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自駕玩轉法國︱初秋,這裡的故事遠不止美酒
↑先賢祠 先賢祠的的大門上方也鐫刻著紀念的話語:"Aux grands hommes la partie reconnaissante 偉人們,國家永遠將你們銘記。"
無需冗長的墓誌銘來彰顯這些先驅者或苦痛或榮耀的一生,他們所推動的一切進步自會被時代所銘記。 ↑先賢祠 10月1日周日恰逢博物館免票日,萬眾期待的盧浮宮Musée du Louvre真的可稱之為“那是一個人山人海”。在 巴黎 清晨冷冽的寒風中,長達幾公里的等候隊伍緩緩前行。
這座位於塞納 河北 岸的古典藝術殿堂,始建於1204年,期間遇天災人禍,或是擴建重修,傷痕與浮華最終都被砌進了水泥的磚牆,將必定名垂青史的美留給館內的萬千件藝術寶藏。 盧浮宮本身是 法國 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是 巴黎 傳統古典之美的典範。但貝聿銘大師修建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卻帶著極其現代且革新的意味。赫然就是一個 巴黎 的縮影,新潮與舊派,古典與現代,一切都融合的無比自然。 ↑盧浮宮 它看著十字軍東征 埃及 慘敗;看著王朝交替,卡佩走向沒落,瓦盧瓦被波旁取代;看著這個國家硝煙四起,也曾家離子散;看著自己懷裡的杜伊勒里宮在 巴黎 公社失敗的大火中熊熊燃燒,所有美好灰飛煙滅只剩一堆廢墟;看著革命之輪踏過萬里河山,最終成了這個自由浪漫的法 蘭西 。
他看了八百多年,也看著自己從一座冰冷的古老城堡,成了 法國 皇室窮奢極欲的王宮,成了今天人們趨之若鶩的博物館之首。 ↑盧浮宮 僅僅用上兩三個小時就想逛完這座諾大的博物館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走馬觀花的四處瞎看。
所以大多數游人都會有選擇性的參觀展館與作品。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盧浮宮的鎮宮三寶:文藝復興時期巨匠米開朗基羅的雕塑《米洛斯的阿佛洛狄特(斷臂維納斯)》,大師達 芬奇 的油畫《蒙娜麗莎》,以及公元前古 希腊 最偉大的石雕《(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盧浮宮 ↑盧浮宮 來到盧浮宮必定會看到的景象就是這三幅作品(尤其是蒙娜麗莎)前人頭攢動,相機手機Go Pro此起彼伏。紅色的線將人群與主角分離開來,仿佛在我們面前的不是一副靜態的畫作,而是活生生的蒙娜麗莎。又或許反而活著的蒙娜麗莎永遠不會有這樣長槍短炮的待遇。
而就當我們還沉浸在終於進入盧浮宮了,一定要給蒙娜麗莎拍張照的激動情緒中時,悲劇悄沒聲息的就發生了。沒錯,有個小伙伴不行中招被偷了。
所以也再次提醒大家,就算是在博物館里也不能放鬆警惕,人多的地方都特別容易有危險。 ↑盧浮宮
之後這天的行程因為需要處理相關事宜不得不有所延後。到來下午去奧賽博物館時,因為時間略晚沒能進成,但幸運的是附近的羅丹博物館仍然可以進入。
羅丹博物館本身就是 法國 大革命時期的遺跡,洛可可風格的宅邸屹立在花園之中,羅丹的作品分佈在小巧玲瓏的博物館之內(我是說和盧浮宮、奧賽相比,和我家比那當然是巨型豪宅了)。有閑暇時光,還可在羅丹花園咖啡廳中享受一個美好的下午,若是巧遇風和日麗,晴空萬里,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羅丹美術館 羅丹的一生從未停止過對於人類情感的思考與展現。出生於貧困家庭的他,卻成了 歐洲 雕塑史上一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雕刻家。他吸收了古典主義雕塑的元素,卻打破了學院派的束縛,開天闢地般走出一條現實主義的雕塑之路。他是永遠的思想者,用悲壯的靈魂展現總有缺憾的殘缺之美。 ↑羅丹美術館 從羅丹美術館出門向左轉,橫跨Invalides大道,那雄赳赳氣昂昂的大片古典建築群,便是拿破侖長眠之地榮軍院。這裡也有著著名的法 蘭西 軍事博物館。但天色已晚,我們並未真正進去。
