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盛夏在京津,清朝的雍和宮,戰亂的大沽口,時尚濱海路……

盛夏在京津,清朝的雍和宮,戰亂的大沽口,時尚濱海路……

2010年的夏天,一個熱烈的美差,赴京約會李 丹陽 。聽了她的歌,和她喝過茶,熱熱的心跳,脈動在首都的大街。
公差完成,給幾個兄弟一點慰問。休息兩日游京津。
京城藏古寺,鬧市有寶殿——雍和宮雍和宮,明朝時為太監的官房; 清康 熙時賜給胤真,成為他的府邸;雍正皇帝搬出後改為他的行宮;乾隆繼位後,將雍和宮改建為佛殿,這裡正式成為藏傳佛教寺廟。從此,雍和宮成為清政府管理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開始了它作為連接中央政府與 蒙古 、 西藏 地方紐帶作用的輝煌歷史。

北京 ,小時就成為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後來,奔命,出差,旅游,記不清好多次追逐皇城。長城,天安門,故宮,頤和園……屈指數起,值得去的而沒去的最要數鬧市中心的寧靜地——雍和宮。
出差 北京 ,完成了與李 丹陽 的見面與工作的聯繫後,鬆了一口氣,便有了半日的閑隙。去雍和宮,沒有一個同事異議,便驅車而往,同行的宗軍是個虔誠居士,有他引路,對我們到訪藏傳佛教有了更多的方便。
已近中午,正濃的游興讓我顧不上吃飯。要請我們午餐的 北京 一家業務公司的老闆正好堵在路上。就先去雍和宮吧,一了 北京 之行多次未遂的心愿。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車未停穩,已有五彩牌坊奪目窗外。三座牌坊,分列三方,雕梁畫柱,金碧輝煌。正中一座,尤為高大華麗,三間四柱九樓式,飾以龍鳳呈祥透雕,雕工細膩,精美異常。牌坊上的題字均為乾隆御書,足見乾隆帝對此宮的影響。乾隆之年,是他決定將雍和宮改為的喇嘛寺院,併在此完成了雍和宮作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的基本建制,使之從原來的行宮逐漸具備了藏傳佛教寺院的基本規模。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八月的 北京 ,正午的酷熱並不比 重慶 遜色多少。但步入寺院,長長的輦道,濃蔭拂來微微涼風,花圃園林的枝葉間的寧靜之境,頓覺暑意消散。

透過樹林隱約可見的紅牆房舍為佛倉,是歷代活佛來京時居住的行館。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過了輦道,松間閃出一道紅牆黃瓦的院門,是為昭泰門。“昭泰”為國家安寧統一之意。乾隆重視佛教,乾隆改宮為廟,意不專為傳佛,更有以佛立國安民之圖。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進入昭泰門,院內綠樹成蔭,花團錦簇,本為清幽雅緻之地,卻因旅游和敬香而熱鬧喧囂。“雍和門”的匾額懸掛於此,可能過了此門才算真正進入雍和宮吧。其實,這裡是雍和宮的天王殿。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和其他寺院一樣,天王殿的兩側,建有鐘樓與鼓樓。寺院里的暮鼓晨鐘,伴著日出日落,日子就這樣慢慢滑過。在這裡,只有帝後進香,達賴、班禪講經及舉行法會時,才可同時擊鼓鳴鐘。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自乾隆把雍和宮改建成佛教勝地,這裡便成為了 北京 最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寺內僧眾嚴格按照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儀軌進行宗教活動。平常日子,也會有來自各地的善男信女前來焚香、祭拜。佛教的力量,像照徹人心的陽光,溫暖而柔軟。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這種陽光沒有階級,不分國籍,盡灑五洲四海,普渡人間眾生。

