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意瑞法,酣暢自由行~(一、羅馬部分)
對羅馬的印象:完美首先,要穿一雙舒適的鞋子, 羅馬 核心城區的地面均由10×10cm左右大小方形 石柱 鋪成,考慮到耐磨性, 羅馬 人用 石柱 打入地下代替石磚鋪在錶面,是考慮到耐磨性,一貫的富有遠見 大概他們追求路面用幾百年不用更換,就像他們聳然屹立的建築一樣,一座一百年不變的城市,厲害。因為 石柱 著力面小,故而有些硌腳。乘機場大巴到中央火車站下車後,距離住處只有一公里多,不熟悉路、路面不好走,加上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走了大半個小時才到。
我們從 airbnb 上訂的房間就在納 沃納 廣場旁400米,處於 羅馬 非常中心的位置,到 西班牙 廣場可以步行。
對 羅馬 的印象:完美。 羅馬 的完美體現在他的多層次的歷史文化;也體現在城市的規劃、環境、建築等完美的視覺呈現;還體現在生活的便利性;以及空氣濕潤,但不潮濕,不像 中國 的南方,非常適合生活。這些統合到一起就是 羅馬 的風格。這是一座非常有個性的城市,世界上只有一個。
羅馬 城就是一座活遺址,讓你站在當下就可以眺望歷史。在這裡古 羅馬 、中世紀、文藝復興、巴 洛克 時期的建築並存,多時期的文化層層積澱,內容宏富的。至少這在 中國 沒有。
建築和街道都是百年前建造的,現在仍然在使用,路邊隨處可見古 羅馬 的遺址,核心區沒有一點工業化的建築。一座房屋建成了是要用很久很久,世代子孫永葆,這是他們的理念,老房子壞了就修繕一下,需要新設施就改造一下,他們不會拆除,六七十年前的樓已經是很新的樓了。一座教堂的修建也許耗時長達一百多年,但她可以矗立在 羅馬 幾千年。想想在 中國 ,誰也不願意去住一棟三十年前的樓,別提六七十年了,超過七十年產權都不歸你了。故而,這裡街道都很窄,樓層都不高,汽車都是smart大小的,小小的fiat非常漂亮,minicooper在這裡都是大個兒的。他展現的歷史感和完整性,讓我們看到了 意大利 人對自身歷史的敬畏。
貝尼尼的雕塑就矗立在街邊的廣場上,與城市融為一體,你感覺不到這裡放了一件大師的雕塑,因為他一點也不突兀,現在這座城市就是好多代大師共同建成的;甚至進了博物館也並不感覺是一個獨特的屬於歷史的、過去的空間,並不覺得這些東西離我們很遙遠,因為這些時代的元素依然隨處可見。
這是一座沒有現代化的城市嗎?當然不是, 意大利 是歐盟第三大經濟體,汽車摩托車超級多,只是規格都比較統一。現代設計的海報隨處可見,街邊奢侈品店林立,漂亮的燈箱和時尚的櫥窗與古老的城市毫無違和感,因為他們並不越界。他既古老,又現代,這是最難的。故而這座城市給人一種肅穆沉靜的總體感受,讓人喜愛。在拍照的時候我發現, 羅馬 的視覺呈現就像一首和旋,絕少不和諧的音符,沒有正在搞建設的吊車、沒有不合時宜的光禿禿的土地,除了防空襲的透明塑料袋垃圾桶顯得難看,沒有東西破壞相機的畫面,隨手拍都是美的。這一點抱歉 巴黎 做不到, 巴黎 的平民生活區與 北京 感覺沒什麼差別,就連 佛羅倫薩 也做不到,在擁軍涼廊的正中間居然有個垃圾桶,在烏菲茲美術館的後方有一架打破天際的吊車,多少讓游客們掃興。
