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玻利維亞游記《南渡北歸》第一集——《你好,麥哲倫》
一、引子:
1、關於南美情結
對南美,是有一種情結的。這種情結,究其根本,還是始於偏愛南美足球的父親。
相比 歐洲 傳統豪門對整體技戰術的講究和對結果的追求,南美球隊更加註重球星的作用,對比賽的觀賞性和結果幾乎有著同樣的追求。而這些球星,往往都有很強烈的個性。也因為有這些個性鮮明的球星,南美球隊經常能踢出激情四射、充滿想象力的比賽,雖然結果未必如意,但對觀眾來說則是大呼過癮。
雖然同屬美洲,北美與 拉丁美洲 卻有天壤之別。最早一批北美移民來自為躲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他們往往是舉家遷徙,為的是在沒有國王、沒有議會、沒有壓迫的新大陸重建家園。他們與印第安人結合的較少,盡可能地保持了自己的傳統。而 南美洲 的開發則在一開始就伴隨著血與火,伴隨著征服( 拉丁美洲 當時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現今的 美國 加拿大 地區則主要是分散的部落),他們來南美只是為了掠奪財富,並未帶家屬。
同時,北美移民多來自更加講究紀律的 西歐 英國 、 德國 、 愛爾蘭 等, 拉丁美洲 的移民多來自天性散漫、浪漫的 南歐 的 西班牙 、 葡萄牙 。
就這樣,印第安人血液中的不羈與野性、 南歐 移民血液中的冒險與浪漫,在 南美洲 得到了融合。這種融合,也深刻地影響著南美社會的方方面面。
因為誕生了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南美(準確說是 拉丁美洲 )也被稱為魔幻大陸。2014年春節,我們一家第一次踏上 南美洲 的土地。在 秘魯 ,我們第一次領略了印第安文化(第二次是在 墨西哥 )和亞馬遜流域的魔幻。從此,對 南美洲 的情結就更加深了。
2、為什麼去 智利 和 玻利維亞
在去 智利 的三個月前,我寫過一篇9個理由——寫給明天的旅行筆記。詳細闡釋了必去 智利 的原因。而9個理由中,最根本的則是 複活節島 ,這個號稱世界最孤獨的島嶼、地球的肚臍上的那些神秘的舉世無雙的摩艾石像有著神奇的魔力。當時,還有一個同樣有著巨大魔力的島嶼也強烈吸引著我:那就是 厄瓜多爾 的 加拉帕戈斯群島 。那裡是 達爾文 悟出物種起源的地方。
正在猶豫之時,Lonely Planet發佈了2018十大最佳旅行國家榜單,正值獨立200周年的 智利 ,力壓 中國 、 新西蘭 、 毛里求斯 、 南非 等國榮登榜首。 “就去 智利 嗎?” 2018年3月的一天,我問妻。
“去!” 在看了國家地理拍攝的 智利 美照之後,妻爽快的答應了。妻是行動派,做決定從不拖泥帶水。
而在做 智利 攻略時,妻堅定的在行程單上添加上了 玻利維亞 ,那裡有她心心念的 烏尤尼 ——天空之鏡。 玻利維亞 曾在2014年與我們擦肩而過。(我們曾經在 秘魯 ,與 玻利維亞 隔湖相望。參見《 的的喀喀湖 的巨怪》---《秘野仙蹤》之五。其實當時已經拿到 玻利維亞 簽證,卻因為使館放假而錯失機會)這次,又是與 智利 相鄰,說什麼不能再放過了。—— 其實,對上 玻利維亞 高原,我是有些擔心的,而這種擔心,不僅在旅行中成了現實,而且更加嚴重,詳情後文再表。
當目的地決定之後,最大的障礙也就剋服了。
3、關於《南渡北歸》
照例,游記的第一篇,要解釋一下游記的命名。
在旅行前和旅行中,我就一直在思索游記的名字。而當旅行結束,在回程的20多個小時的航班中,拖著連續發燒4天,已然疲憊不堪的身軀,又被帶狀皰疹病毒刺痛的無法入眠...... 煎熬之中,我突然想好了,就用《南渡北歸》吧。
《南渡北歸》,讀者應不陌生。它是首部全景描述20世紀 中國 最後一批大師命運的史詩巨著,我非常喜愛。
借用《南渡北歸》這個名字,首先就是向民國那一大批在抗戰中顛沛流離,矢志不渝追求學術與真理的大師們致敬!也是向作家岳南致敬,感謝他把那段歷史如此精彩的還原給我們!
