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末賀歲 德法瑞 自駕游
盛滿陽光的高地


臺階之下看到一位,老公上前問他能不能和我合張影,威嚴肅穆的兵哥哥露出靦腆害羞的笑容,讓我們頗有些意外,然而他禮貌而堅決地拒絕了我們。哈哈不過有幸目睹他可愛純真笑容,我表示很滿足。
高地臺階上果然看到傳說中手拿紅線繩的黑人大叔,一個個目光游離亂竄伺機行動,特別警覺全程避開目光接觸,無恙。
爬 上高 地之後,因為是高處,突然感覺好大風,在冬日低溫下吹得人瑟瑟發抖。高地是 巴黎 的最高海拔,在上可以俯瞰整個 巴黎 。
風高氣朗,陽光明媚,目光所及景色宜人。然而真的好冷,拿手機相機的手不爭氣要罷工。沒堅持多久,我們直想往教堂里鑽。
畢竟是小教堂,進去之後內景就不及它的外表那般霸氣十足。
它是典型基督圓頂教堂,立柱很氣派,牆壁壁畫和窗 花都 是簡約風。
在出口門口的大本子上,我們看到各種文字的筆記,老公在本子上用中文寫下“十年後再見”。
高地上遇見的風情小車 招來來無數艷羡目光
交通 重新坐上地鐵12號線,之後轉4號線到Cite站下來步行。
走到塞納河要過橋的時候,遇到到處找人簽名像是傳教感覺的人。
嘴裡直說“we just need your signature pls sign your name pls” 不理。
結果一路跟上來不依不饒,這種傳單精神真是世界人民心連心啊
終於走到 巴黎 聖母院廣場,正午陽光灑下來
湛藍天空下,伴著鴿子飛過,游客三五成群,同鴿子一起佈滿整個廣場。
簡單安檢,走進聖母院,一種恢宏感瞬時包裹過來,
不愧為有800多年曆史沉澱的大教堂。靜靜在教堂站上一會兒,全身的細胞都能體會到它的威嚴肅穆,它有如一位智慧老人,不言不語便可以洞悉你的一切。
教堂頂部下方中間位置,懸掛著一圈聖誕裝飾大花環,玻璃上貼滿彩色窗花裝飾,陽光照耀下很炫目。最讓我感慨的,是撐起教堂的一根根立柱,讓人不禁思量這棟800年曆史的老建築,它所承受的重量,對它更多一份敬意。趕 上里 面作彌撒,主教站立讀著檄文,他的聲音穿透教堂頂和四壁,迴響在整個教堂內。我一字聽不懂,想像上帝之聲就是這般傳遞到眾生,莫名覺得字句都充滿力量。
教堂頂部氣勢恢宏 聖誕花環增添節日氣氛


聖母院還有一個地下室,展示考古發掘工作成果。它的入口在教堂內,不很顯眼,如果想去要仔細留意了。
教堂內是免費參觀,但是鐘樓和地下室都要收費。
門票(鐘樓12歐/地下室8歐)
聖母院廣場上,我們小憩了會兒,曬曬淺淡陽光,艷羡下廣場鴿子的愜意時光。
第三站 奧賽博物館之後徑直走到旁邊不遠處的地鐵站入口,乘上C線幾站路就到了Musee d’Orsay 站。
其間再次走過塞納河 陽光很暖打在清冷水面上




餐館外 好看的建築 街邊停著豪車

我們兩人點了一份三文魚一份千層面一杯酒一杯咖啡,下來40多歐,留下5歐小費。
好吃不貴,跟前一天晚餐香榭麗舍街邊那家比起來,性價比高太多。



奧賽博物館前身,是為1900年 巴黎 世博會建造的奧賽火車站,後被改建為國家博物館,被稱為“ 歐洲 最美的博物館”。它收藏著全球最多的印象派作品,被譽為“印象派的殿堂”。其收藏作品跨度為1876年至1914年間,是聯結古代藝術殿堂盧浮宮和現代藝術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中間過渡。 雷諾 瓦的《加雷特磨坊舞會》、梵高的《自畫像》、莫內的《睡蓮》等都是奧塞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從博物館頂部可以看出前身火車站的模樣
據說那枚大鐘依然是當年火車站的那枚,留存了下來。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給人感覺很大膽前衛,人性被壓抑過久終得解脫釋放,於是出現大量體現這一思想之作品;
同時也有大量作品表現那一時期,上層社會人士的享樂奢靡生活。

恍惚間懷疑自己是不是看的是一幅假梵高。

後經瞭解,此次展覽是由奧賽博物館和 巴黎 國立畢加索博物館聯合舉辦,展出了三百餘幅作品包含八十幅油畫,多件藝術家標誌性作品及海外博物館館收藏首次亮相 法國 。
它主題圍繞青年畢加索與他時代的連接以及在十九世紀背景下對他作品的重新審視,作品聚焦於1900年至1906年間。
我們看著隊伍排得那般熱情洋溢,好奇心驅使和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游客心態,不約而同站進隊伍裡面。沒有想到這一站就是一個小時,排到最後真的開始懷疑人生。
在幾次退縮想要放棄的徘徊之際,最終進了展廳。
哇一進去烏泱泱的人群,每幅畫作前全都人頭攢動,之前排隊耗時過久,有些倦怠,大大影響了看展的心情與效率。
在埋頭擠進人群觀賞了幾幅畫作之後,跟先生聚頭,兩個人說我們來找出口吧。
最終在內待沒到20分鐘就草草收場出來。
觀感:大師不愧為大師,草稿手記一筆一划放在100年後的今天,全被珍藏起來尊為寶貝被後人頂禮膜拜。
一張畫作 證明到此一游 哈哈哈

在那裡,我們欣賞到了莫奈的《睡蓮》和 雷諾 瓦的《加雷特磨坊舞會》。
可惜莫奈多數作品都展出在需另行購票的橘園美術館,
對於莫奈我們也只淺嘗輒止,很快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