另外, 羅馬 有一種松樹非常漂亮,只有頂端長松針,遠看像一朵綠色的雲,非常優雅。空氣濕潤,不乾也不潮,生活方便,超市便利店幾百米就有,公車方便,但地鐵老舊,只有兩條線,且比較昏暗,建議獨自一人不要乘坐,好處是下樓梯就能乘車,不像國內地鐵這麼繞。
此外, 羅馬 人非常會穿搭,超有氣質,顏值也頗高,我覺得在它面前,時尚之都 巴黎 完敗,真的感覺 巴黎 有點土。 Day 1
經 蘇黎世 轉機,飛躍 阿爾卑斯山 脈到達 羅馬 。乘坐機場大巴到中央火車站,步行到住處。我們 Airbnb 上訂的民宿叫:flat for families in central Rome,超級好,一萬個推薦!夜游納 沃納 廣場,晚上Fabio請我們吃當地最正統的pizza,餐廳La Montecarlo~拿走不謝~ ↑北京 ↑蘇黎世 ↑蘇黎世 ↑蘇黎世 ↑蘇黎世 ↑羅馬 ↑納沃納廣場 ↑La Montecarlo ↑La Montecarlo ↑La Montecarlo ↑羅馬 ↑羅馬 ↑羅馬 Day 2第一天去教皇的國度。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霸氣恢弘。先前在官網上預約好了博物館的參觀時間並繳費,這樣可以免去排長隊哦,一定要提前預約~我們約的早九點開門就進,所以8點多出發,步行溜達過去,從聖天使橋橫跨台伯河,橋頭衝著的聖天使堡可以順便看看外觀,拍拍照。聖天使堡裡面是兵器博物館,因為不太感興趣所以沒有計劃入內。台伯河畔這一段非常漂亮,陽光明媚的早上非常適合拍照,當然,夜景也是必須要看的,我們後一天的晚上特意來拍了夜景。我家駐 意大利 辦事處處長Fabio已經提前告知我們參觀博物館的註意事項,不要接受路邊有人兜售門票或者主動搭訕說可以直接領客人進門的人。據我觀察,穿熒光綠色背心的應該是真正的工作人員,向他們問路是可靠的。直接殺到預約客人排隊處,沒幾分鐘就進館啦。 ↑台伯河 ↑台伯河 ↑台伯河 ↑台伯河 ↑台伯河 這裡是這一路上唯一提供中文講解器的博物館,價格大概是7歐或者7.5歐,最好租一臺,不貴而且大大提升觀展體驗,比我提前購買的美景聽聽app要好用:一是我們5個人租了2台wifi,稍微走散一點網絡就不好用了,美景聽聽反應不出來,掃描的功能就不好用;二是就算在一堆現有的作品講解中找到自己面前的這一件,真的很慢,而且可能因為沒收錄而白白浪費時間。
此外,展廳平面圖和介紹的單子一定要拿,指示清楚,而且說明瞭最有名的作品的位置。按照指示走,不會丟,路還是很好找的。
首先是古 埃及 廳,經過環形走廊,接下來是古 希腊 羅馬 的雕塑廳,高高的天頂是金碧輝煌的壁畫,一眼望不到頭,挑高的空間帶來的神聖肅穆感和金色壁畫的視覺刺激不斷衝擊著你,對於第一次見到的人來說,那種壕、教皇的壕真是一言難盡。當你被壕震撼而難以回神之際,眼前又出現高高林立的一座座完美的人體雕塑,美的享受和壕的震撼交織在一起,那種感覺就像被雕塑的神話人物拉入了仙界,飄飄欲仙。這個長廳擠滿了人,熙熙攘攘,耳邊各種聽的懂聽不懂的語言互相分享著激動和愉悅,大概都被震撼住了。我大概是我們五個中第一個回過神來的,拉著大家拍照留念。 接下來比較重要的是拉斐爾畫室,這個是必看的哦,地圖上也有指示,在這裡有 雅典 學院以及其他拉斐爾和弟子們完成的巨幅壁畫,就慢慢走,欣賞吧,在拉斐爾繪畫的環繞中陶醉,感覺自己像一塊乾海綿浸泡在拉斐爾的泡泡浴中。學了這些年美術,總算見真跡了。