當然,取這個名字,也並非只是附會,而是因為 智利 的特殊地形和我們的行程安排!
智利 ,南北全長達4280公里,跨越了38個緯度。相當於從我國 黑龍江 最北一直伸到 西沙群島 。而其在 南美洲 大陸上的領土,東西向的平均寬度竟然只有180公里,只相當於 上海 到 杭州 的距離。 智利 ,就是這樣一個“瘦成一道閃電”的國家!
它的特殊地形,竟硬生生地把南美大國 阿根廷 擠成了一個大西洋國家——沒有太平洋出 海口 !
智利 地形的特殊不僅在於狹長,更在於其地貌的複雜性:北部是世界的旱極——阿塔卡瑪沙漠,東部是安第斯山脈,中部是湖區,南部是雪山、冰川、高原,想在 智利 自駕或坐火車走完全程,幾乎不可能。所以,唯一的方案就是飛機!而首都聖地亞哥由於在中部,航班眾多,所以自然成了飛機的中轉地,其機場我們進了6次。整個行程中,除了 複活節島 是東西向飛之外,其餘皆為南北往複飛行。最南抵達了 蓬塔阿雷納斯 ,麥哲倫海峽,這是我們最接近南極的一次旅行。
二、啟程
每一次旅行,都充滿了變數。特別是每段旅程的銜接,一旦出現誤機、誤車,不堪設想。所以,每次旅行歸來,總結起來,都會有很多的後怕。而這次旅行,第一個後怕竟然出現在旅行之前!
由於 中國 與 南美洲 國家幾乎是在地球的兩端,所以沒有直達航班。而跨越太平洋,從 美國 轉機則是相對近一點,也更經濟一些的。上次去 秘魯 ,我們是從 邁阿密 轉機,這次則是從 達拉斯 。
就在我們訂到美航的機票後,兩大國的關係已然在惡化。對 中國 方面5月提出的修改 臺灣 地區標註的要求,美航拒絕接受。8月21日傳來消息, 芝加哥 到 上海 , 檀香山 到 北京 的航線被取消。事態將會怎樣發展?餘下的幾個月都是在焦慮中度過的,這種焦慮一直持續到在浦東機場看到這架飛往 達拉斯 的波音777。
做過美航的都知道,美航的空乘普遍年齡偏大。據統計, 美國 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務人員80%以上都超過了35歲,甚至有超過80歲的!據 美國 知乎給出的答案:這是 美國 工會化和勞動法的綜合作用結果。 美國 大多數的空乘人員都隸屬於工會。航空公司要裁員的話要根據資歷,而工作年限很長的“大媽”更容易留下來。這就使處於中年的老員工更容易留下來。而且你會發現,越“黃金”的航線,空乘人員年齡越大,這就是因為她們資歷更老的原因。每個航線的空乘人員一般都是通過個人競選,在這個過程中,資歷就很占優勢。
註意到一個細節,在航班降落後,美航在每位旅客座位前方的顯示屏上會顯示不同的空乘的笑臉,這些空乘可都是帥哥美女。
按 美國 的規定,即使只是在 美國 轉機,也要入關再出關,但行李可以直接托運到最終目的地。
經過12小時的飛行,我們抵達了得克薩斯州 達拉斯 。
達拉斯 - 沃思堡 國際機場,是Dallas和Fort Worth兩個城市共有的機場,所以簡稱DFW。
此時還是南半球的初春時節,安第斯山上的雪帽清晰可見。
這是抵達 智利 時的入境卡,需小心保管,住宿和出境時都需要出示。
這裡說下 智利 的簽證情況。
1970年12月15日, 智利 成為 南美洲 第一個同 中國 建交的國家,建交以來,關係一向不錯。 智利 也是第一個就 中國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 中國 簽署雙邊協議、承認 中國 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同 中國 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拉 美國 家。
2015年5月,李總理訪問 智利 ,中智開始互免簽證費!2015年7月1日起, 智利 更是對 中國 有條件免簽,只要有 美國 或 加拿大 簽證即可多次入境!