說來慚愧,從高中開始接觸 法國 史多年,拿破侖、大革命那點事兒背的是滾瓜爛熟,但從未想過要去看看他的陵墓。儘管整個榮軍院最顯眼的,就是那座安放著拿破侖靈樞的教堂。金色的穹頂遠遠就能看見,無論是陰雨晴天都不動聲色,以劃破長空般的耀眼光輝,彰示這裡安眠之人曾經的赫赫戰功與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 ↑巴黎榮軍院 榮軍院北側陳列著70座戰炮,青色的古銅遠遠看去就讓人生畏。榮軍院與大小皇宮之間隔著一條蜿蜒綿遠的塞納河,河邊綠草茵茵的廣場上是散步與嬉鬧的人群。
不見硝煙,槍炮已遠。
這些戰炮再也不需在戰場上虎虎生威,只是每隔四年時,在 法國 權利更迭之際鳴響二十一聲,以振聾發聵之勢象徵著這個國家的至高榮耀,一如他們曾經堅硬地捍衛著這個國家的領土與尊嚴。 ↑巴黎榮軍院 蒙馬特高地應該也是 巴黎 最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了。
儘管蒙馬特地區的治安不算太好,但也不能阻止游人們絡繹不絕的來到這裡。高地上到處都是咖啡館與街頭藝人,作畫的、拉琴的、跳舞的……這裡似乎再現著 巴黎 百年前的生活。站在聖心大教堂前,你可以俯瞰整個 巴黎 ,看那些低矮成片的老房子與林立著的幾幢突兀高樓。 ↑蒙馬特高地 ↑法國聖心大教堂 ↑法國聖心大教堂 ↑蒙馬特高地
一條塞納河,給了 巴黎 千般味道。
半個 巴黎 在岸上,左岸如拉丁區朴素溫潤,右岸如香榭麗舍紙醉金迷。另半個 巴黎 則在塞納河之中,隨著波濤起伏、星火明滅,看盡世紀變遷。而這也是我堅持要帶家人去 巴黎 游船Bateaux Parisiens感受一次游船餐的原因。
兩個半小時的午餐在從鐵塔出發,直到 法國 財政部與自由女神像。幾乎所有叫得出名字的景點都在這條河的沿途,有些金光燦燦透露出森嚴的宏偉氣息,有些卻低矮內斂,單單依附在民居之中。這是只有在塞納河上才能感受到的另一個 巴黎 。 ↑Les Bateaux Parisiens ↑亞歷山大三世橋 ↑Les Bateaux Parisiens 我們選擇的午市77歐左右一位,地道的三道式法餐,配上奶酪和鼻祖LeNôtre家的甜點,還有香檳和紅酒可選。如果有時間餘裕的朋友不妨一試。
預訂網址: https://www.bateauxparisiens.com/en/the-company.html ↑Les Bateaux Parisiens
游船的碼頭起來就是埃菲爾鐵塔,嫌人太多大家也就沒有上去。
埃菲爾鐵塔修建之初曾被大文豪莫泊桑狠狠批鬥過,但如今卻成了 巴黎 最地標性的建築。這座鐵娘子用堅硬的鋼筋之軀展現著 巴黎 人內心的柔軟與浪漫:陽光下戰神廣場上的綠草茵茵,或是夜幕里鐵塔閃爍的光影。
↑埃菲爾鐵塔
從鐵塔步行二十來分鐘,便是 法國 最繁華的大道,香榭麗舍Champs-Elysées。下午時分的香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我在這條街上工作一年有餘,一天中她的大部分時光也都是如此。游客前仆後繼絡繹不絕,上班族西裝革履步伐匆匆。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節奏在這裡相互交融。
這條最繁華最著名街道的一端就是著名的凱旋門,另一頭則是協和廣場。而穿過凱旋門的後方,便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的拉德芳斯新區。新與舊,不過就是一座大門的距離。 ↑巴黎凱旋門 我們在香街上從藍天白雲一直閑逛到夜幕降臨,只為等待晚上在 巴黎 麗都Lido de Paris的演出。
演出禁止拍照,所以我們一行人都是乖乖的坐著喝彩。膚白貌美長腿大胸的小姐姐們真是看得人面紅耳赤,動作旖旎但優雅又高貴,連我老媽看了都是贊不絕口,後悔我咋沒長成這樣。
這難道能怪我?
