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峰程】之俄羅斯:莫斯科、聖彼得堡、維堡、謝爾蓋耶夫四城12天游記


*********************************
【 聖彼得堡 圖書大樓House of books 】
營業時間:9:00-24:00
這座新藝術主義風格的建築在1902年開建時採用 俄羅斯 建築前所未有的鋼筋水泥結構,穩固的建築體得以搭配大片玻璃窗,不僅美觀,也為 俄羅斯 建築工藝開創了新局面。書籍比較齊全,但價格也要比其他書店高不少。二樓有一家咖啡吧,價格偏高,不過這裡有相當不錯的風景,可以很好的欣賞涅瓦大街和 喀山 大教堂的景色。
*********************************
Tips:
1、這裡基本上是買製作精良的 聖彼得堡 紀念品的最全的地方,有大量的非常漂亮的冰箱貼、明信片,巧克力(現在還有普京圖案的)。
2、二樓有人氣廁所,尤其是女廁所經常需要排隊。
3、 喀山 大教堂附近是小偷的主要集散地,要註意自己的財物。
4、書店門口是拍攝 喀山 大教堂最好的位置,可以拍到全景。書店的二樓也能拍攝到 喀山 大教堂的全景,且不用考慮行人和汽車的遮擋,是教堂的理想觀點。


左下是著名的“從 聖彼得堡 帶著愛”冰箱貼,兩位超級大佬在 聖彼得堡 誠摯握手。
中上是名人版 俄羅斯 套娃櫥窗;中下是敲鍋子演奏的 俄羅斯 藝人,女兒還跑去資助了點盧布。

*********************************
【Буще/Bushe麵包店】
add.: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Малая Морская, 7
店面很好找,沿著聖以撒大教堂南面那條路(確切的講是東南)一直往 東北 方向走,過了一家叫“麵屋政宗”的日料店再往前走兩步就是,麵包店東側就是地鐵紫線Admiralteyskaya[Адмиралтейская]站。這裡沒有大餐,就是麵包、 三明 治、蛋糕、各種飲料,環境不錯,比較適合小資人士聊天聚會。生意火爆,大家有序排隊order~麵包種類多到髮指!這家價格不貴,味道不錯,口感很好。
*********************************
下圖左下可以看出,遇到下雨, 聖彼得堡 堵車也很厲害。

ZARA門店附近就是 喀山 大教堂,在他廣場前面的公交站台里隔著透明背板拍了這張二次元和三維空間並存的照片。


今天準備坐火車去【 維堡 Выбург】轉轉。早飯後8點多一點出發,坐公交去了 芬蘭 火車站。
*********************************
【 維堡 Выбург/Vyborg】
維堡 是一個典型的 芬蘭 城市,這裡的建築和 聖彼得堡 有明顯的區別。這座城市離 芬蘭 非常近,其實是彼得大帝從 芬蘭 人手中奪過來的,雖然 芬蘭 人曾經將它奪回,但最終斯 大林 還是趕走了所有的 芬蘭 原住民。現在的 維堡 是 俄羅斯 的重要港口之一,這裡一年四季都非常美,不僅 臨海 ,還有一個湖,湖中有一座中世紀古堡。
這個原屬 芬蘭 後歸 俄羅斯 的小鎮,在建築風格上你可以感受到與 俄羅斯 城市的不同,破破爛爛但別具一番風情。鎮上有列寧的巨大雕塑,民風淳樸。整個城市很小,也只有一個主要景點,與其他 俄羅斯 城市最大的區別在於建築風格,因為經歷過多次戰爭,被稱為“英雄城市”。保留了經歷過戰爭的廢舊破爛一面,也保存著 芬蘭 式建築的特點。
*********************************
【 芬蘭 火車站 Финляндский Вокзал 】
車站歷史可以追溯到1870年,連接首都與 芬蘭 大公國。20世紀初,火車站得以重建。1917年4月3日,列寧流放回歸的站就是 芬蘭 火車站,為了紀念這一歷史事件,在火車站廣場建立了列寧紀念碑。1957年 芬蘭 火車站開設了由列寧帶來的、 芬蘭 政府捐贈的列車Н2-293。1943年2月7日,第一車糧食從大陸運到了這裡。為紀念這一歷史, 芬蘭 火車站開通了鐵路線“生命之路”。 聖彼得堡 的 芬蘭 火車站主要承運開往 聖彼得堡 西北 、 東北 方向的城郊列車,以及開往 芬蘭 的快速列車。
*********************************
Tips:
1、從 聖彼得堡 的 芬蘭 火車站座車到 維堡 火車站,火車分為快車和慢車,快車1小時15分,慢車2個多小時,在俄鐵官網都能查到班次,但是不能在官網購票,只能在火車站買。快慢車就像我們的動車和綠皮火車的區別,價格卻只相差3RMB,所以記得要買快車!
2、列車班次很多,可隨到隨買,票沒有時間規定,可乘坐一天內任意一班列車。售票窗口只售賣當天票,而售票廳內的自助售票機可以預售近幾日內的車票。
3、去 維堡 的火車本質上就是公交車/輕軌,票上是沒有座位信息的,上車隨便坐,如果是旅游旺季上車慢了有可能沒有座位。

