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郡,思之南,遇見穿透歲月的青瓦高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走在老街里,這是我唯一想到的句子,這些百年的石階搭起了一座城,它見證了幾代人的生來老去,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興衰榮辱,昔日的烏江碼頭舟楫往來,商賈鱗集,如今已煙消雲散,難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 思南 人的安然自得,在路上我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是笑臉相迎,那種發自心底的善意是極具感染力的,你很難不回報以微笑,即使沒有任何的言語交流,卻讓我由衷的感受到溫暖,一種在炎熱的夏季也不嫌多的暖。 “咦,這是什麼呀?”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好奇?首先這不是紀念品,它作為一種日常用品仍活躍的出現在百姓家,其次你仔細看上面繡著“乖寶寶”的字樣,可能會發現一些端倪,這種純手工製品叫做情思嬰兒背帶也叫做褙裙,是 思南 的一種獨特地域文化,被譽為“媽媽背上的搖籃”, 聰慧的 思南 婦女們創造了它,此背帶是根據嬰幼兒生長規律設計,嬰兒被裹於背者半強制保護中,既保證了孩子的溫暖,安全,又避免畸形生長,在家背孩子能做家務,學習,外出能購物,幹活,騎車,放牧,特別是農村家庭,城鎮家政,保姆的好幫手,在冷天和寒冷地區特別適用。 情思背帶至今一直堅持純手工製作,這一針一線中都蘊含著對孩子的愛和祝願,沒有什麼比親手製作的東西更有溫度了,相信每一個思安人,都能在這一方小小的布上,找到母愛的歸屬感,就像是它的名字——情思,無盡的感情,化骨的思念。 牆上展示著背帶的花樣和背法示意 走的累了,走進一家茶館,想著喝口茶歇憩一下,卻在進門的瞬間,被這種古樸又不失風雅的環境吸引的無以復加,移不開眼睛,這種自然而然的融入,這種恰到好處的氣質,是大都市刻意營造的氛圍難以望其項背的。 牆上的這幅美麗的刻紙便是 思南 喜文化的作品之一 翻開史書,早在唐代陸羽的《茶經》中便有如此記錄:“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極佳。”此思州便為現今 思南 一帶。早有耳聞 貴州 是好山好水養好茶,今天在 思南 終算得一飽口福,一片茶葉,緩緩沉浮於山風,滋養於朝霧玉露,在沸水中舒展,旋轉,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輝。就這麼靜靜地看著,眸色深柔,待茶沉入杯底,方一飲清甜。 二層還有一個小 天台 ,傍晚坐在這裡吹吹風,喝喝茶,談談家常,好不愜意自在~ 路上看見的這兩個饒有特色的笸籮,很有意思,但什麼是鄉愁呢?可能是早上的一碗綠豆粉,可能是午後坐在街邊藤椅上的一口釅茶,可能是那個來自襁褓記憶的嬰兒背帶.....
我想,故鄉那些帶不走的,埋藏在內心深處,融於血液,長進骨髓的感情,便是鄉愁罷。 烏江覽勝:百裡畫廊,千古風情在漸行漸遠的那些歲月里,浩浩烏江舟楫如梭,白帆彌望。晝夜繁忙的 思南 盧家碼頭上,一字排開的鹽船紛紛起貨上岸。從巴蜀遠道而來的井鹽,連同穿過無數驚濤的赤腳縴夫,一步步登上山城長長的石階。
而今,我們再也看不見拉船的縴夫,也聽不到悲涼壯美的船號,只得藉由那些滄桑的纖道去憑吊那段厚重的歷史。 烏江灘多峽長,錯綜複雜,神秘莫測,有懸崖絕壁、巨石暗礁、滔天白浪、急流險灘,也有波平浪靜的水鄉美景。 立於江中,市井的喧囂被山峽和江水所阻隔,置身其中,時光仿佛變得深邃起來,只得清風與綠水。 山體上的纖道清晰可見,最寬處也不到2m,窄處不過只容的人匍匐前進而已,這些都是當年,縴夫們從山頂懸吊下來硬生生鑿出來的“路”, 這條土家先民血汗凝結的長龍,它穿越歲月的時空,記載著烏江黃金水道的興衰和船工的悲歡。
烏江古纖道,不僅僅是一部烏江航運史,更是一座刻在烏江岸邊百丈懸崖上不朽的豐碑 (圖片來自於網絡)
我想,故鄉那些帶不走的,埋藏在內心深處,融於血液,長進骨髓的感情,便是鄉愁罷。 烏江覽勝:百裡畫廊,千古風情在漸行漸遠的那些歲月里,浩浩烏江舟楫如梭,白帆彌望。晝夜繁忙的 思南 盧家碼頭上,一字排開的鹽船紛紛起貨上岸。從巴蜀遠道而來的井鹽,連同穿過無數驚濤的赤腳縴夫,一步步登上山城長長的石階。
而今,我們再也看不見拉船的縴夫,也聽不到悲涼壯美的船號,只得藉由那些滄桑的纖道去憑吊那段厚重的歷史。 烏江灘多峽長,錯綜複雜,神秘莫測,有懸崖絕壁、巨石暗礁、滔天白浪、急流險灘,也有波平浪靜的水鄉美景。 立於江中,市井的喧囂被山峽和江水所阻隔,置身其中,時光仿佛變得深邃起來,只得清風與綠水。 山體上的纖道清晰可見,最寬處也不到2m,窄處不過只容的人匍匐前進而已,這些都是當年,縴夫們從山頂懸吊下來硬生生鑿出來的“路”, 這條土家先民血汗凝結的長龍,它穿越歲月的時空,記載著烏江黃金水道的興衰和船工的悲歡。
烏江古纖道,不僅僅是一部烏江航運史,更是一座刻在烏江岸邊百丈懸崖上不朽的豐碑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