在 巴黎 的第四天我們來到了郊區的 凡爾賽 宮。這座宮殿鼎鼎 大名 幾乎是每個游客的必去之地。
從 巴黎 市內出發,若是使用公共交通,乘坐RER C線,坐到終點站 Versailles Rive Gauche – Château de Versailles,也就三十來分鐘的樣子。若是 自駕 出行, 凡爾賽 宮門口就有停車場,也相當方便。
凡爾賽 宮門票每人27歐,包含了花園宮殿和音樂噴泉。
建議大家提前預定,可以省去排隊買票的時間,預定網址: http://en.chateauversailles.fr/ ↑凡爾賽宮 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 凡爾賽 宮曾一度是 法國 的王宮及政治中心。 凡爾賽 宮的宮殿有著極為典型的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太陽光路易十四的奢華迷醉充斥在這座宮殿的每一個角落裡。
1682開始的百年間, 凡爾賽 宮一直是法 蘭西 王國的政治首都以及王室所在地。這裡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巴 洛克 風格:絢麗的金色鋪天蓋地的使用在建築之中,門廊梁柱之上處處都是讓人稱嘆的精緻雕塑。
凡爾賽 宮由幾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分別是:主宮殿城堡、園林、大特裡亞儂宮、小特裡亞儂宮及瑪麗·安托瓦內特宮苑。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 著名的鏡廳Galerie des Gl ace s。
這裡一面有十七面巨大的落地窗,另一面則是由400多塊鏡子拼成的巨大鏡面。 ↑凡爾賽宮 除了宮殿本身的藝術及建築意義,這裡在 法國 乃至世界歷史上也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1789年,革命之火燃過了 凡爾賽 宮,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不得不返回 巴黎 ,最終走上了斷頭臺,這也標志著 法國 大革命的 成功 。而後1919年在此召開了 巴黎 和會,簽署了《 凡爾賽 和約》。
我仍然記得大學時看的那部《絕代艷後》,瑪麗王后不諳世事,窮奢極欲,聰明伶俐,卻也天真到愚蠢,面對貧困掙扎已經連麵包都吃不起的 法國 人民,她卻以不諳世事的口吻說著人民餓了可以吃蛋糕。瑪麗王后超出想象的奢靡生活,最後也只能在革命的怒火前化為灰燼。
這部電影斬獲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服裝獎,對於想要瞭解 法國 歷史的朋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 除去宮殿本身以外, 凡爾賽 的花園可以毫不誇張的被譽為 歐洲 最美的宮廷花園。講究到極致的 法國 人將完美主義於此發揮到了最大。夏秋季,這裡還有音樂噴泉,偶爾也有煙火表演。所有信息都可以在 凡爾賽 宮的官網上查詢到。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 最後補充推薦一個別有風趣的景點 巴黎 地下墓穴(Catacombes de Paris),也是 巴黎 著名的藏骨堂,就在地鐵站Denfert-Rochereau。這次旅程沒能帶我們大伙伴們去,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試試看。
因為我們的旅店在蒙帕納斯大廈附近,原本是想接著夜色去往蒙帕納斯大廈的頂樓看看 巴黎 的夜景,據說這裡是和鐵塔交相呼應的最後位置。但最後由於時間關係並沒有能夠去成。而我自己本身懼高(或者說是懼怕電梯),也沒有主動上去過。
