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荷蘭自由行(1280圖)鮮花、風車、國王節、至愛梵高
國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倫勃朗的《夜巡》,沒有挪到專展陳列,仍然安放在博物館的C位,經典作品展廳最正面的牆上。 17世紀初期的 荷蘭 ,已經奠定了海上霸權地位。 阿姆斯特丹 從原來的小漁村變成了大海港。來自東方的絲綢、瓷器源源不斷地從海港運進 荷蘭 。無數具有冒險精神的商人變成了新富階層,他們為包括倫勃朗在內的畫家們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當時的富豪們一大樂趣就是給自己畫像。他們不僅喜歡畫單人像,還喜歡畫集體群像。群像十分考驗繪畫技術,一張畫里,幾人甚至幾十人,畫家們必須協調每張臉,畢竟每個人都給了錢。於是一般出現的多是平均排列,所有人同一表情動作的樣子。
當時的倫勃朗正在得志中,他的畫在 荷蘭 很受歡迎,生活也因此富足優越。他買了大房子與妻子快樂的生活,同時也供給著幾個兄弟無度的揮霍。
1642年,班寧柯克連長和手下民兵16個人每人出100 荷蘭 盾,請倫勃朗畫集體像。倫勃朗沒有像流行的那樣把16個人都擺放在宴會桌前,畫出一幅獃板的畫像。而是自己設計了一個場景。既讓每個人的形像都出現在畫面上,又安排得錯落有致,富有戲劇性。畫面中,似乎是他們接到了報警,準備出發去巡查。隊長在跟副隊長交代任務,有人在擦槍,有人在擊鼓,有人在扛旗幟,周圍還有一群孩子在看熱鬧。
在佈局上,倫勃朗把正副隊長居於畫面的中心,其他隊員基本上被暗影籠罩,成為這兩人的背景。畫面中還有一個亮點小女孩,在色彩明暗上起到了平衡的效果。同時, 由於小女孩的個頭較小, 在畫面中也形成了新的層次, 高低錯落感得以加強。
整個畫面使用和勝利相關的黃色作為主要渲染色調,大部分人物的衣著都灑上一層黃色柔光。這是倫勃朗的慣用技法——透明厚塗。先用灰白色以厚塗法畫出整體的素描效果,再用透明油彩一層又一層地敷上,最後得到豐富的色彩變化,整幅畫作色彩斑斕、層次分明,鮮活動人。
倫勃朗就是運用光影的魔術師,他採用黑褐色或淺橄欖棕色為背景,將光線描繪成仿佛舞臺上的追光,投射到主要人物身上,畫面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還有一個細節,副隊長黃色制服的衣襟上,有一個隊長左手投射的影子。倫勃朗就是用光影凝固了動作瞬間。 《夜巡》無疑是一幅傑作,也是一幅革新的畫作。它把傳統的群像繪畫改變為耀眼的光線、色彩和動態,使原有的群像繪畫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是一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現實繪畫。
但是,出錢的民兵們卻不幹了,大家都出了錢,為什麼有人在畫中那麼明顯,而自己卻要隱身在後面。於是要求倫勃朗重畫。可是堅持自己藝術主張和創作方法的倫勃朗,堅決不重新畫。
雇主們不滿意了,開始發動市民不擇手段地攻擊倫勃朗。這件事情在 阿姆斯特丹 鬧得沸沸揚揚,從此以後,就沒什麼人來找倫勃朗畫肖像了。而在此期間,倫勃朗的妻子生下最後一個兒子後,也因病去世。連續的打擊使得倫勃朗最終陷入絕境,晚年貧困交加,在1669年他63歲那年去世。