從2019年1月起,申請 智利 或 阿根廷 簽證的 中國 游客將獲得一張具有特殊標誌的旅游簽證,上面將會印有代表兩國旅游的字樣:“TURISMO AR-CL",也就是說, 中國 人有了 智利 和 阿根廷 其中一國的簽證,即可游兩國!而且,對 阿根廷 發放給 中國 公民的電子簽證(AVE)(持有 歐洲 申根 或 美國 簽證的 中國 公民可申請),以及 智利 針對持有 美國 和 加拿大 簽證給予的便利予以認可。
順利入關。第一件事當然就是換錢。
在聖地亞哥機場里, 複活節島 神像已然是 智利 的國家標誌了。
智利 的銅儲量全球第一,銅器工藝品自然不會少。 很多人到了聖地亞哥,就算開啟了旅程。但對於我們,這還只是一個轉機點。因為要繼續向南飛,飛到 蓬塔阿雷納斯 !那裡是抵達我們第一個旅行目的地—— 百內國家公園 的起點!
智利 國內航班上的小萌娃
又經過4個多小時的飛行,期間還在 蒙特港 經停一次,終於看到蔚藍的海水。 蓬塔阿雷納斯 (Punta Arenas),到了! ↑蓬塔阿雷納斯 ↑蓬塔阿雷納斯 在機場看到紀念一位航空英雄誕辰100年,但具體是什麼事跡,網上實在找不到,如有知情人還望告知。
三、你好,麥哲倫!
蓬塔阿雷納斯 是世界最南城市(南緯53°10′)之一, 智利 南極區和麥哲倫省首府。城市名稱的意思是沙尖( Punta是西語的“角”),與 火地島 和 南極洲 隔海相望。在 巴拿馬 運河修築前,這裡是大西洋與太平洋間過往船隻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現在,雖然重要性不如以前,但也是從 南美洲 出發的南極探險者們進行休整的最後一站。
在南美大陸和 火地島 之間,有一條十分迂迴曲折的海峽。長563千米,最窄處僅有3.3千米,最寬處卻有32千米左右,緯度為71°W,54°S。它的西段呈 西北 —東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東段又從西南折向 東北 ,自西至東,拐了一個直角彎。
西段的海岸也很曲折。兩岸陡壁聳立、海岬、島嶼密佈。峽中風大多霧,潮高流急,多旋渦逆流,海上時有浮冰,不利於航行。 ↑蓬塔阿雷納斯 正是這條海峽,讓這座城市與一位偉大航海家、探險家永遠聯繫在了一起,那就是麥哲倫。
1520年8月底,麥哲倫率領船隊發現了一個海灣。麥哲倫派兩艘船隻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 南海 ”(即太平洋)的水道。當夜遇到了一場風暴,狂飆呼嘯,巨浪滔天,派往的船隻隨時都會有撞上懸崖峭壁和沉沒的危險,如此緊急情況,竟持續了兩天。說來也巧,就在這風雲突變的時刻,他們找到了一條通往“ 南海 ”的峽道。麥哲倫率領船隊沿麥哲倫海峽航行。峽道彎彎曲曲,時寬時窄,兩岸山峰聳立,奇幻莫測。海峽兩岸的土著居民,夜間燃起篝火,火光點點,好像是歡迎的儀仗隊。麥哲倫非常高興,便把海峽南岸的這塊陸地命名為“火地”,這就是 火地島 。 經過20多天艱苦迂迴的航行,疲憊不堪的麥哲倫眼前突然呈現出一片風平浪靜、浩瀚無際的洋面——寫到這一段,我都能透過屏幕,感受到500年前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們的狂喜!
