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東南亞最神秘的清靜樂土

蒲甘 佛塔萬萬千,當初一些著名佛塔建造時是帶有某種目的性的,有的是為了炫耀國力鼎盛,例如蘇拉瑪尼寺;有的是為了表達崇敬,如瑞西光塔、阿南達寺等,而這次去的寺院卻是一位國王為了曾經的血腥殺戮而向佛祖贖罪,它就是達瑪揚基寺(Dhammayangyi Temple ),但佛塔還未修完,血腥國王自己也被暗殺,所以當地人把它稱為厄運寺。
達瑪揚基寺是由那拉都國王於1170年修建,塔底座為正方形,邊長90米,高48.8米,塔內有 通道 直通塔頂,是 蒲甘 最雄偉的佛塔,在 蒲甘 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遠望到磚紅色的塔身,是磚砌佛塔的代表。



寺廟外牆的基腳是用石頭砌成,更為穩固。佛塔高大的門廊也沒有木梁,全部由紅磚堆砌而成。內部的迴廊是 蒲甘 最高大、寬敞的。佛像也許是融入了殘暴國王那拉圖的影子,感覺並不慈眉善目。高大的院牆並沒有影響它的採光,寺廟內部的光線也很明亮。寺廟的地名已經有一些凹凸不平,踩起來很是硌腳。




寺內還有一些刑具。傳說在寺廟修建的過程中,拉圖國王來此監工。當他發現工匠們的操作與他的想法並沒有完全契合。於是燒制的紅磚不夠尺寸,紅磚鋪就的地面不平整,都對他們處以極刑。 這種嚴苛甚至達到了就連寺院牆壁的磚與磚之間的縫隙稍欠緊密,也會砍斷工匠的手臂作為懲罰。也許這些刑具的保留是為了才是這座寺廟真正應該贖罪的地方吧!




阿南達寺
“手指之處必有浮屠”,這是對 蒲甘 佛塔之多的形容。無論朝著哪個方向隨手一指,總有數不清的佛塔在眼前,而每個塔又都有屬於它們的故事。這一站,到達的是阿南達寺。



整個寺院呈正方形,占地近百畝,是完全對稱的形態。四面各有一條長長的走廊通向中間的院子,脫鞋後方能進入寺廟。



塔內還有雙層迴廊,並有雙層窗戶以採光。迴廊的牆壁上有上千處佛龕,供著大小不一的金像,值得細細觀賞。佛塔之外是一個開闊的內院,你可以在這裡近距離欣賞佛塔金碧輝煌的尖頂。

午餐Royal Jasmine Restaurant
伊洛 瓦底江上看日落
在 蒲甘 的這兩天,總能看見 緬甸 的母親河,不管是日出還是日落,江水淘淘不息,生生不絕。

伊洛 瓦底江縱貫 緬甸 中部,河流全部在 緬甸 境內,全長約2170公里。也是 亞洲 中南 半島大河之一。 伊洛 瓦底河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里,約占 緬甸 全國面積的60%,在 伊洛 瓦底江沿岸,形成一條中央縱谷,谷地面積占 緬甸 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而在這裡又是觀看日出日落的最佳地,據說,全世界最美的日出和日落景觀就是在這裡。



夕 陽西 下,落日的餘輝撒遍 伊洛 瓦底江上,給整個江水披上了一層金黃色,晚霞映照天空,雲朵四散如野馬奔騰,遠山在落日下變成了一道剪影,江上小船來回穿梭,想必是尋找回家之路。江邊的 燈塔 也亮了起來,在夜幕漸漸降臨之下,就像一座黃金的小屋。整個 伊洛 瓦底江以及兩岸的景色,加上落日晚霞,構成了一幅優美的夕陽落日圖,讓人感受到了 緬甸 獨特的異國情調。


晚餐Nanda Restaurant And Puppet Show

菜式以 緬甸 菜和西餐為主,味道還不錯。但是來這裡本來就不是為了美食,因為每天晚上會有免費的提線木偶表演。喜歡拍照的盆友,不妨提前預定靠近舞臺的位置。表演會有兩場,但是內容都是一樣的,每場40分鐘左右,所以7點到8點半之間去吃晚餐都能看到。
連續兩天的 蒲甘 之旅,也算是把 蒲甘 轉了一遍。收好行囊,第二天直奔 曼德勒 ~



曼德勒 ,古樸又現代,優雅也滄桑,這裡是 緬甸 最後一個王朝雍笈牙王朝的都城,因背靠 曼德勒 山而得名。
到了 曼德勒 後,選擇入住
Mandalay Lodge Hotel
馬哈木尼佛塔
有人說,如果只讓你在 曼德勒 看一個景點,那就一定要去馬哈木尼佛塔。相傳,它那尊3.9米高的青銅坐佛,仍是佛祖如來的化身。當年佛陀下凡,用國王的供奉開鑄,並取自己胸口上的七滴汗水化入銅水,佛像鑄成後,佛祖又親自開光,賜名“Candasara”,並預言此像將代其駐足人間五千年。因此,見此像如見如來。
馬哈木尼佛塔又稱“大佛塔”,位於 曼德勒 的西南部,是一個佛教聖地,也是 曼德勒 香火最旺的地方,供奉的是馬哈木尼佛像,相傳為佛祖親自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