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ta Clara,革命之都 | 古巴
可能正是上面我說到的這段歷史,才能讓我後來理解到,為什麼 古巴 老人會對 中國 人如此熱情和親切,為什麼他們會高舉雙臂叫我China,China。經歷過那個年代的 古巴 人,都已經老去,但他們記憶中,始終有著那段激情澎湃的歲月,始終對我們‘ 中國 革命友人’,抱有深厚的友好吧。
與古巴年輕房東的聊天,讓我更愛我的國家聖克拉拉 的民宿名稱 ,很特別。 古巴 大部分城市的民宿都統稱為Casa,但在 聖克拉拉 都叫做Hostel,雖然都可以翻譯為‘青旅’卻不是我們熟悉的上下鋪,而就是獨立的住房。 接待我的房東,是一個年紀和我差不多很帥氣的男生,英語很好,除了開著民宿,還經營者一家酒吧。一頭用髮蠟抓過造型的頭髮,穿著polo衫,牛仔短褲,腳上踩著Nike鞋,紋了個花臂,戴著不艷俗的金鏈子,他看起來很現代,和整個城市的風格很不搭。我和他聊了很多,也因此瞭解了更真實的 古巴 。 我問:‘你的打扮和其他人和不一樣,有些時尚,而且經營著一個簡約風格的民宿,你是 古巴 本國人嗎,還是去過海外留學。’ 他說:‘我沒出過 古巴 ,雖然 古巴 旅游業對外開放,但是其他國家旅游很難對 古巴 開放,拿著 古巴 護照去申請其他國家簽證,很容易被拒簽。通過網絡和接觸的住客瞭解‘外面’的世界,我很嚮往,但只能被‘困在’這裡。’
他跟我講了很多:游客喜歡 古巴 ,是因為這裡溫暖的氣候,大海,環境,友好的人,房東... 這些提供游客享受的,卻正是支持他們生活的。對於 古巴 人來說,找一份平常的工作,每個月只有大概20美金的收入,這點錢可能只能在 古巴 生活5天。所以迫使人們出來做副業,有房的做民宿,有車的做出租,再有點本錢的就開餐廳開酒吧... 即使是銀行,郵局工作的這些‘公務員’,他們在下班後的生活,也是通過‘旅游產業’來掙錢,政府也不會阻攔。
他繼續說:對 古巴 年輕人來說,這裡只有生存,沒有生活。其實 古巴 物價對游客來講並不便宜,而 古巴 的物資還是匱乏和單一的。同樣是100歐元,你在 歐洲 和在 古巴 消費所享受的質量,是完全不同的,但游客們卻更願意來這裡‘體驗’,而他們就算是掙足了錢,也很難到‘外面的世界’去享受生活。
他跟我說這些的時候,臉上是那種無奈和無助,這也是我第一次從一個 古巴 人眼中看到那種落寞。他說,他的父母那代人,還不怎麼上網,不會吸收太多對外界的信息,所以對‘物質’並麽有那麼大的欲望,可以安然自若的過好原本的生活。但他不能,他每天會刷FB,ins,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過這些‘介質’瞭解和想象外面的世界,他很好奇,也心動,但又很難真的前往,他只覺得自己被困在 古巴 ,日復一日耗著,只能去平衡自己的想法和現實生活...
他也表達很嚮往 中國 ,雖然他不知道 中國 到底發展成了什麼樣子,但隨著接待越來越多的 中國 人,想必不會差,他更多的是羡慕。聊到最後,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接他的話和繼續聊天,我心情也很複雜。我只能說,相比起幾乎同一時間建國的 古巴 ,很感謝自己的國家,在短短幾十年內可以發展到如此程度,便捷發達,可以讓人們有更豐富的生活選擇,和自由出行的權利。跟 古巴 或者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相比,我們的發展,真的是個奇跡。國強,民強,我們在重鑄自己的民族自信。
我也很難想象,如果未來有一天,當 古巴 的網絡真正普及和開放,那呈現在 古巴 人面前當今世界真正的樣子,對他們來講是否又是一場極大的衝擊,畢竟,現在的 古巴 ,和外面的世界,相差真的太大太大了。也許到那天, 古巴 的中年人老年人還能選擇繼續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但對於年輕人來說,信息的開放和國家的開放,必定會引起年輕人的動蕩。但凡有一天他們走出國門了,還會想回來建設 古巴 吧? 還會想回來過苦日子嗎?會不會像我當年去到 東歐 立陶宛 一樣的感嘆,這裡因為年輕勞動力的流失,變得沒有任何生氣,像死城一樣令我感到‘絕望’...
希望未來的 古巴 ,可以從破舊中崛起,又或許依舊是破舊的,也希望仍是色彩的,熱情的,富有活力的...
