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盧森堡列支敦士登 | 安靜是一種聲音,它將萬物讀給你聽
最想說的話,在開頭和結尾忘記之前是在哪看過,說我們一生是走不完這個世界的,所以不應該去同一個地方,看同一部電影,應該把時間用在從沒有去體驗過的生活中去。從某個角度來說,我是認同的,但此時此刻,當我提前意識到以後可能都不會再來 德國 ,卻心升無數不舍。
這是第二次來 德國 ,第一次是去交換,一個月時間,照了無數的照片,卻沒有時間記錄下來。就連這篇帖子也是拖了五個月最終才完成。直至此時,我已經去過了 德國 的絕大部分城市,到過了對於 德國 而言我憧憬的每一個地方;遺憾是有的, 比如 沒有看到傳說中富麗堂皇的 柏林 大教堂內部, 比如 爬了一小時山卻最終沒有進去灰姑娘的城堡, 比如 因為一個人旅行不方便照相所以沒有和心心念念的“兄弟之吻“合影, 比如 很想來朝拜莫言筆下 科隆 大教堂的鐘聲,卻最終餘音未尋就匆匆而過。
但好在人生不用太過圓滿,求而不得也未必是遺憾。所以即便日後再無緣相見,於我而言,只要閉上眼, 德國 的美和獨自旅行的快樂,仍在眼前。 ↑柏林 在 柏林 牆,大家都在和 大名 鼎鼎的創作合照,這幅畫卻無人問津,我卻很喜歡。Lonely Planet. ↑柏林 暮色黃昏走到 柏林 大教堂對岸,天下著挺大的雨,但是我太想和它合照了,所以顧不上相機顧不上雨水 作為一個熱愛汽車的女生,終於打卡了 德國 的”吉祥三寶“。寶馬博物館,奔馳博物館,保時捷博物館 ↑梅賽德斯-奔馳博物館 ↑保時捷博物館 ↑國王湖 國王湖通往童話世界的小徑,旁邊的湖 水裡 有許多的鴨子,嘎嘎嘎嘎嘎~又吵又可愛,捂耳朵~ ↑國王湖 你聽過雪落下的聲音麽?全世界放佛只有我一個人的那一刻,我聽到過。 ↑國王湖 在國王湖行船,行至湖中,掌船人吹起小號,餘音在山谷中迴蕩。畢生難忘。 ↑國王湖 天鵝堡路上,我從黃昏等到傍晚,捨不得離開這幅水墨長捲 ↑盧森堡 橋下就是 盧森堡 的佩特 羅斯 大峽谷,一天之間,穿越四個國家,那是屬於我心裡旅行的神奇 旅程的最後一天,在 科隆 的聖誕集市,人潮洶涌,排隊買了那杯儀式感的熱紅酒。
寒風中一絲溫暖,苦中也有回甘,恩,是人生的味道。
++柏林柏林柏林 ,一個仿佛自帶寒冷的城市;中心坐標52°31′,東經13°2′。二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 柏林 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 柏林 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 柏林 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這裡才又重新獲得了 德國 首都的地位。 ↑柏林 在這裡只待了兩天,很多人說 柏林 過於寒冷嚴肅不適合生活;但這兩天,或許我看到了不一樣的 柏林 。
去機場,Google Map上的換乘點怎麼都不對,車站只有個老爺爺,我問他到底在哪裡坐車,他說就在這裡,不要著急。車來了,他跟我坐一趟,晃晃悠悠的我腦子已經放空了,剛纔的老爺爺卻在下車前走過來跟我說,你做到最後一站才下車,不要著急,旅途平安。 ↑柏林 S線上,一個老爺爺在拉小提琴,車廂里沒人特別註目他,但演奏完畢,所有人都歡笑著鼓掌。 ↑柏林 早上七點的公交站,冷的手都不敢伸出來,卻在座子旁看到喝剩半杯的啤酒,再往旁邊,一個老奶奶隔兩分鐘就拿起來咂一口。 ↑柏林 街道上,兩個超級超級帥的男孩,在愛里註視彼此親吻道別。 ↑柏林 勃蘭登堡 門後面的大聖誕樹前,每個合照的人交接的那一個擦身,大家都歡笑著說Merry Christmas 。 ↑柏林 不確定是哪個瞬間打動了我,但 柏林 還是打動了我
它在戰爭中重生,讓人感覺有點嚴肅冰冷
