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日出西邊雨,一家人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大洋路,悉尼,堪培拉自由行





酒店雖然不大,但是就在海邊,不過看了一天,夠了
晚上大家 都沒出去哈,抓緊時間帶兒子把英 語作業整完了;
第六天,司機老大,讓我們早晨看日出,我問了下,五點多;
我和老公的想法一致,這麼早起來是不可能的;
按我的想法,早上睡到10點在出發,但是在我爸的要求下,我們8.30就開始行程了;
回後一眼,和我們的酒店88

進入一片原始森林;


所以像徵了 澳大利亞 的精神,前進前進!!!!
穿過陰森的原始森林,很快來到了奧特威角 燈塔 博物館。
公園一進門就有一艘沉船殘骸造型

人並不是很多; 門票成人19澳幣左右,小朋友的14澳幣,有點記不清了;
這也是 大洋路 上唯一一個收費用的景觀;
燈塔 上的燈從1848年一直閃亮到現在,對當年無數從 歐洲 坐船過來的移民來說,這是他們離開 歐洲 以後看到的第一束光亮,也是他們歷經千難萬險長途海行後的希望之光。










一路上是大片大片的牧場;



最近的一次坍塌是在2005年7月3日。當時一塊高達45米的大岩石突然發生崩塌,數秒鐘內變成一堆碎石,坍落的碎石仍比海平面高出了10米。
當時,一名15歲的 悉尼 男孩和他的父母目睹了岩石崩塌的瞬間,併在1分鐘之內拍下了兩張截然不同的照片——一張是9點18分,另一張是9點19分,從兩張照片上可以看到,一分鐘前大岩石還矗立在那裡,一分鐘後它矮去了三十五米。科學研究者說,十二門徒石總有一天會全部消失。你所看到的瞬間,其實便是歷史。

吳小姐嘗試了,他和我說感覺飛機飛的有點高了,不怎麼刺激;有興趣和時間的朋友可以選擇;

兒子說,這像是一塊蜂蜜蛋糕,讓人想吃掉;



這時候有些變天了; 剛纔還艷 陽高 照的天空,暗淡了下來;

有些變天,陰沉的大風,夾著一些雨點;
我的手機拍不太出來,但是總體我感覺這個刀峰岩要比十二門徒震撼;


帶著這個凄美的故事在去看他,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雖然可能很多人知道,我還是在打出來一次,給大家看一下;
故事起源於1878年3月2日,一艘名叫 洛克 阿德號,載重1693噸的大型帆船,滿載乘客與貨物,從 英國 倫敦 向 墨爾本 出發了。
船上共54人,其中船員36名,乘客18名。乘客中,有一個醫生家庭最引人註意,他們一家八口是從 英國 移居到澳洲來的,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5月31日,漫長的旅程即將結束,全船舉行了一個慶祝活動。可是,就在這天夜裡,他們真的結束了旅程,有52人永遠結束了生命的旅程。
原因有很多版本,司機和我們說的是,他們本來是要到我們之前去最南端的 燈塔 處上岸,但是當時船長偏離了航線,所以沒有找到 燈塔 的指引,可能是由於馬上到岸的喜悅,所以船長選擇評著自己的經驗靠岸,但是就在要上岸的前一夜, 洛克 阿德號不幸遭遇強風暴,撞上島礁石崖而沉沒大海,全船隻有2人生還。
生還的兩人一位是一名18歲的學帆船專業的小伙子湯姆,他救下了一位與他同樣的遇險者,是一位17歲年輕的姑娘,叫伊娃。他們在下圖中的洞中渡過了一晚,最後相愛,湯姆和伊娃求婚,但是提出一個條年,那就是他永遠不能在航海有關的事,但是男孩恰恰一輩子的夢想就是當海員,在大海中前行,於是兩個人就沒有能在一起;
結果湯姆真的當了海員幾年後果然再次死於海難中。
而女孩伊娃終身未嫁,活到80多歲。後人為了紀念這些遇難者,修築了52座墳墓,並將這個地方取名為 洛克 阿德大峽谷。
看到下圖中的那個洞了嗎,他們就是漂到這,在洞里渡過了一夜;
我們到達時變了天,天色陰暗,風特別大,海水漲上來;如果天好,其實可以走過去到洞里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