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愿,就會實現(一)
原計劃這裡是必打卡,因為到的晚了,網上沒有提前購票,所以無法進宮,隔著柵欄一頓拍,心中直悔,看來攻略即使不做,票也一定要買好。
看看時間,只夠坐 泰晤士 河游船了,還不去Greenwich的說。游船隻是因為免費,如果還有附加值,就是順便看到了千禧橋,而且拍 倫敦 塔橋的角度極度美麗,加上夕陽正好,嗯嗯 西敏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譯為西敏寺),上午9點開門,所以計劃第三天一早9點西敏寺,下午 溫莎 堡,可以夠時間,不然London Pass的利用率也不怎麼高。卻不料還是出點小狀況,造成 聖保羅 教堂完美錯過。
這裡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 年,逾百年至1065年建成。它本應建在托尼島。該島已經消失,因為 泰晤士 河道變窄後它與岸地融為一體。這座教堂的建立似乎是遵循聖伯多祿的指教,據說他曾在首位主教梅里圖斯領行的封聖典禮上現身。從巴耶彩圖(詳細地記錄了11世紀諾曼征服者威廉侵占 英格蘭 的過程。傳說為威廉王后瑪蒂爾達親織,畫中共有1152人和72幕場景)上看,這座老教堂建有中心塔樓、交成十字橫線的兩側耳堂和鉛板屋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由“懺悔者”愛德華擴建,並於1065年被封聖。亨利三世為了紀念愛德華,發誓建立一座哥特式更加威嚴的教堂,致使原來的結構所剩無幾。從13世紀到16世紀, 英格蘭 的國王們個個為其設計獻力,結果把它弄成了各種風格的大雜燴。如此觀察,它與今日的 英國 王室倒是相配——他們也是出自大量不同的祖源,而長久以來都將威斯敏斯特教堂作為“教區本堂”來舉辦婚喪儀式和加冕典禮。它既非大教區的主教堂,也不是教區里的教堂,而是人們所知的王室專屬的教堂,行使管理的教長與其法規都要由王室決定。
黑斯廷斯戰役擊敗英王哈羅德二世的 諾曼底 公爵威廉一世是首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榮受加冕的國王,他的加冕典禮於1066年的聖誕日舉行, 英格蘭 本地居民擁聚門前歡呼慶賀。神經質的諾曼人錯誤理解了這一場面,威廉在整個典禮過程中惶惶惟恐喪命。加冕結束,諾曼士兵對人群發動攻擊,還焚燒了周圍的一些房屋。這種舉動對始終不得安穩的英法關係來說,自然毫無改善。
自此之後,王室的加冕禮即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包括伊麗莎白女王在內的 英國 歷代君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兩位外,無不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即便百年之後,也都長眠寺內。
教堂內寬闊高遠構造複雜的穹頂被裝點得美輪美奐,由穹頂掛下來的大吊燈華麗璀璨,流光溢彩。地上鋪的是華貴富麗的紅毯,一直通向鋪著鮮艷的紅色絲絨、裝飾得金碧輝煌的祭壇,這就是舉行王室加冕禮和皇家婚禮的正地。祭壇後是一座高達3層的豪華墳墓——愛德華之墓。祭壇前面有一座尖青靠椅,這是歷代帝王在加冕時坐的寶座,據說是件有700多年曆史的、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寶座下麵擺放著一塊來自 蘇格蘭 的被稱作“斯庫恩”的聖石。寶座和聖石都是 英國 的鎮國之寶。
建築西敏寺的初衷並非作為 英國 國王的墓地,然而事實上,從亨利三世到 喬治 二世的20 多位國王都葬在了這裡,成了各個時代的雕刻博物館,尤其是東端的亨利五世墓堂更以雕飾華美著稱。
南側是天主教本篤會的修道院,院庭院東南一側,還有寶庫廳和地下小教堂,現為博物館,陳列著國王、王后和貴族們在葬禮中放置在無蓋棺材中供人憑吊的雕像,這些雕像都是根據死後面容模製下來的,其中以愛德華三世的雕像最為古老,以 英國 海軍中將“戰神” 納爾遜 子爵的雕像最為精緻。
東端,即教堂中軸線的末端,原是聖母禮拜堂,後來毀壞。16 世紀初,在這個位置上建起了一個規模更大的禮拜堂,即著名的亨利七世禮拜堂,巨大的扇形垂飾和宛如倒掛著的晶瑩華美的鐘乳石拱頂,是整個建築中最精彩之處。室內牆上滿佈壁龕,龕內共立有95 個雕像,被認為是“所有基督教國家中的至美之所”。
