情
下麵簡單看下山鉾的構造

高度能達到25米,二層(就是坐人那層)的高度能達到8米,就連車輪的直徑都已經達到1.9米,最多可以坐35-40人,前進時候都是要靠好幾十人一起拉著走的,真心是個龐然大物

我們來正式踏上今年的(其實是偶然遇上的)祇園祭之旅
首先是7.15的宵宵山
之前幾天 京都 全都在下雨,剛好這天雨停,加之各山鉾車應該在前一天都已經搭建完畢
7.15這一天一早過去就能開始看全套了
為了這次的祇園祭
我決定
認真一些
提前查好了今年山鉾車的巡行順序
準備按順序一一打卡去!!
當然
打卡御朱印要有裝備
這不
乙女手賬,上!


就 比如 這個長刀鉾
每年都是他來打頭陣~
無論從讀音,還是那個長長的“長”字
不得不說長刀鉾真的還蠻有氣勢的
就是傳說中的“長刀”了
只要在他家買夠一定數量的東西就可以有資格去排隊登樓參觀
但長刀鉾(好像還有個別的忘了哪幾個鉾了)
無論你買多少東西
女性禁止進入鉾車裡的。。。。。
好吧
紅果果的性別歧視以傳統之名飄過
想來這也是商家花重金奪名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