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衝浪初體驗丨和考拉袋鼠有個浪漫約會❤
↑悉尼大學 悉尼 大學里最著名的建築就是哈利波特樓。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大多數哈迷都就覺得這棟樓特別像小說所描述的魔法學院。光從外形上看,是一座氣勢磅礴的城堡式建築,略帶些神秘。但其實這裡並不是哈利波特電影的取景地,只是因為這棟建築風格參考了 英國 的 牛津 和 劍橋 大學,感覺很像而已。然而這並不影響游客們的興緻,走近哈利波特樓附近時才感到人流的增多,有一些旅行團,也有很多三三兩兩的游客。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學 又見到了“垃圾鳥”。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學 在 悉尼 大學可以看到很多大片乾凈的草坪和造型典雅的 維多利亞 式建築,洋溢著濃濃的英倫風情。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學 穿過哈利波特樓,無意中發現後面有一條塗鴉走廊,瀰漫著濃濃的油漆味道。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學 ▲在 悉尼 大學小賣部的門口再次看到了熟悉的六色彩虹。
澳洲是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不會有人執意帶著偏見去看待別的移民,包括本地人也是一副”Easy Going”的態度,這使得澳洲成為了一個相對有包容力的國度,也是同志們比較熱衷的國家。
起源於1978年的 悉尼 同性戀狂歡節是廣受世界同誌喜愛的慶祝活動,每年三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大游行日,活動規模驚人。儘管人們對同性戀認同度比較高,但是澳洲同性戀依然無法結婚。
中午剛巧走到了學校的一個餐廳,很明亮的用餐環境,我們決定重回學生時代吃一頓學生餐。 ↑悉尼大學 一份pasta、兩角披薩,一份 沙拉 ,總共28刀,兩個人吃的飽飽的,其中pasta深得母上的心。 ↑悉尼大學 海德公園是市區的一個小公園,樹蔭下修剪得又短又齊的草坪是午餐時間人們喜愛的約會地點,很多上班族中午也會來這邊坐坐。有人遛娃遛狗跑步曬太陽,一派太平舒適的氣象。
海德公園有一個標誌性的噴水景點,中間是一位手持古琴的少年,周邊呈扇形分部著三處青銅雕像,各有一個動物造型,分別是牛、鹿和羊。該噴泉是為了紀念一戰中法澳聯盟而建的,算來也有100年的歷史。這些別具一格的青銅造型必有深意,可惜我們功課做得不足,實在看不明白。 ↑海德公園 耳旁傳來熟悉的音樂聲,仔細一聽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尋聲走去,原來噴泉旁一個老人正在演奏電子琴,琴聲優美,看到我們都在欣賞,他又給我們談了一首“甜蜜蜜”。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裡有很多棵百年以上的參天 大樹 ,有一棵樹幹已經被刻上了各種文字和圖案。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對面就是聖瑪麗大教堂。這裡是 悉尼 天主教教徒的精神家園。 ↑聖瑪麗大教堂 ↑聖瑪麗大教堂 聖瑪麗大教堂內部可以免費自由參觀。一進入教堂,立刻就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
無論是 歐洲 還是澳洲,世界每個地方的每一座教堂都是文化和信仰的殿堂。
陽光透過高大的彩窗投射到地下,教堂里斑駁陸離,充滿了一種神秘。
除宏偉的外觀,教堂每一個部分都值得仔細觀看。雕塑,窗戶,走廊,屋頂,每一細節都有其精彩之處。