但寒冬的陰雨下,它卻帶給我太多的溫暖 ↑柏林 在國會大廈開一場聯邦晨會 ↑柏林 ↑柏林 來 柏林 必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國會大廈,一是因為二戰後重建的它是 柏林 的新地標,二是因為可以登上穹頂俯瞰整個 柏林 。於是,到達 德國 的天二天清晨,我就坐上了開往國會大廈的公交。於是。。。看到了一個阿姨,把啤酒放在地上,等車的時候時不時喝一口。感覺莫名興奮啊,這才是 德國 !! ↑柏林 公交坐的第二層,遠遠看到了國會大廈的身影和它的穹頂 ↑柏林 參觀穹頂需要提前從網上預約(免費),因為是德語界面(英語約有人反應總 成功 不了,索性就德語約了)分享給萬一會去的大家,建議提前預約下午落日時間。先Google國會大廈進入官網,可直接搜索圖一文字進入預約界面,選好想要參觀的地點後會出現可預約時間。
↑柏林 我真的幸運今天還可以約到,往後看了一下基本都要約下周了,填寫資料,就是姓名電話郵箱,提交。 ↑柏林 ↑柏林 提交後會有一個確認郵件,點鏈接進去確認一下姓名生日就可以了。 ↑柏林 預約 成功 後會給你發一封pdf的文件,保存到手機里就可以去參觀啦 ↑柏林 國會大廈是在1871年德法戰爭中打敗 法國 之後決 定興 建的。正像日後 德國 坎坷崎嶇的國運一樣,大廈從選址,徵集設計方案,直到落成,過程長達20餘年。光是設計方案的確定就歷時10年,最後於1882年確定了使用文藝復興鼎盛時期風格的設計風格。 ↑柏林 而不幸的是,百年滄桑,幾經戰火,舊國會大廈已是殘缺不整,60年代的擴建與維修顯得既不實際、又無章法,而傳統的佈局也無法容納新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最終由 英國 建築師諾爾曼· 福斯特 確定了維修方案:保留建築的外牆不變,而將室內全部掏空,以鋼結構重做內部結構體系。 ↑柏林 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國會大廈,外表依然是歷史的樣子,然而難以想象的是,這一古老莊嚴的外殼裡包裹的將是一座現代化的 新建 築。
這是第二次來 德國 ,第一次是去交換,一個月時間,照了無數的照片,卻沒有時間記錄下來。就連這篇帖子也是拖了五個月最終才完成。直至此時,我已經去過了 德國 的絕大部分城市,到過了對於 德國 而言我憧憬的每一個地方;遺憾是有的, 比如 沒有看到傳說中富麗堂皇的 柏林 大教堂內部, 比如 爬了一小時山卻最終沒有進去灰姑娘的城堡, 比如 因為一個人旅行不方便照相所以沒有和心心念念的“兄弟之吻“合影, 比如 很想來朝拜莫言筆下 科隆 大教堂的鐘聲,卻最終餘音未尋就匆匆而過。
但好在人生不用太過圓滿,求而不得也未必是遺憾。所以即便日後再無緣相見,於我而言,只要閉上眼, 德國 的美和獨自旅行的快樂,仍在眼前。 ↑柏林 在 柏林 牆,大家都在和 大名 鼎鼎的創作合照,這幅畫卻無人問津,我卻很喜歡。Lonely Planet. ↑柏林 暮色黃昏走到 柏林 大教堂對岸,天下著挺大的雨,但是我太想和它合照了,所以顧不上相機顧不上雨水 作為一個熱愛汽車的女生,終於打卡了 德國 的”吉祥三寶“。寶馬博物館,奔馳博物館,保時捷博物館 ↑梅賽德斯-奔馳博物館 ↑保時捷博物館 ↑國王湖 國王湖通往童話世界的小徑,旁邊的湖 水裡 有許多的鴨子,嘎嘎嘎嘎嘎~又吵又可愛,捂耳朵~ ↑國王湖 你聽過雪落下的聲音麽?全世界放佛只有我一個人的那一刻,我聽到過。 ↑國王湖 在國王湖行船,行至湖中,掌船人吹起小號,餘音在山谷中迴蕩。畢生難忘。 ↑國王湖 天鵝堡路上,我從黃昏等到傍晚,捨不得離開這幅水墨長捲 ↑盧森堡 橋下就是 盧森堡 的佩特 羅斯 大峽谷,一天之間,穿越四個國家,那是屬於我心裡旅行的神奇 旅程的最後一天,在 科隆 的聖誕集市,人潮洶涌,排隊買了那杯儀式感的熱紅酒。
寒風中一絲溫暖,苦中也有回甘,恩,是人生的味道。