但顯然對於高處的恐懼並不能阻礙我對於 巴黎 地下世界的探索。在 巴黎 眾多地下的秘密中, 巴黎 墓穴(Catacombes de Paris)顯然就是最不能錯過的那一個。這裡原本是一處地下石灰石採石場,但後來1786年 巴黎 爆發了嚴重的瘟疫,無數人因此喪生。 巴黎 市區的公募一時間竟無處可安防這些驟然離開世界的鮮活生命。於是公墓中的屍骨就都被轉移到來這裡,一直使用到1814年。再後來到了二戰的時候, 法國 抵抗組織運動的人們用這裡來存放 法國 士兵的屍體……腦洞清奇的 巴黎 人把這個本是應該令人感到陰森可怖的地方修成了博物館,以一種全新的角度讓我們去感受 巴黎 ,感受人類,感受它建築在血與肉上的歷史。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這裡的遺體粗略估計約有六百萬具。有一部分墓穴被開闢成了博物館,現在大家能夠參觀的也正是這一小部分。
這些屍骨沒了曾經本應鮮活肆意的靈魂,不再是完整的肉身,成了一堆被打磨放置的裝飾品。這個城市幾十年的風雲變化他們身處在其中,又似乎與他們無關。附近修起了車站,建起了新樓,人來人往,然而地下永遠是這幅昏暗的模樣。他們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藝術品,無數游人秉著獵奇的心理窺探他們,沉浸於思考生與死,又或是從心底生出害怕與敬畏。
數不清的人骨被堆砌的整整齊齊在 通道 兩側,有些人骨上還長出了綠色的不只是青苔還是黴菌的東西。空洞的頭骨預示著這個世界上所有人的結局:你們從一個無比溫暖的地方而來,最後也和我們一樣永遠只能留在這冰涼荒蕪的地下。 ↑人骨墓穴
無需冗長的墓誌銘來彰顯這些先驅者或苦痛或榮耀的一生,他們所推動的一切進步自會被時代所銘記。 ↑先賢祠 10月1日周日恰逢博物館免票日,萬眾期待的盧浮宮Musée du Louvre真的可稱之為“那是一個人山人海”。在 巴黎 清晨冷冽的寒風中,長達幾公里的等候隊伍緩緩前行。
這座位於塞納 河北 岸的古典藝術殿堂,始建於1204年,期間遇天災人禍,或是擴建重修,傷痕與浮華最終都被砌進了水泥的磚牆,將必定名垂青史的美留給館內的萬千件藝術寶藏。 盧浮宮本身是 法國 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是 巴黎 傳統古典之美的典範。但貝聿銘大師修建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卻帶著極其現代且革新的意味。赫然就是一個 巴黎 的縮影,新潮與舊派,古典與現代,一切都融合的無比自然。 ↑盧浮宮 它看著十字軍東征 埃及 慘敗;看著王朝交替,卡佩走向沒落,瓦盧瓦被波旁取代;看著這個國家硝煙四起,也曾家離子散;看著自己懷裡的杜伊勒里宮在 巴黎 公社失敗的大火中熊熊燃燒,所有美好灰飛煙滅只剩一堆廢墟;看著革命之輪踏過萬里河山,最終成了這個自由浪漫的法 蘭西 。
他看了八百多年,也看著自己從一座冰冷的古老城堡,成了 法國 皇室窮奢極欲的王宮,成了今天人們趨之若鶩的博物館之首。 ↑盧浮宮 僅僅用上兩三個小時就想逛完這座諾大的博物館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走馬觀花的四處瞎看。
所以大多數游人都會有選擇性的參觀展館與作品。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盧浮宮的鎮宮三寶:文藝復興時期巨匠米開朗基羅的雕塑《米洛斯的阿佛洛狄特(斷臂維納斯)》,大師達 芬奇 的油畫《蒙娜麗莎》,以及公元前古 希腊 最偉大的石雕《(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盧浮宮 ↑盧浮宮 來到盧浮宮必定會看到的景象就是這三幅作品(尤其是蒙娜麗莎)前人頭攢動,相機手機Go Pro此起彼伏。紅色的線將人群與主角分離開來,仿佛在我們面前的不是一副靜態的畫作,而是活生生的蒙娜麗莎。又或許反而活著的蒙娜麗莎永遠不會有這樣長槍短炮的待遇。