1、關於南美情結
對南美,是有一種情結的。這種情結,究其根本,還是始於偏愛南美足球的父親。
相比 歐洲 傳統豪門對整體技戰術的講究和對結果的追求,南美球隊更加註重球星的作用,對比賽的觀賞性和結果幾乎有著同樣的追求。而這些球星,往往都有很強烈的個性。也因為有這些個性鮮明的球星,南美球隊經常能踢出激情四射、充滿想象力的比賽,雖然結果未必如意,但對觀眾來說則是大呼過癮。
雖然同屬美洲,北美與 拉丁美洲 卻有天壤之別。最早一批北美移民來自為躲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他們往往是舉家遷徙,為的是在沒有國王、沒有議會、沒有壓迫的新大陸重建家園。他們與印第安人結合的較少,盡可能地保持了自己的傳統。而 南美洲 的開發則在一開始就伴隨著血與火,伴隨著征服( 拉丁美洲 當時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現今的 美國 加拿大 地區則主要是分散的部落),他們來南美只是為了掠奪財富,並未帶家屬。
同時,北美移民多來自更加講究紀律的 西歐 英國 、 德國 、 愛爾蘭 等, 拉丁美洲 的移民多來自天性散漫、浪漫的 南歐 的 西班牙 、 葡萄牙 。
就這樣,印第安人血液中的不羈與野性、 南歐 移民血液中的冒險與浪漫,在 南美洲 得到了融合。這種融合,也深刻地影響著南美社會的方方面面。
因為誕生了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南美(準確說是 拉丁美洲 )也被稱為魔幻大陸。2014年春節,我們一家第一次踏上 南美洲 的土地。在 秘魯 ,我們第一次領略了印第安文化(第二次是在 墨西哥 )和亞馬遜流域的魔幻。從此,對 南美洲 的情結就更加深了。
2、為什麼去 智利 和 玻利維亞
在去 智利 的三個月前,我寫過一篇9個理由——寫給明天的旅行筆記。詳細闡釋了必去 智利 的原因。而9個理由中,最根本的則是 複活節島 ,這個號稱世界最孤獨的島嶼、地球的肚臍上的那些神秘的舉世無雙的摩艾石像有著神奇的魔力。當時,還有一個同樣有著巨大魔力的島嶼也強烈吸引著我:那就是 厄瓜多爾 的 加拉帕戈斯群島 。那裡是 達爾文 悟出物種起源的地方。
正在猶豫之時,Lonely Planet發佈了2018十大最佳旅行國家榜單,正值獨立200周年的 智利 ,力壓 中國 、 新西蘭 、 毛里求斯 、 南非 等國榮登榜首。 “就去 智利 嗎?” 2018年3月的一天,我問妻。
“去!” 在看了國家地理拍攝的 智利 美照之後,妻爽快的答應了。妻是行動派,做決定從不拖泥帶水。
而在做 智利 攻略時,妻堅定的在行程單上添加上了 玻利維亞 ,那裡有她心心念的 烏尤尼 ——天空之鏡。 玻利維亞 曾在2014年與我們擦肩而過。(我們曾經在 秘魯 ,與 玻利維亞 隔湖相望。參見《 的的喀喀湖 的巨怪》---《秘野仙蹤》之五。其實當時已經拿到 玻利維亞 簽證,卻因為使館放假而錯失機會)這次,又是與 智利 相鄰,說什麼不能再放過了。—— 其實,對上 玻利維亞 高原,我是有些擔心的,而這種擔心,不僅在旅行中成了現實,而且更加嚴重,詳情後文再表。
當目的地決定之後,最大的障礙也就剋服了。
3、關於《南渡北歸》
照例,游記的第一篇,要解釋一下游記的命名。
在旅行前和旅行中,我就一直在思索游記的名字。而當旅行結束,在回程的20多個小時的航班中,拖著連續發燒4天,已然疲憊不堪的身軀,又被帶狀皰疹病毒刺痛的無法入眠...... 煎熬之中,我突然想好了,就用《南渡北歸》吧。
《南渡北歸》,讀者應不陌生。它是首部全景描述20世紀 中國 最後一批大師命運的史詩巨著,我非常喜愛。
借用《南渡北歸》這個名字,首先就是向民國那一大批在抗戰中顛沛流離,矢志不渝追求學術與真理的大師們致敬!也是向作家岳南致敬,感謝他把那段歷史如此精彩的還原給我們!