這幅作品,後來還是被民兵們帶回去了。因為畫作太大無法掛在門廳,民兵們就自行把周邊裁掉,使得整幅畫失去了原有的平衡。而掛畫的大廳經過長時間的燒炭取暖,畫作上落了厚厚一層黑灰,畫作的色彩變得暗淡。以至於到了18世紀,人們把這個原本是白天的場景,誤以為是在夜晚進行的,從而給這幅畫取名為《夜巡》。
倫勃朗去世100年後, 荷蘭 人驚奇地發現, 英國 、 法國 、 德國 、俄國、 波蘭 的一些著名畫家,都自稱接受了倫勃朗的藝術濡養。梵高說:倫勃朗表達著任何語言都無法訴說的故事。
《夜巡》這幅畫後來一直被 荷蘭 王室收藏,直到19世紀 阿姆斯特丹 國立博物館成立後,作為館藏珍品被保存。
博物館商店牆上印著大幅的倫勃朗自畫像,是他在1634年28歲時畫的,結婚的那一年。 博物館的休息區設置了與真人大小差不多的《夜巡》人偶,游客有興趣可以合影留念。 看完倫勃朗專展,喘一口氣,去看國立博物館的常規藏品。 幾位與 荷蘭 (尼德蘭)王族有關的人物部分
路易.波拿巴,即 荷蘭 國王路易一世,法皇拿破侖的三弟。當時拿破侖迫使 荷蘭 成為附屬國,路易被拿破侖封為 荷蘭 國王以控制 荷蘭 。但最終因他以 荷蘭 為本,反對拿破侖的大陸封鎖政策而被迫退位。 這就是法皇拿破侖.波拿巴。 滑鐵盧 戰役後,第一任尼德蘭國王, 荷蘭 之父—— 奧蘭 治. 拿騷 王朝國王威廉一世。這個家族一直延續著 荷蘭 王位至今。 《威廉二世肖像》 安東 尼.範戴克畫的《威廉.伊爾. 奧蘭 治王子和他的新娘》。 荷蘭 王子14歲, 英國 瑪麗公主9歲。 《瑪麗公主肖像》,19歲的瑪麗公主,已經是位遺孀。 路易.波拿巴國王的旗幟,被英勇的 荷蘭 人繳獲。 荷蘭 黃金時代的經典肖像畫部分
1643年,凡德赫爾斯特畫的《羅洛夫.比克上尉指揮的維爾區民兵連》,長7.5米,幾乎占據了整面牆,我只能分兩次拍照。畫面中有30人,畫家把自己也安排在了左邊。下圖是左半部分。 右半部分。 局部很生動。 弗林克畫的《阿爾伯特. 巴斯 上尉指揮的第18區民兵連》,垂直方式,人物分三排,每個人都有同樣的亮度。看看人家畫的肖像畫,再想想倫勃朗的《夜巡》。
哈爾斯和彼得.科德共同完成的肖像畫。來自 哈勒姆 的哈爾斯接受了這幅肖像畫的訂單,他很快發現自己與 阿姆斯特丹 的風格,以及這些被畫民兵的意見不一致,畫不下去了。彼得.科德接手完成了右邊7個人的畫像。雖然彼得.科德是以小規模、光滑和精細的風格聞名,但在這幅畫里,他還是模仿了哈爾斯的寬鬆風格。 《在弓箭手協會舉行宴會》 左邊部分 右邊部分 國立博物館收藏的經典作品部分
我先貼我愛的梵高。國立博物館也收藏文森特.梵高的作品。下圖是他剛到 巴黎 時畫的一幅自畫像,畫中他把自己描繪成一個打扮時髦的 巴黎 人。 《一隻眼睛的男人肖像》。這是梵高在 聖雷米 精神病院時畫的一個病人。 《蝴蝶花園》。柔和的色彩,與梵高通常的強烈色彩對比有所不同。 維米爾的《倒牛奶的女僕》。維米爾把簡樸的廚房畫得很有感情,令人懷舊。整個畫面色彩厚實,光線柔和,與人物的性格特征融為一體。女僕的專註增強了安寧靜謐感,仿佛可以聽到倒牛奶的聲音。 維米爾畫的《小街》,我很喜歡。這是維米爾作品中一幅不同尋常的畫,在當時屬於一幅普通房屋的肖像畫。舊牆磚、牆面的粉刷、裂縫都清晰可見,很是親切。維米爾的姑媽和孩子們就住在右邊的房子里25年,直到她去世。 哈爾斯畫的《花園中的一對夫妻》。這對快樂微笑的夫妻舒適地坐在一起,這種方式在當時非比尋常。這幅畫隱含了愛和奉獻的寓意, 比如 右邊的愛之園,左邊的植物是以 荷蘭 語稱為“男性忠誠”的杏鮑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