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親子游第二站:捷克、奧地利的夏天







坐地鐵在國家劇院站下,出口就是卡特那大街。 卡特那大街和格拉本大街連在一起,成U字形,構成 維也納 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 維也納 大名 鼎鼎的史蒂芬教堂、國家歌劇院、黑死病紀念碑,都在這兩條街上。



更誇張的是,走進某馬仕里想window shop一下,店員跟我們說,所有的女款包包都沒貨了,讓我們看看男款,我都懷疑是不是營銷手段。按我的觀察,最大的顧客群體來自 中國 以及 中東 國家,難怪現在很多店都要配有中文銷售。
雖然我們一整天都在這兩條街上逛,朋友們還是買到了最後一刻—7點所有店關門前買到最後一盒莫扎特巧克力為止。







維也納 不算購物之都,這點在退稅不便利上充分體現。相比起 米蘭 的簡單快捷, 維也納 機場的流程實在讓我無法理解。首先,退稅物品要分托運和登機的。托運的退稅物品只能在登機前3小時內(這點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要3小時內)先到海關櫃臺檢查蓋章


辦好退稅手續後才可以去值機櫃臺辦托運。
要登機的托運行李則過最後安檢前再找海關櫃臺被檢查、蓋章,能拿現金的到旁邊兌換處拿現金,而且這裡只有美元。朋友算了一下,本來退稅的匯率就低,再加上美金回國內要再轉換一次,實在很坑。猶豫了很久,也打電話跟退稅公司查詢過,還是決定冒險退信用卡。
兌換處工作人員態度十分不耐煩,說我們退信用卡可能一年半載都收不到,祝我們好運之類的,想想就生氣

在 俄羅斯 機場轉機的時間其實很充分,但是下機半小時後發現租的wifi落在飛機上了。咨詢處的 俄羅斯 美女幫我跟機組人員聯繫後告訴我,從飛機上拿下來的東西都送到失物招領處了,只發現一個充電寶,並沒有我說的wifi。多番溝通後也沒有結果,只能自認倒霉,回 廣州 賠錢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提前了40分鐘到達機票上的登機口,羅先生說怎麼屏幕上沒有我們的航班信息呢?距離登機時間不是很多,我們都慌了。我跑去問咨詢處,羅先生和朋友去查所有航班信息的大屏幕—我們同一時間發現,登機口臨時被改在D航站樓,而我們在F。我們隨即啟動百米衝刺模式,拎著大袋小袋狂奔起來,穿過一個又一個過道,一次又一次的被告知D航站樓還在前面,看著手錶里的時間,心裡簡直是絕望的。我已經在想如果真的趕不上飛機,要如何改簽的問題了
終於在最後時刻到了,我上氣不接下氣的問還能上機嗎?檢票的美女說,彆著急,在這先排隊。天!原來我們把開始登機時間看成起飛時間了,汗流浹背的我們簡直欲哭無淚
麻煩三、緊急迫降
本以為上了機就沒事了,結果只有在新聞中才看到的緊急迫降也被我們碰上 睡得迷迷糊糊中隱約聽到空姐通知打開遮陽板、坐直,我還以為這麼快到了。誰想到是因為有乘客突發重病,要緊急迫降。我問空姐飛到哪了?空姐說我們還在 俄羅斯 呢
降落機場,停機坪上已經有兩輛救護車在等著了,這一停,又是三個小時。
有驚無險回到 廣州 機場,我們跟羅先生說, 以後一定要踏入家門口才能說旅行很順利這種話 最後旅行真是一件讓人開心很久的事,從出發前的準備、想象和期待,到旅程結束後的回味,都能讓我享受其中。旅行中遇到未知的人與事,看到截然不同的國度,感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些,沒有親眼看過,親身體會過,是很難有真切、深刻感受的。此行 捷克 與 奧地利 留給我們的感覺都很美好,期待 歐洲 第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