*********************************
【 維堡 火車站Выборг 】
就在市中心,一個非常小的一個火車站,舊舊的,會有警察查護照。
*********************************
Tips:
俄羅斯 除了 莫斯科 , 聖彼得堡 、金環三鎮這些旅游熱門地之外,在相對游客稀少的小城市,幾乎都會有警察會來盤查外國人。不過也沒什麼,只要證件齊全,讓他們看過也就沒事了。

*********************************
【圓塔round tower 】
一座低矮的紅頂圓塔,是 維堡 在 瑞典 統治時期的遺址。二層是小酒吧,三層是個俄餐廳,裝潢非常有特色,有花紋的木質天頂,有壁畫,氛圍很不錯。
*********************************


【 維堡 城堡 Vyborg Castle 】
從火車站出來後右轉,一直沿著河邊走就能看到城堡。 維堡 城堡最開始是1293年由 瑞典 人修建,後來在18世紀被彼得大帝占領,在19世紀被作為 芬蘭 人的監獄,在20世紀蘇聯和 芬蘭 的戰爭中幾次易手,現在是一座博物館。
城堡的大部分都是16世紀修建的,而城堡中的主要景點是聖奧拉夫塔樓。 維堡 很小,而這個建在湖中央的 維堡 城堡就是這個小鎮的最高建築了,在城市的任何地方,只要一抬頭,就能看見這座古老的城堡。
*********************************
之前在網上看過登上城堡最高處後,可俯瞰整個 維堡 小鎮的全貌,以及 芬蘭 灣的美景。結果現實是登頂要到下午四點才會開放,這又是什麼反人類規矩撒?我們肯定等不及咯,只好掉頭去市裡面轉轉。


*********************************
【 維堡 圖書館Vyborg City Library 】
這個圖書館是 北歐 建築大師阿爾托設計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被譽為 北歐 現代建築設計的代表作,最早建於20世紀三十年代,目前的是已修複後的作品。整體建築具有現代建築簡潔的外觀,大門也很有特色,由金屬和玻璃製成,金屬管被做成極富美感的流線幾何形。建築的採光尤其講究,是大師經過仔細設計的傑作,值得仔細參觀,也是 維堡 唯一一個現代建築的景點。
*********************************
結果轉了一大圈跑到圖書館門口,卻發現上面寫著只對團客開放。我們正在被無法游覽和找不到廁所雙重焦慮折磨,結果裡面胖胖的管理員看見我們,特地打開鎖著的大門出來詢問。發現語言實在無法溝通,她領著我進入大廳,在電腦上用Google翻譯和我溝通。我表示只是想進來簡單轉一轉,欣賞一下這個 北歐 代表作。她表示:好吧,就進來看一下,不過時間要快。OK,我和她溝通期間大伙兒們已經自覺參觀了圖書館的廁所,然後去欣賞了一圈,管理員還主動為我們拍合影。然後說既然你這麼欣賞這裡,有幾樣紀念品你可以挑選,筆、冰箱貼、MEMO本……,好吧,也不好意思不買一點啊,加起來大概19塊人民幣,和我們集體在外面上一次收費公廁差不多( 俄羅斯 似乎收費公廁都是30P一個人)。






*********************************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Крейсер Аврора 】
聖彼得堡 涅瓦河與大涅瓦河分流處,一艘戰艦停靠在那裡。它就是炮轟冬宮、打響俄國革命(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造於1900年,艦長124米,寬16.8米,擁有44門大炮,排水量約7000噸,最高時速19海裡每小時。“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在 羅馬 神話里,“阿芙樂爾”是司晨女神,它喚醒人們,送來曙光。
開放時間:11:00-16:00,周一、周二不開放,團隊票需預約。
門票:成人600盧布,學生400盧布
*********************************
我們沒有買票登船,就是近距離的拍了拍照。




趁她們買冰箱貼,我和小銳銳跑到對面的 喀山 大教堂裡面去看看。
*********************************
【 喀山 大教堂Kazan Cathedral/Казанский собор】免費
開放時間:10:00-18:00
聖彼得堡 最大的教堂,也是 俄羅斯 最大的教堂之一。大教堂始建於1801年,完工於1811年,工期持續了整整10年。
教堂之所以得名“ 喀山 ”,因其供奉著 俄羅斯 東正教地位最高的聖像“ 喀山 聖母像”。聖像最初於13世紀來自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1438年丟失,一個多世紀以後的1579年又奇跡般地失而復得。 俄羅斯 有不計其數的教堂為 喀山 聖母像獻祭而建立。
與滴血大教堂的拜占庭(洋蔥頭)建築風格不同, 喀山 大教堂是典型的 羅馬 建築( 希腊 廊柱結構,頂上加個“包子”),外形是模仿的 聖彼得 大教堂建造的。據說,東正教規定,教堂大門必須朝東,這樣就會造成主體建築側面臨著主幹道涅瓦大街,給人不協調的感覺。建築師將其側面設計成半圓形廊柱,巧妙的規避了這個問題,同時極大地烘托了教堂的雄偉氣勢。廊柱兩端,樹立著 庫圖 佐夫[Mikhail Kutuzov]和巴克萊·德·托利[Barclay de Tolly]兩位元帥的青銅雕像。
*********************************
由於這座東正教教堂仍在使用,所以參觀時請註意東正教禮儀,女性進入要記得披戴頭巾,男士也不能穿著短褲進入。後來我們發現,凡是作為景點對外開放的教堂,在宗教氛圍上總歸還是不如那些還在真正被信徒使用的教堂。
下圖是拉了一張全景,結果電線拉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