接下來呢,大家都必須要去看的就是西斯廷禮拜堂了,這裡是教皇個人的禮拜堂,因為米開朗基羅繪製的巨幅天頂畫(創世紀)和末日審判的壁畫而聞名於世。從側面校門一進來,就像換了一個空間,這裡擠滿了人,就像小學的時候集體站在院子里開大會聽校長訓話一樣,一個個站的筆直,鴉雀無聲,抻著脖子仰著腦袋,嘴巴微張,眼睛閃著光。因為這裡不讓拍照,也不允許大聲講話,只能用眼神向米氏致敬啦。這裡提一點,天頂畫下麵四周牆壁高處的繪畫不是米氏的,均由當時最著名的幾位畫家創作,仔細看是能看出他們繪畫上的區別的。
有朋友不清楚西斯廷禮拜堂和博物館的位置關係,其實禮拜堂就在博物館裡面,是博物館的一部分。禮拜堂大概在博物館中間偏後的位置,如果對後面的內容不太感興趣可以進西斯廷這條路,如果一定要看完博物館,就只能看完再折返回來,不過Fabio說精彩的內容基本都在前面了,如果時間不很充足,直接走西斯廷的路線就ok了。
博物館出來就下午了,在快餐車點了幾個 三明 治果腹,天空有點陰,下起了毛毛細雨,我們匆匆趕到 聖彼得 大教堂門前(步行5分鐘),排在長長的登頂的隊伍的尾巴尖兒上。冬天是旅行淡季,因為常常下雨,出行不便,而且少了些靚麗的花花草草,但雨天有雨天的美,冬季也有他獨特的味道, 羅馬 冬季則是在肅穆莊嚴雄偉中多了一絲猶豫,色彩是冷暖互搭的高級灰,建築是暖的卡其色,天空是冷峻的銀灰,像王牌女律師的滿頭銀髮。冬季,也沒什麼不好。 如果大家想登頂俯瞰 羅馬 全景的話,建議先登頂,從頂上下來直接到大教堂裡面,再看教堂,這樣比較順。
這是我第一次登頂 羅馬 式教堂,挺新奇挺激動的。我們坐電梯上到一半的位置,大概位於穹頂的起始平面,然後爬樓梯上去,400多階。之前真的沒想到,穹頂是圓弧形的牆壁是中空的,這個中空的空間是非常狹窄的樓梯,盤旋而上,越往上走越狹窄、傾斜角越大,僅容一人剛剛能通過。近距離地靠近穹頂,換個視角看天頂畫的感受很不一樣, 馬賽 克拼貼的巨幅天使,仿佛就在頭頂上看著你,震懾人心。可以想象,假如不乘電梯攀登上來,身體的疲累與內心渴望會使得那種崇敬和震撼更加強烈,那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身心感覺是受到了洗禮的。這真是建築藝術的偉大魅力所在,之所以建築被稱為西方的藝術之母,也是當之無愧的,如果壁畫、雕塑、音樂不在這個空間中,觀者不經過艱苦的攀登,那會失去它本身的宗教意義不說,其影響力和藝術震撼力會大大削減。 Ok,登頂教堂之後,開啟欣賞+拍照模式,因為是自由行,時間安排自由、充足、鬆散,此刻優勢盡顯,慢慢看,欣賞吧~乘下到教堂裡面,高貴和威嚴自然不必說了,地面鋪的 大理 石圖案霸氣又優雅,還可以欣賞到米開朗基羅二十幾歲創作的《哀悼基督》、貝尼尼為 聖彼得 大教堂建造了豪華的青銅華蓋等一大批優秀的雕塑。(貝尼尼 聖彼得 大教堂前廣場柱廊的創造,氣勢宏大,富於動感,與米開朗基羅的大教堂圓頂相呼應,使這裡成為 羅馬 最壯麗的景觀。)從教堂出來已經傍晚時分,雨依然淅淅瀝瀝地下著。晚餐Fabio給我們帶來了特色的麵包還有中餐包子、菜餅,配一點紅酒,很愜意了。媽媽和乃總媽媽都累得倒頭就睡了,第一天大概還不適應,兩人連飯都沒吃。