而就當我們還沉浸在終於進入盧浮宮了,一定要給蒙娜麗莎拍張照的激動情緒中時,悲劇悄沒聲息的就發生了。沒錯,有個小伙伴不行中招被偷了。
所以也再次提醒大家,就算是在博物館里也不能放鬆警惕,人多的地方都特別容易有危險。 ↑盧浮宮
之後這天的行程因為需要處理相關事宜不得不有所延後。到來下午去奧賽博物館時,因為時間略晚沒能進成,但幸運的是附近的羅丹博物館仍然可以進入。
羅丹博物館本身就是 法國 大革命時期的遺跡,洛可可風格的宅邸屹立在花園之中,羅丹的作品分佈在小巧玲瓏的博物館之內(我是說和盧浮宮、奧賽相比,和我家比那當然是巨型豪宅了)。有閑暇時光,還可在羅丹花園咖啡廳中享受一個美好的下午,若是巧遇風和日麗,晴空萬里,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羅丹美術館 羅丹的一生從未停止過對於人類情感的思考與展現。出生於貧困家庭的他,卻成了 歐洲 雕塑史上一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雕刻家。他吸收了古典主義雕塑的元素,卻打破了學院派的束縛,開天闢地般走出一條現實主義的雕塑之路。他是永遠的思想者,用悲壯的靈魂展現總有缺憾的殘缺之美。 ↑羅丹美術館 從羅丹美術館出門向左轉,橫跨Invalides大道,那雄赳赳氣昂昂的大片古典建築群,便是拿破侖長眠之地榮軍院。這裡也有著著名的法 蘭西 軍事博物館。但天色已晚,我們並未真正進去。
說來慚愧,從高中開始接觸 法國 史多年,拿破侖、大革命那點事兒背的是滾瓜爛熟,但從未想過要去看看他的陵墓。儘管整個榮軍院最顯眼的,就是那座安放著拿破侖靈樞的教堂。金色的穹頂遠遠就能看見,無論是陰雨晴天都不動聲色,以劃破長空般的耀眼光輝,彰示這裡安眠之人曾經的赫赫戰功與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 ↑巴黎榮軍院 榮軍院北側陳列著70座戰炮,青色的古銅遠遠看去就讓人生畏。榮軍院與大小皇宮之間隔著一條蜿蜒綿遠的塞納河,河邊綠草茵茵的廣場上是散步與嬉鬧的人群。
不見硝煙,槍炮已遠。
這些戰炮再也不需在戰場上虎虎生威,只是每隔四年時,在 法國 權利更迭之際鳴響二十一聲,以振聾發聵之勢象徵著這個國家的至高榮耀,一如他們曾經堅硬地捍衛著這個國家的領土與尊嚴。 ↑巴黎榮軍院 蒙馬特高地應該也是 巴黎 最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了。
儘管蒙馬特地區的治安不算太好,但也不能阻止游人們絡繹不絕的來到這裡。高地上到處都是咖啡館與街頭藝人,作畫的、拉琴的、跳舞的……這裡似乎再現著 巴黎 百年前的生活。站在聖心大教堂前,你可以俯瞰整個 巴黎 ,看那些低矮成片的老房子與林立著的幾幢突兀高樓。 ↑蒙馬特高地 ↑法國聖心大教堂 ↑法國聖心大教堂 ↑蒙馬特高地
一條塞納河,給了 巴黎 千般味道。
半個 巴黎 在岸上,左岸如拉丁區朴素溫潤,右岸如香榭麗舍紙醉金迷。另半個 巴黎 則在塞納河之中,隨著波濤起伏、星火明滅,看盡世紀變遷。而這也是我堅持要帶家人去 巴黎 游船Bateaux Parisiens感受一次游船餐的原因。
兩個半小時的午餐在從鐵塔出發,直到 法國 財政部與自由女神像。幾乎所有叫得出名字的景點都在這條河的沿途,有些金光燦燦透露出森嚴的宏偉氣息,有些卻低矮內斂,單單依附在民居之中。這是只有在塞納河上才能感受到的另一個 巴黎 。 ↑Les Bateaux Parisiens ↑亞歷山大三世橋 ↑Les Bateaux Parisiens 我們選擇的午市77歐左右一位,地道的三道式法餐,配上奶酪和鼻祖LeNôtre家的甜點,還有香檳和紅酒可選。如果有時間餘裕的朋友不妨一試。
