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正帶走衰老的今天 • [西班牙]冬季12天行走記(五百圖兩萬字,全文完)
這座位於bunkers del carmel山上的瞭望平臺,曾是80年前 西班牙 南北內戰時期的防空工事,戰後槍炮被拆除,留下了今天所看到的廢墟。 這裡是鳥瞰 巴塞羅那 全城很好的選擇,擁有360度幾乎無遮擋市景。嚴格來說並不是傳統的“景點”,但自從通過Google Earth尋到它的那天起,心中一直保持著足夠的興奮與期待。來這裡的大都是呼朋喚友喝酒吹風的當地人,對外來游客來說相對冷門。 浪漫的準媽咪準爸爸 太陽慢慢落到後山,城市也佈滿星星點點;夜色降臨,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正在發生著多少不同的故事?天重新變亮,每個人又將向著怎樣的生活目標而前行?而我們,此時此刻只用席地而坐,無比放鬆地展開幻象。讓人沉醉的時刻總是很難被留住,若能被永久定格下來又該是多麼美妙。 巴塞羅那 是現代城市規劃的一個經典範例。記得很久以前第一次看到一張巴塞羅那的航拍圖,對規劃整齊排列有序的方格街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關於這種獨特的城市規劃,要從十九世紀那座防內不防外的城牆的倒掉說起。 十五世紀,隨著王室聯姻, 加泰羅尼亞 被正式併入 西班牙 。在二者尋求自治和中央集權的幾百年爭鬥後, 巴塞羅那 在十八世紀迎來了最黑暗時期,不僅喪失了幾乎所有的自治權,甚至連加泰羅尼亞語也被禁掉。這時一條城牆聯結堡壘要塞沿著城市外圍修建而起,把大多數人口與城市範圍限制在內一個多世紀。雖然受到鎮壓,但經濟卻在百年間飛速發展,人口也在這一期間加速膨脹。十九世紀中期巴塞羅那的人口密度在當時的 歐洲 居首,經濟與人口的增長給狹小的老城區帶來沉重的負擔,居住環境、衛生與治安急劇惡化,城市擴張迫在眉睫。
在 加泰羅尼亞 人的不斷抗爭中, 馬德里 中央政府終於在1854年做出決定拆除城牆。此時的 巴塞羅那 城區就像一座孤島,周圍是超過孤島十倍的可用於規劃與擴建的空白地帶。後經過與中央政府的幾輪角力,最終選定實施塞爾達的規劃方案。 塞爾達認為居住環境不應以階層劃分,教堂、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應均勻分佈,保證每個人都能擁有相同的城市空間。這種思想具體到規劃方案上來說就是以帶有切角的正方形為基本單元按照一定規律平鋪形成網格結構。這種八邊形方格佈局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街道都成了直線減緩了擁堵,沿街拐角形成小型廣場,限定的建築層高與建築密度也有利於充足的 日照 。
塞爾達設想的建築佈局為僅占據方格單元的兩條邊,或平行或垂直,建築層高與密度等都有一套標準可循。隨著二十世紀初大批移民的涌入,這一標準被一再放寬,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完全閉合的街區。 放眼望去就是最符合塞爾達規劃預期的擴展區,八角方格棋盤狀沿著海岸線平行鋪開,街道或垂直或平行於海岸線,連遠處的聖家堂也獨占一個格子,這一切都被很好地傳承了下來,國際化大都市並不是都要高樓林立。 D3 巴塞羅那 • 巴特羅之家隨著 巴塞羅那 擴建如火如荼的進行,到了二十世紀初,擴展區基本被填滿。當時統一規範的建築形體讓人轉而追求與眾不同的設計風格,這座城市便成了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的展示舞臺,其中以格拉西亞大道上不和諧街區的巴特羅之家最為著名。 傳說 加泰羅尼亞 山上有一頭吃人無數的巨大惡龍,某天挾去了公主。這時騎士 聖喬治 出現了,上山與龍惡鬥,最後殺死惡龍救出了公主。
高迪用一棟房子來演繹出這個騎士屠龍救公主的故事,十字架的塔樓象徵著聖劍,鱗片狀的屋頂就是龍的脊背,外部立柱或許寓意著遇害者的骨頭。它有豐富的配色,奇形怪狀讓人浮想聯翩的元素,還有傳說賦予的浪漫色彩。
巴特羅之家官網預定帶平板講解器的常規票22.5歐,需要免排隊待遇則另加5歐。若能趕在早上開張的時間進入這額外的5歐就沒什麼必要了,很少人選擇一大早來這兒。 講解器有中文語音和3D場景的“現實增強”,直觀重現了當年室內佈置與設計者的創作構思,用它給這座房子註入魔法。門廳的天窗像極了正在游泳露出背殼的海龜,仿佛下一秒就會浮出水面;屋頂在太陽照耀下猶如巨龍帶著閃光鱗片的脊背,隨著呼吸微微起伏;凹陷的壁爐如一顆大蘑菇嵌在牆中,幻象在爐火的點亮下灰飛煙滅…… 如果把 米拉之家 比作山,那巴特羅之家就是水,海洋元素在這裡隨處可見:漩渦形天花板,海葵狀頂燈,佈滿氣泡的彩色玻璃窗。 最妙當屬天井,15000片藍色瓷磚按顏色深淺鋪開,從上至下,從深藍漸變過渡到灰白,同時天井內的窗戶也隨之逐漸變大,來實現室內光線的均勻分佈。 透過玻璃看天井,水波粼粼如置身海底。 往日的浮華 中部平臺 門的那邊是古舊陰森還是繁花似錦?
