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意大利,文藝父女游獃梨
















父親的背影離開白露里治奧後,我和爸爸遵照帶我們來的司機的建議,在第二個觀景台右轉下山,據說那是一條路能抵達停車場。糊裡糊塗又沒有方向感的一對父女,也不知道是為什麼隨便看到一條小路就往山下走。
走了十分鐘的下坡路後後,我覺得人煙越來越稀少,景色也比較雜亂。我不由的停下來問道:“爸爸,我們是不是走錯路了?”
“應該沒錯吧,女兒,你看著一路都有被踩平的痕跡,一定是有人一直在走。何況若原路返回,一路都是上坡路,你知道爸爸的膝蓋不喜歡走上坡路。集合時間也會被耽誤。”爸爸停下來環顧了四周,然後我們父女決定手攙手繼續往前走。
這就像一個大冒險,一對完全對空間沒有概念的父女,居然選擇了一條未知的路。我心裡開始緊張起來,步伐也漸漸放緩,忽然我踩到一條狀凸起物,它被樹葉擋住看不清,從小怕蛇的我忍不住害怕的尖叫逃走。爸爸立馬拉著我迅速往前走,不斷安慰我不會是蛇的。此時爸爸和我說,他走前面替我開道,一邊走路一邊我們大聲聊天,想必這樣一來我不歡迎的小動物們不會來打擾我們。
年逾古稀的他在前面一步一步踏實的開路,就像小時候把我抗在肩上避開節日的人群那樣用自己的能力保護我。只是曾經年輕的肩膀隨著歲月而變得削瘦。這一路我都在儘力的照顧爸爸,一切以他的身體為主,因為在我心裡,他真的老了,那個健壯的騎著自行車帶我看油菜花的身體,像舊時的書簽一樣,被塵封在了時光里。
爸爸卻不這麼認為,他還是爭著來提最重的那個行李,絲毫不理會我的不願意,他用他的方式默默關愛我,父愛隨著年齡越來越濃。我忽然有些熱淚盈眶,我多麼希望走在我前面的爸爸永遠還能有那麼穩健的腳步,不用為我遮風擋雨,在我身邊就好。有他在的旅途,就如最後一日我們街頭的迷路時的天色。哪怕有挫折與不順利,總會在陰霾過後,雨過天晴。


我很慶幸趁著爸爸在發病前,帶他圓了去 意大利 朝拜文藝復興的夢,也很遺憾,我應該早幾年帶他去,因為隨著他年紀越來越大,也許機會是越來越少。如今他病情穩定了,我真希望他能快點好起來,因為我還想明年帶他再去旅行。
希望他一直像在 意大利 那樣,在我前面走著,爸爸啊,你走的慢些,再慢些。







挑戰1:爸爸在異地語言不通,千萬不能和我走失。
解決方案:囑咐爸爸行前開通全球漫游,並且提前約定好,如果發現對方不見了,一定不要動,走到標誌物清晰的地方等待。雙方都開通全球漫游的情況下,還可以及時打電話給對方。萬一電話打不通,還有一個備選方案,我全程把wifi放在爸爸這裡,當我發現我無法搜索到WIFI信號時,他應該離開我有段距離了,我會立馬用電話自帶流量打微信語音給他。
爸爸還提出一個意見,讓我走過路過抓拍一張時要和他說一聲。他最擔心他在前面走,以為我跟在後面,結果我拍照去了。容易走丟。我們說好後,我只要停下來街拍就會知會爸爸一聲,他會在原地等我,我們再一起走。
這些小細節並不是“想太多”,都是我常年在旅行中發生和旅伴失散經驗總結。