在雍和宮,可以遇見比別的地方更多的洋人。在他們的宗教信仰里,比較多的是信奉基督教的。可是在這裡,也許他們不是藏傳佛教的信眾,他們更有興趣於這份文化,這個建築, 中國 的魅力,要這裡,得到了展現。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又一個人走丟了,同伴們已離開了視野,有些盲目的地佛國轉悠。眼前的法輪殿,是雍和宮最大的殿堂,又稱為“大經堂”,是廟中喇嘛講經說法、舉行佛事活動之處。大殿屋頂聳起一金色亭閣,陽光之下金碧輝煌。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最後一進大殿叫萬福閣,殿內供有小佛像多達萬尊而得名。上下三層,全木建構,高大雄偉,尉為壯觀。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關於佛教與皇帝的關係,歷史上屢見不鮮,而乾隆,當是影響最大、故事最多、對佛教在 中國 的盛行貢獻最大的皇帝之一。宗教的許多教義和思想非常符合封建帝王加強統治的需要,宗教政策也越來越成為歷代帝王所倚重的重要政治手段。清朝入關後,將尊崇喇嘛教、團結 蒙古 、藏民族這一傳統政策,繼續發揚光大。乾隆皇帝更是把喇嘛教等同於治國之本的儒家思想而加以尊崇。乾隆逝後,為其塑像於宮中。仰望大殿之上,他頭戴格魯派的黃色帽子,身著金色袈裟,端坐龍椅,神采奕奕。他也成為了後人所紀念與供奉之身。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萬福閣主樓兩側,是二層的延綏、 永康 二閣,均有飛廊與主樓相連。三閣飛金彩繪,通脊連檐,渾然一體,極為雄渾壯偉。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萬福閣主樓內,藏有雍和宮三絕之一的木雕巨佛。高達26米的佛像是用整根白檀木雕成,足見萬福閣之雄偉、白檀木之珍貴。佛像為藏式風格形象,頭戴五佛寶冠,身披 菩薩 裝,體態雄奇,妙相莊嚴。可惜,不能照相,這裡看不到佛像之威儀。

萬福閣高大雄偉,飛檐翹角,像一隻雄鷹傲然藍天。似有和風拂來,撩動風鈴,叮噹之聲,彌散蒼穹……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選擇了另一條途徑返回,也去找尋失散的同伴。紅牆,高院,雕花,佛像,法器,唐卡……穿行在雍和宮的大殿廊間,不僅耳濡目染在佛教聖地,也是接受著文化藝術熏陶。雍和宮珍藏的大量精品文物,令人嘆為觀止。為了保護文物,那些寶貝都只能欣賞,不能拍攝,就不能在此重現那份奢華。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穿過幾個廊院,返回到先前錯過的雍和宮大殿。這裡原為銀安殿,是作親王的胤真接見官員之處。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雍和宮前聳立著青銅 須彌山 ,鑄造於明代,刻有壇城、星宿宇宙、四大部洲、山巒平原和波濤等圖案,造型美觀,雕刻精細,反映了佛家的宇宙觀。 須彌山 ,在佛教觀念里,代表世界的中心。雍和宮,也是位於整個王府中心的宮殿。院落中心的嘛呢桿也是這個中心的藏傳佛教文物。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雍和宮大殿的西翼樓,為喇嘛學習顯宗經典的場所,叫四學殿。威威紅樓,便是喇嘛院校,可與京城的北大清華齊名,這裡也培養了大批藏傳佛教人才。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雍和宮的木雕三絕,除了白檀香巨佛外,還有金絲南木佛龕和紫檀木五百羅漢。而雍和宮院落內的《喇嘛說》碑、鼎式香爐、 須彌山 等,都不是普通之物。