在告別 聖克拉拉 的時候,看到路邊的牆上,寫著‘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 直到最後的勝利’ ,突然就覺得,革命在 古巴 沒有停止,這股熱情之火依舊燃燒著,照亮這片土地。 Photo by Skaey
文中歷史圖片 via 網絡
關於作者游旻Skaey,一枚野生的女子。
旅行和寫作,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每年旅行在路上的人很多,能堅持寫下來的人很少。
愛生活,愛旅行,用文字記錄。
微博,知乎,馬蜂窩:@游旻Skaey
更多原創文章,歡迎進入公號SkaeyMin 閱讀
轉發 | 約稿 | 徵稿 | 合作 | 勾搭 | 旅行咨詢
我的100多篇世界各地旅行筆記正逐步更新至馬蜂窩,敬請期待~
與古巴年輕房東的聊天,讓我更愛我的國家聖克拉拉 的民宿名稱 ,很特別。 古巴 大部分城市的民宿都統稱為Casa,但在 聖克拉拉 都叫做Hostel,雖然都可以翻譯為‘青旅’卻不是我們熟悉的上下鋪,而就是獨立的住房。 接待我的房東,是一個年紀和我差不多很帥氣的男生,英語很好,除了開著民宿,還經營者一家酒吧。一頭用髮蠟抓過造型的頭髮,穿著polo衫,牛仔短褲,腳上踩著Nike鞋,紋了個花臂,戴著不艷俗的金鏈子,他看起來很現代,和整個城市的風格很不搭。我和他聊了很多,也因此瞭解了更真實的 古巴 。 我問:‘你的打扮和其他人和不一樣,有些時尚,而且經營著一個簡約風格的民宿,你是 古巴 本國人嗎,還是去過海外留學。’ 他說:‘我沒出過 古巴 ,雖然 古巴 旅游業對外開放,但是其他國家旅游很難對 古巴 開放,拿著 古巴 護照去申請其他國家簽證,很容易被拒簽。通過網絡和接觸的住客瞭解‘外面’的世界,我很嚮往,但只能被‘困在’這裡。’
他跟我講了很多:游客喜歡 古巴 ,是因為這裡溫暖的氣候,大海,環境,友好的人,房東... 這些提供游客享受的,卻正是支持他們生活的。對於 古巴 人來說,找一份平常的工作,每個月只有大概20美金的收入,這點錢可能只能在 古巴 生活5天。所以迫使人們出來做副業,有房的做民宿,有車的做出租,再有點本錢的就開餐廳開酒吧... 即使是銀行,郵局工作的這些‘公務員’,他們在下班後的生活,也是通過‘旅游產業’來掙錢,政府也不會阻攔。
他繼續說:對 古巴 年輕人來說,這裡只有生存,沒有生活。其實 古巴 物價對游客來講並不便宜,而 古巴 的物資還是匱乏和單一的。同樣是100歐元,你在 歐洲 和在 古巴 消費所享受的質量,是完全不同的,但游客們卻更願意來這裡‘體驗’,而他們就算是掙足了錢,也很難到‘外面的世界’去享受生活。
他跟我說這些的時候,臉上是那種無奈和無助,這也是我第一次從一個 古巴 人眼中看到那種落寞。他說,他的父母那代人,還不怎麼上網,不會吸收太多對外界的信息,所以對‘物質’並麽有那麼大的欲望,可以安然自若的過好原本的生活。但他不能,他每天會刷FB,ins,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過這些‘介質’瞭解和想象外面的世界,他很好奇,也心動,但又很難真的前往,他只覺得自己被困在 古巴 ,日復一日耗著,只能去平衡自己的想法和現實生活...
他也表達很嚮往 中國 ,雖然他不知道 中國 到底發展成了什麼樣子,但隨著接待越來越多的 中國 人,想必不會差,他更多的是羡慕。聊到最後,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接他的話和繼續聊天,我心情也很複雜。我只能說,相比起幾乎同一時間建國的 古巴 ,很感謝自己的國家,在短短幾十年內可以發展到如此程度,便捷發達,可以讓人們有更豐富的生活選擇,和自由出行的權利。跟 古巴 或者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相比,我們的發展,真的是個奇跡。國強,民強,我們在重鑄自己的民族自信。
我也很難想象,如果未來有一天,當 古巴 的網絡真正普及和開放,那呈現在 古巴 人面前當今世界真正的樣子,對他們來講是否又是一場極大的衝擊,畢竟,現在的 古巴 ,和外面的世界,相差真的太大太大了。也許到那天, 古巴 的中年人老年人還能選擇繼續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但對於年輕人來說,信息的開放和國家的開放,必定會引起年輕人的動蕩。但凡有一天他們走出國門了,還會想回來建設 古巴 吧? 還會想回來過苦日子嗎?會不會像我當年去到 東歐 立陶宛 一樣的感嘆,這裡因為年輕勞動力的流失,變得沒有任何生氣,像死城一樣令我感到‘絕望’...
希望未來的 古巴 ,可以從破舊中崛起,又或許依舊是破舊的,也希望仍是色彩的,熱情的,富有活力的...
在告別 聖克拉拉 的時候,看到路邊的牆上,寫著‘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 直到最後的勝利’ ,突然就覺得,革命在 古巴 沒有停止,這股熱情之火依舊燃燒著,照亮這片土地。 Photo by Skaey
文中歷史圖片 via 網絡
關於作者游旻Skaey,一枚野生的女子。
旅行和寫作,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每年旅行在路上的人很多,能堅持寫下來的人很少。
愛生活,愛旅行,用文字記錄。
微博,知乎,馬蜂窩:@游旻Skaey
更多原創文章,歡迎進入公號SkaeyMin 閱讀
轉發 | 約稿 | 徵稿 | 合作 | 勾搭 | 旅行咨詢
我的100多篇世界各地旅行筆記正逐步更新至馬蜂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