我們從 airbnb 上訂的房間就在納 沃納 廣場旁400米,處於 羅馬 非常中心的位置,到 西班牙 廣場可以步行。
對 羅馬 的印象:完美。 羅馬 的完美體現在他的多層次的歷史文化;也體現在城市的規劃、環境、建築等完美的視覺呈現;還體現在生活的便利性;以及空氣濕潤,但不潮濕,不像 中國 的南方,非常適合生活。這些統合到一起就是 羅馬 的風格。這是一座非常有個性的城市,世界上只有一個。
羅馬 城就是一座活遺址,讓你站在當下就可以眺望歷史。在這裡古 羅馬 、中世紀、文藝復興、巴 洛克 時期的建築並存,多時期的文化層層積澱,內容宏富的。至少這在 中國 沒有。
建築和街道都是百年前建造的,現在仍然在使用,路邊隨處可見古 羅馬 的遺址,核心區沒有一點工業化的建築。一座房屋建成了是要用很久很久,世代子孫永葆,這是他們的理念,老房子壞了就修繕一下,需要新設施就改造一下,他們不會拆除,六七十年前的樓已經是很新的樓了。一座教堂的修建也許耗時長達一百多年,但她可以矗立在 羅馬 幾千年。想想在 中國 ,誰也不願意去住一棟三十年前的樓,別提六七十年了,超過七十年產權都不歸你了。故而,這裡街道都很窄,樓層都不高,汽車都是smart大小的,小小的fiat非常漂亮,minicooper在這裡都是大個兒的。他展現的歷史感和完整性,讓我們看到了 意大利 人對自身歷史的敬畏。
貝尼尼的雕塑就矗立在街邊的廣場上,與城市融為一體,你感覺不到這裡放了一件大師的雕塑,因為他一點也不突兀,現在這座城市就是好多代大師共同建成的;甚至進了博物館也並不感覺是一個獨特的屬於歷史的、過去的空間,並不覺得這些東西離我們很遙遠,因為這些時代的元素依然隨處可見。
這是一座沒有現代化的城市嗎?當然不是, 意大利 是歐盟第三大經濟體,汽車摩托車超級多,只是規格都比較統一。現代設計的海報隨處可見,街邊奢侈品店林立,漂亮的燈箱和時尚的櫥窗與古老的城市毫無違和感,因為他們並不越界。他既古老,又現代,這是最難的。故而這座城市給人一種肅穆沉靜的總體感受,讓人喜愛。在拍照的時候我發現, 羅馬 的視覺呈現就像一首和旋,絕少不和諧的音符,沒有正在搞建設的吊車、沒有不合時宜的光禿禿的土地,除了防空襲的透明塑料袋垃圾桶顯得難看,沒有東西破壞相機的畫面,隨手拍都是美的。這一點抱歉 巴黎 做不到, 巴黎 的平民生活區與 北京 感覺沒什麼差別,就連 佛羅倫薩 也做不到,在擁軍涼廊的正中間居然有個垃圾桶,在烏菲茲美術館的後方有一架打破天際的吊車,多少讓游客們掃興。
另外, 羅馬 有一種松樹非常漂亮,只有頂端長松針,遠看像一朵綠色的雲,非常優雅。空氣濕潤,不乾也不潮,生活方便,超市便利店幾百米就有,公車方便,但地鐵老舊,只有兩條線,且比較昏暗,建議獨自一人不要乘坐,好處是下樓梯就能乘車,不像國內地鐵這麼繞。