在 加泰羅尼亞 人的不斷抗爭中, 馬德里 中央政府終於在1854年做出決定拆除城牆。此時的 巴塞羅那 城區就像一座孤島,周圍是超過孤島十倍的可用於規劃與擴建的空白地帶。後經過與中央政府的幾輪角力,最終選定實施塞爾達的規劃方案。 塞爾達認為居住環境不應以階層劃分,教堂、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應均勻分佈,保證每個人都能擁有相同的城市空間。這種思想具體到規劃方案上來說就是以帶有切角的正方形為基本單元按照一定規律平鋪形成網格結構。這種八邊形方格佈局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街道都成了直線減緩了擁堵,沿街拐角形成小型廣場,限定的建築層高與建築密度也有利於充足的 日照 。
塞爾達設想的建築佈局為僅占據方格單元的兩條邊,或平行或垂直,建築層高與密度等都有一套標準可循。隨著二十世紀初大批移民的涌入,這一標準被一再放寬,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完全閉合的街區。 放眼望去就是最符合塞爾達規劃預期的擴展區,八角方格棋盤狀沿著海岸線平行鋪開,街道或垂直或平行於海岸線,連遠處的聖家堂也獨占一個格子,這一切都被很好地傳承了下來,國際化大都市並不是都要高樓林立。 D3 巴塞羅那 • 巴特羅之家隨著 巴塞羅那 擴建如火如荼的進行,到了二十世紀初,擴展區基本被填滿。當時統一規範的建築形體讓人轉而追求與眾不同的設計風格,這座城市便成了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的展示舞臺,其中以格拉西亞大道上不和諧街區的巴特羅之家最為著名。 傳說 加泰羅尼亞 山上有一頭吃人無數的巨大惡龍,某天挾去了公主。這時騎士 聖喬治 出現了,上山與龍惡鬥,最後殺死惡龍救出了公主。
高迪用一棟房子來演繹出這個騎士屠龍救公主的故事,十字架的塔樓象徵著聖劍,鱗片狀的屋頂就是龍的脊背,外部立柱或許寓意著遇害者的骨頭。它有豐富的配色,奇形怪狀讓人浮想聯翩的元素,還有傳說賦予的浪漫色彩。
巴特羅之家官網預定帶平板講解器的常規票22.5歐,需要免排隊待遇則另加5歐。若能趕在早上開張的時間進入這額外的5歐就沒什麼必要了,很少人選擇一大早來這兒。 講解器有中文語音和3D場景的“現實增強”,直觀重現了當年室內佈置與設計者的創作構思,用它給這座房子註入魔法。門廳的天窗像極了正在游泳露出背殼的海龜,仿佛下一秒就會浮出水面;屋頂在太陽照耀下猶如巨龍帶著閃光鱗片的脊背,隨著呼吸微微起伏;凹陷的壁爐如一顆大蘑菇嵌在牆中,幻象在爐火的點亮下灰飛煙滅…… 如果把 米拉之家 比作山,那巴特羅之家就是水,海洋元素在這裡隨處可見:漩渦形天花板,海葵狀頂燈,佈滿氣泡的彩色玻璃窗。 最妙當屬天井,15000片藍色瓷磚按顏色深淺鋪開,從上至下,從深藍漸變過渡到灰白,同時天井內的窗戶也隨之逐漸變大,來實現室內光線的均勻分佈。 透過玻璃看天井,水波粼粼如置身海底。 往日的浮華 中部平臺 門的那邊是古舊陰森還是繁花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