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尋幽之金地院、南禪寺

其實小崛遠州是個貨真價實的 大名 ,相當於 中國 古代的諸侯。他的父親是豐臣秀吉之弟豐臣秀長的家老,輔佐豐臣秀長的軍政要務,可想而知,他是一個含著金勺子出生的貴公子。小崛遠州自小就接觸了大量的政界要人和文化名流。在他十歲那年,豐臣秀吉到大和郡山城內巡視,時年七十歲的著名茶師千利休點茶,小崛遠州為豐臣秀吉獻茶。在貴族圈的耳濡目染之下,小崛遠州展現出了他的多才多藝,逐漸成為出色的詩人、歌者、書法家、茶師,後來還擔任了德川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茶道師範。在茶藝界,他開創了“遠州流”,在園林界,他開創了“借景式庭園”的新格局。

畫面中心從左到右, 分別為龜岩、 蓬萊 和鶴岩。這一庭園是枯山水借景手法的標誌性作品,以喬木灌木為背景,左側借助了弁天池的池水和樹林,中部借助了東照宮的圍牆和拜殿的山脊,右側借助了開山堂並引入了一條弧形的石階,正面綴以佛塔、遙拜石,形成了內容豐富的景觀。另外,打開方丈的推拉隔扇,又框出不同的畫面,形成了多層次的景觀。

庭園建成近四百年了,作為背景的樹木已經長得高大粗壯了,樹冠幾乎完全遮住了東照宮的圍牆和殿宇,只剩下了窄窄的一處縫隙。想來這一結果與小崛遠州當初的設計還是很有差距的,現在已經顯不出遙拜石的作用和意境了。

由於庭園、方丈及周邊都擺放了明顯的禁止攝影的指示牌,所以沒有拍下方丈的照片。借助網絡上找到的照片瞭解一下。


庭園右側的小徑,營造出了“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境,為枯山水庭園增加了一份靈動。


南禪寺是臨濟宗南禪寺派的大本山,全稱是“瑞龍山 太平 興國 南禪禪寺”。南禪寺始於 鐮倉 後期的正應4年(1291年,對應 中國 的元朝),開山祖師無關普門(即東福寺的大明國師)受龜山上皇皈依,將其離宮改建成了南禪寺。

南禪寺 科普禪宗: 中國 特色的本土佛教,也稱漢族佛教(以區別於漢傳佛教),祖庭為 嵩山 少林寺 ,初祖是菩提達摩,五祖弘忍之後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時稱“南能北秀”兩宗。後世尊六祖惠能,以其所傳南宗為主流。
中國 臨濟宗:是南宗分出來的一大流派,“臨濟”二字,因唐朝的義玄禪師在 河北 正定 (唐朝時稱鎮州)臨濟院宏法而來,臨濟院是其祖庭。臨濟宗後來分為楊岐派、 黃龍 派。國人熟知的“當頭棒喝”一詞,就源於臨濟宗的收徒考試,如果沒能領會師傅當頭一棒的禪意,就不能入列師門。
日本 臨濟宗:1187年, 日本 僧人明庵榮西留學宋朝,將 黃龍 派引入 日本 ,使臨濟宗在 日本 得到極大發展, 京都 建仁寺是 日本 臨濟宗的大本山。1246年 中國 僧人 蘭溪 道隆東渡 日本 ,又傳來楊岐派禪法。20世紀80年代, 日本 臨濟宗信徒超過500萬人。
無關普門:(1212-1291), 日本 僧人,曾經留學大宋十二年。
龜山上皇:(1249-1305,在位年限 1259-1275),龜山天皇退位後被尊為龜山上皇。作為天皇中首位皈依禪宗的法皇,曾親撰願文“禪林禪寺起願事”,規定“ 日本 最優秀的禪僧”為南禪寺住持,因此“南禪寺住持”成為超越法系、流派的最高禪僧的代名詞。
南禪院: 鐮倉 中期文永元年(1264年),龜山天皇因為喜愛東山這一帶風光明媚,建造了離宮禪林寺殿。後來天皇皈依禪宗,在正應二年(1289年,當時是伏見天皇在位),在離宮出家為法皇,正應四年(1291年)舍離宮為禪寺,延請大明國師為開山。現存的南禪院是離宮遺跡,是當今南禪寺的發祥地。南禪院庭園保存了當時的離宮風貌,小巧、精緻,是 鐮倉 末期代表性的泉池回游式庭園,與天龍寺庭園、苔寺(即西芳寺)庭園並稱為 京都 三 大名 勝庭園。此庭院深受龜山天皇的喜愛,死後部分遺骨就葬在南禪院東南角,現在為法皇御陵。南禪院建築歷史上曾多次被燒毀,現在的建築是元祿十六年(1703年)再建的。院內安置有龜山法皇的御木像。 南禪寺三門







絕對值這個票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