此外, 羅馬 人非常會穿搭,超有氣質,顏值也頗高,我覺得在它面前,時尚之都 巴黎 完敗,真的感覺 巴黎 有點土。 Day 1
經 蘇黎世 轉機,飛躍 阿爾卑斯山 脈到達 羅馬 。乘坐機場大巴到中央火車站,步行到住處。我們 Airbnb 上訂的民宿叫:flat for families in central Rome,超級好,一萬個推薦!夜游納 沃納 廣場,晚上Fabio請我們吃當地最正統的pizza,餐廳La Montecarlo~拿走不謝~ ↑北京 ↑蘇黎世 ↑蘇黎世 ↑蘇黎世 ↑蘇黎世 ↑羅馬 ↑納沃納廣場 ↑La Montecarlo ↑La Montecarlo ↑La Montecarlo ↑羅馬 ↑羅馬 ↑羅馬 Day 2第一天去教皇的國度。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霸氣恢弘。先前在官網上預約好了博物館的參觀時間並繳費,這樣可以免去排長隊哦,一定要提前預約~我們約的早九點開門就進,所以8點多出發,步行溜達過去,從聖天使橋橫跨台伯河,橋頭衝著的聖天使堡可以順便看看外觀,拍拍照。聖天使堡裡面是兵器博物館,因為不太感興趣所以沒有計劃入內。台伯河畔這一段非常漂亮,陽光明媚的早上非常適合拍照,當然,夜景也是必須要看的,我們後一天的晚上特意來拍了夜景。我家駐 意大利 辦事處處長Fabio已經提前告知我們參觀博物館的註意事項,不要接受路邊有人兜售門票或者主動搭訕說可以直接領客人進門的人。據我觀察,穿熒光綠色背心的應該是真正的工作人員,向他們問路是可靠的。直接殺到預約客人排隊處,沒幾分鐘就進館啦。 ↑台伯河 ↑台伯河 ↑台伯河 ↑台伯河 ↑台伯河 這裡是這一路上唯一提供中文講解器的博物館,價格大概是7歐或者7.5歐,最好租一臺,不貴而且大大提升觀展體驗,比我提前購買的美景聽聽app要好用:一是我們5個人租了2台wifi,稍微走散一點網絡就不好用了,美景聽聽反應不出來,掃描的功能就不好用;二是就算在一堆現有的作品講解中找到自己面前的這一件,真的很慢,而且可能因為沒收錄而白白浪費時間。
此外,展廳平面圖和介紹的單子一定要拿,指示清楚,而且說明瞭最有名的作品的位置。按照指示走,不會丟,路還是很好找的。
首先是古 埃及 廳,經過環形走廊,接下來是古 希腊 羅馬 的雕塑廳,高高的天頂是金碧輝煌的壁畫,一眼望不到頭,挑高的空間帶來的神聖肅穆感和金色壁畫的視覺刺激不斷衝擊著你,對於第一次見到的人來說,那種壕、教皇的壕真是一言難盡。當你被壕震撼而難以回神之際,眼前又出現高高林立的一座座完美的人體雕塑,美的享受和壕的震撼交織在一起,那種感覺就像被雕塑的神話人物拉入了仙界,飄飄欲仙。這個長廳擠滿了人,熙熙攘攘,耳邊各種聽的懂聽不懂的語言互相分享著激動和愉悅,大概都被震撼住了。我大概是我們五個中第一個回過神來的,拉著大家拍照留念。 接下來比較重要的是拉斐爾畫室,這個是必看的哦,地圖上也有指示,在這裡有 雅典 學院以及其他拉斐爾和弟子們完成的巨幅壁畫,就慢慢走,欣賞吧,在拉斐爾繪畫的環繞中陶醉,感覺自己像一塊乾海綿浸泡在拉斐爾的泡泡浴中。學了這些年美術,總算見真跡了。