內部還有一座特殊的小禮拜堂,是獻給犧牲於“不列顛之戰”(1940 年秋季發生的 英德 空軍之戰)的皇家空軍戰士的。小禮拜堂的彩色玻璃上繪有當年參戰的68個空軍中隊的隊徽,這為滿目的皇家奢華中註入了一股剛健悲壯之氣。
除了王室成員,還有許多 英國 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長眠於此。據說, 英國 資產階級革命護國主 克倫威爾 被殺後,頭顱掛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尖頂上61年。目睹了 牛頓 葬禮的伏爾泰為之深深震動。他曾感慨道:“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們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人物的紀念碑。這便是 英國 人民對於才能的尊敬。” 牛頓 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另外,喬叟、亨德爾、狄更斯、 達爾文 、赫 謝爾 、 丘吉爾 、張伯倫等等等等,教堂大院正中還設有無名烈士墓,差點還有法拉弟(宗教信仰的問題沒能葬在西敏寺),雪萊和拜倫是因為驚世駭俗未能葬入。
我的敘述很凌亂,因為我整個在西敏寺的情緒就是凌亂、激越的,與西敏寺內的肅穆完全不融,但是卻那樣和諧,除非身處其中,你無法瞭解這奇異的感受。當正午主教的祈禱文響起,什麼也不看,什麼也不想,靜靜聆聽,這是離上帝最近的聲音。
內部不能拍照,也許只是因為她太神聖了。這裡,是離上帝最近的地方。 溫莎城堡London Pass 去 溫莎 往返免費,門票也免,就是人多要排隊。從Paddingtion Station出發,轉乘兩次, 第一程是火車,後兩程專列簡直象公交車車廂了。路遇一對母子(感覺不象嚴謹的 英國 人,猜不出是哪裡人),兩個人型號、規格一模一樣,雙人座硬是坐出了四人位的即視感,但是很熱情善意,一路告訴我們母子二人怎麼走怎麼逛,很是擔心我們瘦弱的外國人照顧不了自己,好溫暖。
女王說: 溫莎 城堡就是她的家,只要是在 倫敦 ,她每周末都會在 溫莎 城堡,與家人在一起。
因這一句話,古老的 溫莎 城堡,也變得這樣有溫度。
溫莎 城堡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威廉一世時期,現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個。最初目的在於保護 泰晤士 河上來往的船隻和王室的安全,自12世紀以來一直是英王的行宮。並不清楚威廉一世是如何設計城堡的結構,而且也沒有任何早期的建築被保存下來,不過知道它純粹是一個軍事基地。
古堡內還有一個大圓桌,傳說5世紀時亞瑟王與他的12個圓桌騎士曾在這裡環坐開會。著名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曾應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邀請來到古堡,並寫出了《 溫莎 的風流娘兒們》一劇。
1936年,英王愛德華八世在此向曾兩度離婚的 美國 平民辛普森夫人求婚,由一國之君降為 溫莎 公爵,出走英倫 三島 ,直到1972年其靈柩才重返 溫莎 。這段“不愛 江山 愛美人”的風流逸事,不但使古堡聲名遠播,也為 溫莎 平添了幾分纏綿浪漫的氣氛。
自18世紀以來, 英國 歷代君主死後都埋葬在這裡(暈了,不是西敏寺也有嗎?)此外,還有許多王后、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員的陵墓。阿爾伯特教堂在西區東部,原作為亨利七世的墓地而建,後由 維多利亞 女王改為安放其丈夫阿爾伯特遺體的教堂,位於家庭花園中。 維多利亞 女王在阿爾伯特親王於1861年去世之後,將 溫莎 城堡當成退隱的住所,很少前往 白金漢 宮。阿爾伯特親王的房間始終保持著他過世時的樣子,憂郁的空氣沉澱在19世紀的城堡之中。但她心裡還是更喜歡 懷特島 上的奧斯本宮(Osberne House)。1901年 維多利亞 女王在奧斯本宮去世後,安葬在他的身邊。
是不是無論生死,他們都要與親人在一起?