當然,取這個名字,也並非只是附會,而是因為 智利 的特殊地形和我們的行程安排!
智利 ,南北全長達4280公里,跨越了38個緯度。相當於從我國 黑龍江 最北一直伸到 西沙群島 。而其在 南美洲 大陸上的領土,東西向的平均寬度竟然只有180公里,只相當於 上海 到 杭州 的距離。 智利 ,就是這樣一個“瘦成一道閃電”的國家!
它的特殊地形,竟硬生生地把南美大國 阿根廷 擠成了一個大西洋國家——沒有太平洋出 海口 !
智利 地形的特殊不僅在於狹長,更在於其地貌的複雜性:北部是世界的旱極——阿塔卡瑪沙漠,東部是安第斯山脈,中部是湖區,南部是雪山、冰川、高原,想在 智利 自駕或坐火車走完全程,幾乎不可能。所以,唯一的方案就是飛機!而首都聖地亞哥由於在中部,航班眾多,所以自然成了飛機的中轉地,其機場我們進了6次。整個行程中,除了 複活節島 是東西向飛之外,其餘皆為南北往複飛行。最南抵達了 蓬塔阿雷納斯 ,麥哲倫海峽,這是我們最接近南極的一次旅行。
二、啟程
每一次旅行,都充滿了變數。特別是每段旅程的銜接,一旦出現誤機、誤車,不堪設想。所以,每次旅行歸來,總結起來,都會有很多的後怕。而這次旅行,第一個後怕竟然出現在旅行之前!
由於 中國 與 南美洲 國家幾乎是在地球的兩端,所以沒有直達航班。而跨越太平洋,從 美國 轉機則是相對近一點,也更經濟一些的。上次去 秘魯 ,我們是從 邁阿密 轉機,這次則是從 達拉斯 。
就在我們訂到美航的機票後,兩大國的關係已然在惡化。對 中國 方面5月提出的修改 臺灣 地區標註的要求,美航拒絕接受。8月21日傳來消息, 芝加哥 到 上海 , 檀香山 到 北京 的航線被取消。事態將會怎樣發展?餘下的幾個月都是在焦慮中度過的,這種焦慮一直持續到在浦東機場看到這架飛往 達拉斯 的波音777。
做過美航的都知道,美航的空乘普遍年齡偏大。據統計, 美國 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務人員80%以上都超過了35歲,甚至有超過80歲的!據 美國 知乎給出的答案:這是 美國 工會化和勞動法的綜合作用結果。 美國 大多數的空乘人員都隸屬於工會。航空公司要裁員的話要根據資歷,而工作年限很長的“大媽”更容易留下來。這就使處於中年的老員工更容易留下來。而且你會發現,越“黃金”的航線,空乘人員年齡越大,這就是因為她們資歷更老的原因。每個航線的空乘人員一般都是通過個人競選,在這個過程中,資歷就很占優勢。
註意到一個細節,在航班降落後,美航在每位旅客座位前方的顯示屏上會顯示不同的空乘的笑臉,這些空乘可都是帥哥美女。
按 美國 的規定,即使只是在 美國 轉機,也要入關再出關,但行李可以直接托運到最終目的地。
經過12小時的飛行,我們抵達了得克薩斯州 達拉斯 。
達拉斯 - 沃思堡 國際機場,是Dallas和Fort Worth兩個城市共有的機場,所以簡稱DFW。
此時還是南半球的初春時節,安第斯山上的雪帽清晰可見。
這是抵達 智利 時的入境卡,需小心保管,住宿和出境時都需要出示。
這裡說下 智利 的簽證情況。
1970年12月15日, 智利 成為 南美洲 第一個同 中國 建交的國家,建交以來,關係一向不錯。 智利 也是第一個就 中國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 中國 簽署雙邊協議、承認 中國 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同 中國 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拉 美國 家。
2015年5月,李總理訪問 智利 ,中智開始互免簽證費!2015年7月1日起, 智利 更是對 中國 有條件免簽,只要有 美國 或 加拿大 簽證即可多次入境!