接下來呢,大家都必須要去看的就是西斯廷禮拜堂了,這裡是教皇個人的禮拜堂,因為米開朗基羅繪製的巨幅天頂畫(創世紀)和末日審判的壁畫而聞名於世。從側面校門一進來,就像換了一個空間,這裡擠滿了人,就像小學的時候集體站在院子里開大會聽校長訓話一樣,一個個站的筆直,鴉雀無聲,抻著脖子仰著腦袋,嘴巴微張,眼睛閃著光。因為這裡不讓拍照,也不允許大聲講話,只能用眼神向米氏致敬啦。這裡提一點,天頂畫下麵四周牆壁高處的繪畫不是米氏的,均由當時最著名的幾位畫家創作,仔細看是能看出他們繪畫上的區別的。
有朋友不清楚西斯廷禮拜堂和博物館的位置關係,其實禮拜堂就在博物館裡面,是博物館的一部分。禮拜堂大概在博物館中間偏後的位置,如果對後面的內容不太感興趣可以進西斯廷這條路,如果一定要看完博物館,就只能看完再折返回來,不過Fabio說精彩的內容基本都在前面了,如果時間不很充足,直接走西斯廷的路線就ok了。
博物館出來就下午了,在快餐車點了幾個 三明 治果腹,天空有點陰,下起了毛毛細雨,我們匆匆趕到 聖彼得 大教堂門前(步行5分鐘),排在長長的登頂的隊伍的尾巴尖兒上。冬天是旅行淡季,因為常常下雨,出行不便,而且少了些靚麗的花花草草,但雨天有雨天的美,冬季也有他獨特的味道, 羅馬 冬季則是在肅穆莊嚴雄偉中多了一絲猶豫,色彩是冷暖互搭的高級灰,建築是暖的卡其色,天空是冷峻的銀灰,像王牌女律師的滿頭銀髮。冬季,也沒什麼不好。 如果大家想登頂俯瞰 羅馬 全景的話,建議先登頂,從頂上下來直接到大教堂裡面,再看教堂,這樣比較順。
這是我第一次登頂 羅馬 式教堂,挺新奇挺激動的。我們坐電梯上到一半的位置,大概位於穹頂的起始平面,然後爬樓梯上去,400多階。之前真的沒想到,穹頂是圓弧形的牆壁是中空的,這個中空的空間是非常狹窄的樓梯,盤旋而上,越往上走越狹窄、傾斜角越大,僅容一人剛剛能通過。近距離地靠近穹頂,換個視角看天頂畫的感受很不一樣, 馬賽 克拼貼的巨幅天使,仿佛就在頭頂上看著你,震懾人心。可以想象,假如不乘電梯攀登上來,身體的疲累與內心渴望會使得那種崇敬和震撼更加強烈,那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身心感覺是受到了洗禮的。這真是建築藝術的偉大魅力所在,之所以建築被稱為西方的藝術之母,也是當之無愧的,如果壁畫、雕塑、音樂不在這個空間中,觀者不經過艱苦的攀登,那會失去它本身的宗教意義不說,其影響力和藝術震撼力會大大削減。 Ok,登頂教堂之後,開啟欣賞+拍照模式,因為是自由行,時間安排自由、充足、鬆散,此刻優勢盡顯,慢慢看,欣賞吧~乘下到教堂裡面,高貴和威嚴自然不必說了,地面鋪的 大理 石圖案霸氣又優雅,還可以欣賞到米開朗基羅二十幾歲創作的《哀悼基督》、貝尼尼為 聖彼得 大教堂建造了豪華的青銅華蓋等一大批優秀的雕塑。(貝尼尼 聖彼得 大教堂前廣場柱廊的創造,氣勢宏大,富於動感,與米開朗基羅的大教堂圓頂相呼應,使這裡成為 羅馬 最壯麗的景觀。)從教堂出來已經傍晚時分,雨依然淅淅瀝瀝地下著。晚餐Fabio給我們帶來了特色的麵包還有中餐包子、菜餅,配一點紅酒,很愜意了。媽媽和乃總媽媽都累得倒頭就睡了,第一天大概還不適應,兩人連飯都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