預訂網址: https://www.bateauxparisiens.com/en/the-company.html ↑Les Bateaux Parisiens
游船的碼頭起來就是埃菲爾鐵塔,嫌人太多大家也就沒有上去。
埃菲爾鐵塔修建之初曾被大文豪莫泊桑狠狠批鬥過,但如今卻成了 巴黎 最地標性的建築。這座鐵娘子用堅硬的鋼筋之軀展現著 巴黎 人內心的柔軟與浪漫:陽光下戰神廣場上的綠草茵茵,或是夜幕里鐵塔閃爍的光影。
↑埃菲爾鐵塔
從鐵塔步行二十來分鐘,便是 法國 最繁華的大道,香榭麗舍Champs-Elysées。下午時分的香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我在這條街上工作一年有餘,一天中她的大部分時光也都是如此。游客前仆後繼絡繹不絕,上班族西裝革履步伐匆匆。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節奏在這裡相互交融。
這條最繁華最著名街道的一端就是著名的凱旋門,另一頭則是協和廣場。而穿過凱旋門的後方,便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的拉德芳斯新區。新與舊,不過就是一座大門的距離。 ↑巴黎凱旋門 我們在香街上從藍天白雲一直閑逛到夜幕降臨,只為等待晚上在 巴黎 麗都Lido de Paris的演出。
演出禁止拍照,所以我們一行人都是乖乖的坐著喝彩。膚白貌美長腿大胸的小姐姐們真是看得人面紅耳赤,動作旖旎但優雅又高貴,連我老媽看了都是贊不絕口,後悔我咋沒長成這樣。
這難道能怪我?
在 巴黎 的第四天我們來到了郊區的 凡爾賽 宮。這座宮殿鼎鼎 大名 幾乎是每個游客的必去之地。
從 巴黎 市內出發,若是使用公共交通,乘坐RER C線,坐到終點站 Versailles Rive Gauche – Château de Versailles,也就三十來分鐘的樣子。若是 自駕 出行, 凡爾賽 宮門口就有停車場,也相當方便。
凡爾賽 宮門票每人27歐,包含了花園宮殿和音樂噴泉。
建議大家提前預定,可以省去排隊買票的時間,預定網址: http://en.chateauversailles.fr/ ↑凡爾賽宮 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 凡爾賽 宮曾一度是 法國 的王宮及政治中心。 凡爾賽 宮的宮殿有著極為典型的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太陽光路易十四的奢華迷醉充斥在這座宮殿的每一個角落裡。
1682開始的百年間, 凡爾賽 宮一直是法 蘭西 王國的政治首都以及王室所在地。這裡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巴 洛克 風格:絢麗的金色鋪天蓋地的使用在建築之中,門廊梁柱之上處處都是讓人稱嘆的精緻雕塑。
凡爾賽 宮由幾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分別是:主宮殿城堡、園林、大特裡亞儂宮、小特裡亞儂宮及瑪麗·安托瓦內特宮苑。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 著名的鏡廳Galerie des Gl ace s。