++柏林柏林柏林 ,一個仿佛自帶寒冷的城市;中心坐標52°31′,東經13°2′。二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 柏林 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 柏林 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 柏林 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這裡才又重新獲得了 德國 首都的地位。 ↑柏林 在這裡只待了兩天,很多人說 柏林 過於寒冷嚴肅不適合生活;但這兩天,或許我看到了不一樣的 柏林 。
去機場,Google Map上的換乘點怎麼都不對,車站只有個老爺爺,我問他到底在哪裡坐車,他說就在這裡,不要著急。車來了,他跟我坐一趟,晃晃悠悠的我腦子已經放空了,剛纔的老爺爺卻在下車前走過來跟我說,你做到最後一站才下車,不要著急,旅途平安。 ↑柏林 S線上,一個老爺爺在拉小提琴,車廂里沒人特別註目他,但演奏完畢,所有人都歡笑著鼓掌。 ↑柏林 早上七點的公交站,冷的手都不敢伸出來,卻在座子旁看到喝剩半杯的啤酒,再往旁邊,一個老奶奶隔兩分鐘就拿起來咂一口。 ↑柏林 街道上,兩個超級超級帥的男孩,在愛里註視彼此親吻道別。 ↑柏林 勃蘭登堡 門後面的大聖誕樹前,每個合照的人交接的那一個擦身,大家都歡笑著說Merry Christmas 。 ↑柏林 不確定是哪個瞬間打動了我,但 柏林 還是打動了我
它在戰爭中重生,讓人感覺有點嚴肅冰冷
但寒冬的陰雨下,它卻帶給我太多的溫暖 ↑柏林 在國會大廈開一場聯邦晨會 ↑柏林 ↑柏林 來 柏林 必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國會大廈,一是因為二戰後重建的它是 柏林 的新地標,二是因為可以登上穹頂俯瞰整個 柏林 。於是,到達 德國 的天二天清晨,我就坐上了開往國會大廈的公交。於是。。。看到了一個阿姨,把啤酒放在地上,等車的時候時不時喝一口。感覺莫名興奮啊,這才是 德國 !! ↑柏林 公交坐的第二層,遠遠看到了國會大廈的身影和它的穹頂 ↑柏林 參觀穹頂需要提前從網上預約(免費),因為是德語界面(英語約有人反應總 成功 不了,索性就德語約了)分享給萬一會去的大家,建議提前預約下午落日時間。先Google國會大廈進入官網,可直接搜索圖一文字進入預約界面,選好想要參觀的地點後會出現可預約時間。
↑柏林 我真的幸運今天還可以約到,往後看了一下基本都要約下周了,填寫資料,就是姓名電話郵箱,提交。 ↑柏林 ↑柏林 提交後會有一個確認郵件,點鏈接進去確認一下姓名生日就可以了。 ↑柏林 預約 成功 後會給你發一封pdf的文件,保存到手機里就可以去參觀啦 ↑柏林 國會大廈是在1871年德法戰爭中打敗 法國 之後決 定興 建的。正像日後 德國 坎坷崎嶇的國運一樣,大廈從選址,徵集設計方案,直到落成,過程長達20餘年。光是設計方案的確定就歷時10年,最後於1882年確定了使用文藝復興鼎盛時期風格的設計風格。 ↑柏林 而不幸的是,百年滄桑,幾經戰火,舊國會大廈已是殘缺不整,60年代的擴建與維修顯得既不實際、又無章法,而傳統的佈局也無法容納新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最終由 英國 建築師諾爾曼· 福斯特 確定了維修方案:保留建築的外牆不變,而將室內全部掏空,以鋼結構重做內部結構體系。 ↑柏林 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國會大廈,外表依然是歷史的樣子,然而難以想象的是,這一古老莊嚴的外殼裡包裹的將是一座現代化的 新建 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