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國🇦🇺的粗糙之旅——澳大利亞


今天晚餐是披薩耶🍕。總結有點焦有點苦也不糯沒有我們國內的好吃😋


這一天的頭等大事是吃冰淇淋,但是這家店真的太傲嬌了十一點才營業,我和J先生就先去沙灘吹吹風散散步。沙灘上偶爾幾個小孩玩著沙子,三兩條狗跟著主人來來回回的遛彎,我和J先生晃晃悠悠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啊!這要是我的晚年生活我得美死!
遠處看見一塊褐色的石頭,挖開一看:哇,好美的貝殼💗


這家店11點營業,下午5點關閉🤷♀️
店里陳列的全是獎盃噢,質地很細膩,雖然很冷,但一定要吃。兩個球8.5刀😊


沒錯!不死心的我們再次踏上了C157,不找到🐨考拉寶貝不走!
終於!停下車我走啊走看啊看!真的有耶,高高的樹幹上趴著一坨毛絨絨的屁股對著我😊我和J先生全程仰著脖子繼續找找到了五六隻呢,但是實在太高了!路邊經過的車車也停下,大家一起尋找一起分享。
雖然很遠很遠,但是光看到就很欣喜,好可愛鴨





奧特韋 燈塔 是 澳大利亞 最古老的 燈塔 ,從1848年起閃亮至今。現在 燈塔 本身和其附屬的建築是屬於本地政府的遺產進行保護,它也是整個 大洋路 上唯一的收費景點。早期的 澳大利亞 移民在經曆數月的航行,只要看到這座 燈塔 ,就看到登陸的希望。










晚安,お休み.
06.02Great Ocean Rd.------Port Campbell🧡十二使徒岩🧡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內的海岸線坐落著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海水侵蝕形成的斷壁岩石。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獨立礁石,形態各異,猶如人的面孔,稱為“十二使徒岩”,是 澳大利亞 的地標之一。當地石板記載:不要糾結於這個數字,其實從來沒有十二個 石柱 。當地人很久以前把這一景觀成為“母豬和小豬”,有記載以來只有八個 石柱 ,2005年倒塌一個後只剩下七個。如今眼前的懸崖依然是以每年兩釐米的速度在被侵蝕。
圍著走上一圈,不絕贊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甚至可以用壯美來形容。當日風浪太大,天還霧矇矇,沒有機會欣賞布 吉森 臺階看落日的唯美景象。



🧡12 rocks beach bar🧡
這是鎮上一家有名的餐廳(大概是因為又大又靠海還有觀景台),餐廳內大多是游客,很多一日游旅游團也都在這裡用餐。味道很一般,甜點偏膩。


從前這個岩石是突出海面與陸地連接的岬, 由於海浪的侵蝕沖刷形成2個圓洞,正好成雙拱形,所以起名為“ 倫敦 橋”。
在1990年1月15日的傍晚時分,與陸地連接的圓洞突然塌落,與大陸脫離形成現在看到的斷橋。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大自然塑造的景觀有一種人工無法比擬的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