院中一重檐四角攢尖頂式建築為御碑亭,內豎一通方巨碑,四面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鐫刻乾隆御書《喇嘛說》,記述喇嘛教的由來,及乾隆所施行的 懷柔 政策。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接我們午餐的 北京 主人也來了幾次電話催促。我的同伴們早已出了宮門候我結束此行。只得加快返程步伐。不覺又回到了昭泰門內的天王殿前,殿前憨笑的 彌勒 扯住了我的腳步,回頭一視他的“現妙明心”,頓覺輕鬆愉悅。 彌勒 ,又稱 布袋 和尚,佛教中,他是繼承釋迦牟尼佛位的未來佛。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我出昭泰門,客從遠方來。又一批金髮碧眼的洋人迎面而來——這座富麗堂皇、絢麗多彩的藏傳佛教藝術宮殿,已不僅僅是佛教寺院,還是 中國 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成為了世界認識和瞭解 中國 的一個文化之窗。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昭泰門內, 中國 小伙子也不僅僅是個找錢謀生的導游,他正用我聽不懂的英語流利的講述著這裡的歷史文化古跡文物和傳奇的故事……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深遂雍和宮,我僅有一個小時的閱讀,所知所解太為膚淺。走出紅牆高院,回到車水馬龍的塵世,趕赴那頓生意場上的美餐而去。庭院深深、靜謐肅穆的雍和宮丟在了身後,莊嚴神聖、潔凈悠遠的人生大義在腦後漸漸散去……
天津自助遊攻略
↑雍和宮 擋不住八國聯軍的大沽口炮台天津 ,作為直轄市,留在記憶里的內容並不多。1995年在 北京 打工期間與三妹曾經去逛過一次,記得的只有勸業場和狗不理包子。

天津 最有名的是名人的故居,包括國民政府的要員、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等都在這個城市留下足跡與故事。施宗軍開著他的車給我們當導游和駕駛員,可他對這裡並不是想象中的熟悉,一路上繞道不少,從 北京 到 天津 百公里的高速竟然走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一個可以旅游觀光的地方。

正在熱鬧建設中的濱海新區是一個繁忙的大工地。我們左問右問卻還是鑽進了工地里。看著路牌,有個“大沽口炮台”的指引,便臨時把它作為了目的地。

終於找到,在眾多重載車與腳手架密縫中,當年抗擊八國聯軍的英雄炮台里,除了歷史的烽煙,還增加了新 天津 建設的塵埃。
天津自助遊攻略
↑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
為了恢復,正在重建與完善。據說,還要 新建 博物館。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一個建築工地。還有正在施工的工人師傅在忙碌著。這種參觀更有意思,提前看到了更接近原貌的狀態,還省了參觀的門票。
天津自助遊攻略
↑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
炮台還未拆除的大門對面,孤零著一個石牌坊。“ 海門 古塞”,這是 天津 十景之一。為什麼要建炮台於此呢?這裡曾經發生哪些故事呢?之前沒有攻略,頭腦中殘存的丁點歷史記憶也只是一知半解。
天津自助遊攻略
↑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
一塊碑記,告訴了我大沽口炮台的過往經歷——

大沽口是入京咽喉,津門之屏障。自古即為 海防 重鎮,素有“南有 虎門 ,北有大沽”之說。在 中國 近代史中,大沽口炮台更是成為我國重要的 海防 屏障。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
天津自助遊攻略
↑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
在炮台的下麵,陳列著從炮台拆下的古炮和空軍退役下來的殲8戰機。炮台與戰機,同為作戰的武器,卻分屬於不同的時代。置於一體,似覺不倫不類。
天津自助遊攻略
↑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
登臨炮台,磚石鋪成的一道斜坡。行人,跑馬,運物,戰時的軍事要道,冷清得只有我們四個游客。遠遠的,已經可以看見炮 臺中 心處的一門誘蝕的大炮,孤獨的聳立,無人問津。其實,它更願享受這份孤獨,唯有它的孤獨,才證明著孤獨時的 和平 。
天津自助遊攻略
↑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
炮台遺址靜靜的矗立在一個小山丘上。炮台的平臺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無憂無慮的孩子正在丫丫學步,他的第一步邁進,都會得到爸媽的喝彩。在這裡,在這個曾經炮火連天、血雨腥風的地方,如今是一幅多麼恬靜的場景。孩子哪裡知道,就在這裡,在過去的一百多年前,從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間,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外國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 和政 治特權,於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後四次對大沽口發動侵略戰爭。他們依仗“船堅炮利”把大沽地區置於其鐵蹄蹂躪之下,甚至進逼京畿,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侵略者槍炮威逼下,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