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霓虹/一起去經歷深秋的日本 暴走大阪京都




京都 人文氣息比較重,景點也比較多,如果全逛一遍可能三天也玩不下來,這次因為時間比較緊張 只刷了幾個景點,但還是感受到了 京都 這座城市與眾不同的氣息和獨特的魅力。
回程順路想去看看 京都 比較著名的“錦市場”,半路被游戲廳吸引就跑了進去。
一般區域就是普通的賽車,另一半感覺很神秘,有好多帶門帘的機器,旁邊還有很多卷髮棒和化妝的東西,很多 日本 的少男少女在精心的準備,看起來類似拍大頭貼的。
換了幾個硬幣體驗了一把,先跑到裡面擺姿勢拍照,然後再去另一邊修圖,修圖的程序很細緻,繁瑣。
結果如下:






分一日卡和二日卡,推薦購買一日,因為一日可以免費搭乘地鐵+巴士,二日只能免費搭乘巴士。
使用 大阪 周游卡可免費參觀40個以上 大阪 著名設施和景點。 大阪 周游卡可在有效日內無限次乘坐電車及巴士。
這張卡可以免費進入的景點、體驗設施有很多,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規劃好時間和路線,才能最大發揮它的價值,先說一下我規劃的路線:
通天閣- 大阪 城公園-幻影博物館-天守閣- 大阪 城游船-cpatin郵輪-天 保山 大摩天輪-梅田藍天大廈觀景平臺-hep five摩天輪-竹之江天然溫泉
全天的地鐵費用和景點費用都是用的 大阪 周游卡,我飛豬買的才166元,感覺真是太值了!沒有仔細算過,但是感覺怎麼也得省了幾百塊吧。




通天閣是位於 日本 大阪 府 大阪 市浪速區新世界商業街的一個瞭望塔。為 日本 的有形文化財產,也是 大阪 的象徵和地標。
通天閣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直通天空的高建築物",命名者是明治初期的儒學者藤澤南嶽。通天閣是由建築師內藤多仲所設計,他也是 東京 鐵塔的設計者。現在的通天閣完成於1956年(昭和31年),是第二代通天閣。塔高100米,含避雷針的話則有103米。由350噸的鐵材建成,為一大娛樂設施"新世界"的象徵。利用內國勸業博覽會留下的廣大土地,同時也是 大阪 政界及財界主辦的計劃,鐵塔的規模可謂盛大空前。
通天閣重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可以說是一座 新建 築。它最早建於1912年,當初落成時,當地人都為它64米的高度而震驚,它也是當時東方各國的建築物中最高的。通天閣面積超過132000平方米、與當地人引以為豪的"Luna Park"公園都是新世界的有名景點。通天閣,這座令當地居民聯想起 巴黎 愛菲爾鐵塔的建築成為了當時 大阪 的標誌。但是,它在1943年由於突然遭受火災而被毀,後來為了給戰時的 日本 提供鋼鐵,就把殘存的通天閣拆除了。1956年, 大阪 人民在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將通天閣重新豎立起來,它終於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期待已久的市民的面前。
這個景點論可玩性和觀賞性而言其實很一般,但是屬於必打卡景點,歷史意義比較深厚。




後來,各個封建領國,依托城裡的小高丘,建造衛城。衛城中央一座高城,原本是府邸,叫天守閣。
天守閣不僅是軍事堡壘,而且是領國的政治中心,藩主權利的象徵。
16-17世紀初,是 日本 城郭建設的高潮時期,各領國紛紛建造天守閣,互相爭競。其中最傑出的是姬路城的天守閣。
此外,著名的還有 名古屋 的天守閣(1610年),1624—1643年間建造的 大阪 的天守閣。

大阪 城公園玩好之後,地鐵直奔 大阪 港。
出地鐵之後步行一段就可以到達換船票的地方,這邊有兩個游船。一個是往返環球影城的captin號;另一個是海上游覽1小時的聖 瑪利亞 號。要註意換票地點,我們就沒仔細看換錯了票,不過captin號船比較小體驗感也還不錯。








裡邊有幾個包廂是全透明的,這個需要排隊。普通的不用,我們不想排隊就坐的普通的,上面景色挺不錯,可以看到 大阪 港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