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夏是夏,秋是秋
一些廢話閑來翻看手機相冊, 京都 的照片在一堆小方塊中有著最特別的色彩。撈一撈兩趟的照片,沒有賬單、攻略,只是簡單行記。
深秋 2017/11/26-2817年11月底第一次到 京都 。提前一個多月查好紅葉時間,選在紅葉季的尾聲出發。定了一個大概路線,請司機全程陪同。一切都很順利,只是不年不節,給小同學請假略感壓力。 Day1穿過厚厚的雲層落地,疏風冷雨,似乎並不是個好開局。 ↑關西國際機場 ↑心齋橋 沒在 大阪 停留,直奔 京都 。路過心齋橋,路兩旁的銀杏在冷灰色調中特別亮眼。
下午四點半到 京都 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我們住在壬生馬場町三條通邊的一棟小町屋。
町屋不大,可也不局促。一樓客廳、茶室、廚房、浴室,二樓兩間卧室,還帶一個超迷你的陽臺。住我們仨著實有些浪費 。空調暖風烘起來滿屋瀰漫著席草的香味。 放下行李,去三條通覓食。還下著毛毛細雨,好在三條通在這一段有天棚,才6點,很多店鋪都打烊了,安靜得很。路的一頭有家弘烤肉,看著不錯,可一進門就被攔住了,小哥哥用聽不太懂的英文比劃,大概意思是要預約,不能進。第一次吃飯被拒有點尷尬 。
找了一家小麵店吃了烏冬面,味道不差,而且便宜。回頭從超市帶了些小食和第二天的早餐。 Day2二條城—三十三間堂—先鬥町— 高臺 寺
很幸運,被陽光叫醒。因為樓梯又窄又陡,我們沒有睡二樓的卧室,一樓茶室放三張被褥正好 。小同學很喜歡這種小二層,沒事就上上下下來回竄。 二條城離我們住的地方很近,穿過三條街就到了。在門口為小同學租瞭解說耳機,繞過城牆就是“唐門”,典型土豪唐破風大門。弧形的頂和裝飾金屬件在 中國 古建中沒有出現,我們這種外行也就看看熱鬧表示不錯。 ↑京都二條城 ↑京都二條城 二之丸御殿是二條城的主要建築,一路走馬觀花,只記得腳下地板紋理清晰,觸感溫潤,一個又一個空間格局相同的房間,仿佛空間套疊。
在天守閣的遺跡上遠眺,護城河的另一角一抹亮黃在陽光下閃亮。我們仨第一次見這麼大這麼漂亮的銀杏,圍著雀躍擺拍好久。南方的我們在這裡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秋色。 ↑京都二條城 ↑京都二條城 從二條城出來本來計划去先鬥町吃午飯,但不知是太興奮還是什麼原因並不覺得餓,便去了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的正名是蓮華王院,和二條城一樣,游客也不多。這是間加長版的大木屋,內里安靜幽暗,卻並不壓抑,燭火跳動,有好聞的香火味。整齊排列的千尊佛像還是蠻震撼的,小同學在正中的千手觀音前點燈許願,整個人不自覺變得肅穆起來。買了朱印帳,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人給我們寫了御朱印(寺院的御朱印一般為印+寺名+本尊名)。小同學學會了洗手:右手拿勺舀一瓢水——倒1/3水洗左手——然後交換左手拿勺—用剩下一半的水洗右手——最後兩手執勺柄,將勺豎起來,讓勺中剩下的水順著勺柄流下來,清潔勺柄。之後但凡遇見洗手池,都會仔細洗洗,樂此不疲。 ↑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 先鬥町靠著鴨川,在三條和四條之間,夜裡來這裡是最好的,中午基本沒有游客。找了家牛肉店,對著菜單瞎點了三個套餐,然後吃到了人生第一份半熟帶血的牛肉,感覺不是太好。吃完在鴨川邊散步,水面平緩, 水裡 天空熱鬧得很。鳥兒們在水中覓食,在空中盤旋,我認得出的有白鷺、紅嘴鷗、綠頭鴨(各種野鴨)、鷹,還有絕對主角的烏鴉。陽光午後,三個人就這麼懶散地晃著,很幸福。 ↑先鬥町 ↑鴨川 ↑鴨川 11月末的 京都 4點就日落。本想訂 高臺 寺茶室的茶道課,但旺季起碼要提前一個月預約,只能在二寧阪的一家小店里草草聽了茶道課,趕在日落前去到 高臺 寺。 高臺 寺距清水寺不遠,連接著二寧阪,門口的停車場可以遠眺五重塔。這片是游客的集中地,恩......人頭攢動。寺內楓葉正盛,可跟著人流也無心細賞。上到半山,游人漸少,第一次近看日式傳統屋頂:茅葺和高級的檜皮葺。春櫻和秋楓兩個旺季,還是清早來才有最好的體驗。