這裡一面有十七面巨大的落地窗,另一面則是由400多塊鏡子拼成的巨大鏡面。 ↑凡爾賽宮 除了宮殿本身的藝術及建築意義,這裡在 法國 乃至世界歷史上也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1789年,革命之火燃過了 凡爾賽 宮,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不得不返回 巴黎 ,最終走上了斷頭臺,這也標志著 法國 大革命的 成功 。而後1919年在此召開了 巴黎 和會,簽署了《 凡爾賽 和約》。
我仍然記得大學時看的那部《絕代艷後》,瑪麗王后不諳世事,窮奢極欲,聰明伶俐,卻也天真到愚蠢,面對貧困掙扎已經連麵包都吃不起的 法國 人民,她卻以不諳世事的口吻說著人民餓了可以吃蛋糕。瑪麗王后超出想象的奢靡生活,最後也只能在革命的怒火前化為灰燼。
這部電影斬獲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服裝獎,對於想要瞭解 法國 歷史的朋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 除去宮殿本身以外, 凡爾賽 的花園可以毫不誇張的被譽為 歐洲 最美的宮廷花園。講究到極致的 法國 人將完美主義於此發揮到了最大。夏秋季,這裡還有音樂噴泉,偶爾也有煙火表演。所有信息都可以在 凡爾賽 宮的官網上查詢到。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 最後補充推薦一個別有風趣的景點 巴黎 地下墓穴(Catacombes de Paris),也是 巴黎 著名的藏骨堂,就在地鐵站Denfert-Rochereau。這次旅程沒能帶我們大伙伴們去,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試試看。
因為我們的旅店在蒙帕納斯大廈附近,原本是想接著夜色去往蒙帕納斯大廈的頂樓看看 巴黎 的夜景,據說這裡是和鐵塔交相呼應的最後位置。但最後由於時間關係並沒有能夠去成。而我自己本身懼高(或者說是懼怕電梯),也沒有主動上去過。
但顯然對於高處的恐懼並不能阻礙我對於 巴黎 地下世界的探索。在 巴黎 眾多地下的秘密中, 巴黎 墓穴(Catacombes de Paris)顯然就是最不能錯過的那一個。這裡原本是一處地下石灰石採石場,但後來1786年 巴黎 爆發了嚴重的瘟疫,無數人因此喪生。 巴黎 市區的公募一時間竟無處可安防這些驟然離開世界的鮮活生命。於是公墓中的屍骨就都被轉移到來這裡,一直使用到1814年。再後來到了二戰的時候, 法國 抵抗組織運動的人們用這裡來存放 法國 士兵的屍體……腦洞清奇的 巴黎 人把這個本是應該令人感到陰森可怖的地方修成了博物館,以一種全新的角度讓我們去感受 巴黎 ,感受人類,感受它建築在血與肉上的歷史。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這裡的遺體粗略估計約有六百萬具。有一部分墓穴被開闢成了博物館,現在大家能夠參觀的也正是這一小部分。
這些屍骨沒了曾經本應鮮活肆意的靈魂,不再是完整的肉身,成了一堆被打磨放置的裝飾品。這個城市幾十年的風雲變化他們身處在其中,又似乎與他們無關。附近修起了車站,建起了新樓,人來人往,然而地下永遠是這幅昏暗的模樣。他們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藝術品,無數游人秉著獵奇的心理窺探他們,沉浸於思考生與死,又或是從心底生出害怕與敬畏。
數不清的人骨被堆砌的整整齊齊在 通道 兩側,有些人骨上還長出了綠色的不只是青苔還是黴菌的東西。空洞的頭骨預示著這個世界上所有人的結局:你們從一個無比溫暖的地方而來,最後也和我們一樣永遠只能留在這冰涼荒蕪的地下。 ↑人骨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