從2019年1月起,申請 智利 或 阿根廷 簽證的 中國 游客將獲得一張具有特殊標誌的旅游簽證,上面將會印有代表兩國旅游的字樣:“TURISMO AR-CL",也就是說, 中國 人有了 智利 和 阿根廷 其中一國的簽證,即可游兩國!而且,對 阿根廷 發放給 中國 公民的電子簽證(AVE)(持有 歐洲 申根 或 美國 簽證的 中國 公民可申請),以及 智利 針對持有 美國 和 加拿大 簽證給予的便利予以認可。
順利入關。第一件事當然就是換錢。
在聖地亞哥機場里, 複活節島 神像已然是 智利 的國家標誌了。
智利 的銅儲量全球第一,銅器工藝品自然不會少。 很多人到了聖地亞哥,就算開啟了旅程。但對於我們,這還只是一個轉機點。因為要繼續向南飛,飛到 蓬塔阿雷納斯 !那裡是抵達我們第一個旅行目的地—— 百內國家公園 的起點!
智利 國內航班上的小萌娃
又經過4個多小時的飛行,期間還在 蒙特港 經停一次,終於看到蔚藍的海水。 蓬塔阿雷納斯 (Punta Arenas),到了! ↑蓬塔阿雷納斯 ↑蓬塔阿雷納斯 在機場看到紀念一位航空英雄誕辰100年,但具體是什麼事跡,網上實在找不到,如有知情人還望告知。
三、你好,麥哲倫!
蓬塔阿雷納斯 是世界最南城市(南緯53°10′)之一, 智利 南極區和麥哲倫省首府。城市名稱的意思是沙尖( Punta是西語的“角”),與 火地島 和 南極洲 隔海相望。在 巴拿馬 運河修築前,這裡是大西洋與太平洋間過往船隻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現在,雖然重要性不如以前,但也是從 南美洲 出發的南極探險者們進行休整的最後一站。
在南美大陸和 火地島 之間,有一條十分迂迴曲折的海峽。長563千米,最窄處僅有3.3千米,最寬處卻有32千米左右,緯度為71°W,54°S。它的西段呈 西北 —東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東段又從西南折向 東北 ,自西至東,拐了一個直角彎。
西段的海岸也很曲折。兩岸陡壁聳立、海岬、島嶼密佈。峽中風大多霧,潮高流急,多旋渦逆流,海上時有浮冰,不利於航行。 ↑蓬塔阿雷納斯 正是這條海峽,讓這座城市與一位偉大航海家、探險家永遠聯繫在了一起,那就是麥哲倫。
1520年8月底,麥哲倫率領船隊發現了一個海灣。麥哲倫派兩艘船隻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 南海 ”(即太平洋)的水道。當夜遇到了一場風暴,狂飆呼嘯,巨浪滔天,派往的船隻隨時都會有撞上懸崖峭壁和沉沒的危險,如此緊急情況,竟持續了兩天。說來也巧,就在這風雲突變的時刻,他們找到了一條通往“ 南海 ”的峽道。麥哲倫率領船隊沿麥哲倫海峽航行。峽道彎彎曲曲,時寬時窄,兩岸山峰聳立,奇幻莫測。海峽兩岸的土著居民,夜間燃起篝火,火光點點,好像是歡迎的儀仗隊。麥哲倫非常高興,便把海峽南岸的這塊陸地命名為“火地”,這就是 火地島 。 經過20多天艱苦迂迴的航行,疲憊不堪的麥哲倫眼前突然呈現出一片風平浪靜、浩瀚無際的洋面——寫到這一段,我都能透過屏幕,感受到500年前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們的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