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梅雨關西」· 六月,天空下的是“梅雨”,還是“美雨”?

因為一日奔波勞累,難得放下行李,出來覓食時除了手機錢包,其他東西都沒帶。誰料排隊時天氣說變就變,下起了雨,還越來越大...
正當我在糾結要不要走的時候,頭頂默默的出現了一把傘!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排在我後面的一對母女大概是見我沒傘,順便幫我遮遮雨吧。起初我還以為她們是 日本 人,還特別感激的說了句“ 阿裡 嘎哆~”道謝。後來聽她們說韓文,才知道是 韓國 人,我便又轉身說了一句”康桑阿咪噠~“道謝 並跟她們說我來自 中國 ,她們驚了一下,原來她們一直以為我才是 日本 人~哈哈哈。
看來世上還是好人多啊,突然覺得年輕男性獨自出游也不賴~



一蘭與其他店賣的拉麵不太一樣,裡面的配料食材很少,從照片中就可以看出,只有些蔥花和幾片肉,不像其他拉麵店有很多配菜佐料供客人根據口味自己添加。
這次 日本 行,多少也嘗了 日本 很多地區的拉麵,像什麼博多的博多一幸舍、 東京 的東池袋大勝軒、新瀉的東橫等。因為我愛吃細面,拋開一蘭不說,一風堂和博多一幸舍的拉麵是我覺得算很好吃的了,其他地區的大多都是粗面,偏咸(目前我吃到的是這樣)。但是這兩家和一蘭比起來的話,個人還是覺得一風堂的最好吃。
其實這個主要還是看個人口味了,就跟 中國 北方的咸豆腐腦和南方的甜豆腐腦哪個好吃是一個道理。




尋思著我的 關西 周游券今日還有效,之前 京都 的醍醐寺也沒去成,便決定今日出發去醍醐寺。
醍醐寺,是 日本 佛教真言宗醍醐派的總寺,據說春、秋兩季景色很美,同時是豐臣秀吉御定的賞櫻勝地。前幾年該寺貌似還沒這麼火,大概近幾年傳開了吧,春季櫻花盛開的時候,也是有很多游客前來觀光。不過好在該寺地理位置比較偏,一般旅行團比較少。在 京都 站附近就有直達的公交,還算方便。
至於為什麼會想來這個寺呢。
一是被這裡弁天堂的景色所吸引;
二是人不多;
三是山頂有一個很大的觀景台,在上面看夜景非常漂亮(無奈沒有去成,貌似只有在春、秋季節才會晚上開放游覽,平時都是下午4點半、5點就閉寺了)。
在這特別提醒下大家,來 京都 逛寺廟,最好早些出發,寺廟閉寺的時間一般都是從下午4點開始就陸續關閉了。







春季櫻花盛開,秋季楓葉齊染,配上這小橋流水,現在哪怕是夏季,綠樹叢蔭,也還是散髮出一股幽靜神秘之感。在弁天堂內,供奉著作為掌管音樂等藝術及知識而廣為人知的女神弁才天(七福神之一)。
剛到此處時,只見一對當地的白髮老人正有說有笑的一點一點掰著手中的麵包喂池中的鯉魚,使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這麼一句話:“青山,綠水,人常在。”


由於是晚上,人不多,摩天輪真的很大,有兩種車廂,一種是普通的,一種是全透明的。排隊時工作人員會詢問你需要坐哪種車廂,因為全透明車廂較少,所以等待的時間較長,普通車廂到很快就能上,一圈下來大概15分鐘左右吧。
其實吧,透明底的摩天輪我覺得一點都不恐怖,起初我還以為車廂地板能清晰的見到車廂下方的景色,實際根本不行,估計是開放的時間久了,磨花了的原因,個人感覺完全不用害怕。
乘坐時,天空飄著零星小雨,輕輕的拍打著窗戶,仿佛是在引導我看向車廂外,此刻 大阪 城的夜色,盡收眼底。



老同學相見,肯定得吃頓飯敘敘舊的。中午就被朋友帶來通天閣的元祖串串燒吃午餐,這賣的就是各種炸的食材,什麼芝士、鵪鶉蛋、蝦之類的,味道還不錯,梅子酒也挺好喝。當時只是跟朋友說讓帶我去吃點好吃的,回國後才知道這居然是家這麼火的網紅店。


(以下摘自馬蜂窩簡介)
大阪 城天守閣是 日本 三 大名 城之一,最初是戰國時期由豐臣秀吉修建,高達20米且非常陡峭的城牆是用從 日本 各地運來的巨石修砌而成的,天守閣經歷多次戰火燒毀,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是二戰後由 大阪 市民集資重建的。天守閣內部陳列了眾多 日本 將軍的影像、人偶和建築模型等資料,講述了 日本 的風雲歷史。登上天守閣最高處第8層,可以眺望 大阪 的市景,城頂的八隻鯱和裝飾用鬼瓦以及虎狀的浮雕,全部鍍金而成。



至於為什麼放下麵這張圖呢,因為左上角有亮點...咳咳!霓虹國針對男性的成人業發達眾所周知,現在看來女性也有被照顧到嘛(左邊 大阪 府三個字上面,是一個牛郎廣告),真是人性化~


其實吧,我感覺我出來玩兒,關鍵時刻運氣好像都還不錯,早上還是大雨,下午就真藍天白雲迎接。並且還因為下雨,又是周三,上午影城內的人比平日少得多,這對於我們沒買快速票的游客來說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不過還是建議大家,能買快速票最好還是買上快速票免排隊,這樣設施排隊時間能節省非常多,國內某寶上就能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