教堂內,信徒在虔誠地祈禱。教堂內可以拍照,但是註意要輕聲。不要影響信徒的禱告。 ↑聖瑪麗大教堂 從教堂出來,準備走著去皇家植物園。
悉尼 的道路真的有點複雜,路口總是七扭八歪的,而且有很多個岔路口,一不小心就走錯,慶幸自己沒有租車。不過在澳洲做行人還是很幸福的, 悉尼 的交規里有一條:如果司機沒有 禮讓 行人、自行車,罰款337澳元,扣兩分。所以在一些沒有紅綠燈但有人行橫道的小路口,只要你站在那,司機就會停下,讓行人先行。
從海德公園步行到皇家植物園只需要15分鐘左右,沿途可以欣賞到滿眼綠色的大片草坪和路邊的熱帶植物。路過 新南威爾士 美術館後再走幾百米就到了。 ↑新南威爾士美術館 皇家植物園沒有門票,門口很小,不註意都有點沒看出來。
進入以後,就進了一個大氧吧,由於氣候條件非常有利於植物生長,這裡收集了大量熱帶和亞熱帶植物7000多種。大部分植物我都叫不上名字,只認得一個天堂鳥,不過還是可以看展示牌的,順便學習一下英語。在皇家植物園才發現自然界中的多肉多汁植物都異常高大威猛,相比我那些小隻又可憐的多肉,實在是不值一提。 ↑悉尼皇家植物園 ↑悉尼皇家植物園 去之前對皇家植物園真的沒有什麼期待,總覺得就是一個簡單的公園,花草樹木多點罷了。實際上,這個公園完全顛覆了我對植物園的認識,可能是被國內俗氣的植物園形象洗腦的緣故。 悉尼 皇家植物園真的驚艷到我們了,完全對的起皇家兩個字,漫步皇家植物園,心情瞬間大好。 ↑悉尼皇家植物園 走到頭就能看到麥考利夫人椅子,準確的說我也不知道是哪個椅子,只是這一片區域是遠觀 悉尼 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最好的地方。很多明信片都出自這裡。
此時陽光正明媚,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金光,這時拍攝人物照有些背光了,因此建議大家早上來拍,上午10點左右比較合適。 悉尼 歌劇院是白色的貝殼造型,海港大橋是灰色的鋼架結構,一個柔情萬種,一個氣勢如虹,他們剛柔並濟的坐落在 悉尼 港灣,吸引了無數游客。 ↑悉尼皇家植物園 ↑悉尼皇家植物園 在這裡看日落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等待日落的時間里,我們在草坪上睡了一個愜意的小午覺。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自然的環境下睡午覺,草坪很軟,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暖暖的,然後就這樣慢慢地我們就睡著了。
一醒來,太陽已經向西邊移動了不少。慢慢地, 悉尼 歌劇院和海港大橋不再發光,而是在夕陽的照射下呈現微微的金黃色。 ↑悉尼皇家植物園
澳洲是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不會有人執意帶著偏見去看待別的移民,包括本地人也是一副”Easy Going”的態度,這使得澳洲成為了一個相對有包容力的國度,也是同志們比較熱衷的國家。
起源於1978年的 悉尼 同性戀狂歡節是廣受世界同誌喜愛的慶祝活動,每年三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大游行日,活動規模驚人。儘管人們對同性戀認同度比較高,但是澳洲同性戀依然無法結婚。
中午剛巧走到了學校的一個餐廳,很明亮的用餐環境,我們決定重回學生時代吃一頓學生餐。 ↑悉尼大學 一份pasta、兩角披薩,一份 沙拉 ,總共28刀,兩個人吃的飽飽的,其中pasta深得母上的心。 ↑悉尼大學 海德公園是市區的一個小公園,樹蔭下修剪得又短又齊的草坪是午餐時間人們喜愛的約會地點,很多上班族中午也會來這邊坐坐。有人遛娃遛狗跑步曬太陽,一派太平舒適的氣象。