後來,我還專門去了 倫敦 的 維多利亞 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這裡今天已經成了 倫敦 人的日常。
二戰於1939年爆發後, 喬治 六世與妻子、伊麗莎白公主(也就是現任的 英國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及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在 溫莎 城堡內安全地生活著, 喬治 六世與妻子每天駕車前往 倫敦 ,晚上才返回 溫莎 休息,雖然在當時這是個未泄漏的秘密,而且為了宣傳與激勵士氣, 喬治 六世被報道仍然全天居住在 白金漢 宮中。隨著戰爭於1945年結束,皇室家族才離開 溫莎 城堡,返回Royal Lodge。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她登基成為 英國 女王(1952年)後,決定將 溫莎 城堡作為她主要的休養所。城堡內的私人套房自從瑪莉皇后時代以來就沒有人居住,所以必須整修與進一步的現代化。伊麗莎白二世、菲利普親王與他們的兩個小孩於是搬進官邸直到今天,仍然繼續進行著這些城堡的佈置。
1992年10月20日一場火災從皇后的私人禮拜堂蔓延開來,最後火災持續了15小時,燒毀了9間主要的國家外交大廳。 溫莎 城堡15%的面積,約9,000平方米被燒毀。重建花費5年完成,70%的資金來自於決定在第一時間對外開放 白金漢 宮國家大廳,全部成本為£3,700萬。這次重建並沒有讓納稅人負擔額外的成本。重建是相當 成功 而且依照原本的方案與裝飾,與發生火災前的差異是很難察覺的。
BBC曾經在1999年6月報道一則消息:查爾斯王子考慮當他登基時,將皇室官邸遷移到 溫莎 城堡,來取代 白金漢 宮。這則報道推斷查爾斯王子試圖從 白金漢 宮的傳統皇室中得到更多的獨立性。可憐的王子,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長時間的王儲。
出城堡時是關門時間,城堡門口女警只要看到拍照或合影,就馬上端槍屈腿出胯,姿勢很颯,笑容標準,職業化素養極高。 坎特伯雷大教堂第四天一大早,拼命去趕汽車, 坎特伯雷 的大巴提前在網上買只6胖子一人。可還是沒趕上啊,被指去櫃臺change,然後被盡情嘲笑了一番:我竟然買的是明天的票
重新拿現金尬尬地買票,攥著找回來的錢,心疼自己能從 中國 蠢到 英國
沿途風景極美,因為 坎特伯雷 在“ 英格蘭 花園” 肯特 郡,戶戶都象小花園,尤其是來自一個無差別化景色的國家,領略這種無處不在的生活感頗具衝擊性,把每一個美麗的院子都想成自己的,在裡面盡情身心愉悅若干來回。
酒店一樓是酒吧,歡騰喧鬧、一片熱火朝天的酒吧,心中碎碎念:和 坎特伯雷 風不搭啊 辦理入住都在吧台,帥的不行的服務生一手倒酒,一手拿房卡,歡樂極了。儘管是酒吧兼營酒店,細節還是處理的非常好,服務細節和客房細節都不扣分。
仔細看了看走廊地毯,也沒看明白畫的啥
坎特伯雷 是一個很小很靜的小鎮,質朴純潔,毫無矯飾,這座典型的中世紀都市,為城牆的大斯陶爾河所環繞。各個險要位置設置城門,全 英國 最漂亮的大門的威斯特門就立在城中,現在看起來孤零零的。(我就不知道我們 西安 的城門和城牆怎麼說?!)
陽光下的 坎特伯雷 大教堂和夜景的 坎特伯雷 大教堂,都那麼美的讓人心疼。小鎮沒有中餐。 英國 的冰淇淋不用分品牌,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