深秋 2017/11/26-2817年11月底第一次到 京都 。提前一個多月查好紅葉時間,選在紅葉季的尾聲出發。定了一個大概路線,請司機全程陪同。一切都很順利,只是不年不節,給小同學請假略感壓力。 Day1穿過厚厚的雲層落地,疏風冷雨,似乎並不是個好開局。 ↑關西國際機場 ↑心齋橋 沒在 大阪 停留,直奔 京都 。路過心齋橋,路兩旁的銀杏在冷灰色調中特別亮眼。
下午四點半到 京都 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我們住在壬生馬場町三條通邊的一棟小町屋。
町屋不大,可也不局促。一樓客廳、茶室、廚房、浴室,二樓兩間卧室,還帶一個超迷你的陽臺。住我們仨著實有些浪費 。空調暖風烘起來滿屋瀰漫著席草的香味。 放下行李,去三條通覓食。還下著毛毛細雨,好在三條通在這一段有天棚,才6點,很多店鋪都打烊了,安靜得很。路的一頭有家弘烤肉,看著不錯,可一進門就被攔住了,小哥哥用聽不太懂的英文比劃,大概意思是要預約,不能進。第一次吃飯被拒有點尷尬 。
找了一家小麵店吃了烏冬面,味道不差,而且便宜。回頭從超市帶了些小食和第二天的早餐。 Day2二條城—三十三間堂—先鬥町— 高臺 寺
很幸運,被陽光叫醒。因為樓梯又窄又陡,我們沒有睡二樓的卧室,一樓茶室放三張被褥正好 。小同學很喜歡這種小二層,沒事就上上下下來回竄。 二條城離我們住的地方很近,穿過三條街就到了。在門口為小同學租瞭解說耳機,繞過城牆就是“唐門”,典型土豪唐破風大門。弧形的頂和裝飾金屬件在 中國 古建中沒有出現,我們這種外行也就看看熱鬧表示不錯。 ↑京都二條城 ↑京都二條城 二之丸御殿是二條城的主要建築,一路走馬觀花,只記得腳下地板紋理清晰,觸感溫潤,一個又一個空間格局相同的房間,仿佛空間套疊。
在天守閣的遺跡上遠眺,護城河的另一角一抹亮黃在陽光下閃亮。我們仨第一次見這麼大這麼漂亮的銀杏,圍著雀躍擺拍好久。南方的我們在這裡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秋色。 ↑京都二條城 ↑京都二條城 從二條城出來本來計划去先鬥町吃午飯,但不知是太興奮還是什麼原因並不覺得餓,便去了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的正名是蓮華王院,和二條城一樣,游客也不多。這是間加長版的大木屋,內里安靜幽暗,卻並不壓抑,燭火跳動,有好聞的香火味。整齊排列的千尊佛像還是蠻震撼的,小同學在正中的千手觀音前點燈許願,整個人不自覺變得肅穆起來。買了朱印帳,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人給我們寫了御朱印(寺院的御朱印一般為印+寺名+本尊名)。小同學學會了洗手:右手拿勺舀一瓢水——倒1/3水洗左手——然後交換左手拿勺—用剩下一半的水洗右手——最後兩手執勺柄,將勺豎起來,讓勺中剩下的水順著勺柄流下來,清潔勺柄。之後但凡遇見洗手池,都會仔細洗洗,樂此不疲。 ↑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 先鬥町靠著鴨川,在三條和四條之間,夜裡來這裡是最好的,中午基本沒有游客。找了家牛肉店,對著菜單瞎點了三個套餐,然後吃到了人生第一份半熟帶血的牛肉,感覺不是太好。吃完在鴨川邊散步,水面平緩, 水裡 天空熱鬧得很。鳥兒們在水中覓食,在空中盤旋,我認得出的有白鷺、紅嘴鷗、綠頭鴨(各種野鴨)、鷹,還有絕對主角的烏鴉。陽光午後,三個人就這麼懶散地晃著,很幸福。 ↑先鬥町 ↑鴨川 ↑鴨川 11月末的 京都 4點就日落。本想訂 高臺 寺茶室的茶道課,但旺季起碼要提前一個月預約,只能在二寧阪的一家小店里草草聽了茶道課,趕在日落前去到 高臺 寺。 高臺 寺距清水寺不遠,連接著二寧阪,門口的停車場可以遠眺五重塔。這片是游客的集中地,恩......人頭攢動。寺內楓葉正盛,可跟著人流也無心細賞。上到半山,游人漸少,第一次近看日式傳統屋頂:茅葺和高級的檜皮葺。春櫻和秋楓兩個旺季,還是清早來才有最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