海德公園有一個標誌性的噴水景點,中間是一位手持古琴的少年,周邊呈扇形分部著三處青銅雕像,各有一個動物造型,分別是牛、鹿和羊。該噴泉是為了紀念一戰中法澳聯盟而建的,算來也有100年的歷史。這些別具一格的青銅造型必有深意,可惜我們功課做得不足,實在看不明白。 ↑海德公園 耳旁傳來熟悉的音樂聲,仔細一聽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尋聲走去,原來噴泉旁一個老人正在演奏電子琴,琴聲優美,看到我們都在欣賞,他又給我們談了一首“甜蜜蜜”。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裡有很多棵百年以上的參天 大樹 ,有一棵樹幹已經被刻上了各種文字和圖案。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對面就是聖瑪麗大教堂。這裡是 悉尼 天主教教徒的精神家園。 ↑聖瑪麗大教堂 ↑聖瑪麗大教堂 聖瑪麗大教堂內部可以免費自由參觀。一進入教堂,立刻就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
無論是 歐洲 還是澳洲,世界每個地方的每一座教堂都是文化和信仰的殿堂。
陽光透過高大的彩窗投射到地下,教堂里斑駁陸離,充滿了一種神秘。
除宏偉的外觀,教堂每一個部分都值得仔細觀看。雕塑,窗戶,走廊,屋頂,每一細節都有其精彩之處。
教堂內,信徒在虔誠地祈禱。教堂內可以拍照,但是註意要輕聲。不要影響信徒的禱告。 ↑聖瑪麗大教堂 從教堂出來,準備走著去皇家植物園。
悉尼 的道路真的有點複雜,路口總是七扭八歪的,而且有很多個岔路口,一不小心就走錯,慶幸自己沒有租車。不過在澳洲做行人還是很幸福的, 悉尼 的交規里有一條:如果司機沒有 禮讓 行人、自行車,罰款337澳元,扣兩分。所以在一些沒有紅綠燈但有人行橫道的小路口,只要你站在那,司機就會停下,讓行人先行。
從海德公園步行到皇家植物園只需要15分鐘左右,沿途可以欣賞到滿眼綠色的大片草坪和路邊的熱帶植物。路過 新南威爾士 美術館後再走幾百米就到了。 ↑新南威爾士美術館 皇家植物園沒有門票,門口很小,不註意都有點沒看出來。
進入以後,就進了一個大氧吧,由於氣候條件非常有利於植物生長,這裡收集了大量熱帶和亞熱帶植物7000多種。大部分植物我都叫不上名字,只認得一個天堂鳥,不過還是可以看展示牌的,順便學習一下英語。在皇家植物園才發現自然界中的多肉多汁植物都異常高大威猛,相比我那些小隻又可憐的多肉,實在是不值一提。 ↑悉尼皇家植物園 ↑悉尼皇家植物園 去之前對皇家植物園真的沒有什麼期待,總覺得就是一個簡單的公園,花草樹木多點罷了。實際上,這個公園完全顛覆了我對植物園的認識,可能是被國內俗氣的植物園形象洗腦的緣故。 悉尼 皇家植物園真的驚艷到我們了,完全對的起皇家兩個字,漫步皇家植物園,心情瞬間大好。 ↑悉尼皇家植物園 走到頭就能看到麥考利夫人椅子,準確的說我也不知道是哪個椅子,只是這一片區域是遠觀 悉尼 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最好的地方。很多明信片都出自這裡。
此時陽光正明媚,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金光,這時拍攝人物照有些背光了,因此建議大家早上來拍,上午10點左右比較合適。 悉尼 歌劇院是白色的貝殼造型,海港大橋是灰色的鋼架結構,一個柔情萬種,一個氣勢如虹,他們剛柔並濟的坐落在 悉尼 港灣,吸引了無數游客。 ↑悉尼皇家植物園 ↑悉尼皇家植物園 在這裡看日落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等待日落的時間里,我們在草坪上睡了一個愜意的小午覺。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自然的環境下睡午覺,草坪很軟,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暖暖的,然後就這樣慢慢地我們就睡著了。
一醒來,太陽已經向西邊移動了不少。慢慢地, 悉尼 歌劇院和海港大橋不再發光,而是在夕陽的照射下呈現微微的金黃色。 ↑悉尼皇家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